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肿瘤病人用进液进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9984发布日期:2020-03-24 14:2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床肿瘤病人用进液进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床肿瘤病人用进液进食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肿瘤病人在卧床治疗时进食经常采用悬挂流体食物的方式让病人吸取食物,但有的病人不能接受吸管式的进食,且对于病情好转的肿瘤病人喂食又需要更换不同的餐具,较为浪费,在用餐结束后,吸管或吸头乱丢乱放,下次使用时难以寻找且容易产生细菌,影响肿瘤病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卧床肿瘤病人用进液进食装置,采用一餐具对应一病人的方式喂食,可以实现人工喂食和悬挂吸食,不需要更换餐具,且能够收纳吸管或吸头,不易产生细菌,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床肿瘤病人用进液进食装置,包括底座和储食罐,所述底座上连接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顶端短板的下部连接有挂钩,所述l型支撑板靠近底座的一端连接有两个平行分布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端部连接有圆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连接有固定夹板,固定板侧面的上部设有固定支板,所述固定支板通过连接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和活动夹板,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上均开设有半圆形通孔,所述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均为磁性板,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上的磁性为异性,所述固定板上的矩形板通过旋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有旋柄和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且旋柄的侧面均匀分布有防滑条纹,所述l型支撑板的中部连接有用餐板,所述储食罐为圆柱形罐体,储食罐通过挡板将内部分为水室和液体食物室,水室通过硬质管与第一根的进食进水软管连通,液体食物室通过硬质管与第二根的进食进水软管连通,所述硬质管的中部设有阀门,硬质管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进食进水软管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有进食吸头,所述进食进水软管的中部设有调节阀门,所述储食罐的底部设有两个支撑座,所述储食罐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上侧开设有软管收纳槽和进食吸头收纳槽,收纳盒的顶端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端连接有吊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食罐的侧面设有写字板,储食罐的侧面设有两个透明玻璃板,两个所述透明玻璃板分别与水室和液体食物室对应,且透明玻璃板上刻有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食罐安装有铁质提手,所述铁质提手与储食罐的侧面通过铰链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端连接有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呈阵列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用餐板的右侧面开设有滑槽,滑槽通过滑条滑动连接有手拉板,所述手拉板的前侧面设有拉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卧床肿瘤病人用进液进食装置,能够吸管喂食或者人工喂食,且不需要更换餐具,方便医护人员的管理,且储食罐上设有写字板,方便辨认病人的餐具,进食进水软管和进食吸头可拆卸便于医护人员清洗,且在用餐结束后,通过设有收纳盒便于将进清洗过的食进水软管和进食吸头进行放置,便于下次使用,通过底座下部设有万向轮,便于移动底座,且l型支撑板通过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与病床的床头进行固定,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喂食,通过设有刻度的透明玻璃板便于对液体食物或水的余量进行辨别,l型支撑板上设有用餐板,便于对个别不习惯吸食的病人进行汤匙喂