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式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4632发布日期:2020-04-07 21:29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式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坐式艾灸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坐式艾灸仪一般包括座椅、多个艾灸盒,将艾灸盒固定在所述座椅的靠背上,然后人坐在座椅上,通过艾灸盒对人体的背部进行艾灸,这种坐式艾灸仪存在缺陷,不同人的身高、背部形状是不一一样的,人坐在座椅上时,艾灸盒不能对准人体的穴位,设计不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坐式艾灸仪,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坐式艾灸仪不能适应不同高度和背部形状的人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坐式艾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y轴直线驱动件、第一支架,所述y轴直线驱动件的外壳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连接于所述y轴直线驱动件的输出轴;

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包括z轴驱动器、第二支架,所述z轴驱动器的外壳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接,且所述z轴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接,所述z轴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架绕z轴转动;

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x轴驱动器、第三支架,所述x轴驱动器的外壳与所述第三支架相连接,且所述x轴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支架相连接,所述x轴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架绕x轴转动;

至少一个艾灸盒,所述艾灸盒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当不同人坐在底座上进行艾灸时,通过y轴直线驱动件可以调节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艾灸盒的高度,能适用不同高度的人;通过z轴驱动器,使得第二支架、第三支架、艾灸盒转动,使得艾灸盒贴合人体的背部,能适用背部形状不同的人,通过x轴驱动器带动第三支架、艾灸盒转动,使得艾灸盒能对人体不同的穴位进行艾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抽烟组件和减振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件和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组件和艾灸盒的三维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组件和艾灸盒另一视角的三维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螺母、第二套管、艾灸盒的三维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艾灸盒的三维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艾灸盒另一视角的三维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盒体、第二弹簧、推块以及转柄的三维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端盖、金属条以及插针的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发明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x轴”、“y轴”、“z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x轴、y轴、z轴构成笛卡尔坐标系。

实施例一:

如图1至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坐式艾灸仪,包括底座1、升降组件2、摆动组件3、旋转组件4、至少一个艾灸盒5,底座1内部空心,且底座1的上端向内凹陷形成有一第一连通孔、两个第二连通孔,且所述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与底座1内部相连通;底座1还开设有一第三连通孔、第四连通孔,所述第三连通孔、第四连通孔位于底座1两相对的侧壁,且所述第三连通孔、第四连通孔均与底座1内部相连通。

升降组件2包括y轴直线驱动件21、第一支架22,y轴直线驱动件21的外壳与底座1相连接,具体的,y轴直线驱动件21的一端的外壳与底座1的内壁相连接,y轴直线驱动件21的另一端的外壳同轴穿出所述第一连通孔;

第一支架22连接于y轴直线驱动件21的输出轴;y轴直线驱动件21可以为电动推杆、气缸、液压缸,优选的,y轴直线驱动件21为电动推杆。

摆动组件3包括z轴驱动器31、第二支架32,z轴驱动器31的外壳与第一支架22相连接,且z轴驱动器31的输出轴与第二支架32相连接,z轴驱动器31用于驱动第二支架32绕z轴转动;z轴驱动器31可以为各种电机,优选的,z轴驱动器31为步进电机。

旋转组件4包括x轴驱动器41、第三支架42,x轴驱动器41的外壳与第三支架42相连接,且x轴驱动器41的输出轴与第三支架42相连接,x轴驱动器41用于驱动第三支架42绕x轴转动;x轴驱动器41可以为各种电机,优选的,x轴驱动器41为步进电机。

艾灸盒5连接于第三支架42。

实施例二:

如图1至1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相同之处不在阐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支架22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221、一第二固定板222、两个转轴223,两个第一固定板221沿y轴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二固定板2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固定板221的一端;转轴223与第一固定板221一一对应设置,转轴223沿z轴可转动穿过第一固定板221;

升降组件2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件23、一第二套筒24,导向件23与所述第二连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一导向件23包括第一导线杆231、第一套筒232,第一导线杆231沿y轴连接于底座1,具体的,第一导线杆23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连通孔并连接于底座1的内壁;

第一套筒232的一端同轴且可滑动套设于第一导线杆231、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架22;第二套筒24的一端沿y轴连接于第一支架22、另一端可滑动套设于y轴直线驱动件21,具体的第二套筒24的一端沿y轴连接于第二固定板222。

摆动组件3还包括一第一减速器33,第一减速器33的外壳与一第一固定板221相连接,第一减速器33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于一转轴223;z轴驱动器31的外壳与第一减速器33的外壳相连接,且z轴驱动器3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于第一减速器33的输出轴。

第二支架32包括一箱体321、一第一套管322、一防烫网323,箱体321设置于两个第一固定板221之间,且箱体32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转轴223,箱体321内部空心,且箱体321沿x轴开设有一贯穿孔,第一套管322与所述贯穿孔同轴设置,第一套管322内置于箱体321,且第一套管3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箱体321的内壁,且第一套管322沿径向开设有多个第一排烟孔,所述第一排烟孔沿第一套管322的周向均匀设置;防烫网323相对所述贯穿孔设置,且防烫网323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于箱体321;

通过设置防烫网323,能防止艾灸时,人的身体接触到可能存在高温的装置,防止烫伤人体。

第三支架42包括连接板421、两个第二套管422,连接板421沿第一套管322的周向内置于第一套管322,连接板421的两端沿x轴开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连接板421的中部沿x轴开设有一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套管322同轴设置;第二套管422与所述第一固定孔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套管422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壁,第二套管422沿径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排烟孔;优选的,每一第二套管422开设有一所述第二排烟孔,且所述第二排烟孔靠近防烫网323设置。

