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1823发布日期:2020-07-14 17:2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痰在外观上有黄、白、绿、红、黄白等色,性状可分为泡沫痰、果冻痰、脓痰,稀痰、血痰等,按部位可分为大肺叶痰、小肺叶痰等,咳、痰、喘、炎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主征,下呼吸道感染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感染主要的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多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是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见于寒冷季节,当呼吸道发生炎症病变时,呼吸道液体的成分就会发生改变,形成痰液,痰液中包含粘液、异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及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等成分,痰液中液体主要是由支气管粘膜上皮的分泌粘液的腺体和杯状细胞分泌的,腺体的分泌受迷走神经支配,刺激迷走神经可以促使腺体分泌增加,杯状细胞除了也受迷走神经支配外,在直接受到吸入的干燥空气、刺激性气体等刺激后亦分泌增加。

但是,现有的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存在的功能不完善,清除效果差,使用不方便,工作效率低,且给医务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的问题,对此需要设计一种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包括真空泵、痰液收集组件、痰液清除组件、三通阀、导入管、万向轮、电机、底板、异味消除盒、清洁球储箱、清洁球、连接通道,所述真空泵下方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安装在导入管表面,所述导入管右侧末端设有痰液清除组件,所述真空泵左侧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左侧安装有清洁球储箱,所述清洁球储箱内部设有清洁球,所述清洁球储箱左侧设有痰液收集组件,所述痰液收集组件下方安装有异味消除盒,所述异味消除盒右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下方设有底板,且底板下方两侧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痰液收集组件包括滤网块、滤布、吸附层、卡环和存储瓶,所述滤网块连接设置在滤布的下方,所述滤布的上方连接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的上端通过卡环连接存储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痰液清除组件包括面罩,所述面罩内壁安装有鼻扣,且鼻扣右侧安装有通气管,所述面罩两侧与束带连接在一起,且面罩右侧外壁与吸痰导入管相连,且吸痰导入管右侧与卡扣连接在一起,所述卡扣内壁安装有吸附通道,且吸附通道右侧安装有消毒层,所述卡扣右侧外壁开设有软管吸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附层的下方通过滤布与滤网块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层具体为医学灭菌海绵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消毒层内部设有消毒头,所述消毒头上设有通孔,且消毒头具体采用橡胶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管吸口具体采用橡胶构件,且软管吸口为圆形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的具体型号为y112m-4。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通过痰液收集组件与痰液清除组件的设置,有利于降低医务人员的麻烦,避免交叉感染,结构简单且使用,达到最佳使用效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痰液收集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痰液清除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泵、2-痰液收集组件、21-滤网块、22-滤布、23-吸附层、24-卡环、25-存储瓶、3-痰液清除组件、31-面罩、32-鼻扣、33-通气管、34-束带、35-吸痰导入管、36-卡扣、37-吸附通道、38-消毒层、39-软管吸口、4-三通阀、5-导入管、6-万向轮、7-电机、8-底板、9-异味消除盒、10-清洁球储箱、11-清洁球、12-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包括真空泵1、痰液收集组件2、痰液清除组件3、三通阀4、导入管5、万向轮6、电机7、底板8、异味消除盒9、清洁球储箱10、清洁球11、连接通道12,所述真空泵1下方设有三通阀4,所述三通阀4安装在导入管5表面,所述导入管5右侧末端设有痰液清除组件3,所述真空泵1左侧设有连接通道12,所述连接通道12左侧安装有清洁球储箱10,所述清洁球储箱10内部设有清洁球11,所述清洁球储箱10左侧设有痰液收集组件2,所述痰液收集组件2下方安装有异味消除盒9,所述异味消除盒9右侧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下方设有底板8,且底板8下方两侧安装有万向轮6,所述痰液收集组件2包括滤网块21、滤布22、吸附层23、卡环24和存储瓶25,所述滤网块21连接设置在滤布22的下方,所述滤布22的上方连接设置有吸附层23,所述吸附层23的上端通过卡环24连接存储瓶25。

其中,所述痰液清除组件3包括面罩31,面罩31内壁安装有鼻扣32,且鼻扣32右侧安装有通气管33,所述面罩31两侧与束带34连接在一起,且面罩31右侧外壁与吸痰导入管35相连,且吸痰导入管35右侧与卡扣36连接在一起,所述卡扣36内壁安装有吸附通道37,且吸附通道37右侧安装有消毒层38,所述卡扣36右侧外壁开设有软管吸口39。

其中,所述吸附层23的下方通过滤布22与滤网块21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层23具体为医学灭菌海绵块,有利于灵活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消毒层38内部设有消毒头,所述消毒头上设有通孔,且消毒头具体采用橡胶构件,有利于避免交叉感染,从而降低医务人员不必要的麻烦。

其中,所述软管吸口39具体采用橡胶构件,且软管吸口39为圆形开口,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

其中,所述电机7的具体型号为y112m-4,有利于工作稳定,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吸附层23的下方通过滤布22与滤网块21配合,有利于灵活使用,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消毒层28内部设有的消毒头避免交叉感染,从而降低医务人员不必要的麻烦,利用真空泵1与吸附通道37配合能够更好的吸痰清理,将过滤后的水抽到水箱81内,通过异味消除盒9和清洁球11可以去除空气中的异味,环保使用,在万向轮6与电机7的相互配合下有利于移动方便,结构简单且使用,达到最佳使用效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的呼吸科痰液清除装置存在的功能不完善,清除效果差,使用不方便,工作效率低,且给医务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