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7070发布日期:2020-07-07 14:1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织夹施夹钳,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



背景技术:

组织夹也可称为血管夹,用于在切除手术中截断夹闭体内血管和毛细器官。现有的组织夹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如专利申请号201710990766.2记载的u型双层结构组织夹,该u型双层结构组织夹的施夹钳结构较为复杂。另一种是如专利号200920197210.9记载的v形结构组织夹,这种组织夹结构简单,其施夹钳的结构也较为简单。

v形组织夹的施夹钳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夹闭组织夹来夹住血管,起到止血作用。这种施夹钳主要由操作把手、管体和上下钳头组成,操作把手通过控制管体内的推杆前后运动来控制上下钳头张开或闭合。在施夹钳的上下钳头上设有定位凹槽来固定组织夹,操作灵活方便。但现有的v形组织夹施夹钳仅有施夹功能,无法实现拆夹操作,在出现施夹位置不当或出错时,没有很好的方法和设备来拆夹,给医生的操作带来一定困扰。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号zl201420478089.8的专利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名称为:适用于胸腔和腹腔手术的拆夹钳,该适用于胸腔和腹腔手术的拆夹钳,包括钳杆,该钳杆内套有推杆,在该推杆的前端部与钳头相抵触,推杆的后端部设置有推式手柄;钳头前端的两个钳夹上分别设置有u型释放槽,该两个u型释放槽呈对应分布,且u型释放槽在钳头施夹时扣于止血夹的夹持弹簧端;钳头后端在与钳头夹片相接处放置有复位弹簧,且被夹于钳头夹片内;该钳头夹片被套固定于钳杆的前端部内,钳头夹片与钳头间设置有滑槽夹片。该拆夹钳在使用时,利用钳头夹持止血夹的尾部,其并不适用于v形组织夹,因为v形组织夹的前部具有卡扣结构,如果不使v形组织夹反向变形则无法使卡扣结构打开,从而无法实现拆夹操作。

