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护理用的辅助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2421发布日期:2020-07-04 01:1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护理用的辅助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内科护理用的辅助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瘫痪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内科护理人员帮助瘫痪患者进行翻身,以此避免瘫痪患者由于长时间没有翻身患上其他疾病。由于瘫痪患者在翻身时全靠护理人员发力,这对护理人员来说,劳动强度较大,且在翻身过程中,容易使得伤到瘫痪患者。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护理用的辅助翻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科护理用的辅助翻身装置,包括一组底板、一组海绵垫和两组床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一组固定柱,两组所述床板分别位于固定柱的两侧,一组所述床板靠近固定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转动柱,两组所述转动柱均开设有圆柱孔,另一组所述床板靠近固定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开设有套装孔,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一组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穿过两组圆柱孔和套装孔与另一组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转动柱和转动板均转动连接于固定柱的圆周面,所述转动板位于两组转动柱之间;

两组所述床板的下表面远离固定柱的两角处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支腿,两组所述床板的下表面远离固定柱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两组连接板、一组转轴、两组限位环、一组套接环以及一组伸缩式液压缸,两组所述连接板的顶端与床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两组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套接环转动套装于与转轴的圆周面,所述转轴的圆周面固定套装有两组限位环,所述套接环位于两组限位环之间,所述套接环的底端与伸缩式液压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式液压缸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两组所述床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面均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内固定安装有吹风机,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出气孔,所述海绵垫铺设于两组床板的上表面。

作为优选的,两组所述床板的上表面远离固定柱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组侧板,两组侧板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绑带,两组所述绑带之间通过插扣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海绵垫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圆柱结构的分压孔。

作为优选的,四组所述支腿的下表面均与底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四组所述支腿的下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作为优选的,每一组所述空腔的底面均开设有两组进风孔,所述进风孔均为圆柱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科护理用的辅助翻身装置,通过伸缩式液压缸驱动一组床板翻转,从而使得躺在海绵垫一侧的患者翻身翻转到海绵垫的另一侧,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当一组床板翻转时,通过另一组床板的下表面的两组支腿和两组支撑板对患者进行有效支撑,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更加安全可靠;通过吹风机向床板内的空腔进行吹风,空腔内的气流通过出气孔进入海绵垫,加强了海绵垫的透气性,避免患者因长时间躺在海绵垫上而觉得闷热,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更宽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处的剖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床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垫的剖面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

1、底板;2、支腿;3、海绵垫;4、转轴;5、侧板;6、限位环;7、连接板;8、床板;9、伸缩式液压缸;10、套接环;11、支撑板;12、绑带;13、空腔;14、固定柱;15、转动柱;16、转动板;17、进风孔;18、吹风机;19、出气孔;20、分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科护理用的辅助翻身装置,包括一组底板1、一组海绵垫3和两组床板8,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板11,两组支撑板11之间设置有一组固定柱14,两组床板8分别位于固定柱14的两侧,一组床板8靠近固定柱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转动柱15,两组转动柱15均开设有圆柱孔,另一组床板8靠近固定柱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组转动板16,转动板16开设有套装孔,固定柱14的一端与一组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柱14的另一端穿过两组圆柱孔和套装孔与另一组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转动柱15和转动板16均转动连接于固定柱14的圆周面,转动板16位于两组转动柱15之间;

两组床板8的下表面远离固定柱14的两角处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支腿2,四组支腿2的下表面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贴合,四组支腿2的下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支腿2用于对床板8进行支撑,两组床板8的下表面远离固定柱1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包括两组连接板7、一组转轴4、两组限位环6、一组套接环10以及一组伸缩式液压缸9,两组连接板7的顶端与床板8固定连接,转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两组连接板7转动连接,套接环10转动套装于与转轴4的圆周面,转轴4的圆周面固定套装有两组限位环6,套接环10位于两组限位环6之间,套接环10的底端与伸缩式液压缸9的顶端固定连接,伸缩式液压缸9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式液压缸9用于驱动床板8围绕固定柱14进行转动;

两组床板8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13,每一组空腔13的底面均开设有两组进风孔17,进风孔17均为圆柱结构,每一组进风孔17内均固定安装有一组吹风机18,吹风机18用于向空腔13内进行吹风,床板8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与空腔13连通的出气孔19,海绵垫3铺设于两组床板8的上表面,空腔13内的气流通过出气孔19进入海绵垫3的内部,海绵垫3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圆柱结构的分压孔20,一组床板8在翻转时,海绵垫3会发生弯折,海绵垫3的内部会因弯折而互相挤压,分压孔20用于降低海绵垫3内部压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的,两组床板8的上表面远离固定柱1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组侧板5,两组侧板5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绑带12,两组绑带12之间通过插扣连接,通过两组绑带12将患者固定在海绵垫3上,防止患者从海绵垫3上滑落,增加了安全性。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使用该内科护理用的辅助翻身装置时,启动一组伸缩式液压缸9,一组伸缩式液压缸9驱动一组床板8进行翻转,从而使得躺在海绵垫3一侧逐渐向上弯折,护理人员在一旁帮助患者翻转到海绵垫3的另一侧,从而完成翻身,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一组床板8翻转的过程中,另一组床板8的下表面的两组支腿2和两组支撑板11对患者进行有效支撑,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启动吹风机18,吹风机18向床板8内的空腔13进行吹风,空腔13内的气流通过出气孔19进入海绵垫3的内部,加强了海绵垫3的透气性,避免患者因长时间躺在海绵垫3上而觉得闷热,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