超声驱动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6236发布日期:2020-02-08 05:2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超声驱动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超声手术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驱动手柄。



背景技术:

用于超声切割止血刀的超声驱动手柄一般包括超声换能器、设置于超声换能器的外部的外壳、以及与超声换能器电性连接的线缆组件。一方面,由于超声换能器要满足一定次数的蒸汽灭菌要求,这就需要将外壳内的超声换能器与外界环境隔绝密封。另一方面,由于超声驱动手柄的前端设有多个电极环,这就需要有连接前端的电极环与后部的线缆组件的电流通路,也就是需要采用导线从超声驱动手柄的后端通向前端。然而,现有的能够满足上述两方面要求的超声驱动手柄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工艺复杂,装配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超声驱动手柄,它能够提高密封性,同时结构简单,装配合格率较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声驱动手柄,包括: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换能器包括超声变幅杆;主壳体、转接板、后端壳及线缆组件,所述超声变幅杆设置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主壳体的后端设有开口,所述转接板盖设于所述开口,所述后端壳与所述主壳体相连,所述后端壳用于压紧所述转接板并封堵所述开口,所述线缆组件位于所述后端壳内,所述线缆组件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

上述的超声驱动手柄,采用转接板与线缆组件电性连接,同时后端壳组装到主壳体上时,使后端壳压紧固定住转接板即可。一方面,能实现线缆组件的电流通路走向主壳体内,同时能保证主壳体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超声驱动手柄的结构较为简单,能便于进行装配,装配合格率较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还包括连接壳,所述主壳体通过所述连接壳与所述后端壳相连,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连接壳上,所述转接板与所述连接壳相连;所述连接壳的一端套设于所述主壳体内,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后端壳内;所述连接壳与所述主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连接壳面向所述后端壳的端面上绕所述开口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转接板的板面抵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端壳的内壁设有周向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用于使得所述转接板压紧并封堵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转接板之间设有环形垫,所述环形垫设有周向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第一台阶相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端壳设有安装口,所述线缆组件包括导电线缆、线缆护套及护套压环,所述导电线缆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所述线缆护套套设于所述导电线缆外,所述线缆护套与所述护套压环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口,所述护套压环用于使得所述线缆护套压紧固定于所述安装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端壳的内壁上还设有周向的第三台阶,所述第三台阶与所述护套压环之间还设有卡环与紧固件,所述卡环套设于所述导电线缆外,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后端壳的壳壁后压紧所述导电线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还包括前端壳、电极环及导体;所述前端壳与所述主壳体相连;所述超声变幅杆设置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超声变幅杆的外侧壁套设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的外缘周向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沿所述固定法兰的轴向上设有通孔;