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l型支撑板、3挂钩、4连接板、5用餐板、6手拉板、7拉手、8储食罐、9铁质提手、10吊环、11顶盖、12收纳盒、13写字板、14进食进水软管、15调节阀门、16第一连接管、17进食吸头、18支撑座、19滑槽、20滑条、21固定夹板、22活动夹板、23液体食物室、24万向轮、25第一齿轮、26第二齿轮、27旋转轴、28旋柄、29固定板、30水室、31透明玻璃板、32阀门、33第二连接管、34硬质管、35进食吸头收纳槽、36软管收纳槽、37固定支板、38连接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卧床肿瘤病人用进液进食装置,包括底座1和储食罐8,底座1的底端连接有万向轮24,四个万向轮24呈阵列分布,通过万向轮24转动,便于移动装置的位置,底座1上连接有l型支撑板2,l型支撑板2顶端短板的下部连接有挂钩3,用来悬挂储食罐8,l型支撑板2靠近底座1的一端连接有两个平行分布的连接板4,连接板4的端部连接有圆形的固定板29,固定板29的右侧面连接有固定夹板21,固定板29右侧面的上部设有固定支板37,固定支板37通过连接转轴38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6和活动夹板22,固定夹板21和活动夹板22上均开设有半圆形通孔,便于对病床上的圆柱进行夹持,活动夹板22和固定夹板21均为磁性板,活动夹板22和固定夹板21上的磁性为异性,便于在夹持好圆柱之后进行固定,固定板29上的矩形板通过旋转轴27分别转动连接有旋柄28和第一齿轮25,第一齿轮25和第二齿轮26互相啮合,旋柄28的侧面均匀分布有防滑条纹,通过增大摩擦来便于旋转,l型支撑板2的中部连接有用餐板5,餐板5的右侧面开设有滑槽19,滑槽19通过滑条20滑动连接有手拉板6,手拉板6的前侧面设有拉手7,通过滑条20在滑槽19内滑动带动手拉板6伸出,便于增加板的长度,方便医护人员给病人喂食,储食罐8为圆柱形罐体,储食罐8通过挡板将内部分为水室30和液体食物室23,便于病人在饮食和饮水之间互换,水室30通过硬质管34与第一根的进食进水软管14连通,液体食物室23通过硬质管34与第二根的进食进水软管14连通,硬质管34的中部设有阀门32,便于控制流体流动,方便放置储食罐8时让液体食物和水停止流动,硬质管34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33,进食进水软管14远离第二连接管3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16连接有进食吸头17,方便清洗进食进水软管14和进食吸头17,进食进水软管14的中部设有调节阀门15,该调节阀门15可以是一次性流量调节器,便于在喂食途中对水和液体食物的流量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呛到病人的情况发生,储食罐8的侧面设有写字板13,通过在写字板13上标识病人的名字,方便医护人员管理病人的餐具,储食罐8的侧面设有两个透明玻璃板31,两个透明玻璃板31分别与水室30和液体食物室23对应,且透明玻璃板31上刻有刻度,便于医护人员通过透明玻璃板31观看内部的食物和水储量,储食罐8安装有铁质提手9,铁质提手9与储食罐8的侧面通过铰链连接,方便提动储食罐8,储食罐8的底部设有两个支撑座18,储食罐8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收纳盒12,收纳盒12的上侧开设有软管收纳槽36和进食吸头收纳槽35,便于对清洗过后的吸头和软管进行收纳,收纳盒12的顶端螺纹连接有顶盖11,顶盖11的顶端连接有吊环10,便于悬挂式吊放。

在使用时:悬挂式吸食时,医护人员通过万向轮24的转动,将底座1推至病人床头,将固定夹板21对准病床下部的圆柱,通过转动旋柄28带动第一齿轮25转动,第一齿轮25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6转动,进而通过连接转轴38带动活动夹板22转动,实现闭合使活动夹板22与固定夹板37吸附在一起,通过第一连接管16将进食吸头17和进食进水软管14的一端连接,进食进水软管1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33与水室30的硬质管34连接,在储食罐8中的水室30和液体食物室23中分别加入水和食物,并通过扭转盖上顶盖11,将吊环10挂在挂钩3上,医护人员将进食吸头17送至病人嘴边,然后打开阀门32,通过控制调节阀门15来控制进水量,实现病人的饮水,饮食时则关闭水室对应的阀门32,打开液体食物室23对应的阀门32,并换用与之对应的进食进水软管14和进食吸头17即可,若需要医护人员喂食,则可通过拉手7拉出手拉板6,通过滑条20在滑槽19内滑动,实现手拉板6的伸出,并将储食罐8内的食物盛放,用碗放置在手拉板6上,对病人进行喂食,进食结束后,对进食吸头17和进食进水软管14进行清洗并放置在收纳盒12的对应位置,并合上顶盖11,将储食罐8放置至合适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适合不同病人的进食要求,通过设置收纳盒12便于存放清洗后的进食吸头17和进食进水软管14,防止乱丢乱放,内设有写字板13,便于对不同病人的餐具进行分辨,储食罐8的侧面设有透明玻璃板31,便于观察食物的余量,方便进行加水和加食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