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侧卧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5274发布日期:2019-12-31 15:1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侧卧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侧卧支撑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病人的护理工作也被提高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素有“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之说,对于行动不便甚至需要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往往要面临一个翻身拍背工作,但是目前市面上没有合适的侧卧支撑器,用的较多的是枕头或者海绵制的三角垫,以上两者缺点很多:占用空间大,不变折叠收纳,角度不可调节,病人角度不舒服时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措施。不合适的侧卧位常常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褥疮/身体僵硬/乳酸堆积)甚至心理疾病(侧卧姿势不适自己却不能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式侧卧支撑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侧卧支撑器对患者进行侧卧支撑时患者侧卧角度不方便调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侧卧支撑器,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架、以及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架上的支撑架,在所述底架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对所述支撑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并对支撑架进行支撑固定的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架上靠近支撑架一侧的承重轴通道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且靠近底架一侧的卡扣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且位于所述承重轴通道板于转动轴之间的弹性卡接组件,所述卡扣板的自由端抵接在所述承重轴通道板远离转动轴的一侧且可相对滑动,在所述承重轴通道板上开设有若干通道口,多个通道口平行支撑架的转动方向,所述弹性卡接组件能够有所述通道口穿出,且所述卡扣板可抵接在由通道口穿出的弹性卡接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卡接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架上且位于所述转动轴和承重轴通道板之间的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承重轴通道板之间的调节板;在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若干滑接口,所述滑接口与所述通道口一一对齐,在所述固定板上且靠近调节板的一侧固定有压缩弹簧、以及固定在压缩弹簧上且由所述滑接口穿出的卡扣承重轴;在所述支撑架上且靠近底架的一侧设置有对调节板进行拉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承重轴通道板、卡扣板、固定板、调节板为圆心在转动轴上的弧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架上且靠近转动轴位置的定滑轮、以及固定在支撑架上且远离第一定位环、以及固定在底架上且位于定滑轮和固定板之间的第二定位环、以及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连接调节板,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定位环、定滑轮和第一定位环后连接有操作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架上的调节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且靠近底架一侧的限位环,在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若干插针孔,所述插针孔沿所述支撑架转动方向排布,还设置有可插接在限位环内的插针,所述插针靠近调节板的一端可抵接在插针孔内;在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供所述调节板穿过的调节口。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架上的弧形齿条,在弧形齿条的外侧转动设置有可卡接在弧形齿条上的棘爪,在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驱动所述棘爪转动的手柄。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架远离底架的一侧铺设有记忆海绵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架远离支撑架的一侧面设置有防滑层。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承重轴在伸缩调节时,不会脱离所述通道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调节板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调节板不受绳索拉力时,所述调节板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抵接在所述承重轴通道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的可调式侧卧支撑器,解决了侧卧体位角度不能调节的难题,本申请通过设置在底架和支撑架,在二者之间设置调节装置,在使用过程可以方便对支撑架的倾斜角度调节,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患者需求调节倾斜角度,从而方便护理工作人员操作,同时患者在依靠时更加舒适。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记忆海绵层,患者依靠时较为有效的解决了依靠时背部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调式侧卧支撑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调式侧卧支撑器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调式侧卧支撑器中突出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可调式侧卧支撑器中突出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可调式侧卧支撑器中突出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底架;11、转动轴;12、防滑层;2、支撑架;21、记忆海绵层;3、调节装置;31、承重轴通道板;311、通道口;32、卡扣板;33、弹性卡接组件;331、固定板;332、调节板;3321、滑接口;3322、压紧弹簧;333、压缩弹簧;334、卡扣承重轴;34、驱动组件;341、定滑轮;342、第一定位环;343、第二定位环;344、绳索;345、操作把手;35、插板;351、插针孔;352、限位环;353、插针;36、弧形齿条;361、棘爪;362、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一种可调式侧卧支撑器,如图1所示,包括底架1、以及与底架1通过转动轴11转动连接的支撑架2,在支撑架2和底架1之间设置有对支撑架2的角度进行调节同时可对其进行支撑固定的调节装置3。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支撑架2可以对病人进行侧卧支撑,同时通过设置的调节装置3,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对支撑架2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使用更加方便。

结合图2和图3所示,调节装置3包括固定在底架1上且靠近支撑架2一侧的承重轴通道板31、固定在支撑架2上且靠近底架1一侧的卡扣板32、以及设置在底架1上且位于承重轴通道板31于转动轴11之间的弹性卡接组件33。其中,承重轴通道板31、卡扣板32形状为弧形板,且弧度与支撑架2转动相匹配,卡扣板32位于承重轴通道板31远离转动轴11的一侧,在承重轴通道板31上开设有若干通道口311,且通道口311排布方向平行于支撑架2转动的方向。而弹性卡接组件33可有通道口311穿出,当卡扣板32卡接在穿出通道口311的弹性卡接组件33上时,支撑架2位置固定。

