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灰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5282发布日期:2020-03-03 03:3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艾灰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灰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背部艾灸时,会先在患者的背部铺垫一层姜垛,将艾绒放置在姜垛上,然后点燃姜垛,从而达到对患者的背部进行艾灸的作用,由于燃烧后的产生的艾灰温度较高,通常在燃烧后的艾灰温度降低后,再将艾灰和姜垛一同取下,但是,由于患者的数量较多,每一个患者都需要占用一个床位,艾灰的散热较慢,从而降低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并且,在移动温度较高的艾灰时,会导致部分艾灰掉落在患者的背部,从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艾灰收集装置,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将患者身体上的艾灰取下的艾灰收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艾灰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

清扫部,所述清扫部包括第一手持部件、第一连接部件和刮灰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手持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刮灰部件,所述刮灰部件包括刮板和挡板,所述刮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阻挡艾灰;

收集部,所述收集部包括第二手持部件、第二连接部件和收集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手持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收集部件,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用于使所述刮板朝向所述收集部件的方向移动,使艾灰进入所述收集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部件包括转移板和收集袋,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移板,所述收集袋设置在所述转移板远离所述刮板的一侧,用于收集艾灰。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平行于所述转移板。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与所述转移板之间具有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为钝角。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袋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转移板。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靠近所述转移板的一侧能够与所述转移板相互接触,用于刮起所述转移板上的艾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持部件上具有第一手持孔,所述第二手持部件上具有第二手持孔,用于使所述刮灰部件朝向或者远离所述收集部件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之间,并且同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用于使第一连接部件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绕连接件的轴心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清扫部包括第一手持部件、第一连接部件和刮灰部件,第一连接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手持部件,另一端连接于刮灰部件,刮灰部件包括刮板和挡板,刮板的一侧连接于挡板,挡板用于阻挡艾灰;收集部包括第二手持部件、第二连接部件和收集部件,第二连接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手持部件,另一端连接于收集部件,其中,第二连接部件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用于使刮板朝向收集部件的方向移动,使艾灰进入收集部件,需要清除患者背部的艾灰和姜垛时,通过第一手持部件转动刮灰部件,使刮灰部件朝向远离收集部件的方向移动,然后将收集部件放置在靠近患者背部的一侧,刮灰部件靠近患者背部的另一侧,然后通过控制第一手持部件使清扫部绕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一连接部件的连接点为轴心转动,使刮灰部件朝向收集部件的方向移动,在刮板移动的同时,将患者背部的姜垛和艾灰铲起,使姜垛和艾灰脱离患者的背部,并且停留在刮板上,同时,部分姜垛和艾灰会被刮板推向收集部件,直至刮板和收集部件相互接触,使得姜垛和艾灰停留在刮板上,然后,医护人员转动艾灰收集装置,使刮板上的艾灰和姜垛掉落在收集部件内,从而达到清除患者背部的姜垛和艾灰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在燃烧后的艾灰温度降低后,再将艾灰和姜垛一同取下,但是,由于患者的数量较多,每一个患者都需要占用一个床位,艾灰的散热较慢,从而降低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并且,在移动温度较高的艾灰时,会导致部分艾灰掉落在患者的背部,从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手持部件使清扫部绕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一连接部件的连接点为轴心转动,使刮灰部件朝向收集部件的方向移动,刮板将患者背部的姜垛和艾灰铲起,使姜垛和艾灰脱离患者的背部,从而达到方便清除患者背部的姜垛和艾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艾灰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刮灰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艾灰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

清扫部,清扫部包括第一手持部件11、第一连接部件12和刮灰部件13,第一连接部件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手持部件11,另一端连接于刮灰部件13,刮灰部件13包括刮板131和挡板132,刮板131的一侧连接于挡板132,挡板132用于阻挡艾灰;

