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摄像装置、眼底摄像系统和眼底摄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87740发布日期:2021-06-22 17:0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眼底摄像装置、眼底摄像系统和眼底摄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眼底摄像装置、眼底摄像系统和眼底摄像方法。



背景技术:

眼底是唯一能用肉眼直接、集中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巾管的部位,这些血管可以反映人体全身血液循环的动态以及健康状况。所以,眼底检查不仅是检查眼睛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方法,更是许多全身性疾病监测的“窗口”。

目前眼底相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眼底检查设备。市面上的眼底相机中,桌面式眼底相机的机体通常包含目镜,同时体积较大,而且价格昂贵,其中,目镜用于观察者在所测量眼底的用户的另一端直接观察用户的眼底图像。便携式眼底相机通常包含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器等,而且,便携式眼底相机通常是一个独立的设备,也即可以对获取眼底图像数据进行复杂处理等,这对便携式眼底相机中内置的处理器的要求较高,相应的,体积仍比较大,同时价格仍比较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底摄像装置、眼底摄像系统和眼底摄像方法,可以减少眼底摄像设备的体积,降低眼底摄像设备的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底摄像装置,包括:装置本体、通信模块和眼底摄像模块;

在所述装置本体中设置有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眼底摄像模块;

所述眼底摄像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眼底的眼底图像数据,并发送至所述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眼底图像数据并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眼底图像数据,并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处理包括显示;

所述眼底摄像模块包括:成像镜片组件、光源和图像传感器;

所述光源,用于照明所述用户眼底;

所述成像镜片组件,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经过所述用户眼底反射后的光,并成像;

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经过所述用户眼底反射后,经过所述成像镜片组件成像的光,并转换为眼底图像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底摄像系统,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任一所述的眼底摄像装置和终端设备,所述眼底摄像装置通过通信模块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眼底摄像装置用于获取用户眼底的眼底图像数据并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眼底图像数据并进行处理,以及控制所述眼底摄像装置获取用户的眼底图像数据,其中,所述处理包括显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底摄像方法,应用如本发明实施例任一所述的眼底摄像系统,包括:

通过终端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工作控制指令,并发送至眼底摄像装置;

通过所述眼底摄像装置拍摄所述用户的眼底,并获取眼底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眼底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处理包括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眼底摄像装置中配置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用于传输眼底摄像模块测量眼底得到的眼底图像数据,以使终端设备根据眼底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如由终端设备上显示所述眼底图像数据,减少眼底摄像模块对眼底图像的处理操作,以及减少眼底摄像模块的处理的数据量,同时省略眼底摄像模块的显示功能,减少眼底摄像模块的独立显示功能,以减少眼底摄像模块的体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眼底相机体积大而且成本高的问题,可以降低眼底摄像模块的性能要求,从而降低成本,以及减少眼底摄像模块的显示功能,从而减少眼底摄像模块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眼底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眼底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眼底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d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眼底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眼底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眼底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眼底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d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眼底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e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眼底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f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眼底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g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眼底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眼底摄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眼底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眼底摄像装置具体包括:装置本体、通信模块和眼底摄像模块。如图1a所示,眼底摄像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10、通信模块120和眼底摄像模块130。

其中,在装置本体110中设置有通信模块120和眼底摄像模块130。眼底摄像模块130用于获取用户眼底的眼底图像数据,并发送至通信模块120;通信模块130用于获取眼底图像数据并发送至终端设备140,以使终端设备140接收眼底图像数据,并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处理包括显示。

具体的,眼底摄像模块130通过通信模块120与终端设备140进行通信,将眼底图像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140,由终端设备140对眼底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例如,进行图像的解码,眼底区域放大,眼底病理图像分析等,并形成眼底图像或眼底视频,在终端设备140中进行显示、存储或者其他处理。眼底图像数据用于形成眼底图像或眼底视频,以及用于描述用户眼底的信息。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140替代眼底摄像模块130对眼底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可以是但不仅限于:图像数据的解码,病理图像分析,显示,存储等处理;从而减少眼底摄像模块130的处理的复杂度和处理的数据量,降低眼底摄像模块130的性能要求,从而降低眼底摄像模块130的设备复杂度,以及减少眼底摄像模块130包括的电子电路的面积,从而减少眼底摄像装置的体积。

