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石多棱形防水骨灰盒护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3215发布日期:2020-01-24 11:12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人造石多棱形防水骨灰盒护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保护骨灰盒的箱体,主要用于殡葬业,具体为以人造石加工生产的保护棺产品。



背景技术:

自殡葬改革以来,火葬已基本普及,遗体火化后将骨灰盒入藏已成为主要入藏方式。但骨灰盒入葬后难以长期保存完好,易受潮、易腐蚀。一般防护方法是在下葬前使用水泥、塑料、石材等建筑材料建造一个保护箱(殡葬业称为护棺),后将骨灰盒置于其中加以保护。但水泥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渗水现象,不能达到防水的目的;塑料材料长世间使用后易龟裂、破碎;石材虽优于上述两种材料,但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难以量产。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护棺的外形设计、材料质地也有一定要求。产品是否美观、是否有设计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需求,传统护棺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护棺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以其独有的特性,解决了殡葬业中对骨灰盒的防护、防潮、防腐蚀的问题,提高了护棺材质的档次感和设计感,且易于量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人造石多棱形防水骨灰盒护棺,包括人造石制造的下棺和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棺为中空的棺体,所述上盖与下棺相互配合形成内腔,用于容纳骨灰盒;所述下棺的腔口至少分为腔口外沿和凸起内沿两部分均与上盖密封配合,所述腔口外沿和凸起内沿的过度部分也与上盖密封配合。

所述腔口外沿与凸起内沿之间还包括过度的倾斜密封面,该倾斜密封面与腔口外沿构成钝角折线形的密封面,便于增加下棺与上盖之间的密封面。

所述下棺的外形为倒置的菱形台结构,所述上盖为正菱形台;所述下棺与上盖相互配合。

所述人造石的含水率小于0.03%,硬度大于巴氏65度。

所述内封盖(3)是透明材料。所述上盖与下棺最薄处的棺体厚度大于25毫米。

所述内腔(5)底部铺有软装(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人造多棱形防水骨灰盒护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护棺所采用的人造石含水率0.03%,较传统石材低50%以上,隔水效果更好;

(2)护棺所采用的人造石经二次高温固化后,强度达到巴氏65度,防冲击性优于传统建材;

(3)护棺所采用的人造石耐高温、耐腐蚀性强于天然材料,做为护棺材料更为理想;

(4)腔口外沿与凸起内沿的封口配合形成折线设计,其隔水层断面宽度远大于一般直线契合口,增强了防水性能;

(5)凸起内沿较腔口外沿高出50毫米,采用树脂密封后,水汽在重力作用下更难向上扩散,增强了防水性能;

(6)额外设置透明内封盖,使外界能够看见内置骨灰盒,树脂密封后增强防水性能

(7)护棺所采用的人造石经抛光后材质感强于传统石材,更加

美观;

(8)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西式多棱边型设计更具美感,更符合消费者对产品外观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殡葬业用保护骨灰盒的箱体,称为人造石多棱形防水骨灰盒护棺,包括下棺1、上盖2。

下棺1为中空的棺体,下棺的腔口至少分为凸起内沿12、过度部分13、腔口外沿11三部分,所述腔口内沿12与内封盖3密封配合。所述上盖2腔口开口向下,形状与下棺1相契合,形成完整的棺体。下棺1的外形为倒置的菱形台结构,上盖2为正菱形台;下棺1与上盖2的内腔相互配合形成内腔5,下棺底部布置有软装4,用于放置骨灰盒。

护棺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钢模浇注成型技术,通过人造石配比的成分,一次性浇注,多次高温固化,后经机械加工、抛光、内部装饰等工艺流程,保证护棺的一致性以及精准度和平整度,使产品尺寸高度一致,配件之间可互换。因为采用了先进的钢模浇注生产工艺,护棺也能得以快速批量生产,以满足市场大批量的需求。

使用时先打开上盖和内封盖,将骨灰盒放置于下棺底部,在内盖封口处打上密封树脂同时盖上内封盖。然后在上盖与下棺的结合面上打上密封树脂,盖上上盖,安装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