收集部,收集部包括第二手持部件21、第二连接部件22和收集部件23,第二连接部件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手持部件21,另一端连接于收集部件23,其中,第二连接部件22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12,用于使刮板131朝向收集部件23的方向移动,使艾灰进入收集部件2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清扫部包括第一手持部件11、第一连接部件12和刮灰部件13,第一连接部件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手持部件11,另一端连接于刮灰部件13,刮灰部件13包括刮板131和挡板132,刮板131的一侧连接于挡板132,挡板132用于阻挡艾灰;收集部包括第二手持部件21、第二连接部件22和收集部件23,第二连接部件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手持部件21,另一端连接于收集部件23,其中,第二连接部件22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12,用于使刮板131朝向收集部件23的方向移动,使艾灰进入收集部件23,需要清除患者背部的艾灰和姜垛时,通过第一手持部件11转动刮灰部件13,使刮灰部件13朝向远离收集部件23的方向移动,然后将收集部件23放置在靠近患者背部的一侧,刮灰部件13靠近患者背部的另一侧,然后通过控制第一手持部件11使清扫部绕第二连接部件22和第一连接部件12的连接点为轴心转动,使刮灰部件13朝向收集部件23的方向移动,在刮板131移动的同时,将患者背部的姜垛和艾灰铲起,使姜垛和艾灰脱离患者的背部,并且停留在刮板131上,同时,部分姜垛和艾灰会被刮板131推向收集部件23,直至刮板131和收集部件23相互接触,使得姜垛和艾灰停留在刮板131上,然后,医护人员转动艾灰收集装置,使刮板131上的艾灰和姜垛掉落在收集部件23内,从而达到清除患者背部的姜垛和艾灰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在燃烧后的艾灰温度降低后,再将艾灰和姜垛一同取下,但是,由于患者的数量较多,每一个患者都需要占用一个床位,艾灰的散热较慢,从而降低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并且,在移动温度较高的艾灰时,会导致部分艾灰掉落在患者的背部,从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手持部件11使清扫部绕第二连接部件22和第一连接部件12的连接点为轴心转动,使刮灰部件13朝向收集部件23的方向移动,刮板131将患者背部的姜垛和艾灰铲起,使姜垛和艾灰脱离患者的背部,从而达到方便清除患者背部的姜垛和艾灰的技术效果。

上述清扫部的作用是将患者背部的艾灰和姜垛铲起,清扫部包括第一手持部件11、第一连接部件12和刮灰部件13,第一连接部件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手持部件11,另一端连接于刮灰部件13,刮灰部件13包括刮板131和挡板132,刮板131的一侧连接于挡板132,挡板132用于阻挡艾灰,收集部的作用是将刮板131上姜垛和艾灰进行收集,收集部包括第二手持部件21、第二连接部件22和收集部件23,第二连接部件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手持部件21,另一端连接于收集部件23,其中,第二连接部件22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12,用于使刮板131朝向收集部件23的方向移动,使艾灰进入收集部件23,第一手持部件11和第二手持部件21的作用是方便医护人员对艾灰收集装置进行操作,第一手持部件11和第二手持部件21可以采用把手或者其他的能够手持的结构,第二连接部件22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12,目的是使刮板131朝向或者远离收集部件23的方向移动,医护人员将收集部固定在患者背部的一侧后,通过第一手持部件11使清扫部以第二连接部件22和第一连接部件12的连接点的轴心进行转动,从而使刮灰部件13以第二连接部件22和第一连接部件12的连接点的轴心进行转动,因此,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之间具有一个连接点,或者说,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之间具有一个销轴,使得第二连接部件22能够绕连接点或者销轴的轴心进行转动,销轴可以替换成铆钉或者其他类似的结构,只要能够使第二连接部件22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12即可,通常情况下,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的长度相同,第一手持部件11和第二手持部件21的长度相同,刮板131的一端通常与第一连接部件12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目的是提高清扫部的强度,当然,也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更换刮板131,挡板132设置在刮板131远离收集部件23的一侧,当姜垛和艾灰处于刮板131上部时,挡板132能够阻挡姜垛和艾灰掉落在患者的背部,从而达到保护患者的作用,因此,挡板132还可以设置在刮板131的两端,形成一个横向的凹槽,进一步防止艾灰掉落,收集部件23的作用是接收刮板131上的姜垛以及艾灰,因此,收集部件23可以不同的结构,例如收集袋232或者收集盒,也可以采用平行于刮板131的过渡板,只要能够接收刮板131上的姜垛以及艾灰即可,由于刮板131具有厚度,在刮板131将姜垛以及艾灰铲起的同时,部分姜垛会在刮板131的作用下朝向收集部件23的方式移动,因此,收集部件23的位置应当低于刮板131的位置,才能够更好的接收刮板131推动的姜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手持部件11使清扫部绕第二连接部件22和第一连接部件12的连接点为轴心转动,使刮灰部件13朝向收集部件23的方向移动,刮板131将患者背部的姜垛和艾灰铲起,使姜垛和艾灰脱离患者的背部,从而达到方便清除患者背部的姜垛和艾灰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收集部件23包括转移板231和收集袋232,第二连接部件22固定连接于转移板231,收集袋232设置在转移板231远离刮板131的一侧,用于收集艾灰。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收集部件23,第二连接部件22固定连接于转移板231,转移板231的作用是方便艾灰和姜垛过渡到收集袋232内,并且能够将刮板131推动的部分姜垛进行收集,转移板231通常会位于刮板131的下部,当刮板131朝向转移板231的方向移动时,刮板131会将部分姜垛以及艾灰铲起,同时,还会将部分姜垛以及艾灰推向转移板231,当转移板231和刮板131部分重叠时,姜垛和艾灰处于刮板131和转移板231的上部,然后,医护人员将艾灰收集装置进行侧倾,使姜垛和艾灰通过转移板231进入收集袋232中,从而进一步达到方便收集姜垛和艾灰的技术效果,收集袋232可以替换成收集盒或者其他具有腔体的结构,只要能够装载姜垛和艾灰即可;可选的,还可以在收集袋内设置隔热层233,由于在收集艾灰的过程中,收集袋可能会与人的皮肤相互接触,为了防止背部被收集袋烫伤,在收集袋内设置隔热层233,能够有效防止收集袋内的艾灰烫伤病人。

