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留灌肠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3500发布日期:2020-01-24 11:15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留灌肠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保留灌肠袋。



背景技术:

灌肠袋是一种常用的肠道治疗医疗器械。临床上能通过加入药物的灌肠液进行保留灌肠达到治疗目的。但在保留灌肠中,需要患者配合,灌肠后尽量将灌入药物保留在肠道一段时间,不要马上排出,达到药物治疗目的。现有保留灌肠袋的结构主要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储液袋、连接在其底部的导液管及设于导液管下端插入患者肛门的肛管。由于灌肠本身会对肠道产生刺激引发便意,特别是患者昏迷、躁动、以致年老体弱不能配合保留药物,随灌肠就同时将药物排出,大大降低治疗效果。此外,盛装药液的储液袋是常规的输液用扁体袋子,当护理人员加装药液时,需将其悬挂某处或放置在容器中,不便操作,易倾洒,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且,由于扁体袋是平底,容易积留药液,不能充分用尽,也造成药物的浪费。因此,如何改进灌肠袋结构,使其具有防药液排出功能,并实现便于装液,不积留药液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灌肠袋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保留灌肠袋,实现防止药液排出,并便于灌装,药液可充分用尽,从而达到提高治疗质量,节约药物,并便于护理人员操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留灌肠袋,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储液袋、连接在其底部的导液管及设于所述导液管下端插入患者肛门的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袋是由柔韧材质的扁体储液袋和与其底部一体连接的且材质相同的圆锥形袋底构成,所述导液管连接在所述圆锥形袋底的底部;所述肛管的端头为设置多个出液孔的u形端头,在所述u形端头出液孔的上侧设有环绕肛管管壁与其密封连接的球形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带单向阀的注气管。

在所述扁体储液袋顶部设有挂带。

在所述扁体储液袋的开口上设有封口拉链。

在所述扁体储液袋上设有药液液量指示刻度。

在所述扁体储液袋下部设有温度显示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⑴由于肛管采用设置多个出液孔的u形端头,非常圆滑,可轻松插入患者肛门,并从多个出液孔流入药液,均匀缓和使患者舒适,灌肠效果好。尤其,在出液孔的上侧设有环绕肛管管壁与其密封连接的的球形气囊,并可通过注气管注入气体,这样,充气后的球形气囊可很好的固定肛管,同时封闭肛门出口,有效防止因患者状况无法配合引发的药液立刻流出,起到保留药液、保证治疗质量的效果,同时节约药物。⑵在扁体储液袋底部增设与其连为一体的圆锥形袋底,所述导液管连接在所述圆锥形袋底的底部。在灌装药液时,可将圆锥形袋底翻入扁体储液袋内,这样扁体储液袋就可直接稳固放置在工作台面上,便于护理人员灌装药液且不易倾洒,省却了其他辅助器具。另外,由于储液袋底部为圆锥形,在导入药液时,可使袋内药液全部顺利流入下端的导液管内,不会残留,不会浪费药液,达到节约效果。⑶扁体储液袋顶部设有挂带,这样进行灌肠操作时,可将其挂于架体上,方便应用。⑷在扁体储液袋的开口上设有封口拉链,通过拉链头可方便地进行开闭,进行灌入及密闭保存药液,防止药液倾洒和污染。⑸在扁体储液袋上设有药液液量指示刻度,这样护理人员可方便地观察药液灌入量及随灌肠过程的进行药液的实时变化。⑹在扁体储液袋底部设有温度显示卡,可随时监控药液温度是否适宜患者,尤其温度显示卡设于扁体储液袋底部更接近人体,这样温度控制更符合患者需要,利于患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圆锥形袋底翻入扁体储液袋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肛管和球形气囊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带,2储液袋,21扁体储液袋,22圆锥形袋底,23封口拉链,24拉链头,25药液量指示刻度,3温度显示卡,4导液管,5滴瓶,6调速开关,7球形气囊,71注气管,8肛管,81出液孔,9单向阀。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示出一种保留灌肠袋,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储液袋2、连接在其底部的导液管4及设于所述导液管4下端插入患者肛门的肛管8。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袋2是由柔韧材质的扁体储液袋21和与其底部一体连接的且材质相同的圆锥形袋底22构成,所述导液管4连接在所述圆锥形袋底22的底部。所述肛管8的端头为设置多个出液孔81的u形端头,在所述u形端头出液孔81的上侧设有环绕肛管管壁与其密封连接的球形气囊7,所述球形气囊7上设有带单向阀10的注气管71。在实际应用中,单向阀采用常规的气门芯即可。通过气针向球形气囊内注气,也可直接插入气针将球形气囊内气体放出。

