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球囊快速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6767发布日期:2020-01-21 22:2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血管内球囊快速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血管内球囊快速止血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外科医生面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的手术。手术过程中,尤其是胸外科手术,大血管撕裂导致紧急出血的情况时有发生。当血管大出血时需要进行快速止血,而后对撕裂的血管进行缝合。

目前对撕裂的血管进行止血的方式通常为用手按压撕裂处,而后逐步分离血管,直至分离到血管根部,并用血管钳将血管根部夹紧,而后再对撕裂处进行缝合。但这种方式在按压撕裂处时,难以同步的进行撕裂处缝合,存在操作矛盾,且逐步分离血管再进行修补血管的操作不仅耗时长而且分离血管时容易造成血管的二次撕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血管内球囊快速止血器,以解决现有的血管止血方式存在的耗时长及易造成血管二次撕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血管内球囊快速止血器,包括空针,空针包括针筒与穿刺针,穿刺针的侧壁开设有侧孔,侧孔内设有弹性气囊,弹性气囊连通有气体调控机构,气体调控机构可实现弹性气囊的充放气。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空针起到引导的作用,当手术过程中血管发生撕裂大出血时,将穿刺针插入撕裂血管的近心端。侧孔用于容纳弹性气囊,将穿刺针插入血管内后,穿刺针会携带弹性气囊一同进入血管内。气体调控机构用于对弹性气囊进行充放气,当弹性气囊被穿刺针引导进入血管内后,操作人员可通过气体调控组件对弹性气囊进行充气,使得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增多而膨胀。由于穿刺针插入位置为血管的近心端,弹性气囊膨胀后,会阻挡血液流向血管撕裂处,实现撕裂血管的快速止血。

当止血后,会暴露出术野,医护人员可对血管撕裂处进行缝合修补。缝合结束后,医护人员可通过气体调控机构对弹性气囊缓慢放气,弹性气囊放气后会收缩,体积减小。此时,可通过检查缝合处是否出现渗血现象来检验血管撕裂处的缝合效果,当血管的撕裂处出现渗血现象时,可再次对弹性气囊充气,继续进行血管修补;当血管不再出现渗血现象时,即可完全对弹性气囊放气,使弹性气囊收缩回穿刺针的侧孔内,而后将穿刺针从血管内拔出,完成血管快速止血和撕裂处的修补。

本技术方案通过弹性气囊的膨胀,截断了血流路径,实现了快速止血,且不会遮挡撕裂处修补的手术视野;通过穿刺针穿刺引导弹性气囊进行止血,解决了现有的分离血管并用止血钳夹紧血管根部存在的耗时长及易造成血管二次撕裂的问题。

进一步,气体调控机构包括密封套设在穿刺针外的导气管,导气管与穿刺针之间设有间隙,导气管的侧壁开设有与弹性气囊连通的气孔,导气管远离弹性气囊的一端连通有打气组件,打气组件与导气管之间连通有三通阀。

打气组件用于向导气管内充入气体,气体沿导气管流至导气管与穿刺针之间的间隙内,进而流入与之连通的弹性气囊内,实现弹性气囊的充气,三通阀用于调节气体的流动,操作方便,且将导气管设置为套设在穿刺针外部的方式相较于设置在穿刺针内部可加快充气的速率,缩短撕裂血管的止血时间。

进一步,打气组件包括针管,针管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推柄,针管的前端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与三通阀连通。

当需要向弹性气囊内充气时,按动推柄,使针管内的气体沿连接管、三通阀及导气管流入弹性气囊内,操作方便。

进一步,气体调控机构包括设置在穿刺针内部的导气管,导气管与弹性气囊连通,所述导气管远离弹性气囊的一端与空针的针筒之间连通有三通阀。

当需要对弹性气囊充气时,可将空针内的气体压入三通阀内,进而使气体沿导气管流入弹性气囊内,无需额外设置针管进行充气,操作方便且简化了装置的结构。

进一步,针筒内密封滑动连接有针柄。

通过推动针柄实现针筒内气体的压缩,操作方便,且对标准空针结构改变不大,便于装置的生产加工。

进一步,针筒的外壁设有刻度线。

当对弹性气囊进行充气时,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针柄沿刻度线移动的位置,进而判断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充入量,给医护人员提供操作参考。

进一步,针管的外壁也设有刻度线。

当通过针管对弹性气囊进行充气时,可通过刻度线控制弹性气囊的充气量,避免充气过多而涨破血管壁,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导气管的端部设置有与穿刺针针尖倾斜度一致的尖端。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导气管的端部设置有与穿刺针的针尖倾斜度一致的尖端,穿刺时,导气管与穿刺针一同被刺入患者的血管内,操作方便。

进一步,三通阀与导气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一密封圈。

第一密封圈可增大三通阀与导气管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漏气。

进一步,导气管与弹性气囊的连通处设有第二密封圈。

第二密封圈可增大导气管与弹性气囊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漏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血管内球囊快速止血器弹性气囊未充气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血管内球囊快速止血器弹性气囊充气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2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血管内球囊快速止血器弹性气囊未充气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血管内球囊快速止血器弹性气囊充气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1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近心端1、破口2、针筒3、穿刺针4、侧孔5、弹性气囊6、导气管7、三通阀8、针管9、连接管10、推柄11、针柄12、刻度线13、血管14。

实施例1

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3所示:血管内球囊快速止血器,包括穿刺机构和气体调控机构图中箭头指向为血流方向。