其中,终端设备1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终端、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等设备。此外,终端设备140还可以是打印机,用于将拍摄的眼底图像进行打印。

其中,如图1b所示,眼底摄像模块130还包括:成像镜片组件133、光源131和图像传感器132。在装置本体中,设置有成像镜片组件133、光源131以及图像传感器132。

具体的,光源131,用于照明用户的眼底。光源可以是任何可以照明用户的眼底的光源,例如,光源可以包括钨丝灯和闪光灯等,或者光源可以包括白光和近红外光,其中,白光用于生成彩色图像,近红外光用于对焦;或者光源可以是发光二极管的不同形式的组合。光源的类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而光源可以设置在成像镜片组件和图像传感器132所在光路之外的位置处,具体通过成像镜片组件133中的反射镜片组件,将光传输至用户眼底。此外,光源的布置方法和位置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成像镜片组件133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经过所述用户眼底反射后的光,并成像,也即对眼底反射的光进行成像,并呈现在图像传感器132上。具体的,成像镜片组件实际是作为物镜,用于眼底成像,而且,成像镜片组可以包括多个光学镜片。示例性的,成像镜片组件133包括一级成像镜片组件和中继转像镜片组件。其中,光学镜片的数量以及光学镜片的布置位置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示例性的,成像镜片组件133还包括有除成像作用之外的其他作用的光学透镜,例如,反射作用或光路折叠作用。通常,光学透镜均镀有防反射涂层,以减少不必要的反射。

图像传感器132,用于接收光源131经过用户眼底反射后,经过成像镜片组件133成像的光,并转换为眼底图像数据。图像传感器132实际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等。

此外,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窗口,通过窗口,光源131可以将光束发射至用户眼底,以及经过眼底反射的光束可以通过窗口经过成像镜片组件133,最终传输至图像传感器132,转换为眼底图像数据。

实际上,目前的眼底摄像装置包括显示器与目镜,且目镜或显示器均与眼底摄像模块刚性连接,因此需要另外一个人进行观察和操作,才能准确采集该用户的眼底图像。前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眼底摄像模块仅包括实现眼底摄像功能的最基础元器件,不包括用于除待测量用户之外的用户观察的目镜,以及不与显示器刚性连接,实现眼底摄像装置省略了目镜和显示器,降低了眼底摄像装置的数据处理性能的要求,简化眼底摄像装置的内置电路,从而降低眼底摄像装置的成本,以及减小眼底摄像装置的体积,同时提高眼底摄像装置的便携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眼底摄像装置中配置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用于传输眼底摄像模块测量眼底得到的眼底图像数据,以使终端设备根据眼底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减少眼底摄像模块对眼底图像的处理操作,以及减少眼底摄像模块的处理的数据量,同时省略眼底摄像模块的显示功能,减少眼底摄像模块的独立显示功能,以减少眼底摄像模块的体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眼底相机体积大而且成本高的问题,可以降低眼底摄像模块的性能要求,从而降低成本,以及减少眼底摄像模块的显示功能,从而减少眼底摄像模块的体积。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将终端设备发送的工作控制指令提供给眼底摄像模块,以控制眼底摄像模块执行眼底的检测操作。

具体的,工作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眼底摄像模块的眼底摄像操作。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向眼底摄像模块发送触发控制指令,以触发眼底摄像模块进行眼底摄像操作,由此,实现通过终端设备触发眼底摄像模块工作;此外,工作控制指令除了触发控制指令,还可以用于控制眼底摄像模块的工作状态和参数,例如光源的开关和亮度调节,图像传感器的帧率、曝光时间、增益等参数的控制,以及图像数据的输出格式的选择等。

其中,通信模块可以包括有线通信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示例性的,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包括wifi模块、gprs模块、zigbee模块或蓝牙。

