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网式雾化器的核孔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3584发布日期:2020-01-24 11:1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网式雾化器的核孔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网式雾化器的核孔膜组件。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雾化器是指将溶液、悬浮液等分散成细微的雾滴或微粒,通常用于雾化治疗,此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的目的。

网式雾化器的工作原理,压电模块通过制动器使液体产生振动,并通过压力波将液体从网状板的微通孔中挤出,形成雾化微粒。

用于雾化治疗的药物(如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等)为溶液和混悬液,药物颗粒直径大致在20nm-10μm之间,其中纳米乳粒径在20nm-200nm之间,纳米混悬液粒径通常小于1μm。许多临床医学应用认为500nm-5μm直径的雾化微粒可被有效吸入并沉积在肺部细支气管和肺泡,而雾化微粒的粒径及其稳定性是由网状板结构、网孔孔径均一性、孔密度大小等决定的,其中雾化微粒的最大粒径通常为网状板的网孔孔径的2倍,因此网状板成为影响网式雾化器雾化效率的重要因素。

目前公开的文献中提到的网状板为单层金属结构板或双层(金属+非金属)结构板,微通孔形状为不规则圆柱或圆锥形,孔径在2.5μm-10μm之间,开孔数量在1500-15000之间,双层结构板的非金属层厚度受限于成孔技术,不超过100nm,且金属层的孔和非金属层的孔分别加工,再连接,必须保证孔对孔和粘贴剂不堵孔。

现有的网状板存在以下不足:微通孔孔径尺寸偏大,雾化效果差;微通孔数量少,雾化效率低;微通孔的形状不规则,且孔径尺寸精度低,导致雾化微粒粒径均匀性差,生物利用率低;双层结构板的非金属层厚度薄,制作过程易损坏,且其双板分别加工,再连接的方式,造成上下孔无法对正或遮挡,完全孔对孔仅为理论情况,其粘贴时由于孔径较小极易堵塞,一旦堵塞很难清理。

核孔膜是高分子薄膜经加速器重离子束流辐照后形成的核潜迹薄膜,再经化学蚀刻处理制备出的一种优质微孔膜,其孔径范围可达几纳米到几十微米,孔密度可高达1x108/cm2,孔径尺寸精确,孔道可控,但由于其所用材料密度低,厚度薄,无法形成有效压力将药液从微孔中挤出,形成雾化微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精度高、雾化效率高、药物利用率高的用于网式雾化器的核孔膜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用于网式雾化器的核孔膜组件,包括支撑片1,在支撑片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有核孔膜2和固定环片3,在支撑片上设置有中型通孔4,支撑片、核孔膜和固定环片的形状相同,呈圆形或正方形,呈圆形时直径为1cm-3cm;呈正方形时边长为1cm-3cm。

支撑片的厚度为20μm-100μm;支撑片上设置有中型通孔的直径为100μm-2mm。

核孔膜2的厚度为10μm-50μm。

核孔膜的核孔5为圆柱孔,圆柱孔的圆柱底直径为500nm-5μm。

核孔膜的核孔5为圆台孔,圆台孔圆台的上底直径为500nm-5μm,圆台的下底直径为2.5μm-25μm。

核孔膜的核孔5为外直径大,内直径小的双圆台孔,双圆台孔每个圆台的上底直径为500nm-5μm,圆台的下底直径为2.5μm-25μm。

固定环片3的厚度为20μm-100μm,固定环片的通孔6为圆形或方形,呈圆形时直径为0.7cm-2.7cm;呈正方形时边长为0.7cm-2.7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制作方法简单,支撑片上的中型通孔可保证制作过程中微通孔不被堵塞;核孔膜被支撑片和固定环片夹住,不仅保证形成有效压力腔,而且组装方便;微通孔的孔径均一、孔径规则,孔壁光滑,不易堵塞,可使雾化微粒粒径均匀,生物利用率高;微通孔面密度大,单位面积雾化效率高,药液残余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网式雾化器的核孔膜组件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网式雾化器的核孔膜组件外形为圆形的仰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图2a为仰视图,图2b为俯视图。

图3为核孔膜剖视图,其中图3a为核孔膜的核孔为圆柱孔示意图;图3b为核孔膜的核孔为圆台孔示意图;图3c为核孔膜的核孔由双圆台孔组合示意图。

图4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孔膜组件的网式雾化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用于网式雾化器的核孔膜组件,见图1和图2,包括支撑片1,在支撑片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有核孔膜2和固定环片3,在支撑片上设置有中型通孔4,支撑片、核孔膜和固定环片的形状相同,呈圆形,直径为3cm;直径还可以在1cm-3cm中的任意值,如1cm,1.1cm,1.2cm,1.5cm,1.8cm,2.0cm,2.1cm,2.2cm,2.5cm,2.8cm。

