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9124发布日期:2019-12-10 19:4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自动止血带辅助器。



背景技术:

止血带是在医疗过程中用于输血、输液、抽血、止血等情形的用具,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止血的目的。一性次止血带多为天然橡胶制成,呈宽扁型,以条为单位,独立单一包装居多,护理人员使用极不方便,每次使用前须拆解包装、高频次的使用导致工作效能大大降低,不利于使用。现有自动止血带的使用存在如下缺陷:(1)医务人员均以手工为患者手工扎止血带进行相关操作,没有其他辅助设备协助加压固定止血带。(2)医务人员在工作疏忽时会出现不更换一次性止血带重复给患者加压固定抽血,造成消毒隔离不规范。(3)医务人员需拆开独立的止血带包装盒,手动取出包装盒内的止血带,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4)无专门的废弃止血带隔离回收装置,用过的止血带暴露放置,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自动止血带辅助器,如中国专利cn2015207044354公开一种电动自动型止血带系统,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下方用于压迫出血部位的压迫部件以及设置在盒体内部并延伸到盒体外的绷带;所述盒体内部左侧设有用于缠绕绷带的绕线杆、设置在绕线杆右侧并能够带动绕线杆周向转动的电机以及设置在电机右侧用于驱动电机的电源;绕线杆上设有与绕线杆轴向连接的转动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转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绷带的末端固定在绕线杆的外周壁上,绷带的前端设有扣环,盒体的右侧外壁面上设有与扣环扣接配合的挂钩。该装置解决了野外情况下的单手止血操作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15203593259公开一种一次性止血带固定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部的中间设有用于放置止血带的固定轴,所述盒体上设有出带口,所述出带口位于所述盒体的一侧侧壁上,所述盒体内部靠近所述出带口的一侧侧壁的下部设有弹性压轮,所述弹性压轮与所述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止血带的一端穿过所述间隙并从所述出带口中穿出至所述盒体外;所述出带口的上方位于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撕带齿条。该装置可方便将止血带快速撕下,通过挂钩,可将挂在治疗车上,防止遗失。现有技术中,关于本实用新型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自动止血带辅助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自动止血带辅助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卷筒空腔3、驱动空腔4、止血带输出通道5、止血带输出孔6,卷筒空腔3通过止血带输出通道5与驱动空腔4和止血带输出孔6连通,在上壳体1设有输出开关7;所述卷筒空腔3设有止血带卷筒8和弹性压条9,弹性压条9一端固定在卷筒空腔3的侧壁,另一端延伸至卷筒空腔3上侧的内壁;所述驱动空腔4内设有动力辊10、压辊11和驱动电机12,所述动力辊10和压辊11横向设置在驱动空腔4内,动力辊10和压辊11与驱动空腔4的前后侧壁转动连接,止血带卷筒8输出的止血带夹在动力辊10和压辊11之间,驱动电机12为动力辊10提供旋转动力,转动动力辊10将止血带输送至止血带输出孔6;所述止血带上设有若干个撕口13,在止血带输出孔6附近的止血带输出通道5下表面设有卡凸;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回收腔14,在下壳体2的侧壁上设有与回收腔14连通的回收孔15。

在上述自动止血带辅助器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压条9的一端为固定端,固定端固定连接在卷筒空腔3的侧壁;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延伸至卷筒空腔3上侧的内表面,并且自由端与上壳体1存在空隙。

在上述自动止血带辅助器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上壳体1内还设有电源空腔,在电源空腔设有电源26。

在上述自动止血带辅助器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回收孔15下方的侧壁内设有回收辊16和回收电机17,回收辊16的外周面邻近回收孔15的上表面;在下壳体2设有回收开关18。

在上述自动止血带辅助器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在驱动空腔4内靠近止血带输出孔6的一侧还设有弹压装置和按压式开关23,所述弹压装置包括延伸出上壳体1上表面的按钮19、通过横板20与按钮19固定连接的弧形压块21、设置在横板20与驱动空腔4底面之间的弹簧22,弧形压块21的上表面顶在止血带的下端,按压式开关23位于弹压装置的下方,按压式开关23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12和输出开关7连接。

