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手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7521发布日期:2020-10-23 12:4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暖手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手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暖手宝。



背景技术:

暖手宝是一种可以自发热的保健用品,其采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式来实现自发热,但是目前的暖手宝整体呈现为一体结构,没有突出的部分,不利于用户固定把持,在使用时容易发生掉落的意外情况,导致暖手宝容易损坏。

且进一步的,目前的暖手宝很容易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对用户的使用体验不好,且暖手宝只能单面加热来暖手,使得其使用很受限。

由此,目前需要一种不容易发生意外掉落且使用体验更好的暖手宝。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暖手宝,通过指环扣的设置,方便用户固定暖手宝,不容易发生掉落的情况,尽可能避免了暖手宝因为掉落所造成损坏的情况,且本方案中的暖手宝,可以双面加热,且各自通过温控开关进行控制,使得可以有双面不同的温度设置,提升了使用的范围,满足了用户对不同加热温度的需要。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暖手宝,包括:指环扣、金属面盖、金属底盖、内托面盖、中框、内托底盖、环形的第一升温膜、环形的第二升温膜、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第一温控开关、第二温控开关、可充电的电池;其中,所述指环扣连接在所述金属面盖上;所述金属面盖、所述中框与所述金属底盖连接形成内部的容置空间;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容纳有所述内托面盖、所述内托底盖、所述第一升温膜、所述第二升温膜以及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第二隔热层;所述内托面盖与所述金属面盖之间依次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第二升温膜;所述内托底盖与所述金属底盖之间依次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隔热层与所述第二升温膜;所述第一升温膜紧贴所述金属面盖的内壁;所述第二升温膜紧贴所述金属底盖的内壁;所述第一升温膜通过所述第一温控开关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升温膜通过所述第二温控开关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内托面盖与所述中框、所述内托底盖依次连接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所述电池。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第二隔热层均为隔热棉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层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升温层的面积,当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第一升温层均被安装完毕时,所述第一隔热层将所述第一升温层全覆盖;

所述第二隔热层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升温层的面积,当所述第二隔热层与所述第二升温层均被安装完毕时,所述第二隔热层将所述第二升温层全覆盖。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指环扣为硅胶扣。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指环扣包括与所述金属面盖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扣环;

所述固定部为块状,所述金属面盖设置有固定连接孔;所述固定连接孔的面积小于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积,所述指环扣通过所述扣环从所述金属面盖的内侧穿过所述固定连接孔直到所述固定部紧贴所述金属面盖的内壁,以使得所述指环扣与所述金属面盖实现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扣环为一体结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托底盖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柱以及多个卡扣;所述内托面盖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点与所述卡钩;所述支撑点与所述支撑柱匹配,所述卡扣与所述卡钩匹配,使得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中框,直到紧贴所述支撑点,并使得所述卡扣与所述卡钩实现固定的方式实现所述内托底盖与所述中框以及所述内托面盖的固定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还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温控开关以及所述电池。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被固定在所述中框上,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充电口。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硅胶塞;所述硅胶塞与所述充电口匹配,用于遮挡封闭所述充电口。

以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暖手宝,包括:指环扣、金属面盖、金属底盖、内托面盖、中框、内托底盖、环形的第一升温膜、环形的第二升温膜、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第一温控开关、第二温控开关、可充电的电池;其中,所述指环扣连接在所述金属面盖上;所述金属面盖、所述中框与所述金属底盖连接形成内部的容置空间;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容纳有所述内托面盖、所述内托底盖、所述第一升温膜、所述第二升温膜以及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第二隔热层;所述内托面盖与所述金属面盖之间依次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第二升温膜;所述内托底盖与所述金属底盖之间依次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隔热层与所述第二升温膜;所述第一升温膜紧贴所述金属面盖的内壁;所述第二升温膜紧贴所述金属底盖的内壁;所述第一升温膜通过所述第一温控开关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升温膜通过所述第二温控开关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内托面盖与所述中框、所述内托底盖依次连接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所述电池。本方案通过指环扣的设置,方便用户固定暖手宝,不容易发生掉落的情况,尽可能避免了暖手宝因为掉落所造成损坏的情况,且本方案中的暖手宝,可以双面加热,且各自通过第一温控开关或第二温控开关进行控制,使得可以有双面不同的温度设置,提升了使用的范围,满足了用户对不同加热温度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暖手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暖手宝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暖手宝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暖手宝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指环扣;11-固定部;12-扣环;

2-金属面盖;21-固定连接孔;

3-金属底盖;

4-内托面盖;41-支撑点;42-卡钩;

5-中框;

6-内托底盖;61-支撑柱;62-卡扣

71-第一升温膜;72-第二升温膜;

81-第一隔热层;82第二隔热层;

91-第一温控开关;92-第二温控开关;

10-电池;

11-控制板;111-充电口;

