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型鞋垫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8248发布日期:2020-02-21 19:1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用型鞋垫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正鞋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用型鞋垫矫形器。



背景技术:

人类是以两脚站立活动的动物,在活动的过程中,身体的重量以及地面施予人体的反作用力主要都是由双脚来承担,尤其是脚掌部位,故在长时间的站立,行走或是跑步之后,脚掌在反复承受压力之下,会比身体的其他部位更容易累积疲劳,在双脚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下,往往会在行走间引起脚踝及脚掌偏转,晃动,从而造成胫骨突出,腱部及韧带位移的问题,甚至导致全身相关部位因骨胳,关节位移而产生疼痛的现象,实用型鞋垫矫形器由人体足弓三点力学为原理设计,使横弓,内侧足弓,外侧足弓达到三点受力的平衡,从而使错误的受力得到改善,但是现有技术鞋垫矫正器在行走时容易跑位,不能与脚背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实用型鞋垫矫形器,以解决鞋垫矫正器在行走时容易跑位,不能与脚背进行固定问题,达到了能与脚背进行捆绑固定,稳定性强,避免跑位影响矫正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实用型鞋垫矫形器,包括主体、坡度分割线、高坡和平台,所述主体顶端面中部设置有坡度分割线,所述主体顶端面后端设置有高坡,所述主体顶端面前端设置有平台,所述主体左右两端内中部设置有固定机构;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第一固定箱、第一凹槽、第一弹力带、第一固定件、魔术公贴、魔术母贴、第二弹力带、第二固定件、第二凹槽、第二固定箱和转动轴组成,所述第一固定箱左端面中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中部与第一弹力带外径表面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力带右端与第一固定件左端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力带底端面右端与魔术公贴四周进行缝合,所述魔术公贴底端面与魔术母贴顶端面进行啮合,所述魔术母贴四周与第二弹力带顶端面左端进行缝合,所述第二弹力带左端面与第二固定件右端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力带外径表面与第二凹槽内中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第二固定箱右端面中部,所述第一固定箱和第二固定箱内中部与转动轴进行转动连接,并且转动轴底端均与第一弹力带和第二弹力带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箱和第二固定箱内侧通过螺栓与主体左右两端内中部进行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力带和第二弹力带最大弹力范围为8cm。

进一步的,所述魔术公贴底端面表面呈勾面,并且魔术母贴顶端面表面呈毛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箱和第二固定箱内侧均设置有两个螺孔,并且螺孔直径为8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形状均为圆柱体,并且尺寸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内径尺寸大于第一弹力带外径尺寸3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内径尺寸大于第二弹力带外径尺寸3mm。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采用医用硅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材质为pvc塑料。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技术鞋垫矫正器在行走时容易跑位,不能与脚背进行固定的问题,通过设置了固定机构于主体左右两端内中部,接着对两端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施加拉力,将第一弹力带从第一固定箱内的转动轴并且经过第一凹槽进行拉出,第二弹力带从第二固定箱内的转动轴并且经过第二凹槽进行拉出,利用第一弹力带和第二弹力带的弹力将其拉至脚背所需位置,然后通过魔术公贴的勾面和魔术母贴毛面相互啮合进行固定,活动性好,达到了能与脚背进行捆绑固定,稳定性强,避免跑位影响矫正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区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体-1、坡度分割线-2、高坡-3、平台-4、固定机构-5、第一固定箱-51、第一凹槽-52、第一弹力带-53、第一固定件-54、魔术公贴-55、魔术母贴-56、第二弹力带-57、第二固定件-58、第二凹槽-59、第二固定箱-510、转动轴-5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用型鞋垫矫形器:包括主体1、坡度分割线2、高坡3、平台4和固定机构5,主体1顶端面中部设置有坡度分割线2,主体1顶端面后端设置有高坡3,主体1顶端面前端设置有平台4,主体1左右两端内中部设置有固定机构5,固定机构5由第一固定箱51、第一凹槽52、第一弹力带53、第一固定件54、魔术公贴55、魔术母贴56、第二弹力带57、第二固定件58、第二凹槽59、第二固定箱510和转动轴511组成,第一固定箱51左端面中部设置有第一凹槽52,第一凹槽52内中部与第一弹力带53外径表面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弹力带53右端与第一固定件54左端面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弹力带53底端面右端与魔术公贴55四周进行缝合,魔术公贴55底端面与魔术母贴56顶端面进行啮合,魔术母贴56四周与第二弹力带57顶端面左端进行缝合,第二弹力带57左端面与第二固定件58右端面进行固定连接,第二弹力带57外径表面与第二凹槽59内中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凹槽59设置于第二固定箱510右端面中部,第一固定箱51和第二固定箱510内中部与转动轴511进行转动连接,并且转动轴511底端均与第一弹力带53和第二弹力带57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箱51和第二固定箱510内侧通过螺栓与主体1左右两端内中部进行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弹力带53和第二弹力带57最大弹力范围为8cm,弹力范围适中,便于操作。

其中,所述魔术公贴55底端面表面呈勾面,并且魔术母贴56顶端面表面呈毛面,有利于魔术公贴55和魔术母贴56进行啮合。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箱51和第二固定箱510内侧均设置有两个螺孔,并且螺孔直径为8mm,便于与主体1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54和第二固定件58形状均为圆柱体,并且尺寸相同,有利于避免弹力带卷入固定箱内。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52内径尺寸大于第一弹力带53外径尺寸3mm,保证第一弹力带53在第一凹槽52内进行正常滑动。

其中,所述第二凹槽59内径尺寸大于第二弹力带57外径尺寸3mm,保证第二弹力带57在第二凹槽59内进行正常滑动。

其中,所述主体1采用医用硅胶材质,抗菌,除臭,耐用。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54材质为pvc塑料,牢固耐用,性价比高,耐腐蚀,质量轻。

本专利所述的:魔术公贴55又名粘扣带或吱啦扣,是衣服上常用的一种连接辅料,分子母两面,一面是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产品广泛用于服装,鞋子,医疗器械等。

工作原理:先将实用型鞋垫矫正器放置于合适的位置,接着将主体1放置入平时经常穿的鞋子的内部后端,主体1通过坡度分割线2分隔呈两部分,鞋垫矫正器后半部分比前面高,鞋垫呈坡状,通过主体1后端的高坡3与平台4的高低差矫正大腿骨骼,达到矫正罗圈腿等其他腿型的作用,主体1左右两端内中部设置了固定机构5,接着对两端的第一固定件54和第二固定件58施加拉力,第一固定件54和第二固定件58形状均为圆柱体,并且尺寸相同,有利于避免弹力带卷入固定箱内,将第一弹力带53从第一固定箱51内的转动轴511并且经过第一凹槽52进行拉出,第二弹力带57从第二固定箱510内的转动轴511并且经过第二凹槽59进行拉出,利用第一弹力带53和第二弹力带57的弹力将其拉至脚背所需位置,第一弹力带53和第二弹力带57最大弹力范围为8cm,弹力范围适中,便于操作,然后通过魔术公贴55的勾面和魔术母贴56毛面相互啮合进行固定,活动性好,达到了能与脚背进行捆绑固定,稳定性强,避免跑位影响矫正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鞋垫矫正器在行走时容易跑位,不能与脚背进行固定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