如图1所示,穿刺机构包括空针,空针包括针筒3与穿刺针4。针筒3内沿轴向密封滑动连接有针柄12,针筒3的外壁设有沿针筒3轴向设置的刻度线13。穿刺针4外密封套设有导气管7,导气管7与穿刺针4之间设置有间隙,导气管7的底端设置有与穿刺针4针尖倾斜度一致的尖端,且尖端与穿刺针4的针尖密封设置,导气管7的侧壁开设有气孔,气孔连通有弹性气囊6,未使用时,弹性气囊6容纳于气孔内。

气体调控机构可实现弹性气囊6的充放气,气体调控机构包括与导气管7连通有打气组件,打气组件与导气管7之间连通有三通阀8。结合图2所示,打气组件包括针管9,针管9内沿轴向密封滑动连接有推柄11,针管9的外壁也设有轴向的刻度线13;针管9的前端连通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与三通阀8连通,通过三通阀8能够实现气体流动的调节。三通阀8与导气管7的连通处密封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图中未示出),导气管7与弹性气囊6的连通处密封套设有第二密封圈(图中未示出)。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手术中血管14发生撕裂,产生破口2而出现大出血现象时,首先医生初步确定出血的血管14,无需逐步分离到该血管14的根部,只需要手持空针,将穿刺针4及穿刺针4外套设的导气管7一同插入出现破口2的血管14的近心端1(图1中的右端)。此时,向上拉动针柄12,当空针的针筒3内出现回血时,则证明穿刺针4已经穿刺入血管14内。

由于弹性气囊6容纳于导气管7的气孔内,将穿刺针4及导气管7一同插入血管14内后,导气管7会携带弹性气囊6一同进入血管14内。且由于导气管7的端部设置有与穿刺针4针尖倾斜度一致的尖端,会便于导气管7的穿刺。而后,操作人员转动三通阀8,使得连接管10与导气管7连通,而后将推柄11沿针管9向下推动,由于推柄11密封滑动连接在针管9内,此时针管9内的气体会被挤压。气体沿连接管10及三通阀8流入导气管7内,进而流入与导气管7连通的弹性气囊6内,对弹性气囊6充气,使得弹性气囊6内的气体增多而膨胀。由于穿刺针4插入位置为血管14的近心端1,弹性气囊6膨胀后,会阻挡血液流向血管14撕裂处,截断了血流路径,实现撕裂血管14的快速止血。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通过针管9上的刻度线13控制弹性气囊6的充气量,避免充气过多而涨破血管壁,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当血液被弹性气囊6截断后,血液不会继续从撕裂的破口2处向外喷涌,此时即暴露了手术视野,医护人员可对破口2处进行缝合修补。修补结束后,操作人员缓慢的向上拉动推柄11,使得弹性气囊6内的气体沿导气管7流至针管9内,对弹性气囊6放气。此时,弹性气囊6内的气体减少,使得体积减小。可通过检查缝合处是否出现渗血现象来检验血管14撕裂处的缝合效果,当血管14出现渗血现象时,可再次对弹性气囊6充气,继续进行血管14修补;当血管14不再出现渗血现象时,即可完全对弹性气囊6放气,使弹性气囊6收缩回导气管7的气孔内,而后将穿刺针4从血管14内拔出,完成血管14快速止血和破口2处的修补。

实施例2

实施例2基本如附图4~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结合图6所示,空针的针筒3与穿刺针4之间密封设置,穿刺针4的侧壁开设有侧孔5,侧孔5内粘接有弹性气囊6。气体调控机构包括固接在穿刺针4内部的导气管7,导气管7的一端与弹性气囊6连通,导气管7远离弹性气囊6的一端与空针的针筒3之间连通有三通阀8。三通阀8固接在针筒3上,三通阀8的阀门扳手穿过空针的侧壁位于空针外,如此设置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当需要对撕裂的血管14进行快速止血时,将穿刺针4插入血管14内后,打开三通阀8,使得空针的针筒3与导气管7连通,而后沿针筒3向下按压针柄12。由于针柄12密封滑动连接在针管9内,向下按压针柄12会压缩针管9内的气体,使得气体沿导气管7流至导气管7内,进而流入与导气管7连通的弹性气囊6内,对弹性气囊6充气,使得弹性气囊6内的气体增多而膨胀,实现撕裂血管14的快速止血。此时,操作人员可通过观察针柄12沿刻度线13移动的位置,进而判断弹性气囊6内的气体充入量,给医护人员提供操作参考。

当血液被弹性气囊6截断后,血液不会继续从撕裂的破口2处向外喷涌,此时即暴露了手术视野,医护人员可对破口2处进行缝合修补。当修补结束后,操作人员缓慢的向上拉动针柄12,使得弹性气囊6内的气体沿导气管7流至针管9内,对弹性气囊6放气,此时,弹性气囊6内的气体减少,使得体积减小。可通过检查缝合处是否出现渗血现象来检验血管14撕裂处的缝合效果,当血管14出现渗血现象时,可再次对弹性气囊6充气,继续进行血管14修补;当血管14不再出现渗血现象时,即可完全对弹性气囊6放气,使弹性气囊6收缩回穿刺针4的侧孔5内,而后将穿刺针4从血管14内拔出,完成血管14快速止血和破口2处的修补。

本技术方案通过弹性气囊6的膨胀,截断了血流路径,实现了快速止血,且不会遮挡撕裂处修补的手术视野;通过穿刺针4穿刺引导弹性气囊6进行止血,解决了现有的分离血管14并用止血钳夹紧血管14根部存在的耗时长及易造成血管14二次撕裂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