可选的,如图1c所示,眼底摄像模块130还包括:处理器134;处理器134分别与光源131和图像传感器132相连。

处理器134,用于向光源131,和/或图像传感器132发送工作控制指令,以及,接收图像传感器132输出的眼底图像数据。

工作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光源工作和/或图像传感器工作。处理器134具体可以包括实现眼底摄像功能的全部元器件。示例性的,处理器134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存储器、用于控制光源开关的开关电路和图像传感器的外围电路(具体可以包括驱动电路和原始模拟信号预处理电路)等。此外,处理器131还可以包括对焦模块,用于眼底摄像模块对焦用户的眼底。实际上,处理器包括的元器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34的性能要求较低,可执行复杂度低的处理操作,以及存储少量的必要数据,从而,处理器134成本较低,简化电路,以及体积较小。

实际上,目前的眼底摄像装置包括显示器与目镜,且目镜或显示器均与眼底摄像模块刚性连接,因此需要另外一个人进行观察和操作,才能准确采集该用户的眼底图像。前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眼底摄像模块仅包括实现眼底摄像功能的最基础元器件,不包括用于除待测量用户之外的用户观察的目镜,以及不与显示器刚性连接,实现眼底摄像装置省略了目镜和显示器,降低了眼底摄像装置的数据处理性能的要求,简化眼底摄像装置的内置电路,从而降低眼底摄像装置的成本,以及减小眼底摄像装置的体积,同时提高眼底摄像装置的便携性。

同时,通过眼底摄像装置之外的终端设备,间接控制眼底摄像装置,以及直接在终端设备中显示眼底图像,从而实现向眼底摄像模块发送工作控制指令,以间接控制眼底摄像装置工作,同时,在终端设备中可以显示眼底摄像装置采集的眼底图像,表明显示器与眼底摄像装置相互独立,二者之间没有刚性连接,因此被拍摄的用户可以在一只眼睛被拍摄的时候,另外一只眼睛可以观察显示器上的眼底图像,由此可以实现同时操作和控制眼底摄像装置。具体的,可以通过将眼底摄像装置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另外一只眼睛可以观察显示器上的图像,并通过交互设备(如触摸屏、鼠标或者键盘等)来控制眼底摄像装置,对本人的眼底进行拍摄,其中,拍摄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录制或者抓拍等,由此,实现用户本人对自己进行拍摄,避免必须通过另外一个人参与眼底图像的拍摄,实现省略另外一个人的参与,进而减少他人参与用户自己的眼底图像的采集,保证采集方式的简便性和安全性。

可选的,如图1d所示,眼底摄像模块130还包括:对焦模块135;对焦模块135用于调整成像镜片组件的位置,以使用户眼底成像清晰。

具体的,对焦模块135与成像镜片组件133相连,用于调整成像镜片组件133中至少一个镜片与图像传感器132之间的距离,也即调整成像镜片组件133中至少一个镜片相对图像传感器132的纵向位置,以得到清晰的用户眼底图像。或者对焦模块135可以通过调整成像镜片组件133中至少两个镜片之间的距离实现。也即,通过调整成像镜片组件133中至少一个镜片的位置实现对焦。

此外,对焦模块135还可以调整成像镜片组件133各透镜的光学中心与图像传感器132的成像面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即调整成像镜片组件133相对图像传感器132的横向位置,保证眼底图像中的眼底位置位于眼底图像的中心区域。

可选的,对焦模块135可以包括手动对焦模块或自动对焦模块。

其中,手动对焦模块用于用户根据终端设备显示的图像调整成像镜片组件的位置。也即用户可以通过手动对焦模块调整成像镜片组件133中至少一个镜片与图像传感器132之间的距离,或者调整成像镜片组件133中至少两个镜片之间的距离。示例性的,手动对焦模块可以包括旋钮,和与成像镜片组件133相连的伸缩轴,用户通过手动转动旋钮,带动伸缩轴伸长或缩短,从而带动成像镜片组件133与图像传感器132的距离的变大或变小。用户可以根据显示在终端设备上的眼底图像,手动转动旋钮,直到显示在终端设备上的眼底图像最清晰时。

其中,自动对焦模块包括成像镜片组件步进模块。成像镜片组件步进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步进指令,调整成像镜片组件133中至少一个镜片的位置,步进指令包括步进方向和步进距离。其中,步进指令用于控制成像镜片组件步进模块,调整成像镜片组件133的位置,具体可以是处理器134发出的指令,或者也可以是处理器134接收的由终端设备140通过通信模块120发送的指令。

