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先天性消化道闭锁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9715发布日期:2020-04-21 17:5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先天性消化道闭锁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先天性畸形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先天性消化道闭锁吻合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会出现一些先天性消化道闭锁,如先天性食管闭锁、先天性肛门闭锁、肠管闭锁等等危害到其生命安全,需要对其进行吻合,传统的人体消化管道的吻合是用缝线或缝合材料进行手工缝合,能够较好的重建消化管道的连续性,解决了很多外科手术的难题;但手工缝合对外科医师的缝合技术要求高,因缝合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不同吻合效果差异巨大,且手工缝合的耗费时间久,且吻合口缝线的存在可导致黏膜糜烂及组织炎症水肿,促使瘢痕增生,易形成吻合口狭窄。因此近2个世纪以来外科医师一直在寻求一种替代缝线的新型无缝线吻合技术来克服这些缺点。

目前临床上消化道吻合最常用的无缝线吻合装置主要是消化道圆形吻合器(circularstapler),这种吻合装置利用双层钛钉完成消化道的吻合,组织对合整齐,使用方法简单,节省了手术时间,且稳定性强,能够满足大多数人体消化道吻合;但吻合器体积较大,钛钉的留置也限制了mri等检查的实施,且造价昂贵,一套一次性使用吻合器造价在2000元左右。

申请人申请过磁性吻合装置,针对不同吻合患处,吻合装置有所不同,原理是利用磁性相反的磁极相对放置,相互吸引,牵引闭锁的食管、肛门、肠管等靠近并且吻合在一起,但该种方法无法根据需要进行准确的磁场大小调换,在实际操作中有诸多不便,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用于先天性消化道闭锁吻合装置,利用外加磁场,通过电流控制磁场大小,控制吻合力大小进行先天性的食管闭锁、肛门闭锁等的吻合,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先天性消化道闭锁吻合装置,包括操作台、加磁装置、磁场测量器、吻合块、雷达测距器、控制端,所述加磁装置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加磁装置包括线圈,所述吻合块为圆柱状金属块,中间设有贯通的通孔,包括第一吻合块和第二吻合块,所述雷达测距器设置在其中一个吻合块上,通过导线与控制端连接,监测两个吻合块距离,所述操作台正面设有凹槽,所述磁场测量器包括测量探头,通过导线与控制端连接监测磁场强度,所述测量探头镶嵌在操作台的凹槽内,高度与操作台平齐。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包括床板、4个支腿、滑轨、平移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床板设置在支腿上,所述支腿底部设置在滑轨内,所述平移机构与支腿连接,带动支腿在滑轨上做水平移动,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操作台前端的两个支腿上可以调整该侧床板高度,使得床板前端与地面有一定角度,调整床板在磁场中的高度,通过平移机构和升降机构调整床板不同位置处于磁场环境下。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包括床板、支架、平移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支架底部设有四条支腿,支架上部设有两条平行的滑轨,所述床板可在平移机构作用下在滑轨上进行平移,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支架前端的两条支腿上,在升降机构作用下带动床板一侧升降,使得床板前端与地面有一定角度,调整床板在磁场中的高度,通过平移机构和升降机构调整床板不同位置处于磁场环境下。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电机、传送带。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机构包括水平液压缸和水平移动杆。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升降缸和升降杆。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为固定在加磁装置外部的控制面板或者计算机或者手持控制面板。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设有显示屏、电流调整按钮、升降机构开关和平移机构开关、雷达测距器开关、磁场测量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外加磁场的方式对先天性消化道闭锁患者进行治疗,利用金属块在磁场中的运动牵引闭锁的食道、肛门肠管等吻合,优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治疗时间,显著减轻患者的创伤和痛苦,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块结构示意图;

其中:1、操作台,11、床板,12、支腿,13、滑轨,14、升降机构,15、平移机构,16、凹槽,2、加磁装置,3、测量探头,4、吻合块,5、雷达测距器,6、控制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需要作出创造性劳动的条件下,能够充分实施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2、4所示,一种用于先天性消化道闭锁吻合装置,包括操作台1、加磁装置2、磁场测量器、吻合块4、雷达测距器5、控制端6,所述加磁装置2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加磁装置2包括线圈,所述吻合块4为圆柱状金属块,中间设有贯通的通孔,包括第一吻合块和第二吻合块,所述雷达测距器5设置在其中一个吻合块上,通过导线与控制端6连接,监测两个吻合块4距离,所述操作台1正面设有凹槽16,所述磁场测量器包括测量探头3,通过导线与控制端6连接监测磁场强度,所述测量探头3镶嵌在操作台1的凹槽16内,高度与操作台1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1包括床板11、4个支腿12、滑轨13、平移机构15和升降机构14,所述床板11设置在支腿12上,所述支腿12底部设置在滑轨13内,所述平移机构15与支腿12连接,带动支腿12在滑轨13上做水平移动,所述升降机构14设置在操作台1前端的两个支腿12上可以调整该侧床板11高度,使得床板11前端与地面有一定角度,调整床板11在磁场中的高度,通过平移机构15和升降机构14调整床板11不同位置处于磁场环境下。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机构15包括平移电机、传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机构15包括水平液压缸和水平移动杆。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14包括液压升降缸和升降杆。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6为固定在加磁装置2外部的控制面板或者计算机或者手持控制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6设有显示屏、电流调整按钮、升降机构开关和平移机构开关、雷达测距器开关、磁场测量器开关。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操作过程是:

1.将测量探头3放置在操作台1的凹槽16内,将吻合块4放置在患者需要治疗的患处,并且患者患处与测量探头3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患者放置吻合块的位置处的皮肤处画有十字标线用于位置标记;

2.开机利用平移机构15将操作台1平移,升降机构14将操作台1的床板11进行倾斜升降,患者身上的十字标线与磁场中心对应,使得测量探头3处于磁场正中心位置,即患者吻合处也处于磁场中心位置;

3.将雷达测距器5连接的导线与控制端6连接起来;

4.打开控制端6,打开雷达测距器开关,测量两个吻合块4的初始距离并进行记录,关闭雷达测试器开关;

5.利用电流调整按钮将其磁场设置为需要的磁场强度,进行吻合块4的吻合;

6.隔一段时间后关闭磁场,打开雷达测距器开关监测吻合块4的距离,以实现对手术治疗效果的观察记录;

7.重复步骤5-6直至吻合完成。

实施例2:如图1、3、4所示,其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床板11、支架、平移机构15和升降机构14,所述支架底部设有四条支腿12,支架上部设有两条平行的滑轨13,所述床板11可在平移机构15作用下在滑轨13上进行平移,所述升降机构14设置在支架前端的两条支腿12上,在升降机构14作用下带动床板11一侧升降,使得床板11前端与地面有一定角度,调整床板11在磁场中的高度,通过平移机构15和升降机构14调整床板11不同位置处于磁场环境下。

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台主要是安置患者,该操作台能够实现平移和一端升降使得操作台倾斜的功能,其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中的结构,在医学领域升降病床,ct扫描设备这些都有类似结构可参考。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