12-硅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方案以下述具体实施例的方式来详细阐述本申请的方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暖手宝,如图1到图4所示,包括:指环扣1、金属面盖2、金属底盖3、内托面盖4、中框5、内托底盖6、环形的第一升温膜71、环形的第二升温膜72、第一隔热层81、第二隔热层82、第一温控开关91、第二温控开关92、可充电的电池10;其中,所述指环扣1连接在所述金属面盖2上;所述金属面盖2、所述中框5与所述金属底盖3连接形成内部的容置空间;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容纳有所述内托面盖4、所述内托底盖6、所述第一升温膜71、所述第二升温膜72、以及所述第一隔热层81、所述第二隔热层82;所述内托面盖4与所述金属面盖2之间依次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隔热层81与所述第一升温膜71;所述内托底盖6与所述金属底盖3之间也依次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隔热层82与所述第二升温膜72;所述第一升温膜71紧贴所述金属面盖2的内壁;所述第二升温膜72紧贴所述金属底盖3的内壁;所述第一升温膜71通过所述第一温控开关91与所述电池10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升温膜72通过所述第二温控开关92与所述电池10电性连接;所述内托面盖4与所述中框5、所述内托底盖6依次连接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所述电池10。

具体的,从外形上看,本方案的暖手宝由金属外壳与设在金属外壳上的指环扣1组成,通过指环扣1的设置,可以方便携带,方便用户使用本方案的暖手宝。

至于金属外壳则由金属面盖2、中框5与金属底盖3组成,金属面盖2与金属底盖3可以为铝合金材质,表面采用特殊工艺,例如可以采用磨砂结构,加大导热效果,底部铝合金采用负离子处理工艺,可以改善皮肤活力。由金属面盖2、中框5(具体安装时可以连接中框5的外沿,中框5的内部如图4所示,可以是镂空的)与金属底盖3的组合,形成一个内部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可以容纳所述内托面盖4、所述内托底盖6、第一升温膜71与第二升温膜72、以及第一隔热层81与第二隔热层82;金属面盖2与金属底盖3与中框5之间的连接可以为卡接(例如相邻的两者分别设置相互匹配的卡扣62与卡钩42),或者螺纹连接(例如相邻的两者的内外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相邻的两者之间焊接为一体的。

所述内托面盖4与所述金属面盖2之间依次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隔热层81与所述第一升温膜71(可以为基于电热的发热膜);所述内托底盖6与所述金属底盖3之间依次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隔热层82与所述第二升温膜72;所述第一升温膜71紧贴所述金属面盖2的内壁;所述第二升温膜72紧贴所述金属底盖3的内壁,以此第一升温膜71紧贴在金属面盖2上,且第二升温膜72与金属底盖3上,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传递到金属面盖2与金属底盖3,进而温暖用户。

第一升温膜71与第二升温膜72均可以为环形的形状,可以增加分别与之连接的金属面盖2、金属底盖3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更好更均匀的导热到金属面盖2与金属底盖3上,提升了温度扩散的均匀性。

而为了约束热量的传递,还设置有第一隔热层81与第二隔热层82,通过第一隔热层81与第二隔热层82的设置,使得第一升温膜71与第二升温膜72产生的热量只能被导向传递到金属面盖2与金属底盖3;且通过第一隔热层81与第二隔热层82的设置,可以保护相对第一升温膜71与第二升温膜72的另一面的装置,例如保护电池10等装置。

具体的第一隔热层81与第二隔热膜82均可以设置有反射层(例如可以为锡纸层),以此将热量反射到金属2面盖与金属底盖3,尽可能提升热效率。

所述第一升温膜71与第二升温膜72均通过所述温控开关9与所述电池10电性连接,温控开关9用于检测金属面盖2与金属底盖3的温度,可以被设置在紧贴金属面盖2与金属底盖3的位置,进而能更精准的检测到用户所感知到的温度,便于后续进行更精准的温控,例如可以设置45℃的工作模式,与55℃的工作模式,分别对应的工作温度例如可以为40℃-46℃、以及46℃-55℃的温度区间,通过两个温控开关9,可以设置两个温度调节范围,对整个暖手宝的温度进行控制,以此适配不同的需要,例如在55℃的工作模式下,用户可以用来暖肚子,可以缓解女性在月经期间的痛经现象,而在45℃的工作模式下,则可以用来温暖人体的面部,并可起到进行毛孔修复的作用。

具体的电池10可以为大容量的聚合物锂电池,保证发热的时间维持一个交叉的时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的温控开关9可以为温控计,通过温控开关9可以检测金属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而控制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层81与第二隔热层82均为隔热棉层。

具体的,通过隔热棉层的设置,避免了第一升温膜71与第二升温膜72的温度向内传导,同时可以起到保温,绝缘的作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进行保温和绝缘的作用,所述第一隔热层8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升温膜71的面积,当所述第一隔热层81与所述第一升温膜71均被安装完毕时,所述第一隔热层81将所述第一升温膜71全覆盖。