在上述自动止血带辅助器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止血带卷筒8对应的壳体包括扣盖24,所述扣盖24与上壳体1为可拆卸式连接。

在上述自动止血带辅助器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下壳体2底面包括旋转盖25,所述旋转盖25一端与下壳体2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在自由端上设有卡扣,在下壳体2上与卡扣对应的位置设有卡块,通过卡扣与卡块的卡接实现旋转盖25的旋转闭合。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只需开启开关即可将盒内的止血带输出,无需医务人员手动拆解止血带包装,避免高频次取放止血带的程序,取带过程自动化,极大简化了医务人员的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用于辅助固定患者采血上段的止血带并回收存放使用后的止血带,有效减少医务人员在为患者体检时因人数较多时遗忘给患者更换止血带(一人一根),尤其适用于医疗机构静脉采血时辅助固定止血带和存放时使用。

3、所述卷筒空腔内设有和弹性压条,所述弹性压条的一端为固定端,固定端固定连接在卷筒空腔的侧壁;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延伸至卷筒空腔上侧的内表面,并且自由端与上壳体存在空隙。使用时将止血带从该间隙内转过,然后在进入止血带输出通道,止血带在卷筒空腔内的位置被限定在卷筒和弹性压条之间,避免止血带在卷筒空腔内缠绕导致卡带,该设计可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4、所述下壳体内设有回收腔,在下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回收腔连通的回收孔,每次使用过的止血带通过回收孔投入到回收腔内,避免使用过的止血带暴露放置,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5、可方便的将盒内的止血带截取为一段一段的合适长度,实现了自动吐带切带的功能。

6、所述回收孔附近设有回收辊,通过回收辊可将插入回收孔内的止血带推送至回收腔内,而回收腔内的止血带无法从回收孔脱出,此外回收辊的设计可防止止血带卡回收孔内,避免卡带。

7、在驱动空腔内靠近止血带输出孔的一侧还设有弹压装置和按压式开关,通过弹压装置可将止血带挤压在弧形压块与上壳体内壁之间,将止血带锁定。弹压装置的设置可避免在不使用时,由于自身的重力、晃动或回弹等原因导致的止血带回缩。使用时通过按压按钮使止血带解锁,按压式开关受压后闭合,使驱动电机通电,通电后的驱动电机带动动力辊转动,将止血带输送至止血带输出孔。

8、所述止血带卷筒对应的壳体包括扣盖,扣盖为可拆卸式。将扣盖取下后,可对用完的止血带卷筒进行更换。所述下壳体底面包括旋转盖,旋转盖一端与下壳体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将旋转盖旋转开启后,可将回收腔内止血带取出封装废弃。

9、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使用方便、环保整洁,小巧的容器,避免医护人员因工作疏忽不更换一次性止血带,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利于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3是实施例2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实施例3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4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实施例5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旋转盖打开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上壳体2.下壳体3.卷筒空腔

4.驱动空腔5.止血带输出通道6.止血带输出孔

7.输出开关8.止血带卷筒9.弹性压条

10.动力辊11.压辊12.驱动电机

13.撕口14.回收腔15.回收孔

16.回收辊17.回收电机18.回收开关

19.按钮20.横板21.弧形压块

22.弹簧23.按压式开关24.扣盖

25.旋转盖26.电源27.止血带

实施例1自动止血带辅助器(一)

