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尿道套入式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6848发布日期:2020-02-07 22:4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膀胱尿道套入式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泌尿科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膀胱尿道套入式吻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癌症在现代人中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前列腺癌的方法主要是前列腺切除术等,而前列腺切除术的关键在于术后膀胱与尿道的吻合,膀胱与尿道的吻合情况可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恢复和生活。

传统的前列腺切除术中将膀胱与尿道吻合的方式大多为残端缝合,由于缝合难度大、缝合操作空间狭小等因素往往会造成吻合口狭窄,吻合效果不佳还可能引起尿瘘等并发症,且术后恢复慢,恢复期间(至少2周)需要使用导尿管导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目前,在前列腺切除术中还没有用于吻合尿道和膀胱的吻合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膀胱尿道套入式吻合器,能在前列腺切除术中将尿道近端和膀胱出口吻合,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术后恢复快,能避免吻合口狭窄和尿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膀胱尿道套入式吻合器,包括内套管、外套管和固定带;内套管包括膀胱连接部、套管连接部和套管部,设置在内套管上端的膀胱连接部为球面结构,且膀胱连接部送入膀胱内,使内套管的套管部胀紧膀胱出口,设置在内套管下端的套管连接部由若干个连接爪构成,若干个连接爪上分别设有倒勾;外套管的上端外壁上设有一圈环状的毛刺,外套管送入尿道内,外套管通过毛刺与尿道近端的尿道内壁接触,并通过固定带固定;外套管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套管插接孔,若干个连接爪的倒勾与若干个套管插接孔相适配,内套管套入在外套管内并固定,使尿道近端外膜与膀胱出口外膜接触并固定,形成一圈环状接触带,且接触带位于膀胱连接部的球面结构内侧与套管部上部外侧之间的空腔内,内套管和外套管连通膀胱与尿道。

所述的外套管的上端设有凸缘,凸缘的上端外径大于外套管的外径,且凸缘能压紧膀胱出口。

所述的凸缘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刺,凸缘通过若干个固定刺将膀胱出口外膜固定在膀胱连接部球面结构内侧的腔体内。

所述的连接爪的倒勾最长端不穿过外套管的外壁。

所述的套管连接部的若干个连接爪相互独立且均匀分布,连接爪和套管插接孔均为2-4个。

所述的外套管和内套管的管壁厚度均为0.5-1mm。

所述的外套管与内套管套接后,所述的尿道近端外膜与膀胱出口外膜之间形成的一圈环状接触带的宽度大于固定带的宽度。

所述的环状接触带的宽度为2-6mm,固定带的宽度为0.3-1.5mm。

所述的环状的毛刺的宽度大于固定带的宽度。

所述的膀胱连接部为分瓢式结构,即带有缺口的球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套管和外套管套入式连接的方式连接膀胱和尿道,利用相互接触的身体组织的自身生长达到吻合的目的,无需缝合,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效率,且确保了吻合口的口径,避免了吻合口狭窄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套管和外套管的分体式结构,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送入手术部位且不伤及泌尿系统。

3、本实用新型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无需使用导尿管及其球囊,有利于手术进程的顺利和高效,同时将对泌尿系统的伤害降到最低,更利于术后恢复,吻合快,降低患者的痛苦,减少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能在前列腺切除术中将尿道近端和膀胱出口吻合,无需缝合,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并降低了手术难度,对患者的伤害小,术后恢复快,能避免吻合口狭窄和尿瘘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膀胱尿道套入式吻合器的分解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膀胱尿道套入式吻合器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膀胱尿道套入式吻合器的外套管的主视图。

图中,1内套管,11膀胱连接部,12套管连接部,121倒勾,13套管部,2外套管,21套管插接孔,22毛刺,23凸缘,231固定刺,3膀胱,4尿道,5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一种膀胱尿道套入式吻合器,包括内套管1、外套管2和固定带5;内套管1包括膀胱连接部11、套管连接部12和套管部13,设置在内套管1上端的膀胱连接部11为球面结构,且膀胱连接部11送入膀胱3内,使内套管1的套管部13胀紧膀胱出口,也可通过缝合的方式进一步确保套管部13与膀胱出口的胀紧,避免内套管1与膀胱3脱落;设置在内套管1下端的套管连接部12由若干个连接爪构成,若干个连接爪上分别设有倒勾121。请参见附图5,外套管2的上端外壁上设有一圈环状的毛刺22,外套管2送入尿道4内,外套管2通过毛刺22与尿道近端的尿道4内壁接触,并通过固定带5固定,可避免外套管2与尿道4脱落;外套管2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套管插接孔21,请参见附图3和附图4,若干个连接爪的倒勾121与若干个套管插接孔21相适配,内套管1套入在外套管2内并固定,使尿道近端外膜与膀胱出口外膜接触并固定,形成一圈环状接触带,且接触带位于膀胱连接部11的球面结构内侧与套管部13上部的外侧之间的空腔内,利用身体组织的自然生长达到愈合的目的,内套管1和外套管2连通膀胱3与尿道4。

