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资源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04956发布日期:2020-04-24 17:5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资源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资源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医疗模式以患者到医疗机构挂号、门诊诊断、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等程序为主,由于患者对现有医疗技术不了解,往往会出现挂错号、诊断不准确等失误,同时由于医疗需求人数多,门诊排队等问题,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平,医疗服务不能及时得到响应,各方面数据整理无序,容易发生混乱。

由于现代医疗机构科别多,距离远,以人工方式难以进行集中调配,现有模式下医疗需求方和提供方和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医疗系统负荷较大,资源总量市场化不足,医疗服务效率和资源配置亟需改善。现有医疗机构多,人员出入混杂,患者的个人信息在医疗机构录入时不能保证其安全性,信息会存在被非法利用,恶意篡改等危险,医疗机构需要将对患者信息的储存、保护做完善,同时为了达到良好的医疗服务效果,需要保证相关信息的公开性,现有医疗市场对信息的处理仍存在不足。

就医人口基数大,相关信息难以整理,区块链组合了一系列现有成熟技术,对信息进行分布式有效记录,并且提供完善的脚本以支持不同的业务逻辑,但是现有的区块系统存在一些问题,现有平台多采用医疗需求数据,较少考虑医疗资源供给的空闲以及实时匹配的监控数据的问题,并且很难从区块上的各个科别的医疗资源的需求及供给的权重、具体数量以及均值三方面细致精准的判断医疗实时服务平台的匹配运行程度,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报警预测以及调度,无法提升医疗实时服务平台的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系统的扩展性差,所有节点都可以做所有的工作,在每一个节点储存数据,空间利用效率低。

因此,需要一种方便有序的方法处理医疗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合理储存与整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资源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传输至医疗实时服务平台的患者个人信息、相应的医疗需求信息以及医疗提供方的信息进行预审核;

步骤2、若预审核的信息不充分,则对信息发出反馈并过滤掉该信息,若预审核的信息充分,则将审核通过的信息储存在医疗实时服务平台数据库中;

步骤3、将患者和医疗提供方在医疗实时服务平台中进行信息的相互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生成医疗服务确认信息;

步骤4、医疗实时服务平台对所述医疗服务确认信息进行整理,并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医疗服务确认信息包括所述医疗需求信息、所述患者信息以及所述医疗提供方信息;

步骤5、向所述患者及与所述服务需求信息相匹配的医疗提供方发送所述医疗服务确认信息,以使所述患者以及所述医疗提供方根据所述医疗服务确认信息进行医疗服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向患者及与所述服务需求信息相匹配的医疗提供方发送所述医疗服务确认信息,确保相关医疗服务信息真实和不可更改,使得医患双方能够清楚了解医疗服务的确切信息,避免挂号排队等程序繁琐耗费时间,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2、通过医疗实时服务平台对数据的处理,将医疗资源集中控制并统一直接调配,实现医疗需求方和医疗提供方的快速、准确匹配,使整个医疗市场负荷趋于平稳,提升了服务处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3、本发明方法基于区块链哈希寻址和加密,将数据在区块链中分区储存并整理,改变传统区块链系统中在所有节点储存数据,空间利用效率低的缺点,便于储存、查看和管理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4、通过区块链记录医疗相关信息,将患者个人信息、相应的医疗需求信息以及医疗提供方信息储存在区块链上,综合考虑了医疗资源供给的空闲以及实时匹配的监控数据的问题,从区块上的各个科别的医疗资源的需求及供给的权重、具体数量以及均值三方面细致精准的判断医疗实时服务平台的匹配运行程度,有针对性的报警预测以及调度,提升了医疗实时服务平台的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减少了有效医疗资源的闲置,解决了就医扎堆的问题,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特性,使医疗服务信息更加可信,医疗交易行为难以篡改,以减少信息丢失等问题带来的矛盾与纠纷,大大改善不良的医患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医疗资源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信息匹配与确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资源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对传输至医疗实时服务平台的患者个人信息、相应的医疗需求信息以及医疗提供方的信息进行预审核;

步骤2、若预审核的信息不充分,则对信息发出反馈并过滤掉该信息,若预审核的信息充分,则将审核通过的信息储存在医疗实时服务平台数据库中;

步骤3、将患者和医疗提供方在医疗实时服务平台中进行信息的相互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生成医疗服务确认信息;

步骤4、医疗实时服务平台对所述医疗服务确认信息进行整理,并存储至区块链中,所述医疗服务确认信息包括所述医疗需求信息、所述患者信息以及所述医疗提供方信息;

