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以及生物电信号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1602发布日期:2020-01-17 18:4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以及生物电信号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以及生物电信号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心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心电信号作为人类心血管疾病检测、心脏基本功能及其病理研究以及日常身体健康状况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心电贴,不仅可以长时间监测心电信号,还能粘附在胸前,便携性、舒适性大大提高。上述心电贴包括心电监测主机和传感器,心电监测主机通过传感器贴在人体皮肤上而监测人体生物信号。但是,目前心电监测主机的电路复杂,使得心电监测主机的延展性和弯折性受到限制,而使心电贴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展性和弯折性较好的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以及生物电信号监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包括:保护壳,其内具有容置空间,且底端敞口;主电路板,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主电路板的底部设有间隔的多个第一电触点;柔性线路板,设于所述保护壳的敞口处封闭所述敞口;所述柔性线路板的顶部设有间隔的多个第一连接触点,底部设有间隔的多个第二连接触点,所述第一连接触点与所述第二连接触点电性导通,所述柔性线路板的顶部与所述主电路板的底部连接固定且所述第一连接触点与所述第一电触点对应设置并电性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底部用于与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触点与所述传感器上的第二电触点对应设置并电性连接。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触点与所述第一连接触点之间还连接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的顶部与底部电性导通,所述导电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电触点电性连接,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触点电性连接。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体顶部的表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电触点的表面积,所述导电体底部的表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连接触点的表面积。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体为多层迭起的导电布。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柔性线路板之间通过粘接层连接固定,所述粘接层上设有多个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第一电触点相对应设置,且所述导电体贯穿所述开孔。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粘接层为双面胶或胶水喷涂于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柔性线路板之间成型而得。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体顶部至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粘接层厚度。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的材质为柔性材料;所述保护壳与所述主电路板之间还填充有填充件,所述填充件的材质为柔性材料;所述主电路板外周的形状与所述保护壳敞口的内周壁的形状相适配。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电路板包括多个pcba及柔性连接板,所述柔性连接板连接所述pcba。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生物电信号监测设备,包括传感器和如上所述的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所述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的底部与所述传感器的顶部连接固定,且所述第二连接触点与所述传感器的第二电触点电性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包括保护壳、主电路板和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的顶部设有间隔的多个第一连接触点,底部设有间隔的多个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电性导通,通过第一连接触点与主电路板的第一电触点电性连接,第二连接触点与传感器上的第二电触点电性连接,而实现主电路板与传感器的电性连接,因此,通过柔性线路板上第一连接触点与第二连接触点的转换作用,而使主电路板的第一电触点能够灵活设置,进而使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的电路设计更灵活,且柔性线路板的弯折性和延展性较好,而保证了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的弯折性和延展性。

且柔性线路板封闭保护壳,而将主电路板层封闭于保护壳内,因此,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能够防水,且该封闭方式使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重量较小,便于随身佩戴,并使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的柔韧性进一步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生物电信号监测设备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1、保护壳;12、主电路板;121、pcba;122、柔性连接板;123、电池;13、导电体;14、粘接层;15、柔性线路板;2、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电信号监测设备,该监测设备包括传感器2和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传感器2与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电性连接。传感器2贴在人体皮肤上用于感测人体生物信号,并将感测到的生物信号传递至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上,由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对该生物信号进行处理,并以图表或数字的方式进行显示。

传感器2用于采集人体的生物信号。本实施例中,该传感器2用于采集人体的心电、脑电等生理电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传感器2还可以是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人体体温信号;传感器2还可以是一光电传感器,通过光反射原理采集皮肤血氧信号和血压信号等。传感器2还可以以上几种类型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可以理解的是,传感器2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传感器2或几种传感器2的组合,以实现心率、血氧、血压、脉率、呼吸、体动、心音、位置等的采集。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具体地,传感器2顶部设有间隔的多个第二电触点。具体地,第二电触点位于同一直线上,间隔设置,不仅排布简单,且传感器2粘附于人体进行监测时,传感器2上的各第二电触点能随着人体的皮肤进行延展,使得传感器2完美贴合于皮肤。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2顶部具有粘性,而粘贴固定于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上。

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可以是心电记录仪、脑电记录仪、血氧记录仪、血压记录仪、温度记录仪或其他用于测量人体生物信号的设备。

具体地,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包括保护壳11、主电路板12、导电体13、粘接层14和柔性线路板15。为方便说明,先规定生物电信号监测设备在使用时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远离人体皮肤的一侧为顶,靠近人体皮肤的一侧为底。

保护壳11的底端敞口,且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具体地,保护壳11的材质为柔性材料,例如硅胶、聚氨酯。采用上述设计使得保护壳11具有延展性、弯折性,使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能较好地贴合皮肤,且在被测量部分不平、皮肤收缩时,保护壳11能完美的贴合皮肤,随着皮肤的改变而延展、弯折,保证被测人员的舒适度,避免松动、脱落,进而提高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保护壳11一体成型于主电路板12的顶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壳11也可以单独制作。