示例性的,成像镜片组件步进模块可以是步进马达或音圈马达等等。步进马达与成像镜片组件133相连,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步进指令,带动与成像镜片组件133相连的伸缩轴正向步进或者逆向步进,从而调整成像镜片组件的位置。步进指令包括步进方向(如正向或逆向)和步进距离。

具体的,处理器134或终端设备120可以通过不断发出步进指令控制成像镜片组件移动,并实时获取成像镜片组件在当前位置下的眼底图像数据,同时,对实时接收的眼底图像数据,采用图像清晰度算法计算当前眼底图像的清晰度,找到清晰度最高的眼底图像数据,并确定匹配的步进指令,以间接控制成像镜片组件移动至清晰度最高的眼底图像数据对应的位置处,以实现对焦功能。其中,图像清晰度算法可以是计算眼底图像包含的信息熵、计算眼底图像的梯度函数、或计算眼底图像中灰度方差函数等,此外,还有其他方法评价图像的清晰度,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或者,处理器134或终端设备120可以通过不断发出步进指令控制成像镜片组件移动,并实时获取成像镜片组件在当前位置下的眼底图像数据,同时,从实时接收的眼底图像数据中,提取当前特征数据,并与预存的人类眼底特征数据进行比较,其中,预存的人类眼底特征数据是从清晰度高的图像中提取的。当相似度超过设定阈值时,确定成像镜片组件在当前位置下的眼底图像的清晰度最高,并确定匹配的步进指令,以间接控制成像镜片组件移动至清晰度最高的眼底图像数据对应的位置处,以实现对焦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人类眼底特征数据可以是表征该眼底为人类眼底的特征数据。设定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示例性的,设定阈值为80%或90%。

可选的,眼底摄像装置还可以包括光能量警报功能,用于实时监测光源的能量,在能量一旦达到安全能量预警极限时立即切断光源,以对用户起到绝对的安全保护作用。

可选的,眼底摄像装置还可以包括标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标识信息,例如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条形码获取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用户身份。眼底摄像装置可以将标识信息结合眼底图像数据共同发送至终端设备中。示例性的,根据标识信息命名眼底图像数据,将命名后的眼底图像数据发送至终端设备。或者,眼底摄像装置直接将标识信息与眼底图像数据共同发送至终端设备。

此外,眼底摄像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的模块,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此外,眼底摄像装置除了可以应用在医疗领域用于检查用户的身体健康情况,还可作为身份识别模块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中,用于身份识别。由于眼底图像中的眼底数据对于用户来说是唯一的,由此,可以用于身份识别,同时,眼底图像的获取方式具备私密性,从而提高身份识别手段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眼底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眼底摄像系统200具体包括: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眼底摄像装置210和终端设备220。眼底摄像装置通过通信模块211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

眼底摄像装置210用于获取用户眼底的眼底图像数据并传输至终端设备220;终端设备220用于接收眼底图像数据并进行处理,如通过显示器221进行显示,以及控制眼底摄像装置210获取用户的眼底图像数据。

具体的,眼底摄像装置210和终端设备220均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终端设备220获取用户的眼底图像数据之后,可以直接存入本地以及进行处理(例如,图像放大或病理图像分析等),或者进一步传输到其他存储介质(比如硬盘,服务器,或云端)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在眼底摄像系统中配置眼底摄像装置和终端设备,并通过眼底摄像装置采集眼底图像数据,眼底摄像装置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线路进行眼底图像数据的传输,并由终端设备进行处理,如显示,减少眼底摄像装置对眼底图像数据的处理操作,以及减少眼底摄像装置的处理的数据量,同时省略眼底摄像装置的显示功能,减少眼底摄像装置的独立显示功能,以减少眼底摄像装置的体积,可以降低眼底摄像装置的性能要求,从而降低成本,以及减少眼底摄像装置的显示功能,从而减少眼底摄像装置的体积,同时,由终端数设备代替眼底摄像装置对眼底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如显示,保证眼底摄像系统的眼底图像的正确采集、处理以及显示功能。

可选的,眼底摄像系统200还包括:第一数据线;第一数据线分别与眼底摄像装置和终端设备连接;终端设备用于通过第一数据线与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并通过第一数据线向眼底摄像装置供电。

