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的血液吸引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2987发布日期:2020-06-30 20:0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的血液吸引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的血液吸引工具。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中,传统的吸引人体体液和血液的吸引管由硅橡胶材料加工而成,该吸引管由内外管套装成一体,内外管之间间距小,外管前段侧面有若干小孔,内管侧面无孔,其前端开放,该吸引管的后端通过接头与抽吸装置连接。这种吸引管由于外管侧面上的孔直径小,而且内外管之间间距小,因此,在手术中吸引体液时容易被液体中块状物堵塞,还有其外管侧孔分布范围较大,这样,该吸引管必须浸入到患者伤口体液的相当深度才能有效地吸引。

而且,作为神经外科手术,血液吸引时对伤口附近的组织的保护尤为关键,传统方式采用气动负压式吸引血液,存在如下缺陷:1、软质气管在手术过程中容易被弯折,弯折后造成负压变化,导致血液吸取的事情情况与医生的预估情况不一致,容易造成不良影响;2、当吸引管前端受到伤口组织或血块等非流体的堵塞时,气压增大,会更大程度的损伤伤口附近的组织,对患者早影响;3、传统方式采用内外管套设的方式以减小流通截面,从而对患者的伤口附近的组织进行保护,同时减小能够被吸引的最小血量,以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但是内外管套设的方式不仅容易堵塞、不利于清洗,而且吸引力不够柔和,损伤组织。总体而言,目前的血液吸引方式对组织的保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的血液吸引工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缓和吸引力,以对伤口附近的组织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的血液吸引工具,其特征在于,本血液吸引工具包括管状的笔体,所述笔体内具有储液腔,所述笔体的前端具有一笔头,所述笔头内具有与储液腔相通的进液腔,所述笔体内置有一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一插设在进液腔内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伸至笔头处,所述笔头处具有若干吸引小孔,所述螺杆的上端与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一转轴固定相连,所述转轴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支撑块和导通块,所述支撑块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导通块通过花键连接在转轴上,所述导通块滑动连接在储液腔的内壁上,所述导通块的下方的储液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一环形的制动片,所述导通块与支撑块之间连接有一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压簧,所述导通块上具有一贯穿导通块下端面和周面的流通孔,所述笔体上具有一能够连通流通孔在导通块周面上的开口的外接管。

工作状态如下:将笔头具有吸引小孔的部位置于待吸引区域,微型电机带动螺杆在进液腔内旋转,血液受负压作用随吸引小孔进入进液腔,血液在储液腔内积存形成对导通块的压力,如果此时导通块上的流通孔与外接管对通,血液则进入外接管内,外接管连接软管将血液输送至容器中,导通块上的流通孔与外接管对通时,储液腔内血液对导通块的压力较小,在压簧的作用下,导通块与制动片之间相互抵靠产生阻碍螺杆转速的阻力,该阻力不足以驱使螺杆停转,只是在该状态下尽可能的将储液腔内的血液排出,待导通块旋转至其上的流通孔与外接管不通时,储液腔内血液量增大,压力增大,导通块远离制动片,螺杆转速加快,导通块也快速旋转直至再次使流通孔与外接管相通。

从上述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在吸引小孔附近产生的负压力是不断变化的,且呈强弱交替状态,强负压存在的时间极短,当笔头处受到堵塞,即吸引小孔可能因为负压造成对伤口附近的组织造成吸附压力而损伤组织的时刻是稍纵即逝的,不仅能够及时消除因为血块等堵塞吸引小孔,而且不会因固定吸附压力对伤口组织造成伤害,这种装置对操作者的要求极低,不会因为操作者吸引血液时的压紧力和吸引部位所处位置的具体情况而对患者造成损伤。

在上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的血液吸引工具中,所述笔头处具有一外表面呈球面的遮挡片,各所述吸引小孔开设在遮挡片上,所述遮挡片外设置有一软质的、与遮挡片外廓适配的胶片,所述胶片的缘部与笔头固定相连,所述胶片的中部内壁与遮挡片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胶片为具有受压发生形变、能够恢复形变前的状态的硅胶材质制成,所述胶片上具有若干与吸引小孔错位分布的吸液小孔。

