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自锁装置及腔镜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8413发布日期:2020-04-07 14:50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自锁装置及腔镜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自锁装置及腔镜吻合器。



背景技术:

腔镜手术使用现代摄影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在胸/腹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腹内复杂手术的微创外科技术。完成腔镜手术仅需做1-3个1.5厘米的胸/腹壁小孔,手术时,将腔镜吻合器从胸/腹壁孔伸入,完成手术。为了提高腔镜吻合器的灵活性,通常会将腔镜吻合器的钉匣部分连接有转向装置,医护人员通过转动转向装置,实现钉匣的转动。

目前,现有的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装置通常利用扭簧与摆头壳体之间的过盈配合,利用相互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任意角度的转动和锁紧,但是在转动过程中,容易造成扭簧外径的增大或缩小偏差较大,导致自锁效果不稳定,较难准确的将钉匣转动到所需角度,并且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晃动,影响腔镜吻合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自锁装置及腔镜吻合器,以解决现有的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装置,在转动过程中,容易造成扭簧外径的增大或缩小偏差较大,导致自锁效果不稳定,较难准确的将钉匣转动到所需角度,并且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晃动,影响腔镜吻合器的使用的问题。

第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自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转动自锁机构及转向推动机构;

所述转动自锁机构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所述蜗轮与所述转向推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蜗杆的螺旋角小于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接触面的摩擦角。

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伞齿轮、第一从动伞齿轮盘和第二从动伞齿轮盘;

所述主动伞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伞齿轮盘相啮合,所述第一从动伞齿轮盘和所述第二从动伞齿轮盘相啮合;

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从动伞齿轮盘的中心孔连接。

具体地,所述转向推动机构包括摆角旋转件、摆角连接件、摆角支撑件及转向连接杆;

所述摆角旋转件与所述蜗轮连接,所述摆角旋转件通过所述摆脚连接件与所述摆角支撑件连接,所述摆角支撑件与所述转向连接杆连接。

具体地,所述摆角旋转件包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的上表面的中部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蜗轮的中心孔连接,所述旋转体还开设有通孔,所述摆角连接件的一端伸入至所述通孔内;

所述摆角支撑件上设有用于摆角连接件移动的开口,所述摆角连接件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开口内。

具体地,所述摆角连接件为摆角连接销,且所述摆角连接销的两端之间的外周壁上设有凸起的限位部。

具体地,所述主动伞齿轮的转动轴上连接有旋钮。

具体地,所述蜗杆伸入所述第二从动伞齿轮盘中心孔的一端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从动伞齿轮的中心孔的内周壁设有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

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槽,或者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凸起。

第二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腔镜吻合器,包括上述的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自锁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自锁装置及腔镜吻合器,利用驱动机构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从而使转向推动机构带动钉匣转动,并且蜗杆的螺旋角小于蜗轮与蜗杆接触面的摩擦角,钉匣的反作用力无法使蜗轮带动蜗杆转动,这样就实现任一角度的自锁,从而能够准确的将钉匣转动到所需角度,并且利用齿轮传动,在转动过程中较为平稳,避免产生较大晃动,提高腔镜吻合器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自锁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转动自锁机构和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3为转向推动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转向推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5为摆角旋转件的结构图;

图6为摆角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7为摆角支撑件的结构图。

其中,1-转动自锁机构,11-蜗杆,12-蜗轮,2-驱动机构,21-主动伞齿轮,22-第一从动伞齿轮盘,23-第二从动伞齿轮盘,3-转向推动机构,31-摆角旋转件,311-旋转体,312-连接轴,313-通孔,32-摆角连接销,321-限位部,33-摆角支撑件,331-开口,34-转向连接杆,4-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自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2、转动自锁机构1及转向推动机构3;转动自锁机构1包括蜗轮12和蜗杆11,蜗杆11的一端与驱动机构2传动连接,蜗杆11与蜗轮12相啮合,蜗轮12与转向推动机构3传动连接,蜗杆11的螺旋角小于蜗轮12与蜗杆11接触面的摩擦角。

