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4901发布日期:2020-08-11 21:45阅读:1048来源:国知局
除颤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除颤仪。



背景技术:

除颤仪是利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种医疗器械,是手术室必备的急救设备,对于进行心肺复苏,除颤是很重要的步骤之一。使用除颤仪时,需要在电极板上涂抹导电乳液,然后将涂抹上导电乳液的电极板接触患者,实现除颤。现有除颤仪使用完毕后,电极板上残留有导电乳液,需要擦拭干净,以提高设备的清洁度,利于设备的长久使用。然而目前许多除颤仪使用完毕后通过人工擦拭电极板,擦拭不方便且不高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除颤仪,电极板可快速高效均匀的粘取涂抹液和方便高效的擦洗使用后的涂抹液,清洁无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除颤仪,包括除颤仪本体、放置在除颤仪本体上的两个电极板,除颤仪本体包括一个楔形外侧面,楔形外侧面的下端设有用于放置电极板的凸出所述楔形外侧面的放置凸台,放置凸台沿垂直于水平方向的下端设有凸出放置凸台的支撑座,所述除颤仪还包括擦洗板,擦洗板位于支撑座的斜下方、与支撑座相对间隔设置,擦洗板凸出放置凸台的高度大于支撑座凸出放置凸台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擦洗板和支撑座之间的间隔连通。

所述除颤仪还包括废液杯,废液杯位于擦洗板和支撑座之间的间隔下方,废液杯容腔与所述间隔连通。

废液杯可取出的放置于除颤仪本体的底面,除颤仪本体的底部设有限制废液杯位置的限位座和圆锥形的弹性的卡扣,限位座较卡扣更靠近除颤仪本体的内部,限位座固定在除颤仪本体的底部,卡扣下端连接一弹簧,弹簧设于除颤仪本体底部的一凹槽内。

废液杯位于限位座和卡扣之间时,限位座和卡扣均接触废液杯,废液杯上端接触擦洗板的下端和放置凸台的下端。

擦洗板上可拆卸的套接有擦洗绵。

放置凸台沿垂直于水平方向的上端开设有连通除颤仪本体内部的涂抹间隙,除颤仪本体内部设有一涂抹槽,涂抹槽内盛装涂抹液和涂抹圆柱,涂抹圆柱的侧面和涂抹间隙贴合,且和放置凸台平面平齐。

除颤仪本体上开设有连通涂抹槽的用于添加涂抹液的加液孔。

涂抹圆柱可转动的设置,其中心轴架设在与所述楔形外侧面相邻的两个壁面上。

放置凸台沿水平方向的两侧设有凸出放置凸台的限位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极板可快速高效均匀的粘取涂抹液和方便高效的擦洗使用后的涂抹液;通过擦洗板和废液杯的设置,使电极板擦洗时不会误接接触除擦洗板外的其它结构,清洁无污染,废液杯可取出的设置,且放置位置设有限位结构,放置和取出准确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放置凸台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颤仪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颤仪,如图1~图3所示,包括除颤仪本体1和放置在除颤仪本体1上的两个电极板2,颤仪本体1其中一个外侧面为楔形的,称为楔形外侧面。楔形外侧面的下端设有用于放置电极板2的凸出所述楔形外侧面的放置凸台3,放置凸台3沿垂直于水平方向的下端设有凸出放置凸台3的支撑座9,放置凸台3沿水平方向的两侧设有凸出放置凸台3的限位边,支撑座9用于支撑电极板2,防止电极板2沿着倾斜的楔形外侧面下滑,限位边用于限制电极板2,防止电极板2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且起到防呆和标志作用,使操作者快速和准确的将电极板2放回。

放置凸台3沿垂直于水平方向的上端开设有连通除颤仪本体1内部的涂抹间隙11,涂抹间隙11和水平面平行、靠近放置凸台3的上端边缘,涂抹间隙1的长度等于放置凸台3的宽度,也等于电极板2的宽度,电极板2放置时,涂抹间隙11位于电极板2上方。除颤仪本体1内部设有一涂抹槽12,涂抹间隙11和涂抹槽12连通,涂抹槽12内盛装涂抹液和涂抹圆柱13,涂抹液具有导电性,涂抹圆柱13部分浸泡在涂抹液中。涂抹圆柱13为圆柱体,其中心轴架设在与所述楔形外侧面相邻的除颤仪本体1的两个壁面上,且所述中心轴和涂抹间隙11平行。涂抹圆柱13的侧面和涂抹间隙11贴合,且和放置凸台3平面平齐。所述中心轴和所述壁面通过轴承连接,使涂抹圆柱13相对除颤仪本体1可转动,且涂抹圆柱13和其中心轴共转动。需要说明的是,若将涂抹圆柱13的中心轴固定,仅涂抹圆柱13转动,则由于涂抹液的阻力作用,涂抹圆柱13和其中心轴之间的转动阻力增大。由上可知,需要使用除颤仪时,握住电极板2,推动其沿着所述放置凸台3上滑,电极板2持续接触并带动贴合涂抹间隙11的涂抹圆柱13转动,转动的涂抹圆柱13一边蘸取涂抹液,一边将蘸取的涂抹液通过抹间隙11粘在电极板2上,且涂抹间隙11靠近放置凸台3的上端边缘,放置凸台3凸出楔形外侧面,如此,电极板2粘上涂抹液后可迅速离开放置凸台3,使电极板2均匀、有效的蘸取涂抹液。除颤仪本体1上开设有连通涂抹槽12的用于添加涂抹液的加液孔,可通过加液孔往涂抹槽12内添加涂抹液。

所述除颤仪还包括擦洗板4和废液杯5,擦洗板4位于支撑座9的斜下方、与支撑座9相对间隔设置,且擦洗板4和支撑座9之间的间隔连通。废液杯5位于擦洗板4和支撑座9之间的间隔下方,废液杯5容腔与所述间隔连通。废液杯5可取出的放置于除颤仪本体1的底面,除颤仪本体1的底部设有限制废液杯5位置的限位座6和圆锥形的弹性的卡扣7,限位座6较卡扣7更靠近除颤仪本体1的内部,限位座6固定在除颤仪本体1的底部,卡扣7下端连接一弹簧8,弹簧8设于除颤仪本体1底部的一凹槽内。废液杯5位于限位座6和卡扣7之间时,限位座6和卡扣7均接触废液杯5,废液杯5上端接触擦洗板4的下端和放置凸台3的下端,如此,废液杯5放置好后没有间隙,放置杂质进入间隙。擦洗板4上可拆卸的套接有擦洗绵10,用于擦拭使用后的电极板2,擦洗后的废液通过擦洗板4和支撑座9之间的间隔流入废液杯5,定期取出和清理废液杯5。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完毕后,可直接将电极板2由上至下移动,使擦洗板4上的擦洗绵10接触电极板2,将电极板2上的废液刮下,刮下的废液通过擦洗板4和支撑座9之间的间隔流入废液杯5。擦洗板4的长度不小于电极板2的宽度,擦洗板4凸出放置凸台3的高度大于支撑座9凸出放置凸台3的高度,如此,刮洗时,操作者可快速准确对准擦洗板4,电极板2不会误接触支撑座9和楔形外侧面。对于废液杯5,需要取出清理废液时,通过把手拉动废液杯5,废液杯5推动锥形的卡扣7,使弹簧8压缩,卡扣7被推入除颤仪本体1底部凹槽内,可顺利取出废液杯5;当需要将废液杯5推入时,操作相同,且推入后,限位座6和卡扣7共同限制废液杯5的位置。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