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低频共振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0566发布日期:2020-01-03 10:1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低频共振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低频共振按摩器。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中风偏瘫卧床和痰咳不出病人是护理人员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长时间的卧床病人容易出现皮肤溃烂、褥疮、肌肉萎缩等情况。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通常需要每两小时就要帮病人翻身和拍背,常见以手掌弯成弧形从下往上怕打,以达到舒经活络、活血行气的目的。

但传统的用手掌拍打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因为拍打过多而造成护理人员手掌疼痛、效果差。2.病人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低频共振按摩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低频共振按摩器,包括指持部、鼓座和拍打结构,所述鼓座为中空半球造型,所述指持部固定连接于鼓座顶部,所述指持部为拱门结构,所述指持部的顶端设置有台阶;所述拍打结构包括衔接于所述鼓座底部的端部、接触部和活动收卷部,所述端部与所述接触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接触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收卷部连接,所述活动收卷部向所述鼓座的腹部弯曲收卷形成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鼓座的外壁厚度大于所述拍打结构的外壁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拍打结构的外壁厚度从所述端部向所述活动收卷部递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护理人员手拍疼痛、效果差的缺点。2.大大提高了病人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指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3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新型低频共振按摩器,包括指持部1、鼓座2和拍打结构3,指持部1固定连接于鼓座2顶部,拍打结构3包括端部31、接触部32和活动收卷部33,拍打结构3是通过端部31衔接于鼓座2底部的。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既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又不易磨损。

指持部1为拱门结构,指持部1的顶端设置有台阶11;具体地,该拱门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柱和连接于两支柱顶端的台阶11,所述两支柱底端固定连接于鼓座2顶部;两支柱和台阶之间形成穿指孔,将手指穿过穿指孔,即可提起本按摩器;台阶11是为了增加使用者手指的舒适度。使用本按摩器时,利用掌心和手指握紧鼓座外壁,将拍打结构3的接触部32对准叩打目标进行拍打即可。

鼓座2为中空半球造型,形状与半个篮球相仿。优选地,将鼓座2的直径设置在8-15cm。

拍打结构3包括衔接于鼓座2底部的端部31、接触部32和活动收卷部33,端部31与接触部32的一端连接,接触部32的另一端与活动收卷部33连接,活动收卷部33向鼓座2的腹部弯曲收卷形成凹槽4。用本按摩器拍打病人的背部时,该接触部与人体接触,接触部受力发生弹性形,一方面导致活动收卷部进一步地收卷并不断震动,使得凹槽4内的空气来回运动,另一方面导致杯体内的空间发生挤压,因此密封的杯体与空气形成的震动会产生低频的共振效果,加之人体肌肉因受到拍打而产生的震动,形成鼓压效应。

优选地,拍打结构3的外壁厚度从端部31向活动收卷部33递减,这样设计更有利于活动收卷部33发生形变,产生更好的共振效果。

进一步地,鼓座2的外壁厚度大于拍打结构3的外壁厚度。鼓座2的作用主要是起到支撑作用的,故鼓座外壁理应做得坚实些;而拍打结构3是用来拍打病人身体的,故拍打结构理应做得柔软些,才能让病人有更舒适的体验效果,因此鼓座的外壁厚度要大于拍打结构的外壁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常用硅胶材料制成,鼓座为中空半球造型,符合人体工学设计,配合手部动作重复叩击背部时,接触部受力发生弹性形变,一方面导致活动收卷部进一步地收卷并不断震动,另一方面使杯体内的空间发生挤压,因此密封的杯体与空气形成的震动会产生低频的共振效果,加之人体肌肉的震动,形成鼓压效应,达到活血通络、震离痰液的效果。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用手掌弯成弧形直接拍打病人的背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护理人员手拍疼痛、效果差的缺点,大大提高病人的舒适性。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