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治疗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7863发布日期:2019-12-24 21:00阅读:1037来源:国知局
口腔治疗导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口腔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腔治疗导板。



背景技术:

随着口腔治疗技术的推广以及人们对口腔健康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对缺失牙进行种植修复,或者对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口腔治疗手术是在狭小空间内的精密操作,在进行植牙或者根管治疗时,手术器械的位置和角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目标,口腔治疗导板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利器。口腔治疗导板可以辅助医生按照预先确定的手术位置精准地实施手术过程。在使用口腔治疗导板时需要配合吸引器和吸唾管,以便及时吸走患者口腔的出血、唾液或者冲洗液,防止它们进入食管或呼吸道,引发患者不适,同时使手术野清楚,减少污染。

目前,现有的吸唾管普遍为塑料制的一次性的长形吸管,使用时由软管将吸引器与吸唾管相连,然后将吸唾管伸入患者口腔内,对舌面和颊面区域内的积液分别手动吸取。因此,医生无法同时进行口腔治疗手术和吸唾作业,常需要其他医护人员辅助,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还占用口腔内的手术操作空间。另外,由于舌面和颊面区域内同时存在积液,因而吸唾时需要在舌面和颊面区域内来回变换,十分不便,且使用吸唾管时,吸头长时间吸附在黏膜瓣上,造成组织水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口腔治疗导板,用以解决现有的口腔治疗导板功能单一、不便于吸唾且吸唾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口腔治疗导板,包括导板本体、吸唾总管和多个吸唾分管;所述导板本体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吸唾分管;多个所述吸唾分管的出口均连接于所述吸唾总管的进口,所述吸唾总管的出口用于连接吸引器。

其中,所述吸唾分管包括舌侧吸唾管和颊侧吸唾管,所述舌侧吸唾管贴覆于所述导板本体朝向舌的一侧表面,所述颊侧吸唾管贴覆于所述导板本体朝向颊黏膜的一侧表面。

其中,所述舌侧吸唾管朝向所述舌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吸孔,所述颊侧吸唾管朝向所述颊黏膜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吸孔。

其中,所述第一吸孔在所述舌侧吸唾管上呈离散分布,所述第二吸孔在所述颊侧吸唾管上呈离散分布。

其中,所述吸唾总管的出口设有带锥度的管接头。

其中,所述吸唾分管为贴合于所述导板本体的表面的扁平形管。

其中,所述导板本体、所述吸唾总管和所述吸唾分管之间均为一体化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口腔治疗导板,包括导板本体、吸唾总管和多个吸唾分管,利用导板本体上设置的缺口,可以确定和引导口腔治疗手术器械的位置和角度,提高手术的便利性和准确性;利用设置在缺口的两侧的吸唾分管,可以及时吸取手术过程中患者口腔内的积液。多个吸唾分管的出口均连接于吸唾总管的进口,吸唾总管的出口用于连接吸引器,利用吸引器在吸唾总管和吸唾分管的管腔内形成负压,使得患者口腔内的积液从吸唾分管的进口进入吸唾分管,然后从吸唾分管的出口进入吸唾总管,进而将多路积液汇合后排出口腔外。通过在缺口的两侧设置吸唾分管,可以及时排出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唾液、血液以及清洗液,提高了吸唾的效果和效率,防止积液进入治疗部位造成污染,而且吸唾分管不占用手术操作空间,避免了对操作视野的影响。该口腔治疗导板兼具了口腔治疗导向功能和吸唾功能,便于医生独立完成口腔治疗手术,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口腔治疗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板本体;11:缺口;2:吸唾总管;

21:管接头;3:舌侧吸唾管;31:第一吸孔;