其中,转向推动机构3与钉匣组件的摆角拉杆活动连接。驱动机构2通过蜗杆11带动蜗轮12转动,从而使转向推动机构3带动钉匣转动,并且蜗杆11的螺旋角小于蜗轮12与蜗杆11接触面的摩擦角,钉匣的反作用力无法使蜗轮12带动蜗杆11转动,这样就实现任一角度的自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自锁装置,利用驱动机构2通过蜗杆11带动蜗轮12转动,从而使转向推动机构3带动钉匣转动,并且蜗杆11的螺旋角小于蜗轮12与蜗杆11接触面的摩擦角,钉匣的反作用力无法使蜗轮12带动蜗杆11转动,这样就实现任一角度的自锁,从而能够准确的将钉匣转动到所需角度,并且利用齿轮传动,在转动过程中较为平稳,避免产生较大晃动,提高腔镜吻合器的使用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2包括主动伞齿轮21、第一从动伞齿轮盘22和第二从动伞齿轮盘23;主动伞齿轮21与第一从动伞齿轮盘22相啮合,第一从动伞齿轮盘22和第二从动伞齿轮盘23相啮合;蜗杆11的一端与第二从动伞齿轮盘23的中心孔连接。其中,主动伞齿轮21的转动轴上连接有旋钮4,旋钮4可方便使用者对主动伞齿轮21进行旋转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主动伞齿轮21通过第一从动伞齿轮盘22带动第二从动伞齿轮盘23转动,从而第二从动伞齿轮盘23的转动带动连接在中心孔的蜗杆11转动,进而通过蜗杆11的转动带动蜗轮12转动。利用齿轮之间的啮合进行传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扭簧,转动角度更易控制,并且传动更加可靠。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转向推动机构3包括摆角旋转件31、摆角连接件、摆角支撑件33及转向连接杆34;摆角旋转件31与蜗轮12连接,摆角旋转件31通过摆脚连接件与摆角支撑件33连接,摆角支撑件33与转向连接杆34连接。

具体地,如图5和图7所示,摆角旋转件31包括旋转体311,旋转体311的上表面的中部设有连接轴312,连接轴312与蜗轮12的中心孔连接,旋转体311还开设有通孔313,摆角连接件的一端伸入至通孔313内;摆角支撑件33上设有用于摆角连接件移动的开口331,摆角连接件的另一端伸入至开口331内。

利用蜗轮12带动旋转体311转动,从而使摆角连接件在摆角支撑件33的开口331的一端向开口331的另一端移动来带动摆角支撑件33向前或向后运动,进而带动转向连接杆34作用钉匣的摆角拉杆,从而使钉匣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摆角连接件为摆角连接销32,且摆角连接销32的两端之间的外周壁上设有凸起的限位部321。限位部321可防止摆角连接销32从摆角支撑件33上的开口331脱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蜗杆11伸入第二从动伞齿轮盘23中心孔的一端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卡接部,第二从动伞齿轮的中心孔的内周壁设有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其中,第一卡接部为凸起,第二卡接部为卡槽,或者第一卡接部为卡槽,第二卡接部为凸起。利用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可使第二从动齿轮盘与蜗杆11同步转动,保证传动的可靠性。

第二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腔镜吻合器,包括上述的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自锁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腔镜吻合器的转向自锁装置及腔镜吻合器,利用驱动机构2通过蜗杆11带动蜗轮12转动,从而使转向推动机构3带动钉匣转动,并且蜗杆11的螺旋角小于蜗轮12与蜗杆11接触面的摩擦角,钉匣的反作用力无法使蜗轮12带动蜗杆11转动,这样就实现任一角度的自锁,从而能够准确的将钉匣转动到所需角度,并且利用齿轮传动,在转动过程中较为平稳,避免产生较大晃动,提高腔镜吻合器的使用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