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瘢痕的超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9658发布日期:2020-06-09 20:36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瘢痕的超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瘢痕的超声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我们常见的手术患者常常被瘢痕增生所困扰,特别是针对女性或幼儿群体,以及位于脸面部、腰部、手部、腿部等影响美观的瘢痕。目前临床常用的祛疤方法有:祛疤膏、祛疤敷贴、核素治疗、手术治疗、超声投入疗法等。大量实验及文献已证实:1.超声波的机械运动和温热作用具有解聚胶原纤维束的作用,能软化瘢痕。2.利用超声微流和空化效应能使肥大细胞脱颗粒并激活钙通道,提高细胞对钙的通透性,促进纤维母细胞和胶原酶及溶酶体分泌加速胶原分解,减少瘢痕灶。3.超声可提高药物的弥散作用和组织渗透性,使药物易于透入皮肤内,起到快速化解色素,改善充血现象及软化瘢痕的作用。4.利用高频震荡的超声波转换器所产生的热效应,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谢陈代谢,改善皮肤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渗入皮肤内,从而达到增强药物疗效的目的。5.超声波治疗还具有见效快、无疼痛不适、无侵入性、无电刺激现象、无灼伤、操作简便、治愈率高等优点。

然而现有的超声治疗仪体积较大,且该类治疗仪需接驳于医院的供电设施,只供医院使用,需要患者多次返院治疗,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同时,现有的超声治疗仪缺乏声波聚焦部件,导致超声治疗仪的超声波传播损失较大,超声波的指向性较低,致使超声波治疗仪的治疗效率无法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瘢痕的超声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超声治疗仪无法自供电且超声波的传播损失大、指向性低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瘢痕的超声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超声波换能器、供电部件、发射电路板和接收电路板,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包括依次排布且相连的声透镜、超声波匹配层和多个压电振子,所述声透镜位于所述本体的端部,多个所述压电振子分别电连接于所述发射电路板和接收电路板,所述供电部件分别电连接于所述压电振子、发射电路板和接收电路板。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设在所述本体上的涂药组件,所述涂药组件包括相连通的储药罐和泵体,所述泵体的排药口与所述声透镜相邻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泵体的排药口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泵体的进药口上设有第二单向阀。

作为优选的,所述泵体包括活塞腔以及设于所述活塞腔内的活塞,所述活塞腔连通于所述储药罐。

作为优选的,所述涂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泵体转动连接的涂抹部件,所述涂抹部件与所述排药口相邻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涂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储药罐相连通的喷淋器,所述喷淋器的喷口与所述泵体的排药口相邻设置。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设在所述本体上的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多个设在所述驱动机构上且用于吸附于人体皮肤的吸附器,多个所述吸附器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轮流贴合并吸附于人体皮肤。

作为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还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照射区对着所述本体设有所述声透镜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治疗瘢痕的超声装置,其本体上设有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换能器中的声透镜、超声波匹配层和压电振子依次排布,声透镜可大幅降低超声波的传播损失,并提高超声波的指向性,患者可将声透镜抵在瘢痕处以进行超声波治疗,多个压电振子还电连接于发射电路板和接收电路板,发射电路板控制一部分压电振子将电信号转化为超声波,接收电路板则根据另一部分压电振子接收的超声波回波判断瘢痕组织的位置信息和结构信息,本体上还设有供电部件,为超声波换能器、发射电路板和接收电路板供电,使得该装置能够脱离医院的束缚,便于患者在家或随身携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瘢痕的超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11、超声波换能器;111、声透镜;112、超声波匹配层;113、压电振子;12、供电部件;13、发射电路板;14、接收电路板;15、控制电路板;2、涂药组件;21、储药罐;22、泵体;221、活塞腔;222、活塞;23、涂抹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治疗瘢痕的超声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上设有超声波换能器11、供电部件12、发射电路板13和接收电路板14,供电部件12优选为锂电池。超声波换能器11包括依次排布且相连的声透镜111、超声波匹配层112和多个压电振子113,声透镜111位于本体1的端部,并作为超声波换能器11的保护结构。压电振子113由一组具有压电效应的特殊晶体制成,当在晶体的特定方向施加电压,晶体会发生形变;相反地,当晶体发生形变时,晶体的特定方向上就会产生电压,以实现电信号和超声波之间的相互转换。超声波匹配层112则是用于使声透镜111的声阻抗与人体皮肤的声阻抗相匹配,以便压电振子113产生的超声波进入人体皮肤。多个压电振子113分别电连接于发射电路板13和接收电路板14,这使得发射电路板13控制一部分(或一个)压电振子113将电信号转化为超声波,以对瘢痕组织进行治疗,接收电路板14则根据另一部分(或一个)压电振子113接收的超声波回波判断瘢痕组织的位置信息和结构信息,其中,上述超声波回波为负责发射超声波的压电振子113产生的。典型的超声回波包含大界面的反射回波(位置信息)与小粒子的散射回波(结构信息);脉冲回波技术利用瘢痕组织的不均匀性而引起的反射作用,通过检测脏器界面的放射波,实现组织定位(测量深度),并检测其特性。

