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2142发布日期:2020-04-14 20:1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关于面部及身体各部位松弛组织提升,运用回圈锚定技术使用的器械,具体为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回圈锚定器械,是一种普通的导引针,其在操作的过程中,有如下缺点:首先,针线分离,需要穿线,浪费在穿线上的时间,一台手术都在一个小时以上,给患者增加痛苦,给医护人员增加工作量。而且目前使用的导引针的连接是穿线连接,进入组织时形成双线状态,穿行组织时增加了阻力,就增加了对组织的受伤。其次,针的反复使用,一旦清洗消毒不严,给患者带来感染的潜在风险。另外,这种由于有孔状的空隙,不利清洗消毒。其次,目前的缝合线多为没有弹性的单股线材,用于做回圈锚定,术后线材都对组织有切割,因而术后疼痛很长时间,多少要超过一个月以上。

综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种和回圈锚定技术配套的组合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包括回圈锚定针具和线材。回圈锚定针具的两端锐利,中部设穿线的线孔;该线孔连接带有缝合针的线材;该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还包括手持柄,手持柄与回圈锚定针具连接。

进一步的,针具的线孔为漏斗状。

进一步的,手持柄的一端设与回圈锚定针具的针端形状相对应的内孔,内孔的侧壁设贯穿的固定件孔,固定件孔内设固定件。

进一步的,回圈锚定针具的尺寸为多种。

进一步的,回圈锚定针具的形态为直型、各种弧度或不规则形状。

进一步的,线材尺寸为多种。

进一步的,线材材质可以为多种,可以是聚丙烯酰胺或者其他材质的可植入的多股编织线,多股编织线具有有限弹性。

使用本实用新型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可有效减少组织的损伤,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出血,减少疼痛,缩短恢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圈锚定针具,2.线材,3.手持柄,4.缝合针,5.线孔,6.固定件,7.内孔,8.固定件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案。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既简单快捷、又不损伤组织的器械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如图1所示,包括线材2与各种规格回圈锚定针具1的特别连接。回圈锚定针具1的两端锐利,中部(不限于正中)设穿线的线孔5。回圈锚定针具1通过线孔5连接带有缝合针4的线材2。带有缝合针4的线材2为现有技术:带针缝合线,缝合针4和线材2通过机压固定。该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还包括手持柄3,手持柄3与回圈锚定针具1配合连接。

线孔5为漏斗状,线穿过后,打一个线结,正好卡在线孔5内,再用生物腊封闭,或者直接机压固定,避免线脱落,并确保针具平滑地穿行于组织。

手持柄3的一端设有与回圈锚定针具1的针端形状相对应的内孔7,内孔7的侧壁设贯穿的固定件孔8,固定件孔8内设固定件6。固定件孔8可以为螺纹孔,固定件6可以为螺丝。回圈锚定针具1的两端磨削成扁平状,手持柄3的内孔7的形状与回圈锚定针具1针端的形状对应,确保不滑动,在内孔7深度3-5mm的位置,设螺纹孔,针具插入手持柄3后拧紧螺丝,螺丝的一端压紧回圈锚定针具1,确保稳定使用。

回圈锚定针具1的粗细长短的尺寸为多种。

回圈锚定针具1的形态为直型、各种弧度或不规则形状。根据面部松弛组织的部位不同,植入线的长短不齐,需要有直针、弧度针,长距离的需要粗针才可以推进,近距离的,越细越好,能推进就行,最大程度减少对组织的损伤。

线材2是各种可以用于机体组织的所有线材,做成的多股编织线,具有有限弹性,本专利优先使用聚丙烯酰胺多股编织线,尺寸规格为多种。也可以使用具有有限弹性的单股线。(注:有限弹性是指每10厘米线材,拉伸延长在1厘米左右)。

实施例

取各种规格、各种形态回圈锚定针具1两端锐利,中部(不限正中)连接带有缝合针4的线材2。

一次性使用的脱卸手持柄3。

单独包装,环氧灭菌消毒。

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操作步骤如下:

1.消毒器械。

2.消毒皮肤,设计回圈锚定的线材走向。

将回圈锚定针具1的一端(简称a端)插入一次性手持柄3中间,术者持手持柄3,将针的另一端(简称b端)按照设计的回圈锚定走向,在锚点进入皮下可行的层次潜行,在预定的位置出回圈锚定针具1。从a端卸下手持柄3,将手持柄3套在b端,慢慢拉出一部分,让a端在皮下可行的层次潜行到预定的位置,平移(距离根据需要),与原来走向平行或者弧形回走潜行,在原进针部位的临近位置出回圈锚定针具1,将回圈锚定针具1拔出,预留在体外的缝合针4,在皮下筋膜层潜行到回圈锚定针具1后出针的孔内出缝合针4,两线打结,埋入皮下,形成回圈锚定。远距离的回圈锚定,形成秋千状态,取名“秋千睡美人”,达到“无痕真拉皮”目的。



技术特征:

1.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包括回圈锚定针具和线材;其特征在于:回圈锚定针具的两端锐利,中部设穿线的线孔;该线孔连接带有缝合针的线材;该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还包括手持柄,手持柄与回圈锚定针具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孔为漏斗状。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柄的一端设与回圈锚定针具的针端形状相对应的内孔,内孔的侧壁设贯穿的固定件孔,固定件孔内设固定件。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圈锚定针具的尺寸为多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圈锚定针具的形态为直型或弧形。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为具有有限弹性的编织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包括回圈锚定针具和线材;回圈锚定针具的两端锐利,中部设穿线的线孔;线材的一端与该线孔连接,线材的另一端与缝合针连接;线材为可植入材质的多股编织线,利用多股编织线的空隙所具有的有限弹性,可以减少对机体组织的切割,减少因为切割造成术后的疼痛,确保效果,而且不影响表情肌的运动。该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还包括手持柄,手持柄与回圈锚定针具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回圈锚定秋千定格组合系统可有效减少组织的损伤,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出血,缩短恢复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杨嘉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嘉鑫
技术研发日:2019.03.12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