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4961发布日期:2020-07-07 14:2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术后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需要使用引流装置;引流装置主要用于病人体液或组织渗出液的引流,引流时通过引流管将体液引流到引流袋中,当引流袋满后,可以从引流袋底部经出液阀将体液排出。

但是,引流袋的出液阀一般都处于关闭状态;当引流袋中的液体爆满后,如果不及时发现将液体排出,就会造成引流管中的液体无法进入引流袋中,使得引流袋中液压大于或等于管体中液压,此时,容易发生引流袋中的液体回流至引流管中的问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护理人员都会对引流装置进行照看,会监测引流袋是否快满了,移动过程中会特别的注意是否有逆流现象发生;但是,完全依赖人为监控容易失误,若逆流会对患者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要一些自动防逆流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人员对引流装置做了一些改进,比如cn109316638a专利中公开的技术,通过在橡胶管中设置玻璃珠、配合使用流量阀来实现逆流的缓冲时间,增加医务人员反应时间来防止逆流;但是,上述装置操作复杂,并不能很好的实现自动防逆流,最终还是需要医务人员来对引流装置进行操作实现防逆流;

或如cn202740486u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技术,通过一端可动的柔性膜进行防逆流操作,但是,由于引流作业中管体中液压过低,在经过膜片时,其液体流量不一定能够使得膜片脱离弧形挡片,从而影响液体正常的进入引流袋中,若是膜片的柔性过大,又会造成引流袋中的液体容易将膜片向外压出,膜片向外变形后,引流袋中的液体回流;

再如cn204395071u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技术,其能够较好的实现液体的防逆流,但是该装置的结构过于复杂,并不能很好的适用于临床使用;

可见,上述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液体的防逆流操作,但是均有局限性,并不能完全实现自动的防逆流、会对液体的正常引流产生负面影响或者设备结构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术后引流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完全实现自动的防逆流、会对液体的正常引流产生负面影响或者设备结构复杂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术后引流装置,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端口设有接管组件,

所述接管组件为中通结构,其中通部分为蛇形通道;

所述接管组件一端设有锥形出料组件,所述锥形出料组件位于所述袋体中;

所述锥形出料组件远离所述接管组件的一端为出料口;

所述锥形出料组件外罩设有隔离出料组件,所述隔离出料组件远离所述接管组件的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隔离出料组件为柔性材质。

优选的,所述锥形出料组件和隔离出料组件之间形成缓冲空间。

优选的,所述蛇形通道通过出料口与所述缓冲空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缓冲空间与所述袋体的储存空间通过进料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内径小于所述出料口。

优选的,所隔离出料组件长度大于所述锥形出料组件。

优选的,所述锥形出料组件为弹性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隔离出料组件为膜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柔性的隔离出料组件能够有效的防止液体的逆流,通过由于隔离出料组件具有较好的单向流通性,因此不会影响正常的引流作业;

2.通过锥形出料组件,给与液体引流提供了较好的引流导向;

3.设备结构简单,在生产时即可完成设备设置,便于装置的临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中防逆流状态参考图。

图中:

10袋体,11储存空间,20隔离出料组件,21进料口,30锥形出料组件,31出料口,40接管组件,41蛇形通道,50缓冲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一种术后引流装置,包括袋体10,所述袋体10端口设有接管组件40,接管组件40上套设有引流管,接管组件40设置在袋体10端口;

所述接管组件40为中通结构,其中通部分为蛇形通道41;然后引流管中的液体从蛇形通道41中穿过进入袋体10中;

蛇形弯管具有多个弯头,当引流袋中液体压力较大时,多个弯头可以起到增加管内流体摩擦力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流速、降低液压,流速越大弯头对液体流速影响越大;另外,由于引流过程的液体是缓慢流进引流袋,所以在正常引流时对流速要求比较低(受弯头影响小);

结合图2中,所述接管组件40一端设有锥形出料组件30,所述锥形出料组件30位于所述袋体10中;引流液体先经过蛇形通道在经过锥形主料组件30;

所述锥形出料组件30远离所述接管组件40的一端为出料口31;

所述锥形出料组件30外罩设有隔离出料组件20,所述隔离出料组件20远离所述接管组件40的一端设有进料口21,所述隔离出料组件20为柔性材质,隔离出料组件20柔性较大,其能够贴附在锥形出料组件30的外侧面。

所述锥形出料组件30和隔离出料组件20之间形成缓冲空间50;引流液体通过出料口31后进入缓冲空间50中;

所述蛇形通道41通过出料口31与所述缓冲空间50连通。

所述缓冲空间50与所述袋体10的储存空间11通过进料口21连通。

所述进料口21内径小于所述出料口31,使得锥形出料组件30不会从进料口21穿过;如图3中,当进行袋体中液体爆满、或袋体被挤压后,隔离出料组件20形状变化,在逆向的液体作用下,隔离出料组件20会贴附在锥形出料组件30外部,此时,隔离出料组件20的内侧壁会覆在出料口31上,同时,隔离出料组件20变形后,进料口21收缩不利于液体逆向流动,从而起到了防止液体从袋体储存空间11中向外逆流的作用。

所隔离出料组件20长度大于所述锥形出料组件30,使得隔离出料组件20能够更好的遮覆锥形出料组件30上;

所述锥形出料组件30为弹性橡胶材质,锥形出料组件30不会在液体晃动作用下变形,其能保持锥形;在外部较大压力(比如人手挤压)下,可将锥形出料组件30挤压变形;

所述隔离出料组件20为膜状材料,膜状材料使其在液体中具有更好的变形能力,柔性度类同于塑料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作方式为:

如图2中,当液体从引流管中液体从蛇形通道41穿过经过锥形出料组件30,然后从出料口31进入缓冲空间50;

液体从缓冲空间50通过进料口21向存储空间11中流动;当液体从缓冲空间50箱存储空间11中流动时,由于所述隔离出料组件20为锥形,如图中,液体流动方向为隔离出料组件20大端口端至小端口端,从而液体流动过程中,隔离出料组件20能够较好的保持锥形,不会影响液体正常流动;

当袋体中液体爆满、或者袋体受到挤压时,存储空间11中液体有从进料口21逆向流动趋势时;此时,隔离出料组件20受到由外而内的外力,

蛇形通道41也使得逆向流动的液体流速减小,提高了防逆流的能力;此时隔离出料组件2不能保持良好的锥形;此时会出现图3中的情况;

如图3中,当隔离出料组件20受到由外而内的外力时,其锥形受到破坏,隔离出料组件20侧壁覆盖锥形出料组件30的出料口31;从而保证存储空间11液压在一定范围时,液体不能从出料口31逆向流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方案以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