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型无线智能胫后神经电刺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2119发布日期:2020-05-26 18: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穿戴型无线智能胫后神经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刺激器和与刺激器通信的移动终端单元,其中,

所述刺激器包括mcu逻辑控制单元、锂电池单元、无线充电单元、usb充电单元、非易失性存储单元、温度测量单元、状态灯指示单元、低功耗蓝牙单元、按键交互单元、高压boost电路、负压电路、高压浮地运放电路、恒流源电路、dac单元、波形调制电路、电极连接单元、阻抗测量单元和过流过载保护电路;所述mcu逻辑控制单元控制锂电池单元的充放电,控制非易失性存储单元进行信息存储,控制温度测量单元进行刺激部位的体表温度检测,控制状态指示灯的指示,控制低功耗蓝牙单元进行无线通信,控制按键交互单元进行交互,控制dac单元产生特定模拟电压,控制高压boost电路开启或关闭,间接控制恒流源电路开启或关闭、波形调制电路和通过电极连接单元输出,并对刺激部位体表阻抗测定及过流过载保护;

所述锂电池单元与无线充电单元、usb充电单元和高压boost电路分别连接,锂电池单元包括锂电池、电池保护电路及3.3v稳压电路;

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初始刺激方案及每次调整后的刺激参数值,掉电数据保存;

所述温度测量单元采集胫后神经表皮电刺激部位的体表温度,和刺激防护及监控无线充电过程中线圈和电池温度;

所述状态灯指示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状态灯,用于指定刺激器功能状态,包括刺激输出状态指示、蓝牙连接状态指示、刺激故障状态指示和电池低压状态指示;

所述低功耗蓝牙单元用于刺激器与移动终端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

所述移动终端单元与低功耗蓝牙单元连接,建立与刺激器之间的数据收发和信息统计;

所述按键交互单元包括至少三个按键,设置在刺激器面板上,进行刺激器参数调控及功能设置;

所述高压boost电路将锂电池的输出电压升压至36v或以上,为高压浮地运放电路供电;

所述负压电路将36v或以上电压降低至5v,为高压浮地运放电路供电;

所述高压浮地运放电路为使用高压boost电路和负压电路供电的运放电路,运放工作于浮地状态;

所述恒流源电路包括多级运放及达林顿结构晶体管,线性可调;

所述dac单元为mcu逻辑控制单元内或外置的dac电路,提供恒流源电路的参考电压及过流过载保护电路的参考电压;

所述波形调制电路将恒流源电路输出的电流信号调整为不同刺激波形,包括正负对称方波、三角波、非对称的指数波;

所述电极连接单元包括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将波形调制电路的输出波形引导至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其中阴极电极作用于胫后神经主干处,阳极电极构成电信号参考回路,和将胫后神经处的体表信号传导至阻抗测量单元;

所述阻抗测量单元在电刺激前测量胫后神经位置处的体表阻抗及刺激过程中监控电极连接状况;

所述过流过载保护电路监测刺激过程中波形调制电路输出的刺激信号幅度,反馈给mcu逻辑控制单元进行输出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单元采用近距离感应无线充电或场谐振方式对锂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sb充电单元与外接医用级电源适配器通过micro-usb或mini-usb或typec-usb连接至锂电池单元,为锂电池进行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功耗蓝牙单元采用ble4.0-ble5.0低功耗蓝牙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单元为运行于android或ios系统平台的手机或平板电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包括eeprom或fra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测量单元包括微型热电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电路包括tlv431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单元通过按扣结构将输出波形引导至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极为圆形,电流密度小于2ma/cm2


技术总结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型无线智能胫后神经电刺激系统,包括刺激器和与刺激器通信的移动终端单元,MCU逻辑控制单元控制锂电池单元的充放电,控制非易失性存储单元进行信息存储,控制温度测量单元进行刺激部位的体表温度检测,控制状态指示灯的指示,控制低功耗蓝牙单元进行无线通信,控制按键交互单元进行交互,控制DAC单元产生特定模拟电压,控制高压BOOST电路开启或关闭,间接控制恒流源电路开启或关闭、波形调制电路和通过电极连接单元输出,并对刺激部位体表阻抗测定及过流过载保护。本实用刺激电流流经三阴交穴位和胫后神经,从而在脊髓的神经间产生电脉冲,改善患者的逼尿肌收缩及膀胱充盈感,进而达到治疗、改善OAB症状。

技术研发人员:廖利民;李浩;金有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承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7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