所述第一安装槽中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前端壳的内壁抵触配合;所述导体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导体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环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内的第四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导体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法兰上的止转件,所述止转件用于插入到所述前端壳的止转口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转件为至少两个,所述止转口与所述止转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止转件为止转套,其中一个所述止转件部分插入到所述通孔内并套设于所述导体外,位于所述通孔以外的部分插入到所述止转口中;所述固定法兰沿轴向上还设有与其余所述止转件相对应的盲孔,其余止转件部分插入到所述盲孔内,位于所述盲孔以外的部分插入到所述止转口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体为导电针或导线,所述导体为导电针时,所述导电针的针壁设有周向的第一凸块,所述止转件的套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对应的容纳部,所述第一凸块设置于所述容纳部中;所述止转件的外壁设有周向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固定法兰的侧面相抵触;所述前端壳的内壁设有周向的凸缘,所述凸缘上设有与止转件相适配的止转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还包括第五密封圈,所述前端壳与所述主壳体套接配合,所述第五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前端壳与所述主壳体之间的连接部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端壳套设于所述主壳体上,所述前端壳的内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主壳体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适应的第二螺纹;所述固定法兰位于所述主壳体的外部,所述固定法兰与所述主壳体的端面之间设有弹性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还包括绝缘隔离套,所述电极环包括内电极环与外电极环,所述绝缘隔离套设置于所述内电极环与所述外电极环之间,所述绝缘隔离套的一端与所述止转件相抵接,或者所述绝缘隔离套与止转件为一体结构;所述内电极环与所述导体电性连接,所述外电极环套设于前端壳的内部并与所述前端壳的内侧壁接触,所述前端壳与所述主壳体均为金属壳,所述前端壳、所述主壳体及所述超声变幅杆三者电连接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隔离套包括沿着所述前端壳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套体段与第二套体段,所述第一套体段与所述第二套体段围合形成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内电极环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适应的凸起,所述凸起装设于第二安装槽中;所述前端壳与所述外电极环压紧配合,或者,所述前端壳与所述外电极环螺纹配合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边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边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去掉导电针及止转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的前端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在a-a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超声换能器中的止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超声换能器;11、超声变幅杆;111、固定法兰;112、第一安装槽;113、通孔;114、盲孔;12、第三密封圈;13、导电针;14、第四密封圈;15、止转件;20、主壳体;30、转接板;40、后端壳;41、第一台阶;42、安装口;43、第三台阶;50、线缆组件;51、导电线缆;52、线缆护套;53、护套压环;54、卡环;55、紧固件;60、连接壳;61、第一密封圈;62、第二密封圈;63、螺纹连接部位;70、环形垫;71、第二台阶;80、前端壳;81、凸缘;811、止转口;91、内电极环;911、凸起;92、外电极环;93、第五密封圈;94、弹性垫;95、支撑垫;96、绝缘隔离套;961、第一套体段;962、第二套体段;963、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超声驱动手柄,包括超声换能器10、主壳体20、转接板30、后端壳40及线缆组件50。所述超声换能器10包括超声变幅杆11。所述超声变幅杆11设置于所述主壳体20内。所述主壳体20的后端设有开口,所述转接板30盖设于所述开口。所述后端壳40与所述主壳体20相连,所述后端壳40用于压紧所述转接板30并封堵所述开口。所述线缆组件50位于所述后端壳40内,所述线缆组件50与所述转接板30电性连接。