在所述导液管4上设有调速开关6及滴液瓶5便于控制导入患者体内药液的流速、流量及压力。在所述扁体储液袋21顶部设有挂带1,这样进行灌肠操作时,可将储液袋挂于架体上,方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扁体储液袋21的开口上设有封口拉链23,通过拉链头24可方便地进行开闭,进行灌入及密闭保存药液,防止药液倾洒和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扁体储液袋21上设有药液量指示刻度25,这样护理人员可方便地观察药液灌入量及随灌肠过程的进行药液的实时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扁体储液袋21下部设有温度显示卡3,温度显示卡设于下部更接近人体,这样温度控制更符合患者需要,利于患者。

上述柔韧材质储液袋采用市场中专用于输液袋的医用共挤复合膜,采用三层共挤复合膜即可。

由于储液袋2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加之,圆锥形袋底22翻入扁体储液袋21内,圆形折边形成平面底部,尤其圆锥形袋底向上内翻也增强了储液袋整体刚度,扁体储液袋21可稳固直立放置在工作台面上

上述温度显示卡为市售产品。

操作时,首先将储液袋2的圆锥形袋底22翻入扁体储液袋21内,并放置在工作台面上,由护理人员用拉链头24将封口拉链23打开,灌装药液,灌装后将封口拉链23封合,通过药液量指示刻度25检查药液量是否合适。之后,通过挂带1将储液袋2挂在合适高度的架体上,然后将装好滴瓶5、调速开关6、球形气囊7和肛管8的导液管4连接在圆锥形袋底22底部,将肛管8插入患者肛门,并通过注气管71给球形气囊7充气。一切就绪,开始进行药液导入。此间,通过调速开关6调流速,通过滴瓶调压力,同时通过药液量指示刻度25观察药量,通过温度显示卡3监测温度。灌肠结束时,先用气针将球形气囊的气体放空,然后拔出肛管8,至此,保留灌肠操作结束。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留灌肠袋,其结构实现了多处改进,提高了应用效果,体现在:

⑴由于肛管8采用设置多个出液孔81的u形端头,非常圆滑,很轻松插入患者肛门,并从多个出液孔流入药液,均匀缓和使患者舒适,灌肠效果好。尤其,在出液孔81的上侧设有环绕肛管管壁与其密封连接的的球形气囊7,并可通过带单向阀9的注气管71注入气体,这样,充气后的球形气囊可很好地固定肛管,同时封闭肛门出口,有效防止因患者状况无法配合引发的药液立刻流出,从而起到保留药液、保证治疗质量的效果。

⑵在扁体储液袋21底部设置与其连为一体的圆锥形袋底22,所述导液管4连接在所述圆锥形袋底22的底部,如图3所示,在灌装药液时,可将圆锥形袋底22翻入扁体储液袋21内,这样扁体储液袋就可直接稳固放置在工作台面上,便于护理人员灌装药液且不易倾洒,省却了其他辅助器具。另外,由于储液袋底部为圆锥形,在导入药液时,可使袋内药液全部顺利流入下端的导液管内,不会残留,不会浪费药液。

⑶扁体储液袋21顶部设有挂带1,这样进行灌肠操作时,可将储液袋2挂于架体上,方便应用。

⑷在扁体储液袋21的开口上设有封口拉链23,通过拉链头24可方便地进行开闭,进行灌入及密闭保存药液,防止药液倾洒和污染。

⑸在扁体储液袋21上设有药液量指示刻度24,这样护理人员可方便地观察药液灌入量及随灌肠过程的进行药液的实时变化。

⑹在扁体储液袋21下部设有温度显示卡3,可随时监控药液温度是否适宜患者,尤其温度显示卡设于扁体储液袋下部更接近人体,这样温度控制更符合患者需要,利于患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形状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