实际上,第一数据线用于通信和供电。通过第一数据线为眼底摄像装置进行供电,可以省略眼底摄像装置的电源装置,进一步减少眼底摄像装置的体积和成本。

示例性的,如图2b所示,第一数据线202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第一数据线202分别与终端设备220上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201和眼底摄像装置210上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201相连;终端设备220上设置有安上即可用模块222,安上即可用模块222用于通过第一数据线202为眼底摄像装置210供电。安上即可用实际是otg(on-the-go)功能。此时,终端设备220与眼底摄像装置210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示例性的,如图2c所示,第一数据线203为以太网供电线(poweroverethernet,poe),第一数据线203分别与终端设备220上的网络接口204和眼底摄像装置210上的网络接口204相连;终端设备220上设置有以太网供电模块223,以太网供电模块223用于通过第一数据线203为眼底摄像装置210供电。此时,终端设备220与眼底摄像装置210是通过以太网供电线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第一数据线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可以同时用于数据传输和电力传输的线路,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眼底摄像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为眼底摄像装置供电。具体的,电源模块包括内置电源模块或外接电源模块。内置电源模块可以包括电池,具体的,电池类型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通过为眼底摄像装置配置电源模块,眼底摄像装置可以单独使用,并存储眼底图像数据,并在后期可以将眼底图像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中,避免眼底摄像装置仅能通过终端设备供电才能正常工作,从而降低眼底摄像装置对终端设备的依赖性,增加眼底摄像装置的适用范围。

具体的,如图2d所示,眼底摄像系统200还包括:第二数据线205;第二数据线分别与眼底摄像装置210和终端设备220连接,用于眼底摄像装置210和终端设备220之间的通信。电源模块213为内置电源模块;第二数据线205还用于终端设备220向内置电源模块充电。其中,电源模块213为眼底摄像模块212和通信模块211供电。同时,终端设备220的供电模块223可以通过第二数据线205向内置电源模块充电。其中,第二数据线可以包括通用串行总线或以太网供电线。

可选的,如图2e所示,眼底摄像装置210中的通信模块包括:无线通信模块214;无线通信模块214与眼底摄像模块212相连,更具体的,与眼底摄像模块212中的处理器相连,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眼底图像数据发送至终端设备220中。更具体的,眼底摄像装置210中的无线通信模块214与终端设备220中的无线模块224进行无线通信连接,以无线通信方式传输眼底图像数据和工作控制指令。其中,无线通信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wifi或蓝牙等无线传输方式,同时,无线通信模块和无线模块可以根据无线传输方式相应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通过将无线通信方式作为眼底摄像装置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减少有线传输方式的布线,简化眼底摄像系统的线路,从而减少眼底摄像系统的体积,以及降低眼底摄像系统的成本。

可选的,具体如图2f所示,眼底摄像模块212包括对焦模块215,相应的,终端设备220还可以包括:眼底摄像对焦模块225,眼底摄像对焦模块225用于根据眼底图像数据确定步进指令。

其中,眼底摄像对焦模块,具体用于终端设备根据图像清晰度算法,确定成像镜片组件在当前位置下的眼底图像数据形成的眼底图像的清晰度,以及根据成像镜片组件在不同位置下的眼底图像数据形成的眼底图像的清晰度,找到清晰度最高的位置处,并对应成像镜片组件在当前时刻的位置处,确定清晰度最高的位置与当前时刻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确定步进指令。而后,终端设备将步进指令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眼底摄像模块,以使眼底摄像模块中的对焦模块控制成像镜片组件移动,调整成像镜片组件的位置至清晰度最高的位置处,完成对焦操作。

通过终端设备间接控制眼底摄像装置进行对焦,将眼底摄像装置的对焦功能转移到终端设备完成,减少眼底摄像装置的工作量,但兼顾实现眼底摄像装置的对焦功能,从而在眼底摄像装置成本低和体积小的情况下,实现更多功能。

可选的,具体如图2g所示,眼底摄像模块212包括对焦模块215,相应的,终端设备220还可以包括:识别模块226,识别模块226用于从眼底图像数据提取特征数据,根据特征数据判断眼底图像数据形成的眼底图像是否清晰,以及根据特征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