进一步的,刮板131平行于转移板231。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刮板131和转移板231之间的位置关系,刮板131平行于转移板231,能够使刮板131与转移板231部分重合时,刮板131完全贴合于转移板231,能够使姜垛和艾灰更容易进入转移板231,从而达到方便转移姜垛和艾灰的技术效果,同时,在医护人员将艾灰收集装置进行侧倾的状态下,刮板131与转移板231相互平行,使得姜垛和艾灰更容易进入转移板231,从而进一步达到方便转移姜垛和艾灰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刮板131与转移板231之间具有第一角度,第一角度为钝角。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刮板131和转移板231之间的位置关系,刮板131与转移板231之间具有一个钝角,钝角的角度在150度至180之间,目的是防止姜垛或者艾灰卡入刮板131和转移板231之间,由于刮板131与转移板231之间具有角度,当刮板131与转移板231相互接触后,刮板131始终贴合在转移板231的表面移动,从而达到防止姜垛或者艾灰卡入刮板131和转移板231之间的技术效果,同时,当第一角度增大,医护人员将艾灰收集装置进行侧倾的状态下,得姜垛和艾灰更容易通过转移板231进入收集袋232中。

进一步的,收集袋232可拆卸连接于转移板231。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收集袋232和转移板231的连接方式,收集袋232可拆卸连接于转移板231,能够方便收集袋232的更换,同时,能够方便将收集袋232内的艾灰和姜垛倒出,可选的,可以在转移板231的下部设置卡槽,收集袋232上设置卡扣,使卡扣能够卡入卡槽内,还可以在转移板231的下部设置连接杆,收集袋232套在连接杆上,只要能够使收集袋232可拆卸连接于转移板231即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手持部件11上具有第一手持孔111,第二手持部件21上具有第二手持孔211,用于使刮灰部件13朝向或者远离收集部件23的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一手持部件11和第二手持部件21,第一手持部件11上具有第一手持孔111,第二手持部件21上具有第二手持孔211,目的是能够方便医务人员更好的握持第一手持部件11和第二手持部件21,还可以在第一手持部件11和第二手持部件21上设置防滑层,使医护人员能够对艾灰收集装置更好的进行固定和操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增加了连接件3,连接件3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之间,并且同时穿过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用于使第一连接部件12或第二连接部件22绕连接件3的轴心转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连接件3,连接件3的作用是连接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并且,能够使第一连接部件12或者第二连接部件22绕连接件3的轴心转动,连接件3可以采用铆钉、螺丝、销轴或者其他结构,只要能够使第一连接部件12或者第二连接部件22绕连接件3的轴心转动即可,由于连接件3需要穿过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因此,在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上会设置两个通孔,使连接件3穿过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通孔可以采用螺纹孔,也可以采用非螺纹孔,通孔的位置通常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的中间位置,方便调整平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