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膝关节固定功能的充气气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9701发布日期:2020-08-05 01:23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膝关节固定功能的充气气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膝关节固定功能的充气气垫。



背景技术:

心内科介入术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技术,经过穿刺体表血管,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照下,送入心脏导管,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它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进展也非常迅速,它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是一种有创的诊治方法。

当介入术采用股动脉切口时,需在患者下肢股动脉/静脉处放置鞘管、iabp泵、超滤置管等医疗物品,因此需要固定患者下肢,目前患者下肢的约束通常使用踝部约束带,临床上约束带多由普通纱布或帆布制作,如果系带过紧,当患者发生躁动或觉察不适而出现大幅度动作时会产生如下几种情况:1、踝部勒伤情况;2、对腹股沟处的制动效果不好,患者下肢还是有可能发生屈曲扭动;3、长期绑定脚踝会导致脚步血液循环不良,产生足背局部水肿、淤血,足跟部皮肤压疮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的具有膝关节固定功能的充气气垫。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膝关节固定功能的充气气垫,包括充气垫,在充气垫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开设有“u”形的凹槽,在凹槽内设置与凹槽相配合的用于包裹膝盖的固定气垫,固定气垫的与充气垫长度方向相平行的一边与充气垫对接且连通,当固定气垫上翻时固定气垫的与充气垫长度方向相平行的且未与充气垫连接的一边与充气垫可拆卸连接,当固定气垫上翻时两个固定气垫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在固定气垫的与充气垫长度方向相平行的且未与充气垫连接的一边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固定绳,在充气垫的上表面设置用于与第一固定绳打结的第二固定绳,第一固定绳与第二固定绳一一对应。

优选地:第一固定绳设置两个且分别位于其所在的固定气垫一边的两端。

优选地:在一个固定气垫的下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平行于充气垫宽度方向的第一粘扣带,在另一个固定气垫的下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平行于充气垫宽度方向的第二粘扣带,第一粘扣带和第二粘扣带一一对应且粘接。

优选地:第一粘扣带和第二粘扣带均设置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充气垫两侧的位于患者膝关节处的可翻卷固定气垫来约束患者下肢,固定气垫与充气垫的连接非强制连接,可避免患者躁动时因用力过大而与固定装置之间产生过大压迫导致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充气的固定气垫可起到按摩作用,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其中,为了提高固定气垫的包覆效果,充气垫和翻卷后的固定气垫采用绳子打结固定,此种固定方式可根据每个患者膝盖处的粗细不同进行调节,使用灵活性更大,适应人群更广泛;为了保证患者膝盖的固定效果,两个翻卷后的固定气垫采用粘接固定,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气垫上翻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气垫水平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气垫;2-固定气垫;3-第一粘扣带;4-第二粘扣带;5-第二固定绳;6-第一固定绳;7-凹槽。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充气垫1,在充气垫1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开设有“u”形的凹槽7,在凹槽7内设置与凹槽7相配合的用于包裹膝盖的固定气垫2,固定气垫2的与充气垫1长度方向相平行的一边与充气垫1对接且连通,当固定气垫2上翻时固定气垫2的与充气垫1长度方向相平行的且未与充气垫1连接的一边与充气垫1可拆卸连接,当固定气垫2上翻时两个固定气垫2可拆卸连接。

相较于传统的踝部约束带会产生踝部勒伤、制动效果不好、血液循环不良、易产生并发症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充气垫1两侧的位于患者膝关节处的可翻卷的固定气垫2来约束患者下肢,束缚时只需将两个固定气垫2翻卷包裹于膝盖及与膝盖相邻的大小腿部分,并且固定气垫2包裹面积较大,不会在患者躁动时产生勒伤,充气垫1可如市面上的气垫床垫一样设置成交叉充放气形式,可起到按摩作用,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因为固定气垫2固定面积较大,固定效果更好,固定气垫2与充气垫1的连接非强制连接,固定气垫2与充气垫1可一体成型,会使患者产生有力却使不上的感觉,可避免患者躁动时因用力过大与固定装置之间发生过大压迫从而产生并发症的情况出现。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固定气垫2在上翻卷过程中保持翻卷状态,提高固定气垫2的包覆效果,需将翻卷后的固定气垫2进行简单的对患者无过大影响的形状固定,固定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可在充气垫1上设置钩环,在固定气垫2边缘设置挂钩,二者进行钩接;可在充气垫1的上表面设置魔术贴,在固定气垫2边缘亦设置与充气垫1上的魔术贴相配合的魔术贴,二者进行粘接。

而本实用新型中,考虑到每个患者膝盖处的粗细不同,若固定气垫2的翻卷程度可调节,那么使用灵活性就更大,适应人群更广泛,固定效果就更好。因此,在固定气垫2的与充气垫1长度方向相平行的且未与充气垫1连接的一边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固定绳6,在充气垫1的上表面设置用于与第一固定绳6打结的第二固定绳5,第一固定绳6与第二固定绳5一一对应。充气垫1和固定气垫2采用绳子打结固定,固定气垫2的松紧及覆盖尺寸均可调节。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固定气垫2翻卷后的稳定性,第一固定绳6设置两个且分别位于其所在的固定气垫2边缘的两端。

固定气垫2与充气垫1的单纯的可拆卸连接是无法对患者进行下肢限制的,患者下肢还可能出现左右晃动,其仅是保证固定气垫2翻卷后对膝盖及相关位置包裹较好,若要对患者肢体进行限制,特别是躁动患者的下肢进行限制,需将两个翻卷后的固定气垫2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如下,在一个固定气垫2的下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平行于充气垫1宽度方向的第一粘扣带3,在另一个固定气垫2的下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平行于充气垫1宽度方向的第二粘扣带4,第一粘扣带3和第二粘扣带4一一对应且粘接。当固定气垫2翻卷且与充气垫1打结固定后,一个固定气垫2上的粘扣带与另一个固定气垫2上的粘扣带粘接,其中粘扣带长度尽量延长,尽可能扩大两个粘扣带的粘接部位,提高两个固定气垫2连接的稳定性,且粘扣带若撕开需给予一个向上撕开的力,即使患者发生躁动也无法打开粘扣带,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固定气垫2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第一粘扣带3和第二粘扣带4可设置多个,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性和成本,设置两个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操作步骤为:患者躺于充气垫1上后(保证患者膝盖位于固定气垫2附近),上翻卷固定气垫2,使每个固定气垫2缠卷包覆在膝盖及与膝盖相邻的大小腿附近,将对应的第一固定绳6和第二固定绳5打结固定,通过调节打结松紧来保证固定气垫2与膝盖部位贴合,降低患者下肢自由活动的可能,最后将第一粘扣带3和第二粘扣带4粘接,将两个固定气垫2捆绑,对双腿进行限制。本实用新型使用较为方便,操作简单,无复杂操作步骤,且对医护人员的力量要求不大,同时患者因捆绑造成的不适感被大大降低,对患者的身体和情绪护理均较好,既提高了术后护理的安全性,也降低了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