其中,识别模块,具体用于终端设备从眼底图像数据中提取特征数据,并针对特征数据进行身份识别或者进行清晰判断。

身份识别可以是将特征数据,分别与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眼底图像的特征数据进行比较。数据库中存储有各用户眼底图像的特征数据以及各用户眼底图像对应的身份信息(如性别、年龄、姓名和证件信息等)。将相似度最高的特征数据所属的用户眼底图像的身份信息作为与眼底图像数据的识别结果。

而清晰判断可以是将特征数据,与预存的人类眼底特征数据进行比较。人类眼底特征数据可以是指从清晰度高的任意一个用户的眼底图像中提取的特征数据,或者还可以是对各用户的眼底图像进行分析,抽象出的特征数据,此外,人类眼底特征数据的获取方式还有其他方式,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根据成像镜片组件在不同位置下的眼底图像数据形成的眼底图像对应的特征数据,分别与人类眼底特征数据比较,得到相似度。并将成像镜片组件在不同位置下的眼底图像数据对应的相似度发送给眼底摄像对焦模块,眼底摄像对焦模块将相似度最高的位置处作为清晰度最高的位置处,并对应成像镜片组件在当前时刻的位置处,确定清晰度最高的位置与当前时刻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确定步进指令。而后,终端设备将步进指令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眼底摄像模块,以使眼底摄像模块中的对焦模块控制成像镜片组件移动,调整成像镜片组件的位置至清晰度最高的位置处,完成对焦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可以仅通过眼底摄像对焦模块确定步进指令,还可以通过眼底摄像对焦模块和识别模块共同确定步进指令。

此外,眼底摄像系统可以将上述结构进行任意组合,本发明实施例仅仅是提供了示例性的结构,但并不能认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底摄像系统的限制。

通过终端设备对眼底图像的清晰判断,从而发出匹配的步进指令,以实现对焦,或者对眼底图像进行身份识别,将眼底摄像装置的清晰度判断和身份识别功能转移到终端设备完成,减少眼底摄像装置的工作量,但兼顾实现眼底摄像装置的对焦功能,从而在眼底摄像装置成本低和体积小的情况下,实现更多功能。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眼底摄像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采集用户眼底图像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眼底摄像系统来执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310,通过终端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工作控制指令,并发送至眼底摄像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眼底摄像装置和工作控制指令等均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s320,通过所述眼底摄像装置拍摄所述用户的眼底,并获取眼底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s330,通过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眼底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处理包括显示。

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显示所述眼底图像数据。

用户可以根据显示的眼底图像数据,旋转眼底摄像装置上的手动对焦模块,以实现手动对焦。

可选的,在通过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眼底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之后,还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接收的眼底图像数据确定步进指令,并将该步进指令发送至眼底摄像装置,以使眼底摄像装置调整成像镜片组件移动,实现对焦;

终端设备在发出目标步进指令之后,在显示器中显示对焦完成信息给用户,所述目标步进指令,用于眼底摄像装置的成像镜片组件移动至成像清晰度最高的位置处。

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仅通过眼底摄像对焦模块确定步进指令,还可以通过眼底摄像对焦模块和识别模块共同确定步进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操作终端设备向眼底摄像装置发送工作控制指令,以控制眼底摄像装置拍摄该用户的眼底,并将采集到的眼底图像数据发送至终端设备进行处理和显示,实现终端设备代替眼底摄像装置进行眼底图像数据的显示,省略了眼底摄像装置的显示功能,简化眼底摄像装置的操作,从而,降低眼底摄像装置的体积和成本,同时,用户可以通过自身操作实现本人的眼底图像拍摄操作,省略观察用户的操作,简化拍摄眼底图像的复杂度,同时,避免观察用户获取该用户的眼底情况,提高该用户眼底图像数据的安全性。

可选的,在通过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眼底图像数据之后,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眼底图像数据进行所述用户的身份识别。

具体的,眼底图像数据可以用于标识用户,从而,可以用于用户身份识别。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识别模块进行用户身份识别。此外,由于眼底摄像系统可以通过单人操作,减少其他人获取该用户的眼底图像数据的途径,提高眼底图像的安全,从而,保证身识别手段的安全。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