支撑片1、核孔膜2和固定环片3的形状相同,还可以为正方形,呈正方形时边长可以在1cm-3cm中的任意值,如1cm,1.1cm,1.2cm,1.5cm,1.8cm,2.0cm,2.1cm,2.2cm,2.5cm,2.8cm,3cm。

支撑片1的厚度为50μm,还可以为20μm-100μm中任意值,如20μm、21μm、25μm、30μm、4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

支撑片1上设置有中型通孔4的直径为1mm;还可以为100μm-2mm中的任意值,如100μm、150μm、180μm、500μm、800μm、1.1mm、1.5mm、2mm。

核孔膜2的厚度为20μm,还可以是10μm-50μm中任意值,如10μm、15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50μm。

核孔膜的核孔5为圆柱孔,见图3a,圆柱孔的圆柱底直径为1μm,还可以是500nm-5μm中任意值,如500nm、700nm、900nm、1.5μm、2μm、2.5μm、3μm、4μm、5μm。

核孔膜的核孔5为圆台孔,见图3b,圆台孔圆台的上底直径为1μm,还可以是500nm-5μm中任意值,如500nm、700nm、900nm、1.5μm、2μm、2.5μm、3μm、4μm、5μm。圆台的下底直径为5μm,还可以是2.50μm-25μm中任意值,如2.50μm、3.5μm、4.5μm、7.5μm、10μm、12.5μm、15μm、20μm、25μm。

核孔膜的核孔5还可以是为外表面直径大,孔内直径小的双圆台孔,见图3c,即两个圆台孔两个小头相对设置的孔,双圆台孔每个圆台的上底直径为1μm,还可以是500nm-5μm中任意值,如500nm、700nm、900nm、1.5μm、2μm、2.5μm、3μm、4μm、5μm。圆台的下底直径为5μm,还可以是2.50μm-25μm中任意值,如2.50μm、3.5μm、4.5μm、7.5μm、10μm、12.5μm、15μm、20μm、25μm。

固定环片3的厚度为50μm,还可以是20μm-100μm中任意值,如20μm,30μm,4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

固定环片3的通孔6为圆形呈圆形时直径为1cm,还可以是0.7cm-2.7cm中任意值,如0.7cm,0.8cm,1.1cm,1.5cm,2.0cm,2.5cm,2.7cm;

固定环片3的通孔6还可以是方形,呈正方形时边长是0.7cm-2.7cm中任意值,如0.7cm,0.8cm,1.0cm,1.1cm,1.5cm,2.0cm,2.5cm,2.7cm;

支撑片1的材质为不锈钢,还可以选镍钛合金或钴铬钼合金。

核孔膜2材质为聚碳酸酯,还可以选用其他高分子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酯、聚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酰亚胺、聚砜二甲酸乙二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

所述固定环片3的材质为不锈钢,还可以选镍钛合金、钴铬钼合金。

一种用于网式雾化器的核孔膜组件的制作方法如下:

1、支撑片和固定环片的制作方法:采用激光切割/打孔、电火花切割/打孔等方式加工成型;

2、核孔膜的半成品-核潜迹薄膜:首先通过加速器重离子束流对高分子薄膜进行辐照,通常重离子选用32s、73kr、79br或197au,束流强度为10na-1000na,再通过激光切割加工成型;

3、将所述支撑片、核潜迹薄膜、固定环片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依次粘贴,粘贴剂只在支撑片和固定片的单侧涂抹,制成核潜迹薄膜组件;

4、将核潜迹薄膜组件进行化学蚀刻,化学试剂采用5mol/l的naoh水溶液,条件为50℃下蚀刻20分钟,形成所述微通孔;

5、清洗并烘干后得到一种用于网式雾化器的核孔膜组件7。

一种用于网式雾化器的核孔膜组件的安装和使用方式的简单说明:

如图4所示,将一种用于网式雾化器的核孔膜组件7设置在网式雾化器内,核孔膜组件7固定设置在网式雾化器的雾化槽9的内侧壁上,(固定环片1在上),压电模块8通电产生超声振动,带动雾化槽9中的药液振动,并将药液通过用于网式雾化器的核孔膜组件7,形成雾化微粒,病人通过吸气口11吸气,带动气体从进气口10进入,并与雾化微粒混合进入人体呼吸道。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为了解释和传达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雾化器网状板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结构改进和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