请参见图1-图2。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一种新型自动止血带辅助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上壳体1和下壳体2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卡接或插接,通过可拆卸式连接可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组配更换。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卷筒空腔3、驱动空腔4、止血带输出通道5、止血带输出孔6,卷筒空腔3通过止血带输出通道5与驱动空腔4和止血带输出孔6连通,在上壳体1设有输出开关7。所述卷筒空腔3设有止血带卷筒8和弹性压条9,所述弹性压条9的一端为固定端,固定端固定连接在卷筒空腔3的侧壁;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延伸至卷筒空腔3上侧的内表面,并且自由端与上壳体1存在空隙。所述止血带卷筒8内设有转轴,该转轴与卷筒空腔3的前后壁转动连接,止血带卷筒8内的止血带27依次通过弹性压条9自由端与上壳体1之间的空隙、止血带输出通道5、驱动空腔4、止血带输出通道5、止血带输出孔,延伸至辅助器外。所述驱动空腔4内设有动力辊10、压辊11和驱动电机12,所述动力辊10和压辊11横向设置在驱动空腔4内,动力辊10和压辊11与驱动空腔4的前后壁转动连接,止血带卷筒8输出的止血带夹在动力辊10和压辊11之间,驱动电机12为动力辊10提供旋转动力,转动动力辊10可将止血带输送至止血带输出孔6。驱动电机12与动力辊10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只要驱动电机12可以为动力辊10提供旋转动力即可。例如驱动电机12可以是直角电机,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与动力辊10的转轴连接;或者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啮合的转动齿轮与动力辊10的转轴连接;或者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带轮和皮带与动力辊10的转轴连接。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电源空腔,在电源空腔设有电源26,所述电源26优选为锂电池,在上壳体1的表面设有usb插口,usb插口通过导线与锂电池连接,将usb插口通电可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电源26通过导线分别与输出开关7、驱动电机12连接,开启输出开关7可将止血带输送至止血带输出孔。所述止血带27上每隔20-30cm的距离设有一排撕口13,撕口13直线排列在止血带上27,在止血带输出孔6附近的止血带输出通道5下表面设有卡凸;使用时可将卡凸嵌入止血带27的撕口内,通过横向拉力将止血带从撕口处截断。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回收腔14,在下壳体2的侧壁上设有与回收腔14连通的回收孔15。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医用止血带储存容器上增设止血带输出、回收通道以及后侧方增设使用后的止血带储存槽。使用时可通过开启输出开关7,使驱动电机12通电,驱动电机12为动力辊10提供转动动力,旋转的动力辊10可将夹在动力辊10和压辊11之间的止血带往输出孔6方向推动,当止血带输出足够长度时,医务人员抓住止血带的末端往辅助器的下侧拖动,使止血带输出通道5下表面设有卡凸嵌入止血带上的撕口13内,通过横向拉力将止血带从撕口处截断。止血带使用完成后,将废弃的止血带通过回收孔15置入回收腔14内回收。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用于辅助固定患者采血上段的止血带并回收存放使用后的止血带,可有效减少医务人员在为患者体检时因人数较多时遗忘给患者更换止血带(一人一根),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医疗机构静脉采血时辅助固定止血带和存放时使用。

实施例2自动止血带辅助器(二)

请参见图3,图3为本实施例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改进结构,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回收孔15下方的侧壁内设有回收辊16和回收电机17,回收辊16的外周面邻近回收孔15的上表面,即在回收辊16上端的外表面与回收孔15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宽度与止血带的厚度相同。在下壳体2设有回收开关18。回收电机17为回收辊16提供旋转动力,回收电机17和回收辊16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只要回收电机17可以为回收辊16提供旋转动力即可。例如回收电机17可以是直角电机,回收电机17的输出轴与回收辊16的转轴连接;或者回收电机17的输出轴通过啮合的转动齿轮与回收辊16的转轴连接;或者回收电机17的输出轴通过带轮和皮带与回收辊16的转轴连接。所述电源26通过导线分别与回收开关18、回收电机17连接,开启回收开关18可使回收电机17通电,通电后回收电机17驱动回收辊16转动,将废弃的止血带插入回收孔15内,止血带头端在回收辊16剪切力的作用下被推送至回收腔14内回收。

