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7415发布日期:2020-08-05 01:19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依靠每周2-3次的动静脉内瘘(俗称“血透生命线”)的穿刺而建立血液透析循环通路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行维持性血透治疗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广泛应用,临床上血透室医护人员、保洁人员因处置内瘘穿刺针所导致的针刺伤及环境污染也日益备受关注,已成为职业危害不可忽视的问题。血透室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发科室,而护士更是发生针刺伤及经血传播疾病污染的高危职业群体。据相关文献报道,目前护士发生锐器伤数占医院锐器伤总数的42%~70%。统计数据表明,52%的护士在工作中有过锐器伤经历,其中大部分又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而被污染的锐器则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

目前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步骤为:去除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的单头针帽后,分别进行内瘘的动脉端和静脉端穿刺,从而建立有效的血液循环通路进行治疗。结束治疗后,将动脉端和静脉端穿刺针分别拔出后,与血透用血液循环管路断开,放于小利器盒中或将针头回套后与透析管路及透析器一起弃入专用桶内,之后再将穿刺针剪下置入锐器盒;由于临床中现有的利器盒较小不能满足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的放置,导致频繁更换利器盒;以及在剪针头的时段均为锐器(穿刺针)刺伤的高危环节并违反感控要求,期间如有漏处置的针头,则可能刺破外包装袋,伤及处置医疗废弃物人员以及运输工人并污染环境。

现在的内瘘针都是一次性用品,用完后,医护人员通常会用针套重新把针管盖封起来。针套是由针尖端开始把针管套起来,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而把医护人员的手刺伤,从而造成交叉感染。就算已套好针套的内瘘针,通过紧套方式的针套也是很容易出现松动而脱落,这样又会容易把回收内瘘针的工作人员的手刺伤。可见,现有的内瘘针在安全性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使用保护垫有效封存内瘘穿刺针,防止其刺伤医护人员,有效提高了内瘘穿刺针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

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柱状的保护垫;

所述保护垫的顶端设有防退针装置,所述防退针装置包括左卡片和右卡片以及分别设于左卡片和右卡片底部的连接杆;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的接触面相互卡接且中部设有供管体穿过的开孔;

所述底座内设有集液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面为一网状隔板,所述网状隔板的两端设有立柱,所述保护垫的两端设有与立柱配合使用的插孔;使得保护垫套在立柱上;

所述保护垫上设有供穿刺针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上小下大,其底部穿出保护垫的底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其中,所述防退针装置设于穿孔的两侧;

所述连接杆与保护垫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杆与保护垫的顶面贴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将其旋转,将左卡片和右卡片相互扣合;

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的端部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一次性卡扣。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其中,所述集液装置为一抽屉状的集液盒,所述集液盒内放置一吸水棉;所述集液盒可从底座内抽出;

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吸盘或者胶贴。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穿刺针的长度为穿孔的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穿孔的底部直径大于顶端。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其中,每个保护垫上的防退针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用于放置静脉内瘘穿刺针和动脉内瘘穿刺针。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底座为医用不锈钢制成;

所述保护垫为医用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特设置了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保护垫,将穿刺针插入保护垫后用防退针装置进行卡紧,有效防止其从保护垫内脱出,防止刺伤医护人员;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该保护垫设于底座上,便于更换;整体将保护垫以及插在保护垫内的穿刺针进行丢弃即可;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还设有集液装置,可将残留液体进行有效收集,防止液体污染到台面;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设置的抽屉状集液盒从底座内抽出后可作为透析循环管路排液使用,符合感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的底座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保护垫3、左卡片

4、右卡片5、连接杆6、开孔

7、集液装置8、网状隔板9、立柱

10、穿孔11、旋转轴12、一次性卡扣

13、集液盒14、吸盘15、挂钩

16、胶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1上的柱状的保护垫2;所述保护垫2的顶端设有防退针装置,所述防退针装置包括左卡片3和右卡片4以及分别设于左卡片3和右卡片4底部的连接杆5;所述左卡片3和右卡片4的接触面相互卡接且中部设有供管体穿过的开孔6;所述底座1内设有集液装置7,所述底座1的顶面为一网状隔板8,所述网状隔板8的两端设有立柱9,所述保护垫2的两端设有与立柱9配合使用的插孔;使得保护垫2套在立柱9上;所述保护垫2上设有供穿刺针穿过的穿孔10;所述穿孔10上小下大,其底部穿出保护垫2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保护垫2套在底座1的立柱9上;穿刺针顺着穿孔10的位置插入;待插入后,再将两侧的连接杆5向上旋转,直至左卡片3和右卡片4的一次性卡扣12卡死且将内瘘穿刺针的管体夹持住;同样的方法将另一个内瘘穿刺针固定到保护垫2内;穿刺针内残留的液体顺着穿孔10的底部流入集液装置7内;打开集液盒13,将其内部的吸水棉进行替换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穿孔10设于防退针装置的两个连接杆5之间的位置,为了使其更加醒目,便于插入穿刺针,可在穿孔10的位置用颜色标注其位置;由于内瘘穿刺针一般包括静脉内瘘穿刺针和动脉内瘘穿刺针,故,保护垫2上的防退针装置至少为两套。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所述防退针装置设于穿孔10的两侧;所述连接杆5与保护垫2之间通过旋转轴11连接;所述连接杆5与保护垫2的顶面贴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将其旋转,将左卡片3和右卡片4相互扣合;所述左卡片3和右卡片4的端部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一次性卡扣1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一次性卡扣12为一次性使用,卡住后即打不开,若强行打开则直接破坏该卡扣;故在此处使用该一次性卡扣12;以防止卡紧后轻易可打开;起到固定穿刺针与保护垫2内的目的。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所述集液装置7为一抽屉状的集液盒13,所述集液盒13内放置一吸水棉;所述集液盒13可从底座1内抽出;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吸盘14或者胶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在底座1内设有集液装置7,可用于收集穿刺针内部的残液;该底座1可通过底部的吸盘14吸附在护理盘上,便于更换保护垫2和插入穿刺针的操作。

如图4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底座1的底部还可用胶贴16来实现固定;同时,在底座1的侧壁上还设有挂钩15,可便于其挂设且方便携带。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所述穿刺针的长度为穿孔10的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穿孔10的底部直径大于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该穿孔10的设置为了便于穿刺同时也是为了导流残液的目的;其上小下大,不轻易拔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每个保护垫2上的防退针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用于放置静脉内瘘穿刺针和动脉内瘘穿刺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所述底座1为医用不锈钢制成;所述保护垫2为医用橡胶制成;该保护垫2使用的医用橡胶的硬度适中,便于内瘘穿刺针穿刺,同时也不会轻易穿出保护垫2的底部。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