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3163发布日期:2020-07-31 21:55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高达9.3%。根据2013年我国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病已经成为第三位死亡原因的疾病;预计到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将成为全球第三位死亡原因的疾病并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吸氧面罩加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但现有技术中的吸氧面罩存在缺少加湿功能,患者需要通气治疗时易出现口腔及呼吸道粘膜干燥、干裂、溃疡、出血等问题。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氧气面罩[申请号:201721733758.1],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氧气面罩本体与一号固定管,所述氧气面罩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空气补充口,所述氧气面罩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罩体垫,所述罩体垫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连接带扣,所述一号连接带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连接块,且一号连接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一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连接块,所述二号连接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连接带扣,所述一号固定管与氧气面罩本体固定连接,且一号固定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二号固定管,所述二号固定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槽,所述连接管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氧气管连接管。

该实用新型具有能方便的将氧气面罩取下,并且能够对氧气管连接管进行方便的更换的优势,但其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包括内部具有吸氧空腔的外吸氧面罩,所述外吸氧面罩上固定设置有进氧管,输氧管道与进氧管相连接,且输氧管道通过进氧管与吸氧空腔相连通,所述外吸氧面罩上还具有与吸氧空腔相连通的雾化入孔,雾化器一端与雾化入孔相连通,另一端与储水机构相连通。

在上述的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中,所述雾化器与储水机构之间还设有蠕动泵。

在上述的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输氧管道与进氧管之间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输氧管道外侧壁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进氧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中,输氧管道靠近进氧管的一端端部和进氧管靠近输氧管道的一端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侧面与轴承侧面相贴合。

在上述的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中,所述吸氧空腔内还设有呈中空圆台结构的内吸氧面罩,内吸氧面罩通过弹性带与外吸氧面罩相连接,所述内吸氧面罩上设有与吸氧空腔相连通的吸氧管道和贯穿过吸氧空腔并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气管道。

在上述的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中,所述弹性带设有至少两根,且沿内吸氧面罩周向均匀分布。

在上述的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中,所述吸氧管道内设有由吸氧空腔至内吸氧面罩方向连通的单向吸氧阀,所述排气管道内设有由内吸氧面罩至外界方向连通的单向排气阀。

在上述的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中,所述单向吸氧阀包括与吸氧管道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控制片,所述第一控制片中心具有第一通气孔,还包括由柔性材料制得,且一端与吸氧管道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密封片,转动第一密封片可使第一密封片覆盖在第一通气孔上,所述第一密封片较第一控制片更靠近内吸氧面罩。

在上述的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中,所述单向排气阀包括与排气管道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控制片,所述第二控制片中心具有第二通气孔,还包括由柔性材料制得,且一端与排气管道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密封片,转动第二密封片可使第二密封片覆盖在第二通气孔上,所述第二控制片较第二密封片更靠近内吸氧面罩。

在上述的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中,所述外吸氧面罩上还设有一端与吸氧空腔相连通的压力控制阀。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吸氧空腔通过雾化入孔与外界的雾化器及储水机构相连通,在通气治疗时可调节吸氧空腔内的湿度,防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口腔及呼吸道粘膜干燥、干裂、溃疡、出血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进氧管与输氧管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使用过程中可灵活转向,有利于病人体位的改变,降低了护理难度。

3、本实用新型利用单向吸氧阀和单向排气阀形成相对独立的吸氧管道和排气管道,即具有专用的出气通道,这样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呼出的废气可及时排出,不会发生与输入氧气混合降低氧气浓度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设有用于控制吸氧空腔内最大压强的压力控制阀,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呼吸机的输出气流对面部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影响常规施治方案的实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吸氧管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排气管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吸氧面罩1、进氧管2、输氧管道3、吸氧空腔4、雾化入孔5、雾化器6、储水机构7、蠕动泵8、轴承9、弯折部10、内吸氧面罩11、排气管道12、吸氧管道13、弹性带14、单向吸氧阀15、单向排气阀16、第一控制片17、第一通气孔18、第一密封片19、第二控制片20、第二通气孔21、第二密封片22、压力控制阀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呼吸机双腔吸入雾化装置,包括内部具有吸氧空腔4的外吸氧面罩1,所述外吸氧面罩1上固定设置有进氧管2,输氧管道3与进氧管2相连接,且输氧管道3通过进氧管2与吸氧空腔4相连通,所述外吸氧面罩1上还具有与吸氧空腔4相连通的雾化入孔5,雾化器6一端与雾化入孔5相连通,另一端与储水机构7相连通,其中,雾化器可以采用市售的医用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外吸氧面罩1设置在使患者面部,吸氧空腔4与患者口鼻部相连通,氧气通过输氧管道3和进氧管2进入吸氧空腔4中,供患者取,储水机构7中的纯净水经雾化器6雾化后,通过雾化入孔5进入吸氧空腔4中,改善吸氧空腔4内的湿度,故本实用新型的吸氧空腔4通过雾化入孔5与外界的雾化器6及储水机构7相连通,在通气治疗时可调节吸氧空腔内的湿度,防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口腔及呼吸道粘膜干燥、干裂、溃疡、出血等问题。