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二隔热层82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升温膜72的面积,当所述第二隔热层82与所述第二升温膜72均被安装完毕时,所述第二隔热层82将所述第二升温膜72全覆盖。

通过第一隔热层81与第二隔热层82分别将第一升温膜71与第二升温膜72全覆盖住的设置可以更好的保温,避免热量逸散,也可以更好的通过自身实现绝缘,提高了安全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携带与使用本方案的暖手宝,所述指环扣1为硅胶扣。通过硅胶扣的设置,硅胶扣很柔软,不是伤用户的手,手感很好,且比较耐拉伸,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固定住指环扣1,所述指环扣1包括与所述金属面盖2固定连接的固定部11、以及与所述固定部11连接的扣环12;

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部11为块状,所述金属面盖2设置有固定连接孔21;所述固定连接孔21的面积小于所述固定部11的横截面积(以此可以避免指环扣1被拉出),所述指环扣1通过所述扣环12从所述金属面盖2的内侧穿过所述固定连接孔21直到所述固定部11紧贴所述金属面盖2的内壁,以使得所述指环扣1与所述金属面盖2实现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强化结构强度,所述固定部11与所述扣环12为一体结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内托底盖6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柱61以及多个卡扣62;所述内托面盖4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点41(图中未示意)与所述卡钩42;所述支撑点41与所述支撑柱61匹配,所述卡扣62与所述卡钩42匹配,使得所述支撑柱61穿过所述中框5,直到紧贴所述支撑点41,并使得所述卡扣62与所述卡钩42实现固定的方式实现所述内托底盖6与所述中框5(具体固定时可以固定在中框5的内沿)以及所述内托面盖的固定连接。

具体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支撑与可拆卸的连接,通过支撑柱61可以实现更好的支撑,并保护内部的结构,为了便于拆卸,还设置有卡扣62与卡钩42,通过这两者的卡接,很方便实现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还设置有控制板11;所述控制板11连接所述温控开关9以及所述电池10。

具体的通过控制板11可以对暖手宝进行进一步的控制。例如可以有充电控制。

具体的控制板11可以为pcba(printedcircuitboard+assembly的简称,也就是说pcb空板经过smt上件,或经过dip插件的整个制程,简称pcba)板,该控制板11可以采用恒温模组结构,不紧解决了市面上暖手宝温度忽高忽低的难题,还解决了由于电流过大,导致暖手宝烧机的现象。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11被固定在所述中框5上,所述控制板11上设置有充电口111。

具体的,除了充电口111,也可以设置有输电口,输电口可以输出电源,在此情况下,当用户使用暖手宝时,还可以将手机利用电源线来连接输电口,以此实现对手机的供电,方便用户。

具体的充电口111可以连接控制板11上预设的充电控制保护电路,同样的,输电口可以连接控制板11上的输出控制保护电路,具体的充电控制保护电路与输出控制保护电路可以采用目前已有的方案,例如可以采用目前充电宝上的方案。具体的充电口111可以为micro_usb输入口;充电口111也可以采用micro_usb输出口。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安全性,还包括:硅胶塞12;所述硅胶塞12与所述充电口111匹配,用于遮挡封闭所述充电口111。

具体的硅胶塞12可以在不需要使用充电口111的时候,遮挡封闭所述充电口111;同样的,硅胶塞12还可以根据需要遮挡封闭其他的接口,例如输电口等。

以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暖手宝,包括:指环扣1、金属面盖2、金属底盖3、内托面盖4、中框5、内托底盖6、环形的第一升温膜71、环形的第二升温膜72、第一隔热层81、第二隔热层82、第一温控开关91、第二温控开关92、可充电的电池10;其中,所述指环扣1连接在所述金属面盖2上;所述金属面盖2、所述中框5与所述金属底盖3连接形成内部的容置空间;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容纳有所述内托面盖4、所述内托底盖6、所述第一升温膜71、所述第二升温膜72、以及所述第一隔热层81、所述第二隔热层82;所述内托面盖4与所述金属面盖2之间依次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隔热层81与所述第一升温膜71;所述内托底盖6与所述金属底盖3之间也依次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隔热层82与所述第二升温膜72;所述第一升温膜71紧贴所述金属面盖2的内壁;所述第二升温膜72紧贴所述金属底盖3的内壁;所述第一升温膜71通过所述第一温控开关91与所述电池10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升温膜72通过所述第二温控开关92与所述电池10电性连接;所述内托面盖4与所述中框5、所述内托底盖6依次连接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所述电池10。本方案通过指环扣1的设置,方便用户固定暖手宝,不容易发生掉落的情况,尽可能避免了暖手宝因为掉落所造成损坏的情况,且本方案中的暖手宝,可以双面加热,且各自通过第一温控开关或第二温控开关进行控制,使得可以有双面不同的温度设置,提升了使用的范围,满足了用户对不同加热温度的需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