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调节耳道鼓膜内外压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1687发布日期:2020-04-17 18:02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调节耳道鼓膜内外压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环境中或高压氧仓在医疗治疗中防护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衡调节耳道鼓膜内外压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力作业项目如潜水和医疗领域如使用高压氧仓治疗时特别是高压氧仓在治疗诸多疾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涉及医疗的各专科,如各种中毒、溺水、脑出血、脑萎缩、脑供血不足等脑神经科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视神经萎缩等眼科疾病;各种感染等感染科疾病;脂肪栓塞、伤口不愈等;神经性耳聋;新生儿窒息等新生儿科疾病,等等,高压氧治疗使用广泛、效果明显,价钱便宜。正常人的中耳腔(又称鼓室)与外耳道之间由鼓膜封闭,中耳与咽部又通过一条咽鼓管(又叫耳咽管)相通。耳咽管的咽口有一个向咽部开放的活瓣,随着每次吞咽动作而开放一次。中耳腔内的空气压力就是通过这条咽鼓管不断开放得以和外体大气压力保持平衡。也就是说外耳道与中耳腔,二者之间有鼓膜分开,当人处于高压氧仓中时,耳道的气压与外界气压一致,而鼓室内也就是内耳腔的压力还来不及调整,鼓膜两边就产生了压力差,使耳膜充血。此时病人就会感到耳疼,耳鸣、头晕等,严重时可患气压性中耳炎。特别是新生儿和儿童更容易发生气压性耳炎,因为小孩子的耳咽管解剖构造与大人不同,且小孩子的增殖体比较容易造成耳咽管的阻塞,而增加发炎的机会。为了防止上述情形发生,在病人进仓前要学会外鼓耳膜的动作或作吞咽动作或小量喝水,上述动作要不停地进行否则耳内疼痛则发生,但新生儿、小儿或昏迷病人,他们没有能力自行完成上述动作,新生儿、小儿的治疗全过程当中他们的哭闹不断,而进入高压氧仓后又不能因为小儿的哭闹而中止治疗,影响治疗效果也严重影响家属和同氧仓治疗其他患者的心情和情绪,本实用新型就是解决上述病人在进行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耳痛、耳鸣、头晕等不适和气压性中耳炎,特别是解决小儿使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由耳痛、耳鸣、头晕等不适引起哭闹影响治疗而提供的一种平衡调节耳道鼓膜内外压力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在现有背景技术中高压氧治疗和潜水过程中没有对病人或潜水员耳道受压造成鼓膜内外压力失衡而导致耳痛、耳鸣、头晕等不适和气压性中耳炎,以及小儿哭闹影响治疗和家属情绪等问题的保护装置,而提供一种平衡调节耳道鼓膜内外压力装置。

一种平衡调节耳道鼓膜内外压力装置,包括耳廓支架、耳塞、气体补偿装置和信号反馈装置,耳塞设置在耳廓支架上,气体补偿装置设置在耳廓支架上,信号反馈装置设置在耳廓支架上;

所述耳廓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气体补偿装置安装架,气体补偿装置安装架设置在支架主体上;

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耳塞安装孔和滑槽;

所述耳塞耳塞主体、密封塞、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耳塞主体通过耳塞安装孔安装在支架主体上,密封塞套在耳塞主体上,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耳塞主体上的耳道内侧,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型号完全相同;

所述耳塞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第三气体通道、第四气体通道、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孔、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孔、第一传感器连接线通道和第二传感器连接线通道;

所述密封塞外轮廓为圆锥轮廓;

所述气体补偿装置包括阀体、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第四控制开关、第一储气瓶、第二储气瓶、第三储气瓶、空位塞、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阀体设置在气体补偿装置安装架上,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和第四控制开关设置在阀体上,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和第四控制开关型号完全相同,第一储气瓶、第二储气瓶和第三储气瓶设置在阀体上,第一储气瓶、第二储气瓶和第三储气瓶结构完全相同,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一端连接在阀体上,另一端与耳塞主体上相对应的第一气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第三气体通道和第四气体通道接通;

所述信号反馈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控制器设置在阀体上,第一信号线一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连通,另一端与控制器连通,第二信号线端与第二压力传感器连通,另一端与控制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本装置取出,分别按照左右给患者佩戴在耳朵上,通过调节密封塞,将耳道密封,使耳道与外界隔离,患者佩戴完毕后,进入高压氧仓开始治疗,随着高压氧舱内的气压不断加大,设置在耳塞主体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到了耳道内的气压变化,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将气压变化转变为电信号通过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传输到控制器上,控制器收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后,分别对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发出打开信号,储存在第一储气瓶、第二储气瓶、第三储气瓶中的氮气、氧气开始通过控制开关缓慢释放,气体通过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经第一气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和第三气体通道进入耳道内部,对耳道内的气压进行调节补偿,使耳道内的气压保持在正常大气压的状态之下,当耳道内的气压恢复至正常大气压之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到耳道内的气压恢复至正常后,同样产生一个电信号,通过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传输到控制器上,控制器收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后,分别对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发出关闭信号,第一储气瓶、第二储气瓶、第三储气瓶停止向外输送气体,当耳道内气压再次发生变化时,装置重复上述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成本较低,适合广泛推广和应用;

