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心血管内科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7674发布日期:2020-07-29 02:35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心血管内科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可视化功能的心血管内科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听诊器自从被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听诊是医生确诊心血管疾病的必要医疗手段,在听诊过程中医生需要将耳塞塞在耳内,将听诊头放置在患者的心、肺部进行听诊。

现有的听诊器都是依靠一个弧形的钢片来将两个听件压在医生的耳朵处,由于这种弧形钢片弹簧的弹力是固定的,而每个人的耳间距是不相同的,因此对于许多医生经常会出现听件压迫过紧的现象,长时间使用会让使用者感到特别不适。传统听诊器只能对心音进行聆听,没有可视功能,使用起来并不是特别方便,影响医生对病人心脏的准确诊断;而且传统听诊器没有照明功能,光线不强的环境中影响其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心血管内科听诊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心血管内科听诊器,所述听诊器包括导音管、耳塞、挂绳、固定套管、弧形皮筋、固定装置、射灯、信号发生器、usb接口、连接线、手机、听管、听诊头和海绵垫;所述耳塞设置于所述导音管的i端和ii端;所述挂绳与所述导音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方便悬挂;所述固定套管设置于所述导音管的中间两侧;所述弧形皮筋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两个固定套管上;所述固定装置一端固接于所述导音管的底端,另一端与所述射灯固接;所述信号发生器一端与所述导音管的iii端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听管的i端固接;所述usb接口设置于所述信号发生器上;所述usb接口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手机连接;所述听管的ii端与所述听诊头固接;所述海绵垫设置于所述听诊头上。

优选地,所述耳塞为入耳式耳塞,方便使用。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的表面设有开关,控制所述射灯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信号发生器上设置有open按钮和close按钮。

优选地,所述手机上设置有专用app,用于显示心音波形。

优选地,所述海绵垫为空心圆形,厚度为1mm-2mm。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所述耳塞采用入耳式耳塞,摒弃了传统的耳塞结构,使听诊器用起来更加舒适,心音音效更加清晰。

(2)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套管和弧形皮筋”的结构代替传统的弧形钢片弹簧,使得导音管的开合更加方便,利用弧形皮筋减少导音管两侧听件的压迫力,增强使用者的舒适度,增长听诊器的使用时间。

(3)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固定装置和射灯,在光线良好时可以关闭射灯,在光线昏暗时可以打开射灯,方便了实际环境中医生对听诊器的使用。

(4)本实用新型利用“信号发生器-usb接口-连接线-手机app”的模式,将听诊器使用时所获得的心音,转换成电信号,并利用手机上的app加以显示,听觉和视觉相互结合,方便了医生对心脏病症的诊断。同时,所述信号发生器设置有open按钮和close按钮,“听诊模式”和“听诊+视诊模式”两者可以随时切换,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心血管内科听诊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心音可视化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首先,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心血管内科听诊器的结构图;所述心血管内科听诊器包括导音管1、耳塞2、挂绳3、固定套管4、弧形皮筋5、固定装置6、射灯7、信号发生器8、usb接口9、连接线10、手机11、听管12、听诊头13和海绵垫14;所述耳塞2设置于所述导音管1的i端和ii端;所述挂绳3与所述导音管1的上端固定连接,方便听诊器悬挂;所述固定套管4设置于所述导音管1的中间两侧;所述弧形皮筋5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两个固定套管4上;所述固定装置6一端固接于所述导音管1的底端,另一端与所述射灯7固接;所述信号发生器8一端与所述导音管1的iii端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听管12的i端固接;所述usb接口9设置于所述信号发生器8上;所述usb接口9通过所述连接线10与所述手机11连接;所述听管12的ii端与所述听诊头13固接;所述海绵垫14设置于所述听诊头13上。

工作原理:所述固定装置6表面设有开关,用来控制所述射灯7的通断;所述信号发生器8上设置有open按钮和close按钮,控制所述信号发生器8的工作,open按钮为“听诊+视诊”模式,close按钮为“听诊”模式。工作时,医生将此心血管听诊器放于胸前,将所述耳塞2放入耳中;若有手机11,则将所述手机11通过所述连接线10及usb接口9与所述所述信号发生器8连接,按下open按钮,采用“听诊+视诊”模式,同时打开手机11内预先下载的专用app,进行“听诊+视诊”工作;若无手机11,则按下close按钮,采用“听诊”模式,进行“听诊”工作;医生可依据实际的使用环境,利用所述固定装置6表面的开关按钮,自行决定所述射灯7是否工作。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心音可视化工作原理图。所述心音可视化工作主要由所述信号发生器8、usb接口9、连接线10和手机11加以实现。所述信号发生器8包含了传感器、音频编码解码模块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首先,所述传感器将心音信号转换成为音频信号,传输至音频编码解码模块;然后,所述音频编码解码模块将音频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传输至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其次,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将电信号进行数字加工处理,传输至usb接口9;最后,加工处理后的电信号经过usb接口9和连接线10,传输至手机11,在所述手机11中的专用app中加以视觉实现。

此外,所述耳塞2为入耳式耳塞,方便使用。

另外,所述海绵垫14为空心圆形,厚度为1mm-2mm,使患者使用起来更为舒适。

最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心血管内科听诊器,其具体的技术特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所述耳塞采用入耳式耳塞,摒弃了传统的耳塞结构,使听诊器用起来更加舒适,心音音效更加清晰。

(2)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套管和弧形皮筋”的结构代替传统的弧形钢片弹簧,使得导音管的开合更加方便,利用弧形皮筋减少导音管两侧听件的压迫力,增强使用者的舒适度,增长听诊器的使用时间。

(3)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固定装置和射灯,在光线良好时可以关闭射灯,在光线昏暗时可以打开射灯,方便了实际环境中医生对听诊器的使用。

(4)本实用新型利用“信号发生器-usb接口-连接线-手机app”的模式,将听诊器使用时所获得的心音,转换成电信号,并利用手机上的app加以显示,听觉和视觉相互结合,方便了医生对心脏病症的诊断。同时,所述信号发生器设置有open按钮和close按钮,“听诊模式”和“听诊+视诊模式”两者可以随时切换,方便使用。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