如图1所示,所述雾化器6与储水机构7之间还设有蠕动泵8,利用蠕动泵8对储水机构7内的纯净水进行输送,可准确的控制纯净水的雾化量,从而控制吸氧空腔4内的湿度。

如图1所示,还包括设置在输氧管道3与进氧管2之间的轴承9,所述轴承9的内圈与输氧管道3外侧壁固定连接,轴承9的外圈与进氧管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这样进氧管2与输氧管道3通过轴承9转动连接,使用过程中可灵活转向,有利于患者体位的改变,降低了护理难度。

优选地,输氧管道3靠近进氧管2的一端端部和进氧管2靠近输氧管道3的一端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弯折部10,所述弯折部10侧面与轴承9侧面相贴合,弯折部10可提高整体的气密性,防止吸氧空腔4内的氧气逸散至外界。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吸氧空腔4内还设有呈中空圆台结构的内吸氧面罩11,使用时,内吸氧面罩11罩住患者口鼻部,内吸氧面罩11通过弹性带14与外吸氧面罩1相连接,弹性带14由弹性材料制得,例如可以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这一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所述内吸氧面罩11上设有与吸氧空腔4相连通的吸氧管道13和贯穿过吸氧空腔4并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气管道12,所述吸氧管道13内设有由吸氧空腔4至内吸氧面罩11方向连通的单向吸氧阀15,所述排气管道12内设有由内吸氧面罩11至外界方向连通的单向排气阀16,本实用新型利用单向吸氧阀15和单向排气阀16形成相对独立的吸氧管道13和排气管道12,即具有专用的出气通道,这样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呼出的废气可及时排出,不会发生与输入氧气混合降低氧气浓度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其中,单向吸氧阀15和单向排气阀16均可采用市售的气路单向阀,也可分别采用下述具体结构,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单向吸氧阀15包括与吸氧管道13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控制片17,所述第一控制片17中心具有第一通气孔18,还包括由柔性材料制得,柔性材料可以是橡胶或硅胶,且一端与吸氧管道13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密封片19,转动第一密封片19可使第一密封片19覆盖在第一通气孔18上,所述第一密封片19较第一控制片17更靠近内吸氧面罩11;所述单向排气阀16包括与排气管道12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控制片20,所述第二控制片20中心具有第二通气孔21,还包括由柔性材料制得,柔性材料可以是橡胶或硅胶,且一端与排气管道12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密封片22,转动第二密封片22可使第二密封片22覆盖在第二通气孔21上,所述第二控制片20较第二密封片22更靠近内吸氧面罩11。

这样患者在吸气时,气体向内吸氧面罩11内部流动,使得第二密封片22压设在第二控制片20上,覆盖第二通气孔21,而第一密封片19与第一控制片17相分离,故此时,外吸氧面罩1外界的气体无法流入内吸氧面罩11,而吸氧空腔4内的氧气可流入内吸氧面罩11;患者在呼气时,气体由内吸氧面罩11向外流动,使得第一密封片19压设在第一控制片17上,覆盖第一通气孔18,而第二密封片22与第二控制片20相分离,故此时,内吸氧面罩11内的气体可流出至外吸氧面罩1外界,而无法流出至吸氧空腔4内。

优选地,所述弹性带14设有至少两根,且沿内吸氧面罩11周向均匀分布,这样能保证内吸氧面罩11受力的均匀性。

如图1所示,所述外吸氧面罩1上还设有一端与吸氧空腔4相连通的压力控制阀23,本实用新型设有用于控制吸氧空腔4内最大压强的压力控制阀23,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呼吸机的输出气流对面部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影响常规施治方案的实施的问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外吸氧面罩1、进氧管2、输氧管道3、吸氧空腔4、雾化入孔5、雾化器6、储水机构7、蠕动泵8、轴承9、弯折部10、内吸氧面罩11、排气管道12、吸氧管道13、弹性带14、单向吸氧阀15、单向排气阀16、第一控制片17、第一通气孔18、第一密封片19、第二控制片20、第二通气孔21、第二密封片22、压力控制阀2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