2、本实用新型充分调节病人在使用高压氧治疗或潜水过程中耳道内外压力,保持治疗过程中耳道内外压力平衡,从而达到预防高压氧治疗中的耳痛、耳鸣、头晕等症状和气压性中耳炎,提高治疗效果。

3、本实用新型充分保持治疗过程中病人特别是新生儿及儿童的安静与舒适,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家属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耳塞主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耳塞主体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一种平衡调节耳道鼓膜内外压力装置,包括耳廓支架1、耳塞2、气体补偿装置3和信号反馈装置4,耳塞2设置在耳廓支架1上,气体补偿装置3设置在耳廓支架1上,信号反馈装置4设置在耳廓支架1上;

所述耳廓支架1包括支架主体11和气体补偿装置安装架12,气体补偿装置安装架12设置在支架主体11上;

所述支架主体11上设置有耳塞安装孔112和滑槽111;

所述耳塞2耳塞主体21、密封塞22、第一压力传感器2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4,耳塞主体21通过耳塞安装孔112安装在支架主体11上,密封塞22套在耳塞主体21上,第一压力传感器2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4设置在耳塞主体21上的耳道内侧,第一压力传感器2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4型号完全相同;

所述耳塞主体21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通道211、第二气体通道212、第三气体通道213、第四气体通道214、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孔215、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孔216、第一传感器连接线通道217和第二传感器连接线通道218;

所述密封塞22外轮廓为圆锥轮廓;

所述气体补偿装置3包括阀体31、第一控制开关32、第二控制开关33、第三控制开关34、第四控制开关35、第一储气瓶36、第二储气瓶37、第三储气瓶38、空位塞39、第一气管310、第二气管311、第三气管312和第四气管313,阀体31设置在气体补偿装置安装架12上,第一控制开关32、第二控制开关33、第三控制开关34和第四控制开关35设置在阀体31上,第一控制开关32、第二控制开关33、第三控制开关34和第四控制开关35型号完全相同,第一储气瓶36、第二储气瓶37和第三储气瓶38设置在阀体31上,第一储气瓶36、第二储气瓶37和第三储气瓶38结构完全相同,第一气管310、第二气管311、第三气管312和第四气管313一端连接在阀体31上,另一端与耳塞主体21上相对应的第一气体通道211、第二气体通道212、第三气体通道213和第四气体通道214接通;

所述信号反馈装置4包括控制器41、第一信号线42和第二信号线43,控制器41设置在阀体31上,第一信号线42一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23连通,另一端与控制器41连通,第二信号线43端与第二压力传感器24连通,另一端与控制器41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本装置取出,分别按照左右给患者佩戴在耳朵上,通过调节密封塞22,将耳道密封,使耳道与外界隔离,患者佩戴完毕后,进入高压氧仓开始治疗,随着高压氧舱内的气压不断加大,设置在耳塞主体21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2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4感应到了耳道内的气压变化,第一压力传感器2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4将气压变化转变为电信号通过第一信号线42和第二信号线43传输到控制器41上,控制器41收到第一压力传感器2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4反馈的信号后,分别对设置在阀体31上的第一控制开关32、第二控制开关33和第三控制开关34发出打开信号,储存在第一储气瓶36、第二储气瓶37、第三储气瓶38中的氮气、氧气开始通过控制开关缓慢释放,气体通过第一气管310、第二气管311、第三气管312经第一气体通道211、第二气体通道212和第三气体通道213进入耳道内部,对耳道内的气压进行调节补偿,使耳道内的气压保持在正常大气压的状态之下,当耳道内的气压恢复至正常大气压之后,第一压力传感器2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4感应到耳道内的气压恢复至正常后,同样产生一个电信号,通过第一信号线42和第二信号线43传输到控制器41上,控制器41收到第一压力传感器2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4反馈的信号后,分别对设置在阀体31上的第一控制开关32、第二控制开关33和第三控制开关34发出关闭信号,第一储气瓶36、第二储气瓶37、第三储气瓶38停止向外输送气体,当耳道内气压再次发生变化时,装置重复上述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