基于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款施夹与拆夹一体的施夹钳来方便手术过程中的施夹与拆夹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组织夹施夹钳存在不具有拆夹功能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原有施夹钳的上下钳头后部设置拆夹结构,拆夹结构采用上下钳头上相互配合的中间定位槽、前部定位槽和后部定位槽对闭合的组织夹进行定位,利用上下钳头的夹闭作用使弧形的组织夹向两侧延展而使组织夹的扣钩打开,从而实现组织夹的快速拆夹,使原有施夹钳的施夹功能与拆夹功能一体,方便了手术的操作。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包括施夹钳主体,所述的施夹钳主体的前端具有能够开合的下钳头和上钳头,所述的下钳头和上钳头的前部具有施夹结构,该施夹结构包括分别设于下钳头和上钳头钳口前部的定位凹槽,所述的下钳头和上钳头的后部设有拆夹结构,所述的拆夹结构包括设于下钳头或上钳头的钳口后部的中间定位槽和设于另一者的钳口后部的前部定位槽和后部定位槽,所述的前部定位槽和后部定位槽在钳口闭合时分别位于对应的中间定位槽的两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下钳头和上钳头的钳口后部均设有中间定位槽、前部定位槽和后部定位槽,下钳头上的中间定位槽与上钳头上的前部定位槽、后部定位槽构成一组拆夹结构,上钳头上的中间定位槽与下钳头上的前部定位槽、后部定位槽也构成一组拆夹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下钳头和上钳头的钳口前部还设有位于定位凹槽后侧的夹闭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中间定位槽、前部定位槽和后部定位槽的槽宽略大于组织夹的夹臂宽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前部定位槽的前端和后部定位槽的后端均设有便于组织夹受挤压而沿长度方向延展的导向斜坡。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其上下钳头上设有施夹结构和拆夹结构,在原有施夹钳的上下钳头后部设置拆夹结构,拆夹结构采用上下钳头上相互配合的中间定位槽、前部定位槽和后部定位槽对闭合的组织夹进行定位,利用上下钳头的夹闭作用使弧形的组织夹向两侧延展而使组织夹的扣钩打开,从而实现组织夹的快速拆夹,使原有施夹钳的施夹功能与拆夹功能一体,方便了手术的操作;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其下钳头和上钳头的钳口后部均设有中间定位槽、前部定位槽和后部定位槽,下钳头上的中间定位槽与上钳头上的前部定位槽、后部定位槽构成一组拆夹结构,上钳头上的中间定位槽与下钳头上的前部定位槽、后部定位槽也构成一组拆夹结构,采用上述结构,组织夹正反方向均能够实现拆夹,保证了施夹钳具有顺手的操作方向,提高了操作方便性和灵活性;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其下钳头和上钳头的钳口前部还设有位于定位凹槽后侧的夹闭凹槽,便于组织夹的稳定施夹操作,提高了施夹操作的准确性;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其中间定位槽、前部定位槽和后部定位槽的槽宽略大于组织夹的夹臂宽度,且前部定位槽的前端和后部定位槽的后端均设有便于组织夹受挤压而沿长度方向延展的导向斜坡,在拆夹过程中,能够准确定位组织夹,且更加便于组织夹变形拆夹,拆夹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的钳头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的钳头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的施夹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的拆夹状态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施夹钳主体;2、下钳头;3、上钳头;4、定位凹槽;5、夹闭凹槽;6、中间定位槽;7、前部定位槽;8、后部定位槽;9、组织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包括施夹钳主体1,施夹钳主体1的前端具有能够开合的下钳头2和上钳头3,施夹钳主体1主要由操作把手、管体和推杆等组成,操作把手安装于管体的后部,下钳头2和上钳头3分别转动安装在管体的前部,推杆设于管体内部,其后部与操作把手相连接,由操作把手带动推杆在管体内前后运动,推杆的前部通过销轴与下钳头2和上钳头3尾部的长孔相配合,在推杆前移过程中,销轴在下钳头2和上钳头3尾部的长孔内前移,驱动下钳头2和上钳头3闭合,反之下钳头2和上钳头3张开,施夹钳主体1的其他具体结构原理与现有的组织夹施夹钳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不同地是,在本实施例中,下钳头2和上钳头3的前部具有施夹结构,后部具有拆夹结构,该施夹结构包括分别设于下钳头2和上钳头3钳口前部的定位凹槽4,该定位凹槽4优选采用半圆形,与组织夹9上的定位圆柱相匹配,施夹时,如图4所示,将施夹钳的下钳头2和上钳头3张开,对准包装盒内的组织夹9,使定位凹槽4与组织夹9的两个夹臂上的定位圆柱相卡扣,实现取夹操作,然后操作施夹钳,将组织夹9送到需夹闭的组织管处,按下操作把手,使下钳头2和上钳头3闭合,从而使组织夹9的两个夹臂前部的扣钩扣合,完成组织夹的击发施夹操作。为了使施夹更加稳定,在下钳头2和上钳头3的钳口前部还设有位于定位凹槽4后侧的夹闭凹槽5,下钳头2和上钳头3上的夹闭凹槽5在闭合后形成组织夹容腔,便于组织夹的稳定施夹操作,提高了施夹操作的准确性。下钳头2和上钳头3后部的拆夹结构包括设于下钳头2或上钳头3的钳口后部的中间定位槽6和设于另一者的钳口后部的前部定位槽7和后部定位槽8,前部定位槽7和后部定位槽8在钳口闭合时分别位于对应的中间定位槽6的两端,即当中间定位槽6设于下钳头2上时,前部定位槽7和后部定位槽8设于上钳头3上,当中间定位槽6设于上钳头3上时,前部定位槽7和后部定位槽8设于下钳头2上,中间定位槽6用于定位夹闭状态的组织夹9弧形拱起部分(如图5所示),前部定位槽7和后部定位槽8分别用于定位组织夹9的两个端部。拆夹时,将夹闭状态的组织夹9定位在拆夹结构上,然后操作施夹钳使下钳头2和上钳头3的钳口闭合,利用上下钳头的夹闭作用使弧形的组织夹9向两侧延展而使组织夹9的扣钩打开,从而实现组织夹的快速拆夹。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拆夹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下钳头2和上钳头3的钳口后部均设有中间定位槽6、前部定位槽7和后部定位槽8,下钳头2上的中间定位槽6与上钳头3上的前部定位槽7、后部定位槽8构成一组拆夹结构,上钳头3上的中间定位槽6与下钳头2上的前部定位槽7、后部定位槽8也构成一组拆夹结构,这样,组织夹正反方向均能够实现拆夹,保证了施夹钳具有顺手的操作方向,提高了操作方便性和灵活性。另外,中间定位槽6、前部定位槽7和后部定位槽8的槽宽略大于组织夹9的夹臂宽度,便于组织夹的准确定位,前部定位槽7的前端和后部定位槽8的后端均设有便于组织夹9受挤压而沿长度方向延展的导向斜坡,在拆夹过程中,能够准确定位组织夹,且更加便于组织夹变形拆夹,拆夹简单方便。

本实施例的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进行在原有施夹钳的基础上,对上下钳头进行改进更换即可实现施夹与拆夹一体的功能,具体可将原有上下钳头的长度适当延长,留出足够的拆夹定位空间,在上下钳头的后部钳口平面上设置相应的定位槽即可,利用v形组织夹的结构特点,闭合的组织夹为弧形结构,拆夹过程是向组织夹拱起方向反向施力,使组织夹趋于平直延展,从而使组织夹的两个夹臂端部的扣钩相脱离,实现组织夹拆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夹与拆夹一体的组织夹施夹钳,其上下钳头上设有施夹结构和拆夹结构,在原有施夹钳的上下钳头后部设置拆夹结构,拆夹结构采用上下钳头上相互配合的中间定位槽、前部定位槽和后部定位槽对闭合的组织夹进行定位,利用上下钳头的夹闭作用使弧形的组织夹向两侧延展而使组织夹的扣钩打开,从而实现组织夹的快速拆夹,使原有施夹钳的施夹功能与拆夹功能一体,方便了手术的操作。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