当笔头处吸引小孔的负压增大时,胶片形变后靠近遮挡片,使吸引小孔部分被堵塞,吸引力转移至其它没有被堵塞的吸引小孔处,从而避免对组织造成损伤,当吸引小孔全部被堵塞时,由于导通块处于旋转状态,待储液腔与外接管对通时,吸引小孔的负压减小,胶片复原。

在上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的血液吸引工具中,所述螺杆的下端通过一支撑板与进液腔的内壁相连,所述支撑板为镂空结构。

支撑块与螺杆之间转动连接,提高对螺杆的定位,提高同轴度和转动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血液吸引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笔体;11、储液腔;2、笔头;21、进液腔;22、遮挡片;23、吸引小孔;3、微型电机;4、螺杆;5、转轴;61、支撑块;62、导通块;63、制动片;64、压簧;65、流通孔;7、外接管;8、胶片;81、吸液小孔;9、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血液吸引工具包括管状的笔体1,笔体1内具有储液腔11,笔体1的前端具有一笔头2,笔头2内具有与储液腔11相通的进液腔21,笔体1内置有一微型电机3,微型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一插设在进液腔21内的螺杆4,螺杆4的下端伸至笔头2处,笔头2处具有若干吸引小孔23,螺杆4的上端与微型电机3的输出轴之间通过一转轴5固定相连,转轴5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支撑块61和导通块62,支撑块61固定在转轴5上,导通块62通过花键连接在转轴5上,导通块62滑动连接在储液腔11的内壁上,导通块62的下方的储液腔1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一环形的制动片63,导通块62与支撑块61之间连接有一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压簧64,导通块62上具有一贯穿导通块62下端面和周面的流通孔65,笔体1上具有一能够连通流通孔65在导通块62周面上的开口的外接管7。

工作状态如下:将笔头2具有吸引小孔23的部位置于待吸引区域,微型电机3带动螺杆4在进液腔21内旋转,血液受负压作用随吸引小孔23进入进液腔21,血液在储液腔11内积存形成对导通块62的压力,如果此时导通块62上的流通孔65与外接管7对通,血液则进入外接管7内,外接管7连接软管将血液输送至容器中,导通块62上的流通孔65与外接管7对通时,储液腔11内血液对导通块62的压力较小,在压簧64的作用下,导通块62与制动片63之间相互抵靠产生阻碍螺杆4转速的阻力,该阻力不足以驱使螺杆4停转,只是在该状态下尽可能的将储液腔11内的血液排出,待导通块62旋转至其上的流通孔65与外接管7不通时,储液腔11内血液量增大,压力增大,导通块62远离制动片63,螺杆4转速加快,导通块62也快速旋转直至再次使流通孔65与外接管7相通。

从上述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在吸引小孔23附近产生的负压力是不断变化的,且呈强弱交替状态,强负压存在的时间极短,当笔头2处受到堵塞,即吸引小孔23可能因为负压造成对伤口附近的组织造成吸附压力而损伤组织的时刻是稍纵即逝的,不仅能够及时消除因为血块等堵塞吸引小孔23,而且不会因固定吸附压力对伤口组织造成伤害,这种装置对操作者的要求极低,不会因为操作者吸引血液时的压紧力和吸引部位所处位置的具体情况而对患者造成损伤。

笔头2处具有一外表面呈球面的遮挡片22,各吸引小孔23开设在遮挡片22上,遮挡片22外设置有一软质的、与遮挡片22外廓适配的胶片8,胶片8的缘部与笔头2固定相连,胶片8的中部内壁与遮挡片22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胶片8为具有受压发生形变、能够恢复形变前的状态的硅胶材质制成,胶片8上具有若干与吸引小孔23错位分布的吸液小孔81。当笔头2处吸引小孔23的负压增大时,胶片8形变后靠近遮挡片22,使吸引小孔23部分被堵塞,吸引力转移至其它没有被堵塞的吸引小孔23处,从而避免对组织造成损伤,当吸引小孔23全部被堵塞时,由于导通块62处于旋转状态,待储液腔11与外接管7对通时,吸引小孔23的负压减小,胶片8复原。

螺杆4的下端通过一支撑板9与进液腔21的内壁相连,支撑板9为镂空结构。支撑块61与螺杆4之间转动连接,提高对螺杆4的定位,提高同轴度和转动灵敏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