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宫颈三腔球囊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8686发布日期:2019-12-27 15:10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子宫颈三腔球囊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子宫颈三腔球囊扩张器。



背景技术:

宫颈成熟度欠佳的患者若要经阴道分娩则必须先促进宫颈成熟,因为宫颈的成熟度是决定临床能否引产成功的前提和重要指标。目前临床主要的引产方法包括有药物引产和机械式引产。因药物本身的作用机制而产生的副作用使得其使用时有一定的限制性,故临床多选用机械式引产,现临床常用的cook球囊引产,也仅仅是扩张宫颈内、外口,无法起到扩张宫颈管的作用,而宫颈管扩张的快慢及成熟度决定引产时间的长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子宫颈三腔球囊扩张器,其能够在刺激子宫的同时扩张宫颈管,从而加快引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子宫颈三腔球囊扩张器,包括,引流管、球囊,引流管一端分别与一个单独的连接头连接;所述引流管、球囊各有三个,各为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第三引流管、第一球囊、第二球囊、第三球囊,所述第一引流管与第一球囊连通;所述第二引流管与第二球囊连通;所述第三引流管与第三球囊连通;

所述第一球囊、第二球囊、第三球囊分别安放在宫颈内口、宫颈管、宫颈外口处,且第二球囊膨胀后为长方体。

优选地,第一球囊、第二球囊、第三球囊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40ml、20ml、40ml后完成膨胀。

优选地,还包括指示器,所述指示器,包括,透明的指示外壳,所述指示外壳内填充有海绵,所述海绵通过遇水变色油墨浸泡;

所述指示外壳串联在支管上,所述支管上还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支管的通断;

所述支管一端与回流管的一端连通,回流管设置在引流管内,且回流管另一端与进液管一端连通,进液管另一端为开放端,且进液管安装在球囊内。

优选地,开关为输液器开关。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内部为中空的内腔,且连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内腔一端与引流管连通,另一端为开放端,开放端用于和顶出管装配;

所述内腔内分别安装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之间安装有单向阀片,所述单向阀片靠近第二限位凸起一端与内腔内壁装配固定,且单向阀片具有弹性,其初始状态时与第一限位凸起贴合将内腔隔断、密封。

优选地,所述卡合槽与卡合凸起卡合装配,所述卡合凸起设置在内管内壁上,内管设置在连接管上,且连接管上设置有接入管、顶出管,所述接入管、顶出管分别位于内管的内外两侧且相互连通,所述接入管、顶出管、内腔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掌握;利用宫颈的生理解剖结构特点,分别在宫颈内口、宫颈管及宫颈外口处放置球囊,从而达到充分扩张宫颈管的作用;宫颈管处的球囊为直筒状,符合宫颈管形状,有效扩张宫颈管;三腔球囊同时作用在不同部位,充分扩张宫颈,可大大缩短引产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球囊扩张后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f1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指示器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连接头、连接管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的子宫颈三腔球囊扩张器,包括,引流管、球囊,引流管一端分别与一个单独的连接头300连接;

所述引流管、球囊各有三个,各为第一引流管110、第二引流管120、第三引流管130、第一球囊210、第二球囊220、第三球囊230,所述第一引流管110远离与之连接的连接头300的一端与第一球囊210连通;

所述第二引流管120远离与之连接的连接头300的一端与第二球囊220连通;所述第三引流管130远离与之连接的连接头300的一端与第三球囊230连通。

使用时,所述第一球囊210、第二球囊220、第三球囊230分别安放在宫颈内口、宫颈管、宫颈外口处,且第二球囊220膨胀后为长方体,这种设计更加符合宫颈管形状,可以有效扩张宫颈管。

将所述第一球囊210、第二球囊220、第三球囊230分别安放完成后,通过第一引流管110、第二引流管120、第三引流管130分别向第一球囊210、第二球囊220、第三球囊230内充气或添加液体,从而使得第一球囊210、第二球囊220、第三球囊230分别膨胀以起到扩张或刺激的作用。

本实施例选择依向第一球囊210、第二球囊220、第三球囊230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40ml、20ml及40ml,然后放置约12小时,从而达到充分扩张宫颈管的作用。而严格控制生理盐水注入量主要是防止扩张力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增加了指示器500,所述指示器500,包括,透明的指示外壳510,所述指示外壳510内填充有海绵520,所述海绵520通过遇水变色油墨浸泡,从而使得海绵520在遇水时会发生变色。

所述指示外壳510串联在支管410上,所述支管410上还安装有开关600,所述开关600用于控制支管410的通断。本实施例中,开关600选择输液器开关。

所述支管410一端与回流管420的一端连通,回流管420设置在引流管内,且回流管420另一端与进液管430一端连通,进液管430另一端为开放端,且进液管430安装在球囊内。

使用时,打开开关600,通过引流管向向球囊注入生理盐水,球囊中的水会通过进液管430进入回流管420,直到球囊内的水达到预设值后,生理盐水会进入支管410,然后通过海绵520吸收生理盐水,海绵吸水变色,从而判断对应的球囊已经装满,然后关闭开关即可正常使用。这种设计可以避免人为经验注入液体造成球囊膨胀不足或过度膨胀,从而影响使用的情况。

优选地,由于连接头300需要实现自动关闭功能,且在注入液体或充气时需要打开,如果采用传统的单向阀显然会造成较大的打开阻力,影响使用。因此申请人进行如下改进:

所述连接头300,内部为中空的内腔302,且连接头300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合槽301,所述内腔302一端与引流管连通(图5中的第一引流管110),另一端为开放端,开放端用于和顶出管720装配;

所述内腔302内分别安装有第一限位凸起310、第二限位凸起320,所述第一限位凸起310、第二限位凸起320之间安装有单向阀片840,所述单向阀片840靠近第二限位凸起320一端与内腔302内壁装配固定,且单向阀片具有弹性,其初始状态时与第一限位凸起310贴合,以将内腔302隔断、密封;

所述卡合槽301与卡合凸起730卡合装配,所述卡合凸起730设置在内管701内壁上,内管701设置在连接管700上,且连接管700上设置有接入管710、顶出管720,所述接入管710、顶出管720分别位于内管701的内外两侧且相互连通,所述接入管710、顶出管720、内腔301相互连通。

使用时,首先将连接管700套装在连接头300外,然后将卡合凸起与卡合槽卡合装配,此时,顶出管720装入内腔302内且其端部将单向阀片840向引流管顶动,使得内腔302连通,然后通过接入管710向引流管注入液体或充气即可。球囊膨胀完成后,取出连接管700,此时,单向阀片会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从而切断内腔302的连通。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