4:颊侧吸唾管;41:第二吸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左”“右”“内”“外”均以附图所示方向为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口腔治疗导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口腔治疗导板,包括导板本体1、吸唾总管2和多个吸唾分管。导板本体1由树脂类材料制作,可口内就位。具体地,导板本体1按支持形式可分三种类型:牙支持式导板、黏膜支持式导板或者骨支持式导板。其中,牙支持式导板的导板本体1直接固定于缺牙(或者患牙)区的邻牙上,适用于单个或少量牙齿缺失或者患病的患者。黏膜支持式导板的导板本体1直接固定于缺牙(或者患牙)区牙槽嵴顶黏膜上,适用于连续多牙缺失或者患病的的患者。骨支持式导板的导板本体1直接固定于缺牙(或者患牙)区颌骨骨面上,适用于缺牙或者患牙多或有骨缺损的患者。本实施例中主要以牙支持式导板为例进行说明,其他类型的导板本体1与之类似,不再赘述。

导板本体1上对应患者的缺牙(或者患牙)区设有缺口11,缺口11上可以开设孔洞或安装套管,以便于确定和引导手术器械的位置和角度。该口腔治疗导板适用的口腔手术包括种植牙齿手术、根管治疗手术、拔牙手术等需要吸取唾液的治疗手术。

缺口11的两侧,即舌侧和颊侧,均设置有吸唾分管。吸唾分管的内部中空,用于液体流通。吸唾分管包括进口和出口,吸唾分管的进口用于吸取患者口腔内的积液,多个吸唾分管的出口均连接于吸唾总管2的进口,吸唾总管2的出口用于连接吸引器(图中未示出)。吸引器可以采用抽气泵,用以产生负压。多个吸唾分管中的积液分流在吸唾总管2中汇合,由吸唾总管2的出口统一排出口腔。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口腔治疗导板,包括导板本体、吸唾总管和多个吸唾分管,利用导板本体上设置的缺口,可以确定和引导口腔治疗手术器械的位置和角度,提高手术的便利性和准确性;利用设置在缺口的两侧的吸唾分管,可以及时吸取手术过程中患者口腔内的积液。多个吸唾分管的出口均连接于吸唾总管的进口,吸唾总管的出口用于连接吸引器,利用吸引器在吸唾总管和吸唾分管的管腔内形成负压,使得患者口腔内的积液从吸唾分管的进口进入吸唾分管,然后从吸唾分管的出口进入吸唾总管,进而将多路积液汇合后排出口腔外。通过在缺口的两侧设置吸唾分管,可以及时排出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唾液、血液以及清洗液,提高了吸唾的效果和效率,防止积液进入治疗部位造成污染,而且吸唾分管不占用手术操作空间,避免了对操作视野的影响。该口腔治疗导板兼具了口腔治疗导向功能和吸唾功能,便于医生独立完成口腔治疗手术,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吸唾分管包括舌侧吸唾管3和颊侧吸唾管4,舌侧吸唾管3贴覆于导板本体1的内侧,即导板本体1朝向舌的一侧表面。颊侧吸唾管4贴覆于导板本体1的外侧,即导板本体1朝向颊黏膜的一侧表面。通过将吸唾分管设置于导板本体的表面上,且沿着缺牙或者患牙的治疗处走向分布,精简了吸唾结构的尺寸。

若缺口11的数量为一个,即患者口腔内有单个缺牙(或者患牙),或者多个连续的缺牙(或者患牙)进而形成一个缺牙(或者患牙)区,且该缺口11位于导板本体1的右侧或者左侧时,则设置一个舌侧吸唾管3和一个颊侧吸唾管4。

若缺口11的数量为多个,即患者口腔内有多个间隔的缺牙(或者患牙)进而形成多个缺牙(或者患牙)区,且多个缺口11全部位于导板本体1的右侧或者左侧时,则设置一个舌侧吸唾管3和一个颊侧吸唾管4。其中,舌侧吸唾管3和颊侧吸唾管4均沿导板本体1的表面延伸至最远端的缺口11处,且对应每个缺口11均设置有用于吸取积液的进口。