实施例3自动止血带辅助器(三)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实施例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改进结构,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的结构与实施例2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在驱动空腔4内靠近止血带输出孔6的一侧还设有弹压装置和按压式开关23,所述弹压装置包括延伸出上壳体1上表面的按钮19、通过横板20与按钮19侧面固定连接的弧形压块21、设置在横板20与驱动空腔4底面之间的弹簧22,弧形压块21的上表面顶在止血带的下端,按压式开关23位于弹压装置的下方,按压式开关23分别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12和输出开关7连接,即开启输出开关7后,需要按压式开关23闭合才能给驱动电机12通电。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常态下由于弹簧的弹力,使得弧形压块21的上表面顶在止血带的下端,将止血带挤压在弧形压块21与上壳体1内壁之间,将止血带锁定。弹压装置的设置可避免在不使用时,由于自身的重力、晃动或回弹等原因导致的止血带回缩。使用时通过按压按钮19,将弹簧22压缩,弧形压块21向下移动,弧形压块21与止血带分离,弹压装置的底端与按压式开关23接触并产生压力,按压式开关23受压后闭合,使驱动电机12通电,通电后的驱动电机12带动动力辊10转动,将止血带输送至止血带输出孔6。

实施例4自动止血带辅助器(四)

请参见图5,附图5是本实施例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改进结构,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的结构与实施例3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止血带卷筒8对应的壳体包括扣盖24,所述扣盖24的下端为螺纹盖,在上壳体1与之对应的位置设有内螺纹,通过螺纹实现扣盖24的可拆卸式连接。将扣盖24取下后,可对用完的止血带卷筒8进行更换。

实施例5自动止血带辅助器(五)

请参见图6-7,附图6是本实施例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旋转盖打开后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改进结构,自动止血带辅助器的结构与实施例4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下壳体2底面包括旋转盖25,所述旋转盖25一端与下壳体2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在自由端上设有卡扣,在下壳体2上与卡扣对应的位置设有卡块,通过卡扣与卡块的卡接实现旋转盖25的旋转闭合。将旋转盖25旋转开启后,可将回收腔14内止血带取出封装废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只需开启开关即可将盒内的止血带输出,无需医务人员手动拆解止血带包装,避免高频次取放止血带的程序,取带过程自动化,极大简化了医务人员的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用于辅助固定患者采血上段的止血带并回收存放使用后的止血带,有效减少医务人员在为患者体检时因人数较多时遗忘给患者更换止血带(一人一根),尤其适用于医疗机构静脉采血时辅助固定止血带和存放时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卷筒空腔内设有和弹性压条,所述弹性压条的一端为固定端,固定端固定连接在卷筒空腔的侧壁;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延伸至卷筒空腔上侧的内表面,并且自由端与上壳体存在空隙。使用时将止血带从该间隙内转过,然后在进入止血带输出通道,止血带在卷筒空腔内的位置被限定在卷筒和弹性压条之间,避免止血带在卷筒空腔内缠绕导致卡带,该设计可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下壳体内设有回收腔,在下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回收腔连通的回收孔,每次使用过的止血带通过回收孔投入到回收腔内,避免使用过的止血带暴露放置,避免造成交叉感染。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止血带上每隔20-30cm的距离设有一排撕口,撕口直线排列在止血带上,在止血带输出孔附近的止血带输出通道下表面设有卡凸;使用时可将卡凸嵌入止血带的撕口内,通过横向拉力将止血带从撕口处截断。该设计可方便的将盒内的止血带截取为一段一段的合适长度,实现了自动吐带切带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回收孔附近设有回收辊,通过回收辊可将插入回收孔内的止血带推送至回收腔内,而回收腔内的止血带无法从回收孔脱出,此外回收辊的设计可防止止血带卡回收孔内,避免卡带。需要说明的是,在驱动空腔内靠近止血带输出孔的一侧还设有弹压装置和按压式开关,通过弹压装置可将止血带挤压在弧形压块与上壳体内壁之间,将止血带锁定。弹压装置的设置可避免在不使用时,由于自身的重力、晃动或回弹等原因导致的止血带回缩。使用时通过按压按钮使止血带解锁,按压式开关受压后闭合,使驱动电机通电,通电后的驱动电机带动动力辊转动,将止血带输送至止血带输出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止血带卷筒对应的壳体包括扣盖,扣盖为可拆卸式。将扣盖取下后,可对用完的止血带卷筒进行更换。所述下壳体底面包括旋转盖,旋转盖一端与下壳体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将旋转盖旋转开启后,可将回收腔内止血带取出封装废弃。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使用方便、环保整洁,小巧的容器,避免医护人员因工作疏忽不更换一次性止血带,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利于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