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麻醉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1418发布日期:2020-09-08 15:1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麻醉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麻醉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麻醉是施行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方法,亦用于控制疼痛。进行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操作时,病人会感到疼痛,需要用麻醉药或其他方式使之暂时失去知觉。

目前对躺卧在病床病人咽喉处麻醉用到麻醉喷雾装置,多为手持操作,手持操作过程稳定较差,有可能性造成插管插入到位置过深,与咽喉碰触力较大,造成咽喉处损伤,手持操作稳定性较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医用麻醉喷雾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使得插管插入到合适位置进行使用时,不易发生与咽喉发生碰撞,咽喉产生损伤可能性降低,稳定性提高的医用麻醉喷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麻醉喷雾装置包括:漏斗罐;搅拌加热机构,所述搅拌加热机构连接于漏斗罐;支撑缓冲机构,所述支撑缓冲机构连接于漏斗罐,支撑缓冲机构包括l形杆、螺纹杆、滑杆、支撑管、吸盘、滑块和弹簧,漏斗罐外侧面连接若干个l形杆,l形杆的另一端内部螺纹连接螺纹杆,螺纹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滑杆,滑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支撑管,支撑管的底部连接吸盘,滑杆的另一端通过若干个弹簧与支撑管的内底部连接,支撑管的内侧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长条槽,支撑管的另一端外侧壁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口撑导流机构,所述口撑导流机构连接于漏斗罐。

优选的,所述搅拌加热机构包括拉环、盖板、搅拌叶片、搅拌轴和加热管,漏斗罐内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加热管,漏斗罐顶部套设有盖板,盖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搅拌轴,搅拌轴顶端连接拉环,搅拌轴底端外侧壁连接若干个搅拌叶片。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靠近盖板外侧壁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盖板外侧面连接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口撑导流机构包括插管、硅胶管、小型水泵、气囊、导气管和口撑囊,漏斗罐靠近底部侧面安装有小型水泵,小型水泵进口与漏斗罐底部连通,小型水泵出口连通插管,插管另一端连通硅胶管,硅胶管外侧面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通孔,插管外侧面套设口撑囊,口撑囊通过导气管与气囊连通。

优选的,所述口撑囊呈环形并且内侧壁连接套管,套管与插管滑动连接,套管两端内侧壁连接阻尼垫,气囊与导气管的一端螺纹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麻醉喷雾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医用麻醉喷雾装置,通过支撑缓冲机构,能够安装在医疗床板使用,不需要医生一直手持操作,操作便利,放置床板上操作,其工作稳定性增加,使得插管插入到合适位置进行使用时,不易发生与咽喉发生碰撞,咽喉产生损伤可能性降低,稳定性提高,能够对均匀对咽喉处进行上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麻醉喷雾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漏斗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漏斗罐;2、搅拌加热机构;3、支撑缓冲机构;4、口撑导流机构;21、拉环;22、盖板;23、搅拌叶片;24、搅拌轴;25、加热管;31、l形杆;32、螺纹杆;33、滑杆;34、支撑管;35、吸盘;36、长条槽;37、滑块;38、弹簧;41、插管;42、硅胶管;43、套管;44、小型水泵;45、气囊;46、导气管;47、口撑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麻醉喷雾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漏斗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医用麻醉喷雾装置包括:漏斗罐1、搅拌加热机构2、支撑缓冲机构3、和口撑导流机构4。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撑缓冲机构3连接于漏斗罐1,支撑缓冲机构3包括l形杆31、螺纹杆32、滑杆33、支撑管34、吸盘35、滑块37和弹簧38,漏斗罐1外侧面连接若干个l形杆31,l形杆31的另一端内部螺纹连接螺纹杆32,螺纹杆32另一端固定连接滑杆33,滑杆33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支撑管34,支撑管34的底部连接吸盘35,滑杆33的另一端通过若干个弹簧38与支撑管34的内底部连接,支撑管34的内侧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长条槽36,支撑管34的另一端外侧壁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37,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旋转其支撑管34,能够带动螺纹杆32发生,从而能够调节其螺纹杆32长度,从而调节漏斗罐1合适高度使用,依靠吸盘35能够吸附床板上使用,不需要手持使用,稳定性增加,通过弹簧38、滑块37在长条槽36的内部滑动过程,从而能够人手瞬间力缓冲过程,降低上下晃动可能性,提高稳定性,更加适用于躺卧在病床上需要咽喉麻醉病人,不需要手持操作,医生操作更为便利。

参考图3所示,所述搅拌加热机构2连接于漏斗罐1,所述搅拌加热机构2包括拉环21、盖板22、搅拌叶片23、搅拌轴24和加热管25,漏斗罐1内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加热管25,漏斗罐1顶部套设有盖板22,盖板22的内部转动连接搅拌轴24,搅拌轴24顶端连接拉环21,搅拌轴24底端外侧壁连接若干个搅拌叶片23,能够对导入到麻醉液进行搅拌加热,搅拌加热能够使得加热温度更均匀,带有温度麻醉液喷洒到病人咽喉处,提高舒适度,

请参考图3所示,所述搅拌轴24靠近盖板22外侧壁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杆,能够保证其拉动拉环21过程,能够将盖板22直接牵引出,能够更换麻醉液或者清理整个漏斗罐1的内部。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口撑导流机构4包括插管41、硅胶管42、小型水泵44、气囊45、导气管46和口撑囊47,漏斗罐1靠近底部侧面安装有小型水泵44,小型水泵44进口与漏斗罐1底部连通,小型水泵44出口连通插管41,插管41另一端连通硅胶管42,硅胶管42外侧面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通孔,插管41外侧面套设口撑囊47,口撑囊47通过导气管46与气囊45连通,将口撑囊47塞入到口中使用,再通过按压气囊45,使得口撑囊47注气鼓起,从而能够让口腔内部上颚和下颚分开,防止牙齿对插管41进行挤压,使得插管41干瘪,影响麻醉液喷出,或者防尘舌头触碰其插管41,使得插管41在喉咙处发生晃动,咽喉处收到碰撞产生损伤。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口撑导流机构4连接于漏斗罐1,所述口撑导流机构4包括插管41、硅胶管42、小型水泵44、气囊45、导气管46和口撑囊47,漏斗罐1靠近底部侧面安装有小型水泵44,小型水泵44进口与漏斗罐1底部连通,小型水泵44出口连通插管41,插管41另一端连通硅胶管42,硅胶管42外侧面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通孔,插管41外侧面套设口撑囊47,口撑囊47通过导气管46与气囊45连通,开启小型水泵44,能够将麻醉液导出,通过开设有通孔能够均匀喷出,采用电动方式,使得喷洒量更均匀。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口撑囊47呈环形并且内侧壁连接套管43,套管43与插管41滑动连接,套管43两端内侧壁连接阻尼垫,气囊45与导气管46的一端螺纹连接,通过套管43内部阻尼垫能够增加与插管41滑动摩擦力,能够让口撑囊47移动合适位置稳定放置,不易产生偏离,保证插管41使用合适长度下,口撑囊47能够移动合适位置使用,通过移出气囊45和导气管46,能够让口撑囊47的内部气体排出,便于口中移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