主电路板12收容于保护壳11的容置空间内,用于接收及转换人体的生物信号。具体地,主电路板12包括多个pcba121,柔性连接板122及为pcba121提供电源的电池123。多个pcba121之间通过柔性连接板122电性连接而实现pcba121之间的电连接,pcba121与电池123之间也通过柔性连接板122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主电路板12由三个pcba121、连接pcba121的两柔性连接板122及一个电池123组成。三个pcba121位于同一直线上,电池123设置于位于中间的pcba121的顶部。

主电路板12的底部设有间隔的多个第一电触点。第一电触点与传感器2上的第二电触点电性连接而实现主电路板12与传感器2之间的电连接,而使主电路板12能够接收传感器2所采集的生物信号。

本实施例中,主电路板包含有模拟前端、mcu、存储卡、无线传输模块。mcu用于对生物信号进行分析及处理。存储卡用于存储数据。无线传输模块能够与外部其他设备连接通信交互数据,而使得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能够与外部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主电路板12收容于保护壳11的容置空间内时具有空隙。本实施例中,该空隙内填充有填充件,该填充件的材质为柔性材料。本实施例中,填充件的材质与保护壳11的材质一致。其他实施例中,填充件的材质与保护壳11的材质也可以为不一致。

导电体13设置于保护壳11的容置空间内并位于主电路板12的底部。导电体13与第一电触点一一对应设置连接,且导电体13的顶部与第一电触点电性连接。导电体13的底部与顶部之间电性导通。

各导电体13顶部的表面积小于第一电触点的表面积,保证导电体13与主电路板12之间良好的电性连接。

具体地,导电体13为多层迭起的导电布。其他实施例中,导电体13还可以是导电金属,例如铜箔。

粘接层14设置于保护壳11的容置空间内,并位于主电路板12与柔性线路板15之间,用于连接固定主电路板12与连接层,而使主电路板12与连接层之间连接稳定,不易脱落,并且在人体进行运动时也能保持稳固的连接。具体地,粘接层14上设有多个开孔,该开孔与导电体13一一对应设置,导电体13贯穿开孔而使粘贴层避开导电体13,保证主电路板12与柔性线路板15之间良好的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粘接层14为双面胶,其相对的两面均具有粘合力,其一面与主电路板12连接,另一面与柔性线路板15连接,而将主电路板12与连接层连接固定。其他实施例中,粘接层还可以是胶水喷涂于主电路板12或柔性线路板15上成型而得,通过胶水的粘合力而将主电路板12与柔性线路板15连接固定。

粘接层14的高度小于导电体13顶部至底部的距离,因此,柔性线路板15与主电路板12连接固定时,柔性线路板15与主电路板12能够将导电体13固定,保证了柔性线路板15与主电路板12之间保持稳固的电性连接。

柔性线路板15设置于保护壳11的敞口处并封闭该敞口,而将主电路板12、导电体13和粘接层14封闭于保护壳11内,而使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能够防水,且该封闭方式使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重量较小,便于随身佩戴,并使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的柔韧性进一步得到保证。

柔性线路板15的外周与保护壳11敞口处的内周壁相适配而使柔性线路板15封闭保护壳11。

具体地,柔性线路板15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触点,底部设有第二连接触点,且第一连接触点与第二连接触点之间电性导通。第一连接触点与第一电触点对应的电性连接,而实现柔性线路板15与主电路板12之间的电性连接。第二连接触点与第二电触点对应的电性连接,而实现柔性线路板15与传感器2之间的电连接。因此,主电路板12与传感器2之间通过柔性线路板15而实现电性连接。

第一连接触点与第一电触点之间通过导电体13增强两者之间的电性连接,保证了柔性线路板15与主电路板12之间保持稳固的电性连接。

通过连接层上第一连接触点与第二连接触点的转换作用,而使主电路板12的第一电触点能够灵活设置,进而使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1的电路设计更灵活。

第一连接触点的表面积大于导电体13底部的表面积,保证柔性线路板15与导电体13之间良好的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柔性线路板15为薄膜线路板(pet)。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包括保护壳、主电路板和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的顶部设有间隔的多个第一连接触点,底部设有间隔的多个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电性导通,通过第一连接触点与主电路板的第一电触点电性连接,第二连接触点与传感器上的第二电触点电性连接,而实现主电路板与传感器的电性连接,因此,通过柔性线路板上第一连接触点与第二连接触点的转换作用,而使主电路板的第一电触点能够灵活设置,进而使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的电路设计更灵活,且柔性线路板的弯折性和延展性较好,而保证了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的弯折性和延展性。

且柔性线路板封闭保护壳,而将主电路板层封闭于保护壳内,因此,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能够防水,且该封闭方式使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重量较小,便于随身佩戴,并使生物电信号监测主机的柔韧性进一步得到保证。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