上述的超声驱动手柄,采用转接板30与线缆组件50电性连接,优化了超声驱动手柄的结构,能够使后端壳与主壳体的装配更简单,装配合格率高;同时后端壳40组装到主壳体20上时,后端壳40直接压紧固定住转接板30即可,能够实现在线缆组件50的电流通路走向主壳体20内时,保证主壳体20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还包括连接壳60。所述主壳体20通过所述连接壳60与所述后端壳40相连。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连接壳60上,所述转接板30与所述连接壳60相连。所述连接壳60的一端套设于所述主壳体20内,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后端壳40内。所述连接壳60与所述主壳体2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61。所述连接壳60面向所述后端壳40的端面上绕所述开口设有第二密封圈62。所述第二密封圈62与所述转接板30的板面抵触。如此,一方面,主壳体20通过连接壳60与后端壳40进行连接后,能便于实现主壳体20的外侧壁与后端壳40的外侧壁较好地衔接起来,缝隙小,壁面平整;另一方面,分成三个零件,能便于进行机加工。此外,在第一密封圈61与第二密封圈62的作用下,能保证主壳体20内的良好的密封性。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2,图2示意出了连接壳60上的两处螺纹连接部位63,连接壳60与主壳体20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即形成其中一处螺纹连接部位63。连接壳60与后端壳40也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形成另一处螺纹连接部位63。这样,主壳体20、连接壳60与后端壳40三者能快速地组装在一起,操作方便;并且,由于线缆组件的电流通路是通过转接板进入主壳体内,因此,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既能够使得主壳体、连接壳与后端壳快速组装,又能够避免后端壳在组装时线缆缠绕的问题。当然,连接壳60与主壳体20也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连接壳60与后端壳40也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得第一密封圈61稳定地设于连接壳60与主壳体20之间,例如在连接壳60的外壁或主壳体20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密封圈61相适应的容纳槽。类似地,为了使得第二密封圈62稳定地设于连接壳60与后端壳40之间,例如在连接壳60的外壁或后端壳40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密封圈62相适应的容纳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后端壳40的内壁设有周向的第一台阶41,所述第一台阶41用于使得所述转接板30压紧并封堵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一台阶41与所述转接板30之间设有环形垫70,所述环形垫70设有周向的第二台阶71,所述第二台阶71与所述第一台阶41相应设置。如此,转接板30上的电子元器件容纳于环形垫70所围成的空间内,环形垫70对转接板30起到保护作用,一定程度地避免后端壳40接触损坏转接板30。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后端壳40设有安装口42。所述线缆组件50包括导电线缆51、线缆护套52及护套压环53。所述导电线缆51与所述转接板30电性连接,所述线缆护套52套设于所述导电线缆51外,所述线缆护套52与所述护套压环53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口42,所述护套压环53用于使得所述线缆护套52压紧固定于所述安装口42。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后端壳40的内壁上还设有周向的第三台阶43。所述第三台阶43与所述护套压环53之间还设有卡环54与紧固件55。所述卡环54套设于所述导电线缆51外,所述紧固件55贯穿所述后端壳40的壳壁后压紧所述导电线缆51。如此,线缆组件50能较为稳固地装设于后端壳40上。具体而言,卡环54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卡环54越多,导电线缆51的抗拔力越大。此外,紧固件55例如可以是螺钉、螺栓、螺丝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至图8,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还包括前端壳80、电极环及导体。导体具体例如为导线或者导电针13。后文将以导体为导电针13作为示例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前端壳80与所述主壳体20相连。所述超声变幅杆11设置于所述主壳体20内,所述超声变幅杆11的外侧壁套设有固定法兰111。所述固定法兰111的外缘周向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2,沿所述固定法兰111的轴向上设有通孔113。所述第一安装槽112中设有第三密封圈12,所述第三密封圈12与所述前端壳80的内壁抵触配合。所述导电针13设置于所述通孔113内,所述导电针13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环电性连接,所述导电针13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转接板30电性连接。

