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道缝合用扩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9069发布日期:2020-02-14 16:0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肠道缝合用扩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道缝合用扩肛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直肠内壁进行手术时,就需要先使用扩肛装置将直肠支撑开,现有的扩肛器在手术缝合位置紧贴扩肛器的前端口时,缝合针穿刺角度受扩肛器限制,不易从适宜角度刺入肠道内表面,导致医生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肠道缝合用扩肛装置,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肠道缝合用扩肛装置,包括:

扩肛管,扩肛管两端导通,所述扩肛管的侧壁具有锥度,所述扩肛管的前端口的边沿分布有多个u形缺口,所述扩肛管的后端口的边沿设置有把手盘,所述把手盘的边沿设置有防滑壁,所述防滑壁上设置有多个防滑槽;

导向锥,所述导向锥的前端设置有圆锥头,其后端设置有握持柄,所述导向锥从所述扩肛管的后端口穿入后,中间段可与所述扩肛管的内侧壁相贴合,其圆锥头从所述扩肛管的前端口伸出。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可选特征。

可选地,所述扩肛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凸台,所述导向锥的圆锥头上设置有第二螺旋凸台,所述第一螺旋凸台与所述第二螺旋凸台的螺旋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扩肛管的后端口与所述把手盘的过渡处的内侧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导向锥的握持柄上设置有卡筋,所述卡筋与所述卡槽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圆锥头的端部设置有通气孔。

可选地,还包括肠壁支撑板,所述肠壁支撑板的前段为支撑段,后段为握持段,所述握持段向外侧弯折,所述支撑段的外侧设置有前卡钩,所述握持段的外侧设置有后卡钩,所述前卡钩可勾住所述扩肛管的前端口哦的边沿,后卡钩可勾住所述把手盘的防滑壁的边沿。

可选地,还包括扩肛支架,所述扩肛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支座、软轴支臂和夹头,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卡口,所述夹头铰接在所述软轴支臂的端部,所述夹头可与所述防滑壁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肠道缝合用扩肛装置通过在扩肛管的边沿设置多个u形缺口,u形缺口的底部向扩肛管的全端口的边沿以内延伸,不会影响扩肛管对直肠的支撑,医生在缝合直肠时,先将扩肛管配合导向锥从肛门送入直肠内,然后取出导向锥,将扩肛管留在直肠里,如果对直肠进行肿瘤切除后,如果直肠上需要缝合的位置贴近扩肛管的前端口边沿,医生可以在u形缺口内用缝合针穿刺直肠进行缝合,不会受到扩肛管的前端口边沿的妨碍。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扩肛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四扩肛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向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扩肛管与导向锥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肠壁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扩肛管与肠壁支撑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扩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扩肛支架与扩肛管以及肠壁支撑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在以上图中:1扩肛管;101u形缺口;102把手盘;103防滑壁;104防滑槽;105第一螺旋凸台;106定位卡槽;2导向锥;201圆锥头;202握持柄;203第二螺旋凸台;204卡筋;205通气孔;3肠壁支撑板;301支撑段;302握持段;303前卡钩;304后卡钩;4扩肛支架;401支座;402软轴支臂;403夹头;404卡口;405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肠道缝合用扩肛装置,包括扩肛管1和导向锥2,扩肛管1两端导通,均匀分布在扩肛管1的前端口的边沿的多个u形缺口101的开口部位的宽度较小,内部宽度较大,使其在送入肛门时不容易刮蹭到肠壁;扩肛管1的后端口的边沿设置把手盘102,把手盘102方便手术人员抓持,把手盘102的边沿设置有防滑壁103,防滑壁103上设置有多个防滑槽104;导向锥2从扩肛管1的后端装入后,其前端的圆锥头201从扩肛管1的前端口伸出,其后端的握持柄202位于把手盘102的内侧。

医生手抓握持柄202即可将导向锥2和扩肛管1送入人的直肠内,再将导向锥2从扩肛管1中拿出,只留扩肛管1在直肠内;当切除具有肿瘤的直肠段后,需要将剩下的两段的直肠缝合起来,如果缝合处贴近扩肛管1的前端口边沿,可从u形缺口101内的肠壁处下针,方便缝合针从各种角度进行穿刺。

实施例2

参考图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扩肛管1的侧壁的锥度为1.5°-2°。

实施例3

参考图1至图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扩肛管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凸台105,导向锥2的圆锥头201上设置有第二螺旋凸台203,第一螺旋凸台105与第二螺旋凸台203的螺旋方向都是右旋,将导向锥2伸入扩肛管1内后,圆锥头201从扩肛管1的前端口伸出,第二螺旋凸台203和第一螺旋凸台105就形成连续的螺旋凸台。

医生将导向锥2的圆锥头201伸入病人的肛门后,通过握持柄202转动导向锥2,就可以通过第二螺旋凸台203和第一螺旋凸台105带动扩肛管1旋入病人的直肠内,手术完成后,需要将扩肛管1从直肠中取出时,通过把手盘102反向旋转扩肛管1,扩肛管1就可在第一螺旋凸台105的带动下从直肠中旋出。

实施例4

参考图2和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扩肛管1的后端口与把手盘102的过渡处的内侧设置均匀有多个定位卡槽106,每个定位卡槽106都轴向排列,导向锥2的握持柄20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卡筋204,每个卡筋204都轴向排列,将导向锥2伸入扩肛管1时,每个卡筋204都可伸入一个定位卡槽106内,这样,转动导向锥2的时候,扩肛管1也会被带动旋转。

实施例5

参考图3和图4,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导向锥2的内部中空,后端开口,在圆锥头201的端部设置有通气孔205,可使导向锥2的两端相导通,这样将导向锥2送入直肠的时候,可防止推入导向锥2时肠道内闭气。

实施例6

参考图5和图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肠壁支撑板3,肠壁支撑板3可搭配扩肛管1使用,可进一步支撑肠壁,肠壁支撑板3的前段为支撑段301,后段向外侧弯折,为握持段302,支撑段301的外侧设置有一对前卡钩303,握持段302的外侧设置有一对后卡钩304;

将肠壁支撑板3伸入扩肛管1后,可先用前卡钩303勾住扩肛管1的前端口边沿,然后用后卡钩304勾住防滑壁103的边沿,并且卡入防滑槽104内,这样就可将肠壁支撑板3固定在扩肛管1内。

实施例7

参考图7和图8,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6的基础上,还包括扩肛支架4,扩肛支架4包括支座401、软轴支臂402和夹头403,支座401上设置有卡口404,可以卡在与手术床相连接的辅助连接架或临时支架上,调整软轴支臂402至合适形状后,拧紧支座401上的旋钮405,旋钮405拉紧软轴支臂402内的钢丝,使软轴支臂402自身保持固定,夹头403铰接在软轴支臂402的端部,夹头403与扩肛管1的把手盘102上的防滑壁103相咬合,用来固定扩肛管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