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需隔离器械专用盛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9969发布日期:2020-04-10 16:3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室需隔离器械专用盛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手术室需隔离器械专用盛放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二)高风险;(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在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存放时需要分门别类,同时需要避免器械上面落上灰尘,同时传统采用将器械放置到托盘上并采用布料覆盖,导致器械容易散乱以及被打翻,导致规整性不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手术室需隔离器械专用盛放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室需隔离器械专用盛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术室需隔离器械专用盛放装置,包括:盛放壳体、转动筒、加热机构以及消毒机构,所述盛放壳体靠近顶部的一侧设有开口,且开口上通过销轴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转动门;所述转动筒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盛放壳体内开设的安装腔内,且转动筒内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板分为多个规格相同的储放腔,每一个所述储放腔内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排列的隔板,且多个隔板将储放腔分割形成多个盛放空腔,每一个盛放空腔内均固定嵌合有硅胶块,且硅胶块上开设有用于插设手术室器械的插孔;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盛放壳体靠近顶部的空腔内;两个所述消毒机构分别设置在盛放壳体靠近底部的两个空腔中。

优选的,所述盛放壳体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与转动筒上的轴承固定连接的转钮,且转钮上张贴有与转动筒内储放腔相互匹配的标签。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主要由多个规格相同的排风扇以及加热管组成,多个规格相同的所述排风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盛放壳体靠近顶部的空腔内,且排风扇的排风口处固定安装有多个相同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安装的腔口与对应的安装腔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消毒机构主要由储液箱和雾化喷嘴组成,所述储液箱固定安装在盛放壳体靠近底部的空腔内,且储液箱内的潜液泵通过导管与雾化喷嘴固定连接,所述雾化喷嘴固定安装在连通腔中,且连通腔与对应的安装腔连通。

优选的,两个所述消毒机构之间的盛放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用于承接雾化消毒液液化后的承液箱。

优选的,所述盛放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且把手上套设有防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手术室用需隔离的器械分类放置到张贴有对应标签的储放腔内,同时将器械插设到硅胶块开设的插孔以保持器械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转动转钮使得储放有需要使用器械的储放腔转动到盛放壳体顶部的开口处,从而医护人员可以快速拿取,避免了器械直接暴露在外面而容易受到污染,有效的提高了器械的洁净性。

本实用新型将需要的器械进行分类放置,规避掉了医疗器械之间因为相互碰撞而造成损伤以及避免器械之间发生交叉感染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开启雾化喷嘴将储液箱内的消毒液进行雾化,雾化后的通过转动筒与安装腔之间的间隙飘散到各个储放腔内,对每一个储放腔中的器械进行消毒,保持每一个器械消毒的实时性。

本实用新型开启排风扇以及加热管,从而排风扇与加热管形成的热风对储放腔内的器械进行烘干:一方面使得消毒后的器械可以快干,降低医护人员在拿取器械使用时,器械表面残留过多的消毒液;另一方面提高器械表面的温度,使得医护人员使用时触觉无冰凉感,提高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手术室需隔离器械专用盛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转动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盛放壳体,2、安装腔,3、转动筒,4、承液箱,5、储液箱,6、雾化喷嘴,7、连通腔,8、排风扇,9、加热管,10、转动门,11、把手,12、转钮,13、储放腔,14、隔板,15、硅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一种手术室需隔离器械专用盛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转动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手术室需隔离器械专用盛放装置,包括:盛放壳体1、转动筒3、加热机构以及消毒机构,盛放壳体1靠近顶部的一侧设有与安装腔2连通的开口,且开口上通过销轴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转动门10,而盛放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11,且把手11上套设有防滑套,便于医护人员手提设备,提高了设备的拿取的便捷性。

请参阅图2,转动筒3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盛放壳体1内开设的安装腔2内(转动筒3与安装腔2之间存在有间隙,间隙在1.5~2.5mm),且转动筒3内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板分为多个规格相同的储放腔13,每一个储放腔13内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排列的隔板14,且多个隔板14将储放腔13分割形成多个盛放空腔,每一个盛放空腔内均固定嵌合有硅胶块15,且硅胶块15上开设有用于插设手术室器械的插孔。

其中,盛放壳体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与转动筒3上的轴承固定连接的转钮12,且转钮12上张贴有与转动筒3内储放腔13相互匹配的标签,使得转动转钮12时,医护人员可以知道转动筒3对应的器械转动到何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采用转轮式的结构储放医疗器械,将手术室用需隔离的器械(例如:手术刀、镊子、以及钳子等)分类放置到张贴有对应标签的储放腔13内,使得器械储放的更加有序,而不需要使用的器械不需担心会受到外界的细菌的侵染,同时将器械插设到硅胶块15开设的插孔具有弹性,能插孔内保持器械的稳定性(每一个盛放空腔中硅胶块15上的插口分别与放入的器械相互匹配);医护人员在使用时,通过打开转动门10,转动转钮12使得储放有需要使用器械的储放腔13转动到盛放壳体1顶部的开口处,从而医护人员可以快速拿取,避免了器械直接暴露在外面而容易受到污染,有效的提高了器械的洁净性,同时将需要的器械进行分类放置,规避掉了医疗器械之间因为相互碰撞的情况,和降低从而造成损伤以及器械之间发生交叉感染的概率。

请参阅图1,两个消毒机构分别设置在盛放壳体1靠近底部的两个空腔中,而消毒机构主要由储液箱5和雾化喷嘴6组成,储液箱5固定安装在盛放壳体1靠近底部的空腔内,且储液箱5内的潜液泵通过导管与雾化喷嘴6固定连接,雾化喷嘴6固定安装在连通腔7中,且连通腔7与对应的安装腔2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医护人员每间隔一段时间(例如120-240min)开启雾化喷嘴6将储液箱5内的消毒液进行雾化,雾化的后的分子直径在0.5~10μm,雾化后的通过转动筒3与安装腔2之间的间隙飘散到各个储放腔13内,对每一个储放腔13中的器械进行消毒,保持每一个器械消毒的实时性。

请参阅图1,加热机构设置在盛放壳体1靠近顶部的空腔内,而加热机构主要由多个规格相同的排风扇8以及加热管9组成,多个规格相同的排风扇8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盛放壳体1靠近顶部的空腔内(排风扇8的进风口上固定安装有多层过滤网),且排风扇8的排风口处固定安装有多个相同的加热管9,加热管9安装的腔口与对应的安装腔2相互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在盛放壳体1对器械进行消毒后,开启排风扇8以及加热管9,从而排风扇8与加热管9形成的热风对储放腔13内的器械进行烘干:一方面使得消毒后的器械可以快干,降低医护人员在拿取器械使用时,器械表面残留过多的消毒液;另一方面提高器械表面的温度,使得医护人员使用时触觉无冰凉感,提高适用性。

其中,两个消毒机构之间的盛放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用于承接雾化消毒液液化后的承液箱4,使得液化后的消毒液滴落至承液箱4内,由医护人员进行回收。

首先将装置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让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中,排风扇8的型号规格为gfdd365-150,加热管9的型号规格为bst002,而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