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手术进、出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3178发布日期:2020-06-09 20:17阅读:1137来源:国知局
关节镜手术进、出水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液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关节镜手术进、出水管。



背景技术:

关节镜手术包括膝、肩、踝、髋、肘关节的内镜手术,其中以膝、肩关节镜手术最多。关节镜手术视野是利用生理盐水持续灌注关节腔,使关节腔充盈从而获得手术操作视野。手术过程中生理盐水从鞘管右侧进入关节腔,从鞘管左侧、刨削手柄、等离子刀三处排出。现有的进出水管为通用的吸引管改造而成,进水管为一个y型冲水管连接一根吸引管,并将吸引管一端剪掉连接于鞘管右侧;鞘管左侧出水管为两根吸引管相连接,将其中一根两端剪掉便于连接鞘管及另一根吸引管,刨削手柄和等离子刀头也为两根吸引管相连接,将其中一根剪掉一端便于两根相连接。该方法的缺点:1、一台手术需要七根吸引管,且需要修剪连接,增加费用且浪费时间。2、四道管路加上摄像线、光源线、刨削手柄线、等离子刀线,手术台上会出现至少八组管道,加上这种通用型吸引管又粗又硬还容易卷,在手术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种管道相互缠绕,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整理各种管道,浪费时间,影响术者状态,破坏手术的延续性。3、三组排水管道需要三个独立的负压吸引装置,增加巡回护士工作量。4、吸引管比较硬,且连接于鞘管、刨削手柄、等离子刀,这些都是术者直接操作于术野的工具,关节镜手术是微创精细手术,吸引管的不灵活直接影响术者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关节镜手术进、出水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关节镜手术进、出水管,包括进水管体和出水管体,所述进水管体的一端设置有y型管,且y型管上均连接固定有穿刺针,且进水管体的上部设置有滴管,且水管体的下部设置有输液控制阀,所述出水管体的上部设置有三通接头,且三通接头上连接固定有三个分路管,且每个分路管上均设置有两个h型卡子,所述进水管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管件,所述出水管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固管件,且第一固管件和第二固管件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滴管为墨菲斯滴管。

优选的,三个所述分路管的下部粘连,三个所述分路管的上部分叉。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体的末端安装连接有注射针。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体的末端连接有负压吸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关节镜手术进、出水管均为一体化、较细、较软的水管,方便实用、造价成本低、易于推广,可以减少修剪连接带来的不必要繁琐,避免管路缠绕,易于术者操作,节约时间、精力,确保手术高效完成。

同时,本实用新型外观简洁、方便实用、造价成本低;能够将关节镜手术中多组进、出水管路管理有序,安装简易,术者使用轻便,节约时间、减少工作量、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关节镜手术进、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体、2出水管体、3第一固管件、4第二固管件、5连接带、11滴管、12y型管、13输液控制阀、21分路管、22h型卡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关节镜手术进、出水管,包括进水管体1和出水管体2,进水管体1的一端设置有y型管12,且y型管12上均连接固定有穿刺针,且进水管体1的上部设置有滴管11,滴管11为墨菲斯滴管,且水管体1的下部设置有输液控制阀13,出水管体2的上部设置有三通接头6,且三通接头6上连接固定有三个分路管21,且每个分路管21上均设置有两个h型卡子22,三个分路管21的下部粘连,三个分路管21的上部分叉,进水管体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管件3,出水管体2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固管件4,且第一固管件3和第二固管件4之间通过连接带5连接,进水管体1的末端安装连接有注射针,出水管体1的末端连接有负压吸引装置。

本实施例中,该装置为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附外包装。

进水管:为一稍粗于输血皮条的软管,长约2.5m,头端为y型管12,可同时接两袋生理盐水进行灌注,配墨菲斯滴管11、输液控制阀13,用于观察流速,其中y型管12上的为两个可插入生理盐水软袋的穿刺针,可使得两袋水同时进入管腔,保证进水量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替更换输液袋的方法不影响液体持续输入,进水管体1配墨菲斯滴管11,可观察进水流速;输液控制阀13用于控制水流大小,手术结束关闭输液控制阀13,防止水渗漏。

出水管的三根分路管21直径约4.5mm,长约2.5m的软管,相互粘连在一起,可以轻易撕开,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长度来撕开,撕到需要分开的距离来连接各种器械,末端汇合成一个接口,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

出水管的每根分路管21配两个h型卡子22,用于固定水管和其配套使用的操作器械管线。

其中进水管体1和出水管体2的管道质软,较软的管道连接在操作器械上具有很好的延展灵活性,能够跟着术者操作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为太硬而影响术者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关节镜手术进、出水管,包括进水管体(1)和出水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体(1)的一端设置有y型管(12),且y型管(12)上均连接固定有穿刺针,且进水管体(1)的上部设置有滴管(11),且水管体(1)的下部设置有输液控制阀(13),所述出水管体(2)的上部设置有三通接头(6),且三通接头(6)上连接固定有三个分路管(21),且每个分路管(21)上均设置有两个h型卡子(22),所述进水管体(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管件(3),所述出水管体(2)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固管件(4),且第一固管件(3)和第二固管件(4)之间通过连接带(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手术进、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11)为墨菲斯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手术进、出水管,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分路管(21)的下部粘连,三个所述分路管(21)的上部分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手术进、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体(1)的末端安装连接有注射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手术进、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体(1)的末端连接有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液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关节镜手术进、出水管,包括进水管体和出水管体,所述进水管体的一端设置有Y型管,且Y型管上均连接固定有穿刺针,且进水管体的上部设置有滴管,且水管体的下部设置有输液控制阀,所述出水管体的上部设置有三通接头,且三通接头上连接固定有三个分路管,且每个分路管上均设置有两个H型卡子,所述进水管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管件,所述出水管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固管件,且第一固管件和第二固管件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本实用新型外观简洁、方便实用、造价成本低,能够将关节镜手术中多组进、出水管路管理有序,安装简易,术者使用轻便,节约时间、减少工作量、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杨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