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网膜下腔干细胞移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2319发布日期:2020-07-10 16: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视网膜下腔干细胞移植器,包括主体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针筒主体(11)、针筒端头(12)和针头(13),所述针筒主体(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针筒端头(12),所述针筒端头(12)背离所述针筒主体(11)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所述针头(13),所述针筒主体(11)的内部设有活塞机构(2),所述活塞机构(2)包括推杆(21)和活塞(22),所述针筒主体(11)的内部滑动卡合连接有所述活塞(22),所述活塞(22)背离所述针头(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推杆(21),所述推杆(21)背离所述活塞(22)的一端连接有操作机构(3),所述操作机构(3)包括套筒(31)、安装槽(34)、活动块(35)、齿轮(36)和第一弹簧(38),所述推杆(21)背离所述活塞(22)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筒(31)的内部,所述套筒(31)的内部设有所述安装槽(34),所述套筒(31)上设有所述安装槽(34)部位的一端卡合滑动连接有所述齿轮(36),所述齿轮(36)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38),所述套筒(31)的侧壁上滑动卡合连接有所述活动块(35),所述套筒(31)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筒(41)、限位槽(42)、第二弹簧端头(43)、第二弹簧(44)和抵块(45),所述套筒(31)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所述限位筒(41),所述限位筒(4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杆(21)背离所述活塞(22)的一端,且所述限位筒(41)的中部侧壁上开设有所述限位槽(42),所述限位槽(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端头(43),所述第二弹簧端头(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44),所述第二弹簧(44)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抵块(45),所述抵块(45)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块(35)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网膜下腔干细胞移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还包括刻度条(14),所述针筒主体(11)的外侧面上设有呈均匀分布的所述刻度条(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网膜下腔干细胞移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还包括固定带(15)和扣帽(16),所述针筒端头(12)外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带(15),所述固定带(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扣帽(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视网膜下腔干细胞移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3)还包括连杆(32)和推帽(33),所述套筒(31)背离所述推杆(21)的一端滑动卡合连接有所述连杆(32),所述连杆(32)朝向所述套筒(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齿轮(36)的中部,所述连杆(32)背离所述齿轮(36)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推帽(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视网膜下腔干细胞移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3)还包括限位杆(37),所述齿轮(36)背离所述连杆(32)的一端中部连接有所述限位杆(37),所述限位杆(37)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筒(41)的内部,且所述限位杆(37)被所述第一弹簧(38)所缠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网膜下腔干细胞移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1)内设有所述齿轮(36)的部位设有同所述齿轮(36)外缘相符的齿状孔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视网膜下腔干细胞移植器,包括主体机构、针筒主体、针筒端头、针头、活塞机构、推杆、活塞、操作机构、套筒、安装槽、活动块、齿轮、第一弹簧、限位机构、限位筒、限位槽、第二弹簧端头、第二弹簧和抵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握住推帽推动,连杆推动齿轮,令齿轮脱离套筒内壁上的齿状限位部分,同时令第一弹簧受到压缩形变,然后旋转推帽,令推帽转动最终带动抵块在套筒的内壁上旋转抵触滑动,当抵块转动至套筒上设有活动块处时,抵块对活动块推动,同时抵块进入活动块所处的卡槽内,则抵块受到限位作用,从而最终令推帽受到限位作用,使得在使用前不会发生误触推帽令干细胞液泄漏的情况,避免了干细胞液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波;韩洪起;冯春玲;吴学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优赛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