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输液管道接头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2770发布日期:2020-07-14 17:2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医用输液管道接头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输液管道接头保护器。
背景技术
:在icu(重症监护室)或者血透室这类输液管道较多的科室,会经常需要医用输液三通来连接各种输液管道,为了保证医用输液三通与各种输液管道连接的安全性,临床上会将各连接头处拧紧,拧紧后再用无菌巾进行包裹,防止因外力导致管道脱落或者空气通过接口处进入到管道。在使用输液三通的任何时候,只要接头松脱或者滑落,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例如:患者血液外流、药物流失、空气栓塞等,如果患者是处于重要治疗阶段,比如做血滤、血浆置换或者进行体外循环等侵入性操作,更加需要格外注意,否则空气有可能会进入体内,形成空气栓塞,患者随时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但是无菌巾一般是蓝色或者白色,医务人员无法直观的看到被包裹的医用输液三通与各种输液管道的实时连接状况,需要掀开无菌巾进行检查,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外源性感染的几率。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输液管道接头保护器,旨在解决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无法直观查看到各管道连接状况的问题,保护输液管道连接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输液管道接头保护器,包括开有敞口的容纳壳体,以及铰接在所述容纳壳体上用于密封所述敞口的透明的壳盖;所述容纳壳体的避开铰接处的位置与所述壳盖的连接处分别开设有进管口和出管口,所述进管口用于供进液管穿过进入到所述容纳壳体内,所述出管口用于供输液管穿过进入到所述容纳壳体内;所述容纳壳体内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面向所述壳盖的方向开设有进管槽道、出管槽道和至少一放置槽;所述进管口、所述进管槽道、所述放置槽、所述出管槽道、所述出管口依次连通。优选的,所述容纳壳体内还设置有保温装置,所述保温装置位于所述放置板和所述容纳壳体远离所述壳盖的底壁之间。优选的,所述保温装置包括保温壳体和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加热端位于所述保温壳体内,所述电热管的供电端位于所述保温壳体外,所述保温壳体内用于装水;所述保温壳体外部还设置有热敏电阻和移动电源,所述热敏电阻、所述移动电源和所述电热管串联形成电路回路;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所述保温壳体的温度成正相关;所述容纳壳体上还开设有连接口,所连接口用于连通所述移动电源与所述容纳壳体外部电源。优选的,所述保温壳体面向所述连接口的外壁上还设置电路安装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安装壳体上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位于所述电路安装壳体背离所述保温壳体的外壁上,所述控制开关串联联入所述电路回路,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路回路的启闭;所述电路回路位于所述电路安装壳体内;所述移动电源的充电端位于所述电路安装壳体背离所述保温壳体的外壁上;所述电路安装壳体插入所述连接口,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移动电源的充电端均位于所述容纳壳体外部。优选的,所述容纳壳体远离所述壳盖的底壁上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容纳壳体内远离所述连接口的一侧,当所述保温装置位于所述容纳壳体内,且所述电路安装壳体完全插入所述连接口时,所述保温壳体远离所述连接口的一侧与所述限位块面向所述连接口的一侧贴合。优选的,所述进管槽道和所述出管槽道上均设置有限位板,以及与所述限位板数量对应的限位插孔,若干所述限位插孔对称并间隔分布在所述进管槽道路径和所述出管槽道路径的两侧;所述限位板为弹性板;所述限位板包括限位底板和与所述限位底板两端垂直连接的限位侧板,所述限位侧板的远离所述限位底板的一端用于和所述限位插孔过盈连接。优选的,所述放置板为透明板,所述放置板背离所述壳盖的一侧设置有荧光层。