步骤5、向所述患者及与所述服务需求信息相匹配的医疗提供方发送所述医疗服务确认信息,以使所述患者以及所述医疗提供方根据所述医疗服务确认信息进行医疗服务。

所述医疗实时服务平台包括数据提取终端、中心监管模块和中心处理模块。

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数据提取终端提取患者个人信息、相应的医疗需求信息以及医疗提供方信息并发送至中心监管模块和中心处理模块;

步骤32、中心监管模块对所述患者个人信息和相应的医疗需求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医疗需求响应信号和医疗需求信息发布信号;

步骤33、中心处理模块对所述患者个人信息和相应的医疗需求信息进行解析,提取关键医疗技术需求,医疗需求信息发布信号触发中心处理模块,将所述医疗技术需求发布在医疗实时服务平台上;

步骤34、中心监管模块对所述医疗提供方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医疗提供响应信号和医疗提供信息发布信号;

步骤35、中心处理模块对所述医疗提供方信息进行解析,提取关键医疗技术,医疗提供信息发布信号触发中心处理模块,将所述医疗技术发布在医疗实时服务平台上;

步骤36、中心处理模块对医疗技术需求和医疗技术进行匹配,根据医疗需求响应信号和医疗提供响应信号生成医疗服务确认信息。

所述医疗实时服务平台对所述医疗服务确认信息进行整理,并存储至区块链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医疗服务确认信息进行加密,并输送至任一区块链节点并生成与医疗服务确认信息和区块链节点一一对应的哈希码;

通过区块链节点将所述加密后的医疗服务确认信息和哈希码广播至全网节点,在全网节点中为医疗服务确认信息分配储存节点,并生成哈希码对应的储存位置序列将生成的储存位置序列广播至全网共识,并分配一定数量的储存节点;

根据储存位置序列将对应的医疗服务确认信息储存在各个储存节点上。

所述医疗实时服务平台对所述医疗服务确认信息进行整理,并存储至区块链中后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医疗技术需求科别资源指数xqz:

其中,ai为di对应第i种医疗技术科别的医疗资源需求的权重系数,bi为gi对应第i种医疗技术科别的医疗资源需求的权重系数,且为di在该区块医疗需求信息存储量达到最大阀值时的值,为gi在该区块医疗需求信息存储量达到最大阀值时的值。i表示第i种医疗技术需求科别,i∈[1,i],i表示医疗技术需求总科别数,di为医疗需求信息集合xq的第一本征量,gi为医疗需求信息集合xq的第二本征量,计算如下:

其中,ci(e)为区块储存的医疗需求信息集合xq经过小波包变换后得到的第i种医疗技术需求科别在第e个层级上的的小波系数,e表示第i种医疗技术需求科别所有小波系数的总数,ci(e)=f(xq),f(xq)表示小波包变换函数。

所述医疗实时服务平台对所述医疗服务确认信息进行整理,并存储至区块链中后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医疗技术需求供给资源指数gjz:

其中,hj表示第j种医疗技术科别的医疗资源供给的权重系数,且j表示第j种医疗技术科别的医疗资源供给数量,j∈[1,j],j为医疗技术总科别的医疗资源供给数量;表示第j种空闲的医疗技术科别的医疗资源供给数量的均值;为各空闲的医疗技术科别的医疗资源供给在该区块医疗需求信息存储量达到最大阀值时的取值,空闲的医疗技术科别的医疗资源供给数量均值:

其中,表示空闲的医疗技术科别的医疗资源供给数量均值,表示第j种空闲的医疗技术科别的医疗资源供给数量的均值,表示第j种医疗技术科别的医疗资源供给数量在第n个时间节点经过匹配后空闲的数;n表示第n个时间节点,n∈[1,n],n为医疗数据平台匹配资源的一个时间段内节点数,本例n=120。

当xqz不超过预存的第一临界值且gjz不超过预存的第二临界值,则医疗实时服务平台正常运行;

当xqz超过预存的第一临界值且gjz不超过预存的第二临界值,则医疗实时服务平台报警;

当xqz不超过预存的第一临界值且gjz超过预存的第二临界值,则医疗实时服务平台正常运行,但向其它区块进行广播,提示可采集其它区块的医疗需求;

当xqz超过预存的第一临界值且gjz超过预存的第二临界值,则医疗实时服务平台报警。

患者个人信息包括患者身份信息、既往病史信息、禁忌症,所述医疗提供方信息包括:医疗提供方身份信息、医疗服务所属科别、医疗服务流程、提供服务时间段、医疗机构信息;所述医疗需求信息包括:需求医疗服务类别、症状、需求服务时间段、需求位置信息。

所述医疗资源包括医生数量、医院床位数量、手术设备数量等。

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平台,括数据提取终端、中心监管模块和中心处理模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