供电部件12分别电连接于压电振子113、发射电路板13和接收电路板14,为超声波换能器11、发射电路板13和接收电路板14供电,使得该装置能够脱离医院的束缚,便于患者在家或随身携带使用。当然,本体1上还可设置无线充电单元或充电接口,以便于该装置的供电部件12的电能补充。

该装置还包括设在本体1上的涂药组件2,涂药组件2包括涂抹部件23、喷淋器、相连通的储药罐21和泵体22,储药罐21内可储存药膏或药水,储药罐21接驳于泵体22的进药口,泵体22的排药口与声透镜111相邻设置,泵体22可将储药罐21内的药膏泵出至声透镜111的一侧,使得用户无需再另外拾取药膏进行涂抹。进一步的,泵体22的排药口上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能够防止排药口外侧的药物逆流至泵体22内,泵体22的进药口上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能够防止泵体22将药膏泵回至储药罐21。泵体22还包括活塞腔221以及设于活塞腔221内的活塞222,活塞腔221连通于储药罐21,通过电机等驱动机构驱动活塞222在活塞腔221内往复运动,以在固定的频率泵出药膏,即活塞222运动并使得活塞腔221的内部空间增大时,泵体22的进药口抽吸储药罐21内的药膏,活塞222运动并使得活塞腔221的内部空间缩小时,泵体22的排药口将活塞腔221内的药膏排出。涂抹部件23与泵体22转动连接,且涂抹部件23与排药口相邻设置,涂抹部件23可以是海绵或硅胶等柔性材料制成,旋转的涂抹部件23可将泵体22泵出的药膏均匀涂抹在人体皮肤上。喷淋器可选择连通于储药罐21,喷淋器的喷口与泵体22的排药口相邻设置,喷淋器可根据患者的需求朝人体皮肤喷洒药水。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设在本体1上的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多个设在驱动机构上且用于吸附于人体皮肤的吸附器,吸附器可采用吸盘吸附的方式吸附于人体皮肤,多个吸附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轮流贴合并吸附于人体皮肤,驱动机构可采用滚轮,即电机驱动滚轮转动,滚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上述的吸附器,使得该装置能够在人体表面自动运动。

本体1上还设有摄像头和显示屏,摄像头的照射区对着本体1设有声透镜111的一端。本体1内还可设置控制电路板15,控制电路板15分别电连接于显示屏、摄像头、发射电路板13和接收电路板14,控制电路板15可根据瘢痕组织的外形、位置信息和结构信息分析出瘢痕组织的性质等,并根据瘢痕组织的性质通过显示屏向用户推荐药膏和药水,或自动计算出最佳的超声波发射参数、治疗时间和治疗时间间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治疗瘢痕的超声装置,其本体1上设有超声波换能器11,超声波换能器11中的声透镜111、超声波匹配层112和压电振子113依次排布,声透镜111可大幅降低超声波的传播损失,并提高超声波的指向性,患者可将声透镜111抵在瘢痕处以进行超声波治疗,多个压电振子113还电连接于发射电路板13和接收电路板14,发射电路板13控制一部分压电振子113将电信号转化为超声波,接收电路板14则根据另一部分压电振子113接收的超声波回波判断瘢痕组织的位置信息和结构信息,本体1上还设有供电部件12,为超声波换能器11、发射电路板13和接收电路板14供电,使得该装置能够脱离医院的束缚,便于患者在家或随身携带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