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科放化疗用治疗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0831发布日期:2020-07-24 16:5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科放化疗用治疗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肿瘤科放化疗用治疗管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是指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的新生物,因为这种生物呈占位性块状凸起,也称赘生物。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即为恶性肿瘤的总称。化疗属于全身治疗,长处在于消灭后可能存在的潜在转移病灶,对于晚期患者,化疗可以同时治疗多个病灶。放射治疗的效果仅能局限在接受照射的区域内。治疗的目标是要尽可能的破坏所有癌细胞,同时尽量减少对邻近健康组织的影响。

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不可避免地使用到治疗管,有的治疗管是用来对病灶处进行切片取样,有的治疗管是用来给病灶处喷涂药物。现有的用于喷涂药物的治疗管大多为简单的针管加药管,使用起来效率低,且操作需要较高的熟练度。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科放化疗用治疗管装置,它可以实现持续稳定地注射药物,具有加热保温功能,减缓了患者的不适感,针头可拆卸,方便更换,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肿瘤科放化疗用治疗管装置,其包括针管,针管顶端中部设有控制器,针管顶端边缘设有警示灯,针管上壁固定连接有压力装置,针管内壁内侧设有玻璃隔层,针管内部设有加热线圈,针管外侧设有容量刻度线,方便直接观察针管内的药物量,避免量过大或过少造成的不良影响,针管中部外缘设有把手,针管外缘设有位于把手上侧的进药管,进药管管口设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进药管内壁上开设有凹槽,针管下侧内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连接部,连接部下部固定连接有针头,针头内部开设有等距分布的第一喷口,针头下部内侧贯通开设有通管,通管底部设有喷头,喷头底端设有多个第二喷口,该装置可以实现稳持续稳定地注射药物,具有加热保温功能,减缓了患者的不适感,针头可拆卸,方便更换,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压力装置包括与针管内壁固定连接的蓄电池,蓄电池下端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在针管内部上下移动,造成压力的变化,从而将药液通过针头注射到患处,电动伸缩杆伸缩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块,压缩块外缘设有橡胶塞,橡胶塞便于使压力装置与药物分离,避免污染,压缩块下端设有压力传感器,当针管内部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触发警示灯报警,从而提醒人员停止注射治疗。

进一步的,盖板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凹槽卡接的卡接部,卡接部端头形状与凹槽形状相仿,两者配合时密封性较好。

进一步的,电动伸缩杆、警示灯均与控制器信号输出端电气连接,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针管与进药管的交接处及其上部为透明玻璃,可以观察内部状况,容量刻度线位置处未设置加热线圈。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稳固的夹装在汽车顶部,防止行李的掉落,并减少对汽车安装位置的损坏。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压力装置可以解放医护人员手动按压注射的麻烦,并且药物注射过程压力稳定,避免了人为的注射速度不一造成的麻烦。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加热线圈可以对药液进行加热保温,一方面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另一方面避免了温度低时医护人员手指不灵活影响注射效果。

(4)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针头进行改进,改为多个喷口进行喷涂药物,有助于药物均匀地分布在病灶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c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头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警示灯、2控制器、3盖板、31卡接部、4进药管、5把手、6针管、7容量刻度线、8针头、9压力装置、91蓄电池、92隔板、93电动伸缩杆、94压缩块、95橡胶塞、96压力传感器、10转轴、11凹槽、12玻璃隔层、13连接部、14第一喷口、15通管、16喷头、17第二喷口、18加热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肿瘤科放化疗用治疗管装置,其包括针管6,针管6顶端中部设有控制器2,针管6顶端边缘设有警示灯1,针管6上壁固定连接有压力装置9,针管6内壁内侧设有玻璃隔层12,针管6内部设有加热线圈18,针管6外侧设有容量刻度线7,方便直接观察针管6内的药物量,避免量过大或过少对患者病情造成不良影响,针管6中部外缘设有把手5,针管6外缘设有位于把手5上侧的进药管4,请参阅图4,进药管4管口设有转轴10,转轴10转动连接有盖板3,进药管4内壁上开设有凹槽11,请参阅图5,针管6下侧内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连接部13,连接部13下部固定连接有针头8,请参阅图6,针头8内部开设有等距分布的第一喷口14,针头8下部内侧贯通开设有通管15,通管15底部设有喷头16,喷头16底端设有多个第二喷口17,该装置可以实现稳持续稳定地注射药物,具有加热保温功能,减缓了患者的不适感,针头可拆卸,方便更换,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治疗管多是手动注射,注射效果和医护人员的能力水平和直接关系,为了使操作简便化,请参阅图3,特在压力装置9包括与针管6内壁固定连接的蓄电池91,蓄电池91下端固定连接有隔板92,隔板92下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93,电动伸缩杆93伸缩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块94,电动伸缩杆在针管6内部上下移动,压缩内部空气造成压力的变化,从而将药液通过针头8注射到病灶处,压缩块94外缘设有橡胶塞95,橡胶塞95便于使压力装置9与药物分离,避免污染,压缩块94下端设有压力传感器96,当针管6内部的压力达到控制器2的设定值时,触发警示灯1报警,从而提醒人员停止注射治疗,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为了更好地对针管进行密封,请参阅图4,所以在盖板3另一端设有卡接部31,卡接部31端头形状与凹槽11形状相仿,两者配合时密封性较好,同时也方便了药物的加入。

电动伸缩杆93、警示灯1均与控制器2信号输出端电气连接,压力传感器96与控制器2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

使用者首先手握把手5,将打开盖板3,将药液放入入药口4内,关闭盖板3,通过容量刻度线7时刻观察药液容量,避免出现差错,通过控制器2控制电动伸缩杆93伸缩部伸长,压缩针管6内部空气,压力传感器96通过控制器2的显示区展示实时压力值,当压力值超过控制器2的设定数值时,警示灯1报警,若无异常,则压缩块94继续推动药液向针头方向聚集,药液通过针头8的第一喷口14和第二喷口17喷涂在病灶处,注射结束后,取回治疗管,通过连接部13拆卸下针头并进行更换。该装置可以实现稳持续稳定地注射药物,具有加热保温功能,减缓了患者的不适感,针头可拆卸,方便更换,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