优选的,所述电路安装壳体背离所述保温壳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温度报警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报警器用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保温壳体内水温高于设定值时报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医用输液三通位于放置槽内,进液管位于进管槽道内,输液管位于出管槽道内,各管体均整齐放置在容纳壳体内,且壳盖为透明壳体,方便医护人员直接观察各管体的运行状态,查看是否泄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输液管道接头保护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容纳壳体和壳盖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放置板分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容纳壳体110敞口120进管口130出管口140连接口150限位块200壳盖300放置板310进管槽道320出管槽道330放置槽340限位板350限位插孔400保温装置410保温壳体420电路安装壳体430控制开关440移动电源的充电端450温度报警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用输液管道接头保护器。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医用输液管道接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有敞口110的容纳壳体100,以及铰接在容纳壳体100上用于密封敞口110的透明的壳盖200;容纳壳体100的避开铰接处的位置与壳盖200的连接处分别开设有进管口120和出管口130,进管口120用于供进液管穿过进入到容纳壳体100内,出管口130用于供输液管穿过进入到容纳壳体100内;容纳壳体100内设置有放置板300,放置板300面向壳盖200的方向开设有进管槽道310、出管槽道320和至少一放置槽330;进管口120、进管槽道310、放置槽330、出管槽道320、出管口130依次连通。具体的,进管槽道310和出管槽道320均包括第一槽道、槽道主道和若干第二槽道,第一槽道垂直连接槽道主道的其中一侧,第二槽道垂直连接槽道主道的另一侧,且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相互平行;第二槽道的背离槽道主道的一端连接放置槽330;进管槽道310的第一槽道的背离放置槽330的一侧连接进管口120,出管槽道320的第一槽道的背离放置槽330的一侧连接出管口130。具体的,容纳壳体100、壳盖200均为柔性壳体。医用输液三通位于放置槽内,进液管位于进管槽道310内,输液管位于出管槽道320内,各管体均整齐放置在容纳壳体100内,且壳盖200为透明材料,方便医护人员直接观察各管体的运行状态,查看是否泄漏。容纳壳体100内还设置有保温装置400,保温装置400位于放置板300和容纳壳体100远离壳盖200的底壁之间。参见图4,保温装置400包括保温壳体410和电热管,电热管的加热端位于保温壳体410内,电热管的供电端位于保温壳体410外,保温壳体410内用于装水;保温壳体410外部还设置有热敏电阻和移动电源,热敏电阻、移动电源和电热管串联形成电路回路;热敏电阻的阻值和保温壳体410的温度成正相关;容纳壳体100上还开设有连接口140,所连接口140用于连通移动电源与容纳壳体100外部电源。保温装置400加热结构简单,且可以保持水的恒温,从而达到控制输液温度,使病人在输液过程中体温保持在人体最舒适的温度区间内。具体的,保温壳体410内水的温度为15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当保温壳体410内水温位于25摄氏度时,所述热敏电阻阻值最大,以使电热管停止加热;当保温壳体410内水温低于15摄氏度时,热敏电阻阻值最小,以使电热管加热功率最大。保温壳体410面向连接口140的外壁上还设置电路安装壳体420,以及设置在电路安装壳体420上的控制开关430,控制开关430位于电路安装壳体420背离保温壳体410的外壁上,控制开关430串联联入电路回路,控制开关430用于控制电路回路的启闭;电路回路位于电路安装壳体420内;移动电源的充电端440位于电路安装壳体420背离保温壳体410的外壁上;电路安装壳体420插入连接口140,控制开关430和移动电源的充电端440均位于容纳壳体100外部。保温装置400和容纳壳体100设计为可分离的结构,这样方便根据病人需求输液温度选择是否进行加热。参见图2和图4,容纳壳体100远离壳盖200的底壁上设置有限位块150,且限位块150靠近容纳壳体100内远离连接口140的一侧,当保温装置400位于容纳壳体100内,且电路安装壳体420完全插入连接口140时,保温壳体410远离连接口140的一侧与限位块150面向连接口140的一侧贴合。限位块150的设置可以保证保温装置400在容纳壳体100内的牢固。参见图1和图3,进管槽道310和出管槽道320上均设置有限位板340,以及与限位板340数量对应的限位插孔350,若干限位插孔350对称并间隔分布在进管槽道310路径和出管槽道320路径的两侧;限位板340为弹性板;限位板340包括限位底板和与限位底板两端垂直连接的限位侧板,限位侧板的远离限位底板的一端用于和限位插孔350过盈连接。限位板340的使用可以将进液管和输液管限制在对应的槽道内,便于管体的整理。放置板300为透明板,放置板300背离壳盖200的一侧设置有荧光层。荧光层的设置可以使医护人员在无光环境也也能观察到各管体的运行状态。电路安装壳体420背离保温壳体410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温度报警器450和温度传感器,温度报警器450用于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保温壳体410内水温高于设定值时报警。温度报警器450可以提示医护人员或其它人员观察水温是否过高,当温度报警器450报警时,可以通过关闭控制开关430停止加热或直接拿出放置板300以使输液管远离热源来避免输液温度过高。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