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种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9691发布日期:2020-07-07 14:2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种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肿瘤种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动物实验中需要建立动物肿瘤模型,这种在动物身上建立肿瘤模型的试验方法对人类的肿瘤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常见的方法是往小鼠皮下植入肿瘤组织块。

但是上述移植肿瘤的方法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植入肿瘤组织块时需要双手使用镊子,一只手撑开伤口另一只手夹取组织块放入皮下,操作过程较复杂,同时镊子夹取组织块可能使组织块受损,影响实验结果。

因此,发明一种肿瘤种植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肿瘤种植辅助装置,通过设有微型负压泵,利用微型负压泵产生的吸力将肿瘤组织块吸附在吸管口,避免用镊子夹取组织块导致组织块受损的状况,同时通过在吸管外铰接有伤口扩撑板,手握伤口扩撑板顶部使伤口扩撑板底部分开,从而将皮肤切口撑开,避免了双手操作,简化了操作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种植辅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设有吸管,所述吸管顶端与壳体内腔连通,所述吸管两侧均设有伤口扩撑板,所述伤口扩撑板中部与吸管铰接,所述伤口扩撑板顶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伤口扩撑板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吸管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柱体,所述柱体顶部延伸出壳体顶侧,所述柱体底部固定设有细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细杆套接,所述细杆插入吸管内部,所述第二弹簧底部与壳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盒,所述电源盒内部固定设有电池,所述电池顶部固定设有开关,所述开关延伸出电源盒顶侧,所述电池底部固定设有微型负压泵,所述微型负压泵底部与电源盒固定连接,所述微型负压泵一侧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与壳体内腔连通,所述微型负压泵另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电源盒外部连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壳体顶部,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壳体底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柱体顶部匹配,所述第二通孔与吸管顶部相匹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伤口扩撑板包括镊杆和镊手,所述镊杆顶部与镊手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镊杆竖直设置且贴合吸管外壁,所述镊杆底端向吸管一侧弯曲,所述镊手倾斜设置且与吸管之间的夹角设置为锐角。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柱体截面设置为“凸”字形,所述柱体顶端设有密封橡胶垫。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盒一侧设有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与电源盒活动卡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与开关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开关与微型负压泵之间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壳体、吸管、微型负压泵、电池、开关,开关可控制微型负压泵,微型负压泵抽气口与壳体内腔连通,吸管顶部与壳体内强连通,微型负压泵运转使吸管底部产生吸力,可以吸附住肿瘤组织块,避免用镊子夹取肿瘤组织块导致肿瘤组织块受损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发生,通过在吸管两侧设有伤口扩撑板,缓慢用力握住伤口扩撑板顶部可使伤口扩撑板底部分开,从而达到撑开小鼠皮肤切口的目的,简化了传统的双手使用镊子撑开皮肤切口的方式,通过设有柱体、细杆、第二弹簧,细杆插入吸管内部,通过用大拇指按压柱体顶部,从而使细杆向下移动,进而将吸管底部吸附的肿瘤组织块推入皮肤切口内,改变了传统用镊子夹取后放入的操作方式,更加简单高效;

2、通过在柱体顶端外圈设有密封橡胶垫,避免壳体顶部漏风,从而影响吸管底部的吸力,通过在柱体底部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底部与壳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使拇指按压柱体进而推出组织块后自动回到初始位置,通过在伤口扩撑板顶部与吸管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使握住伤口扩撑板后自动回到初始位置,通过设有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与电源盒活动卡接,使更换电池过程快速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1壳体、2吸管、3伤口扩撑板、4第一弹簧、5柱体、6细杆、7第二弹簧、8电源盒、9电池、10开关、11微型负压泵、12抽气口、13出气口、14密封橡胶垫、15电池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参照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到一种肿瘤种植辅助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设有吸管2,所述吸管2顶端与壳体1内腔连通,所述吸管2两侧均设有伤口扩撑板3,所述伤口扩撑板3中部与吸管2铰接,所述伤口扩撑板3顶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一端与伤口扩撑板3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另一端与吸管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柱体5,所述柱体5顶部延伸出壳体1顶侧,所述柱体5底部固定设有细杆6和第二弹簧7,所述第二弹簧7与细杆6套接,所述细杆6插入吸管2内部,所述第二弹簧7底部与壳体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盒8,所述电源盒8内部固定设有电池9,所述电池9顶部固定设有开关10,所述开关10延伸出电源盒8顶侧,所述电池9底部固定设有微型负压泵11,所述微型负压泵11底部与电源盒8固定连接,所述微型负压泵11一侧设有抽气口12,所述抽气口12与壳体1内腔连通,所述微型负压泵11另一侧设有出气口13,所述出气口13与电源盒8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壳体1顶部,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壳体1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柱体5顶部匹配,所述第二通孔与吸管2顶部相匹配,使吸管2与壳体1内部连通,有利于微型负压泵11运作后使吸管2底部产生吸力,同时柱体5顶端延伸出第一通孔,有利于对柱体5按压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伤口扩撑板3包括镊杆和镊手,所述镊杆顶部与镊手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镊杆竖直设置且贴合吸管2外壁,所述镊杆底端向吸管2一侧弯曲,所述镊手倾斜设置且与吸管2之间的夹角设置为锐角,当手部用力握持镊手时,镊杆底端向一侧移动,有利于将切口撑开,相比传统的使用镊子的方法更加简单有效;

进一步的,所述柱体5截面设置为“凸”字形,所述柱体5顶端设有密封橡胶垫14,提高了壳体1顶部的气密性,避免影响吸管2的吸力;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盒8一侧设有电池盖15,所述电池盖15与电源盒8活动卡接,有利于简单快速的更换电池9;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9与开关10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开关10与微型负压泵11之间电性连接,有利于手动控制微型负压泵11的运转,避免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是:

参照说明书附图1-4,首先,手握壳体1和伤口扩撑板3的镊手部分,用大拇指按下电源盒8顶部的开关,开关10控制电源盒8内部的微型负压泵11运作,通过微型负压泵11上的抽气口12与壳体1内腔连通,且吸管2顶端与壳体1内腔连通,从而使吸管2底端产生吸力,同时出气孔13向电源盒8外部排出气体,再用吸管2底端将准备好的肿瘤组织块吸附住,有利于不损伤肿瘤组织块的情况下移动肿瘤组织块,之后将肿瘤组织块对准小鼠皮肤表面切口,缓慢用力握住两个伤口扩撑板3的镊手部分,通过伤口扩撑板3中部与吸管铰接,伤口扩撑板3的镊手部分被向内按压时两个伤口扩撑板3的镊杆底部向外张开,从而将小鼠皮肤切口撑开,再用大拇指按压柱体5顶部,通过柱体5底部固定设有细杆6,柱体5缓慢下移,使细杆6下移并将吸附在吸管2底端的肿瘤组织块推入皮肤内,有利于单手实现整个操作过程,快速便捷;

参照说明书附图5,将肿瘤组织块注入皮肤内后,松开伤口扩撑板3和柱体5顶部,通过在柱体5底部设有第二弹簧7,柱体5在第二弹簧7弹力下回到初始位置,通过在吸管2和伤口扩撑板3顶部之间设有第一弹簧4,伤口扩撑板3在第一弹簧4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再用大拇指按压电源盒8顶部的开关10,从而关闭微型负压泵11,吸管2底端的吸力消失,当需要更换电池9时,将电源盒8一侧的电池盖15一端打开,将内部电池9更换,通过电池盖15与电源盒8活动连接,按压电池盖15即可关闭,有利于快速更换电池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