弹性卡接组件33包括固定在底架1上且位于转动轴11和承重轴通道板31之间的固定板331、位于固定板331和承重轴通道板31之间的调节板332,在调节板332上开设有若干滑接口3321,而滑接口3321与通道口311一一对齐,在固定板331上且靠近调节板332的一侧固定有压缩弹簧333,同时在压缩弹簧333上连接有卡扣承重轴334,卡扣承重轴334远离压缩弹簧333的一端由滑接口3321穿出,同时,在支撑架2上且靠近底架1的一侧设置有对调节板332进行拉动的驱动组件34。通过驱动组件34可以带动调节板332向靠近转动轴11一侧或者向远离转动轴11一侧移动,当向靠近转动轴11一侧移动时,使得卡扣承重轴334缩回通道口311,当向远离转动轴11一侧移动时,卡扣承重轴334有通道口311穿出,由于有压缩弹簧333,此时的卡扣承重轴334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被压缩回通道口311内,同时,通过弹出的卡扣承重轴334可以对卡扣板32进行抵接。在设计时,卡扣承重轴334设置有多个,在每一个通道口311对应一个卡扣承重轴334。

在使用时,当需要向靠近底架1一侧转动支撑架2时,操作驱动组件34,使得卡扣承重轴334向靠近转动轴11一侧移动,使得卡扣板32不被卡扣承重轴334限制,从而,卡扣板32可以向下滑动,同时带动支撑架2向下转动。

当需要将支撑架2向远离底架1一侧移动时,向远离底架1一侧转动底架1即可实现对支撑架2的角度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板331、调节板332为圆心在转动轴11上的弧形板。

驱动组件34包括固定在底架1上且靠近转动轴11位置的定滑轮341、以及固定在支撑架2上且远离转动轴11一端的第一定位环342、以及固定在底架1上且位于定滑轮341和固定板331之间的第二定位环343、以及绳索344,其中,绳索344的一端穿过固定板331连接在调节板332上,为了使得调节板332移动稳定,绳索344与调节板332连接段可以设置两根,同时,可以设置滑槽,对调节板332的滑动进行限位。绳索344远离调节板332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定位环343、定滑轮341和第一定位环342后连接有操作把手345。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拉动操作把手345对调节板332进行控制。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使得卡扣承重轴334滑动更加顺畅、稳定,承重轴通道板31的厚度较厚,卡扣承重轴334在伸缩时不会脱离通道口311,从而,卡扣承重轴334在移动过程中较为稳定。进一步的,在调节板332和固定板331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3322,压紧弹簧3322处于压缩状态,在调节板332不受到绳索344拉力时,调节板332被压紧弹簧3322弹出,与承重轴通道板31贴合,从而,在卡扣承重轴334伸缩调节时更加顺畅。

为了对患者支撑更加舒适,在支撑架2上且远离抵接的一侧面铺设有记忆海绵层21。同时,可以根据需求在该侧设置荞麦壳、决明子、磁疗仪器、按摩仪等,实现更多的功能。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底架1打滑,在底架1远离支撑架2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层12,而防滑层12采用防滑橡胶条纹来实现防滑效果,此外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规的防滑层12结构,即可实现防滑效果即可。

实施例二

一种可调式侧卧支撑器,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调节装置3。

调节装置3包括固定在底架1上的插板35、以及固定在支撑架2上且靠近底架1一侧的限位环352,在插板35上开设有若干插针孔351,且插针孔351的排布方向为平行支撑架2的转动方向,同时,在支撑架2上且靠近底架1一侧设置有限位环352,在限位环352内设置有插针353,插针353的一端可穿过限位环352抵接在插针孔351内,从而,形成限位固定。

需要说明的,插板35设置成半圆环形,在支撑架2上开设有供插板35穿过的调节口,而插板35一般使用90度以内。

实施例三

一种可调式侧卧支撑器,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调节装置3。

调节装置3包括设置在底架1上的弧形齿条36、转动设置在支撑架2上且可卡接在弧形齿条36上的棘爪361,在支撑架2上设置有带动棘爪361转动的手柄362。手柄362设置在支撑架2和底架1之间的一侧。通过操作底架1可以带动棘爪361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对支撑架角度的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棘爪361同样设置为半圆环形,在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壳体。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