由于固定法兰111上装设有第三密封圈12,如此能保证固定法兰111与前端壳80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超声变幅杆11所处的区域的密封性能。此外,由于导电针13穿设于通孔113内,一方面,能实现位于超声变幅杆11两端的导电线缆51与电极环之间的电连接,实现固定法兰111两端的电信号的电连通,另一方面,装置结构简单,同时能保证超声变幅杆11所处的区域的密封性能,装配合格率较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113内的第四密封圈14。所述第四密封圈14套设于所述导电针13外。如此,第四密封圈14能使得导电针13的外壁与通孔113的内壁之间密封配合,保证密封性能。具体而言,导电针13具体为实心的导电针13。导电针13外设有绝缘层,避免出现高压放电缺陷。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及图8,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法兰111上的止转件15。所述止转件15用于插入到所述前端壳80的止转口811内。如此,一方面,在止转件15的作用下,使得超声变幅杆11与前端壳80之间相对固定,能避免两者相互转动;另一方面,止转件15可以独立于超声变幅杆11进行制作,能便于开模机加工,生产难度较低,能实现大规模生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及图8,所述止转件15为至少两个,所述止转口811与所述止转件1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止转件15为止转套,其中一个所述止转件15插入到所述通孔113内并套设于所述导电针13外,其中一个所述止转件15位于所述通孔113以外的部分插入到所述止转口811中。所述固定法兰111上还设有与其余所述止转件15相对应的盲孔114,所述止转件15插入到所述盲孔114内,所述止转件15位于所述盲孔114以外的部分插入到所述止转口811中。如此,采用两个以上止转件15来实现超声变幅杆11固定地设置于前端壳80与主壳体20上,结构稳定性较好。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3、图4及图8,止转件15可以是两个,其中一个插入到通孔113内,另一个插入到盲孔114内。此外,套孔与盲孔114分别位于固定法兰111的相对两侧。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止转件15可以是三个,其中一个对应插入到通孔113内,其余对应插入到两个盲孔114内。当然,止转件15还可以是四个、五个或其它数量。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止转件15也可以只是一个,即止转件15插入到通孔113内,固定法兰111便无需开设盲孔114。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止转件15与超声变幅杆11为一体化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及图8,所述导电针13的针壁设有周向的第一凸块,所述止转件15的套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对应的容纳部,所述第一凸块设置于所述容纳部中。所述止转件15的外壁设有周向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固定法兰111的侧面相抵触。如此,止转件15通过第二凸块与固定法兰111的侧面相抵触,从而实现轴向限位于固定法兰111的侧面上。导电针13通过第一凸块设置于容纳部中,同样实现轴向限位于止转件15的套孔中。此外,导电针13的针壁具体形状为阶梯状,直接插入到止转件15的套孔中即可进行轴向方向上的限位固定;止转件15的外壁具体形状为阶梯状,直接插入到通孔113中即可进行轴向方向上的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6及图7,所述前端壳80的内壁设有周向的凸缘81,所述凸缘81上设有与止转件15相适配的止转口811。如此,当止转件15装入到凸缘81的止转口811中后,止转件15与前端壳80之间相互固定配合,能避免超声变幅杆11相对于前端壳80转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6及图7,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还包括第五密封圈93。所述前端壳80与所述主壳体20套接配合,所述第五密封圈93设置于所述前端壳80与所述主壳体20之间的连接部位。如此,第五密封圈93能实现前端壳80与主壳体20之间连接后的密封性,从而保证超声驱动手柄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6及图7,所述前端壳80套设于所述主壳体20上,所述前端壳80的内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主壳体20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适应的第二螺纹。所述固定法兰111位于所述主壳体20的外部,所述固定法兰111与所述主壳体20的端面之间设有弹性垫94。如此,一方面,能便于实现主壳体20、前端壳80、弹性垫94、导电针13、第三密封圈12、第四密封圈14及止转件15等进行组装配合,组装快速方便,组装完成后的密封性也能得以保障;另一方面,弹性垫94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对超声换能器10固有频率的影响很小,有利于减少振动和发热。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还包括设置于弹性垫94与主壳体20的端面之间的支撑垫95。支撑垫95具体采用塑料件,支撑垫95设有用于导电针13穿过的过孔,导电针13套设于过孔内。如此,支撑垫95对于导电针13起到支撑、绝缘及隔离作用。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前端壳80也可以套设于主壳体20的内部,第五密封圈93同样可以设置于前端壳80与主壳体20之间的连接部位以保证两者连接后的密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的超声驱动手柄还包括绝缘隔离套96。所述电极环包括内电极环91与外电极环92。所述绝缘隔离套96设置于所述内电极环91与所述外电极环92之间,所述内电极环91与所述导电针13电性连接,所述外电极环92套设于前端壳80的内部并与所述前端壳80的内侧壁接触,所述前端壳80与所述主壳体20均为金属壳,所述前端壳80、所述主壳体20及所述超声变幅杆11三者电连接在一起。如此,绝缘隔离套96能实现内电极环91与外电极环92之间相互绝缘隔离,避免内电极环91与外电极环92之间电性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绝缘隔离套96包括沿着所述前端壳80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套体段961与第二套体段962。所述第一套体段961与所述第二套体段962围合形成有第二安装槽963,所述内电极环91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963相适应的凸起911,所述凸起911装设于第二安装槽963中。所述前端壳80与所述外电极环92压紧配合,或者,所述前端壳80与所述外电极环92螺纹配合连接。如此,一方面,凸起911装设于第二安装槽963中后,能实现内电极环91轴向限位固定于绝缘隔离套96内,避免内电极环91相对于绝缘隔离套96在轴向方向移动;另一方面,绝缘隔离套96与内电极环91能便于组装到前端壳80内,且绝缘隔离套96分成第一套体段961与第二套体段962后,能便于进行机加工,生产效率较高。

此外,具体而言,所述前端壳80与所述外电极环92压紧配合,或者,所述前端壳80与所述外电极环92螺纹配合连接。如此,能实现前端壳80与外电极环92两者组装固定在一起。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当导体为导线时,绝缘隔离套96的第一套体段961与第二套体段962为一体化结构,其一端与止转件相抵接,或者绝缘隔离套96与止转件为一体结构,此时,内电极环91与绝缘隔离套96进行圆周限位,从而保证轴孔对齐。

需要进行解释的是,本实施例中描述的“前”与“后”是相对而言,不应理解为对超声驱动手柄的产品结构的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