若缺口1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缺口11的一部分位于导板本体1的右侧,另一部分位于导板本体1的左侧时,则设置两个舌侧吸唾管3和两个颊侧吸唾管4,即导板本体1的左侧设置一个舌侧吸唾管3和一个颊侧吸唾管4,同时导板本体1的右侧也设置一个舌侧吸唾管3和一个颊侧吸唾管4。

更进一步地,舌侧吸唾管3朝向舌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吸孔31,颊侧吸唾管4朝向颊黏膜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吸孔41。通过设置多个朝向舌侧的第一吸孔31以及多个朝向颊侧的第二吸孔41,提高了吸唾的效果和效率。

更进一步地,第一吸孔31在舌侧吸唾管3上呈离散分布,第二吸孔41在颊侧吸唾管4上呈离散分布。利用离散分布的第一吸孔和第二吸孔,避免了现有的吸唾管长时间吸附在牙床黏膜上,容易造成组织水肿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吸唾总管2的出口设有带锥度的管接头21,管接头21用于连接吸引器。利用管接头21的锥度更利于吸引器的出口软管插接在管接头21上。

进一步地,吸唾分管为贴合于导板本体1的表面的扁平形管。利用扁平形的吸唾分管,可以更好的贴覆于导板本体1的表面,同时也保证了口腔治疗导板的整体流线性,减少了患者的异物感。

进一步地,导板本体1、吸唾总管2和吸唾分管之间均为一体化连接。具体地,导板本体1、吸唾总管2和吸唾分管可采用3d打印的方式一体打印成型,在导板本体1上集成了吸唾结构,使得吸唾过程更高效安全,手术空间更紧凑,开阔手术视野。

更进一步地,口腔治疗导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模型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法(computeraideddesign/computeraidedmanufacture,简称cad/cam法)。其中,模型法是通过取模获取患者口内的实物模型后,在模型上制作口腔治疗导板的方法;cad/cam法是基于患者ct数据的三维重建的虚拟模型上设计,并通过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加工口腔治疗导板的方法。本实施例中以cad/cam法为例进行说明,根据患者口腔ct数据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生成三维模型,然后在模型表面设计出吸唾总管2和吸唾分管的结构,最后通过3d打印的方式将带有吸唾结构的口腔治疗导板制作出来。

下面结合本实施例中的口腔治疗导板的使用方法来具体说明。

在进行口腔治疗手术操作时,先将导板本体1固定在患者的牙齿面上,手术器械在缺口11处进行操作。手术过程中,缺口11处产生血液,同时患者口腔内分泌唾液。然后开启负压吸引器,在吸唾总管2、舌侧吸唾管3和颊侧吸唾管4的管腔内形成负压。患者口腔内舌侧的积液通过第一吸孔31经舌侧吸唾管3进入吸唾总管2,患者口腔内颊侧的积液通过第二吸孔41经颊侧吸唾管4进入吸唾总管2,吸唾总管2将汇合后的积液从管接头21排出口腔。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腔治疗导板,包括导板本体、吸唾总管和多个吸唾分管,利用导板本体上设置的缺口,可以确定和引导口腔治疗手术器械的位置和角度,提高手术的便利性和准确性;利用设置在缺口的两侧的吸唾分管,可以及时吸取手术过程中患者口腔内的积液。多个吸唾分管的出口均连接于吸唾总管的进口,吸唾总管的出口用于连接吸引器,利用吸引器在吸唾总管和吸唾分管的管腔内形成负压,使得患者口腔内的积液从吸唾分管的进口进入吸唾分管,然后从吸唾分管的出口进入吸唾总管,进而将多路积液汇合后排出口腔外。通过在缺口的两侧设置吸唾分管,可以及时排出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唾液、血液以及清洗液,提高了吸唾的效果和效率,防止积液进入治疗部位造成污染,而且吸唾分管不占用手术操作空间,避免了对操作视野的影响。该口腔治疗导板兼具了口腔治疗导向功能和吸唾功能,便于医生独立完成口腔治疗手术,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