旋转组件4还包括一l型支撑板43、第二减速器44、第一连接轴45、第二连接轴46、螺母47,l型支撑板43的一板体可拆卸连接于第二支架32,l型支撑板43的另一板体沿x轴开设有一第一通孔,具体的l型支撑板43的一板体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于箱体321;

第二减速器44设置于l型支撑板43的另一板体上,第一连接轴45的一端沿x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同轴连接于第二减速器44的输出轴,第一连接轴45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支架42,且第一连接轴45的另一端抵接于连接板421的一侧;第二连接轴46的一端同轴连接于第一连接轴45的另一端,且第二连接轴46可滑动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第二连接轴46的外壁沿轴向开设有外螺纹,螺母47螺纹连接于第二连接轴46,且螺母47抵接于连接板421的另一侧;

x轴驱动器41设置于第二减速器44上,且x轴驱动器4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于第二减速器44的输入轴;

坐式艾灸仪还包括抽烟组件6、多个减振组件7,抽烟组件6包括风机61、抽烟管62、油烟净化器63、排烟管64,风机61、抽烟管62内置于底座11,抽烟管62的一端与风机61的进气端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连通孔并与箱体321相连通;油烟净化器63的进气端与风机61的出气端相连通,油烟净化器63可以为各种能净化烟雾的净化器,优选的,油烟净化器63为使用滤布进行过滤的净化器;排烟管64的一端与油烟净化器63的出气端相连通、另一端可滑动穿过所述第四连通孔。

每一减振组件7包括一第一套筒71、第一固定杆72、一第一弹簧73,第一套筒71连接于底座1的内壁且设置于风机61的下方;第一固定杆72的一端可滑动插设于第一套筒71、另一端连接于风机61;第一弹簧73套设于第一套筒71、第一固定杆72,且第一弹簧73的一端与底座1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与风机61相连接;优选的,减振组件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减振组件7均匀分布于风机61的底部。

实施例三:

如图1至15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相同之处不再阐述,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艾灸盒5与第二套管422一一对应设置,艾灸盒5可转动插设于第二套管422,每一艾灸盒5包括盒体51、端盖52、四个金属条53、插针54、第二弹簧55、推块56,盒体51呈圆柱形,且盒体51的一端开口且内部空心,盒体51的开口端外壁同轴开设有外螺纹,盒体51的封闭端同轴向外凸出形成有一转柄57,转柄57沿周向开设有多个防滑纹,多个所述防滑纹沿转柄57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端盖52沿盒体51的轴向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均匀分布于端盖52,端盖52相对盒体51的开口端设置,且端盖52的内壁相对所述外螺纹开设有内螺纹,端盖52螺纹连接于盒体51的开口端;

金属条53沿盒体51的径向内置于端盖52,四个金属条53的一端均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于端盖52的内壁;优选的金属条53沿端盖52的周向均匀分布;插针54沿盒体51的轴向连接于金属条53,且连接处为四个金属条53的连接点;第二弹簧55沿盒体51的轴向内置于盒体51,且第二弹簧55的一端连接于盒体51的内壁,推块56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弹簧55的另一端,且推块56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一安装孔。

通过设置第二弹簧55、推块56,当艾条燃烧时,在第二弹簧55的推动下,艾条燃烧多长距离,艾条灸前进多长距离,能自动调节艾条在艾灸盒5的位置;通过设置四个金属条53、插针54,实现了艾条的固定,且第二弹簧55、推块56推动艾条抵接在金属条53上,金属条53与艾条的接触面积小,对艾条的燃烧影响小;通过转柄57能方便的将盒体51、端盖52从第二套管422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当需要进行艾灸时,将艾条点燃,将艾条点燃的一端穿在插针54上,然后使得艾条的另一端对准推块56的安装孔,然后拧紧端盖52,通过转柄57推动艾灸盒5插入第二套管422内;

进行艾灸时,启动风机61,风机61通过抽烟管62、排烟孔将艾灸盒5内艾条燃烧产生的烟雾吸入油烟净化器63内,烟雾经油烟净化器63净化后进入排烟管64,通过排烟管64将烟雾排至室外,当艾灸完成时,可将排烟管64的大部分缩回底座1内,防止人走路时绊倒排烟管64。

然后通过y轴直线驱动件21调节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32、第三支架42、艾灸盒5的高度,使得艾灸盒5对准人体的血位,能适用不同高度的人体。

通过z轴驱动器31驱动第二支架32、第三支架42、艾灸盒5绕z轴转动,能适应人体背部的倾斜角度,更贴合人体,使得需要艾灸的穴位对艾灸盒5。

通过当需要对任督二脉穴位进行艾灸时,启动x轴驱动器41,通过x轴驱动器41驱动第二支架32转动,使得艾灸盒5绕x轴转动,当两个艾灸盒5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两个艾灸盒5对准任督二脉穴位,当需要当需要对膀胱经穴位时,通过x轴驱动器41驱动第二支架32转动,使得艾灸盒5绕x轴转动,当两个艾灸盒5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时,两个艾灸盒5对准膀胱经穴位,使得艾条对准膀胱经穴位进行艾灸。

有需要时,可以人坐在底座1上进行艾灸。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