请参见附图2,所述的外套管2的上端设有凸缘23,凸缘23的上端外径大于外套管2的外径,且凸缘23的上端能压紧膀胱出口边缘处,在腹腔镜下能清晰看到外套管2的端部轮廓,也进一步确保了外套管2对膀胱出口的固定,有利于手术操作。

所述的凸缘23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刺231,凸缘23通过若干个固定刺231将膀胱出口外膜固定在膀胱连接部11球面结构内侧的腔体内,若干个固定刺231分布在膀胱出口边缘处,可进一步确保套管套接和吻合端吻合的稳定性。

请参见附图3,所述的连接爪的倒勾121最长端不穿过外套管2的外壁,避免套管连接部12的倒勾121贯穿套管插接孔21后伸出到外套管2外而伤及尿道4的内壁。优选的,所述的内套管1和外套管2的管壁厚度均为0.5-1mm,确保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定的强度,不会在手术中受力变形或折断。

所述的套管连接部12的若干个连接爪相互独立且均匀分布,在附图1和附图3中,套管连接部12设计成三瓢状,也可根据需要设计成其他结构,使若干个连接爪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便于内套管1进入外套管2内,并与外套管2上套管插接孔21的插接。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爪和套管插接孔21均为2-4个,确保内套管1和外套管2的插接稳定。

所述的外套管2与内套管1套接后,所述的尿道近端外膜与膀胱出口外膜之间形成的环状接触带的宽度大于固定带5的宽度,优选的,所述的环状接触带的宽度为2-6mm,具有一定的宽度,确保残端的吻合。

请参见附图5,所述的环状的毛刺22的宽度大于固定带5的宽度,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带5的宽度为0.3-1.5mm,毛刺22的宽度为0.5-3mm,毛刺22的高度为0.5-1.5mm,固定带5位于毛刺22和尿道4的外部,通过固定带5绑扎的方式使尿道4与外套管2固定。

由于尿道4的内径一般为8-10mm,优选的,所述的外套管2的外径为5-10mm,确保外套管2能置于尿道4内,不伤及尿道4且能与尿道4有效接触和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内套管1的长度为3-5cm,相应的外套管2的长度与之相适配,以确保套管结构的长度能覆盖手术部位,从而确保术后尿道4和膀胱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的膀胱连接部11也可采用分瓢式结构,即带有缺口的球面结构,使各瓢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使用灵活性更大,置入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膀胱尿道套入式吻合器在手术中的操作过程如下:

在前列腺切除术中,将尿道4和膀胱3之间的前列腺切除,并将内套管1的膀胱连接部11通过手术器械经膀胱出口(膀胱残端)送入膀胱3内,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球面结构的膀胱连接部11的边缘处扣紧在膀胱3的内壁上,使其环绕在膀胱出口处,即预吻合端边缘,且使套管部13胀紧膀胱出口,可有效避免脱落,若膀胱出口较大,可通过缝合的方式进一步确保膀胱壁与套管部13的胀紧固定。在实际使用中,膀胱连接部11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计成一体式的球面结构(或称碗状结构),也可由多片瓢状结构连接构成的带有缺口(间隙)的球面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使用灵活性更大。膀胱连接部11的球面结构内侧与套管部13上部外侧之间留有吻合用的空腔。再将外套管2通过手术管道送入尿道4内,使尿道近端内壁通过毛刺22与外套管2接触固定,并可通过固定带5进一步扎紧固定,固定带5环绕在毛刺22的外部,请参见附图5。

请参见附图3和附图4,内套管1沿图1所示箭头方向套入在外套管2内,套管连接部12的倒勾121插入套管插接孔21内,使尿道近端外膜与膀胱出口外膜接触并压紧在膀胱连接部11与套管部13之间的空腔内,在尿道近端外膜与膀胱出口外膜之间形成一圈环状接触带,由于身体组织的自身生长,且尿道4和膀胱3之间的环状接触带的宽度为2-6mm,使尿道4和膀胱3能吻合在一起,无需手工缝合,整个手术过程也无需使用导尿管及其气囊,术后也无需使用导尿管导尿,手术操作更便捷,效率更高,将手术伤害降到最低。

内套管1和外套管2可采用现有成熟技术的医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圆管状结构,固定带5可采用现有成熟技术的医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使其能在术后恢复期间逐渐降解,并随尿液排出,对身体无伤害,安全性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