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喷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喷药器。
背景技术:
喷药器是呼吸科常用的一种为患者上药的工具,其主要是向鼻腔或咽喉内这些较深的部位进行喷药。
现如今的喷药器需要医护人员进行人工加压,不仅浪费时间,在人工加压的过程中,手动作会影响喷药操作,增加患者痛苦,且喷药结束后,喷药管不方便进行收纳。鉴于此,我们提供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喷药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喷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如今喷药器人工加压,浪费时间以及喷药结束后,喷药管不方便收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喷药器,包括呈中空圆柱状的喷药筒,所述喷药筒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圆周外壁上安装有塑料轴承,所述塑料轴承上内套接有呈l型的喷药管,所述喷药管的一端部连接有喷药头,所述喷药管远离所述喷药头的一端部连接有呈倒置l型的抽药管,所述抽药管设置于所述喷药筒内,所述喷药筒的圆周外壁上嵌设有加压管,所述加压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抽药管上设置有手动阀,所述手动阀的设置于所述连接头上。
作为优选,所述喷药筒内底部采用半球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喷药管远离所述喷药头的一端部与所述塑料轴承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压管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远离所述加压管的一端部连接有充气泵。
作为优选,所述喷药筒的内壁上安装有气压传感器,所述充气管上连接有电磁阀,所述喷药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的电路板上安装有at89s52单片机和报警器。
作为优选,所述气压传感器通过导线与at89s52单片机的引脚p3.6端电连接,且at89s52单片机外接有报警电路和驱动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报警电路包括报警器和s8050三极管,且报警器的一端与at89s52单片机的vcc端连接,另一端与s8050三极管输出端连接,s8050三极管的输入端通过5k电阻与at89s52单片机的引脚p0.6端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路包括s8050三极管、t1p122复合管、1n4001二极管和电磁阀,且s8050三极管的输入端通过4.7k电阻与at89s52单片机的引脚p0.4端电连接,所述s8050三极管的输出端通过5.1k电阻与t1p122复合管的输入端电连接,且t1p122复合管的输出端分别串接有1n4001二极管和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呼吸科护理用喷药器通过加压管外接充气设备进行加压,提高内部压强,在使用时,直接通过手动阀进行打开即可,还可以通过手动阀调节喷药速度和喷药量;通过设置的塑料轴承,且喷药管与塑料轴承转动连接,可以进行90°转动,在使用时可以使喷药管与喷药筒垂直,喷药结束后,可以将喷药管转动°与喷药筒平行,方便进行收纳,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2、本呼吸科护理用喷药器能够在气压值过低时自动进行充气加压,智能化程度高,合理的控制喷药筒内气压值,医护人员使用时直接进行操作即可,不需要人工进行加压,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头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头收纳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药筒连接充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加压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示意图。
图中:1、喷药筒;11、加压管;12、单向阀;2、连接头;21、塑料轴承;22、喷药管;23、喷药头;24、抽药管;25、手动阀;3、充气泵;31、充气管;32、电磁阀;33、气压传感器;4、控制箱;41、电路板;42、at89s52单片机;43、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喷药器,如图1所示,包括呈中空圆柱状的喷药筒1,喷药筒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头2,连接头2的圆周外壁上安装有塑料轴承21,塑料轴承21上内套接有呈l型的喷药管22,喷药管22的一端部连接有喷药头23,喷药管22远离喷药头23的一端部连接有呈倒置l型的抽药管24,抽药管24设置于喷药筒1内,喷药筒1的圆周外壁上嵌设有加压管11,加压管11上设置有单向阀12,抽药管24上设置有手动阀25,手动阀25的设置于连接头2上。
进一步的,喷药筒1内底部采用半球状结构,充分利用喷药筒1内的药液,防止剩余。
具体的,喷药管22远离喷药头23的一端部与塑料轴承21转动连接,可以进行360°转动,方便进行收纳。
本实施例的呼吸科护理用喷药器通过加压管11外接充气设备进行加压,提高内部压强,在使用时,直接通过手动阀25进行打开即可,还可以通过手动阀25调节喷药速度和喷药量;通过设置的塑料轴承21,且喷药管22与塑料轴承21转动连接,可以进行360°转动,在使用时可以使喷药管22与喷药筒1垂直,如图2所示,喷药结束后,可以将喷药管22转动90°与喷药筒1平行,方便进行收纳,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加压管11连接有充气管31,充气管31远离加压管11的一端部连接有充气泵3。
进一步的,喷药筒1的内壁上安装有气压传感器33,充气管31上连接有电磁阀32,喷药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箱4,控制箱4内的电路板41上安装有at89s52单片机42和报警器43。
具体的,气压传感器33通过导线与at89s52单片机42的引脚p3.6端电连接,且at89s52单片机42外接有报警电路和驱动电路。
值得说明的是,报警电路包括报警器43和s8050三极管,且报警器43的一端与at89s52单片机42的vcc端连接,另一端与s8050三极管输出端连接,s8050三极管的输入端通过5k电阻与at89s52单片机42的引脚p0.6端电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驱动电路包括s8050三极管、t1p122复合管、1n4001二极管和电磁阀32,且s8050三极管的输入端通过4.7k电阻与at89s52单片机42的引脚p0.4端电连接,s8050三极管的输出端通过5.1k电阻与t1p122复合管的输入端电连接,且t1p122复合管的输出端分别串接有1n4001二极管和电磁阀32。
本实施例的自动充气加压的原理如下:首先在at89s52单片机42内设定喷药筒1内气压的最低值和最高值,之后利用气压传感器33持续的对喷药筒1内的气压值进行采集,并且将采集的数据送到at89s52单片机42内进行分析和处理,at89s52单片机42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采集的气压值与预先设定的初值进行比较。当采集到的气压值低于设定的最低值时,表明气压过低,需要充气加压,此时at89s52单片机42通过驱动电路可以控制电磁阀32打开进行充气,同时报警器43发出响声;充气一定的时间之后,当喷药筒1内的气压值达到预设的气压最高值时,at89s52单片机42检测到当前的气压值时,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电磁阀32闭合停止充气。
本实施例的呼吸科护理用喷药器能够在气压值过低时自动进行充气加压,智能化程度高,合理的控制喷药筒1内气压值,医护人员使用时直接进行操作即可,不需要人工进行加压,使用方便。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些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但并不包含对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本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