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0200发布日期:2020-06-02 19:34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



背景技术:

颅脑损伤后通过手术进行伤势处理,在手术过后,需要清创、缝合、包扎等手段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减少疼痛,但是有的时候,包扎不到位,纱布会崩开,固定不好,纱布也会出现滑动现,因此在做出初步的修复后,需要将固定帽固定住所包扎的纱布,使纱布不会滑落。同时对去除颅骨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现在的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中,其固定帽的内部的固定结构无法根据颅脑损伤的位置进行变换位置,从而导致固定帽的实用性降低;

2、现有的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中,其无法减小外界碰撞力度,从而导致颅脑收到二次创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解决了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的内部的固定结构无法根据颅脑损伤的位置进行位置变换,以及无法减小外界碰撞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其特征在于:帽壳设置一对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环形固定槽,固定壳外壁上径向对称设置两对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固定杆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固定槽内,供所述固定壳于所述帽壳内移动,所述固定壳上设置若干个透气孔,所述固定壳内设置若干个防护垫;

所述帽壳底端内侧设置吸收垫,所述帽壳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防护耳罩,所述防护耳罩底端对称设置一对连接带。

所述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其中:弹簧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安装片,所述防护垫通过所述安装片与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通过所述安装片与所述固定壳内固定连接。

所述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其中:所述吸收垫呈圆环形,供吸收药液。

所述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其中:一对所述连接带上分别设置调节扣,一对所述连接带通过卡件及扣件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的内部的固定结构无法根据颅脑损伤的位置进行位置变换,以及无法减小外界碰撞力的问题,能够保证帽壳内部的通透性,通过在帽壳的下端安装的吸收垫,能够将患者上流出的药液进行吸收,防止药液流进眼睛内,解决了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无法减小外界碰撞力的问题,同时具备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为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的结构图。

图2为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的a部放大结构图。

图3为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的b部放大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帽壳;2-固定壳;3-透气孔;4-防护垫;5-吸收垫;6-防护耳套;7-调节扣;8-连接带;9-卡件;10-扣件;11-安装片;12-弹簧;13-移动杆;14-固定杆;15-环形槽;16-环形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其特征在于:帽壳1设置一对环形槽15,所述环形槽15内设置环形固定槽16,固定壳2外壁上径向对称设置两对移动杆13,所述移动杆13与固定杆14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13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槽15内,所述固定杆14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固定槽16内,供所述固定壳2于所述帽壳1内移动,所述固定壳2上设置若干个透气孔3,所述固定壳2内设置若干个防护垫4;

所述帽壳1底端内侧设置吸收垫5,所述帽壳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防护耳罩6,所述防护耳罩6底端对称设置一对连接带8。

弹簧12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安装片11,所述防护垫4通过所述安装片11与所述弹簧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另一端通过所述安装片11与所述固定壳2内固定连接。

所述吸收垫5呈圆环形,供吸收药液。

一对所述连接带8上分别设置调节扣7,一对所述连接带8通过卡件9及扣件10闭合。

实施例中在使用本装置时,患者颅脑上伤口的位置会因患者的不同而不同,需要根据伤口的位置调整所述防护垫4的位置,所述防护垫4通过所述安装片11与所述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通过所述安装片11与所述固定壳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在本装置受到外界冲撞时,起到减震效果,使所述固定壳2对外界冲撞进行卸力作用,所述防护垫4材质为软性材质,患者佩戴时不会产生异样感觉,所述帽壳1设置一对所述环形槽15,所述环形槽15内设置所述环形固定槽16,所述固定壳2外壁上径向对称设置两对所述移动杆13,所述移动杆13与所述固定杆14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13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槽15内,所述固定杆14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固定槽16内,供所述固定壳2于所述帽壳1内移动,并改变设置于所述固定壳2内的所述防护垫4的位置,在不改变所述帽壳1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所述固定壳2的位置,进而改变所述防护垫4的位置,所述固定壳2设置若干个所述透气孔3,能够保证所述帽壳1内的通透性,所述帽壳1底端内侧设置所述吸收垫5,所述吸收垫5呈圆环型,套在患者头部上,并位于患者眉毛上方,能够将患者头上流出的药液进行吸收,防止药液流进患者眼睛内,所述帽壳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防护耳罩6,所述防护耳罩6底端对称设置一对所述连接带8,一对所述连接带8上分别设置所述调节扣7,通过所述调节扣7调整所述连接带8的长度及松紧度,一对所述连接带8通过卡件9及扣件10闭合,使本装置牢固的固定于患者头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解决了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的内部的固定结构无法根据颅脑损伤的位置进行位置变换,以及无法减小外界碰撞力的问题,能够保证帽壳内部的通透性,通过在帽壳的下端安装的吸收垫,能够将患者上流出的药液进行吸收,防止药液流进眼睛内,解决了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无法减小外界碰撞力的问题,同时具备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好处。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其特征在于:帽壳(1)设置一对环形槽(15),所述环形槽(15)内设置环形固定槽(16),固定壳(2)外壁上径向对称设置两对移动杆(13),所述移动杆(13)与固定杆(14)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13)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槽(15)内,所述固定杆(14)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固定槽(16)内,供所述固定壳(2)于所述帽壳(1)内移动,所述固定壳(2)上设置若干个透气孔(3),所述固定壳(2)内设置若干个防护垫(4);

所述帽壳(1)底端内侧设置吸收垫(5),所述帽壳(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防护耳罩(6),所述防护耳罩(6)底端对称设置一对连接带(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其特征在于:弹簧(12)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安装片(11),所述防护垫(4)通过所述安装片(11)与所述弹簧(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另一端通过所述安装片(11)与所述固定壳(2)内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垫(5)呈圆环形,供吸收药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连接带(8)上分别设置调节扣(7),一对所述连接带(8)通过卡件(9)及扣件(10)闭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其特征在于:帽壳设置一对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环形固定槽,固定壳外壁上径向对称设置两对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固定杆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固定槽内,供所述固定壳于所述帽壳内移动,所述固定壳上设置若干个透气孔,所述固定壳内设置若干个防护垫,所述帽壳底端内侧设置吸收垫,所述帽壳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防护耳罩,所述防护耳罩底端对称设置一对连接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的内部的固定结构无法根据颅脑损伤的位置进行位置变换,以及无法减小外界碰撞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梁洪生;张相彤;姚凯;方晓丰;陈勇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5.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