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部伸缩调节装置及应用该调节装置的理疗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7487发布日期:2020-07-07 14:3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部伸缩调节装置及应用该调节装置的理疗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脚部伸缩调节装置及应用该调节装置的理疗椅。



背景技术:

现有头部治疗仪仅限于改善头脑五官的微循环障碍和水肿、炎症、疼痛、癌症康复等,由于人体构的特殊,所有器官都有神经延接至足部,其末稍神经区块,就是所谓的反射区,而增加脚部能量发生器的使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顺畅,疏通人体能源循环管道之障碍,促进器官部位功能之正常与各器官系统间的协调,加强新陈代谢,刺激细胞产生活力防止老化,恢复退化器官机能,因此需要一种可将脚部能量发生器作用在理疗椅上的脚部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脚部伸缩调节装置及应用该调节装置的理疗椅,该调节装置可将脚部发生器固定在理疗椅上,并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实现腿部0-90度范围内的任一调节,脚腕部的弯曲角度调节,从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脚部伸缩调节装置,包括:推杆电机、腿部拉伸装置、脚部红外发射源和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所述推杆电机水平设置,其伸出端与腿部拉伸装置铰接,通过推杆电机伸出长度的不同可使腿部拉伸装置与推杆电机间形成0-90度的调节区间,所述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水平铰接在腿部拉伸装置的底部,腿部拉伸装置可带动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同步实现上下滑动式锁紧,并且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可实现向上翻动,所述脚部红外发射源安装在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腿部拉伸装置包括连接管、锁紧管、锁紧压把和滑动管,所述锁紧管对称固定在连接管的两端,在每个锁紧管内设有滑动管,在滑动管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滑槽,在相对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单侧孔,所述单侧孔沿滑动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滑动管与锁紧管通过设置在锁紧管外壁上的锁紧压把与单侧孔的配合可实现滑动管位置的锁定,在每个锁紧管的顶端和滑动管的底端分别安装有上弹簧锁紧管堵和下弹簧锁紧管堵,且在上弹簧锁紧管堵和下弹簧锁紧管堵之间安装有拉伸弹簧。

优选地,所述锁紧压把包括压把、锁紧堵、销钉和弹簧,所述压把一端为弧形下压端,另一端为锁定端,压把的中部与锁紧管通过连接架实现转动连接,且压把的两端以连接架为轴心可实现上下运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压把的弧形下压端和锁紧管之间;所述锁紧堵一端垂直固定在压把的锁定端上,另一端插入到锁紧管内,且锁紧堵可插入到滑动管上的单侧孔内。

优选地,在锁紧管的外壁上还安装有防止滑动管从锁紧管内脱出的防脱装置,所述防脱装置包括防脱螺母和与防脱螺母配合的防脱螺钉,所述防脱螺母固定在锁紧管的外壁上,防脱螺钉旋入防脱螺母后,其伸入端与滑动管上的滑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上弹簧锁紧管堵和下弹簧锁紧管堵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侧螺纹孔板、堵片、螺杆和侧短板,所述侧螺纹孔板与侧短板相对设置,且固定在堵片同一侧,所述螺杆的一端垂直固定在侧螺纹孔板侧壁上,且螺杆的另一端与侧短板的端部间留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包括红外发射源托板、带孔耳片、螺纹套、角度调节旋钮和挡板,所述带孔耳片对称固定在红外发射源托板的上表面缘处,所述挡板垂直固定在红外发射源托板上,且位于两个带孔耳片之间,挡板与两个带孔耳片共同围合成c字形,所述螺纹套的一端与挡板垂直,螺纹套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旋钮实现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旋钮包括橡胶垫、金属圆垫、旋钮和不锈钢螺栓,所述旋钮与不锈钢螺栓的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橡胶垫和金属圆垫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在不锈钢螺栓的头部。

优选地,在红外发射源托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加强筋。

一种应用脚部伸缩调节装置的理疗椅,包括座椅框架和脚部伸缩调节装置,所述脚部伸缩调节装置铰接在座椅框架的下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杆电机与腿部拉伸装置的配合,可实现腿部拉伸装置在0-90度范围内任意调节,而且腿部拉伸装置的底部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拉伸调节和锁定,为了提供使用者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还能对使用者脚腕的弯曲度进行角度调节;

2、本实用新型通过腿部拉伸装置中设置的上弹簧锁紧管堵、锁紧管、锁紧压把、拉伸弹簧、滑动管和下弹簧锁紧管堵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腿部拉伸装置的拉伸、锁定和自动复位功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中角度调节旋钮与螺纹套旋紧深度的不同,可实现滑动管与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间角度的变化,从而实现使用者脚腕部的角度调节;

4、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调节灵活方便、可实现多种角度的位置变化,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腿部拉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锁紧压把与锁紧管的位置关系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图3的a处放大图;

图6为下弹簧锁紧管堵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滑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后视图;

图10为上弹簧锁紧管堵、锁紧管、拉伸弹簧、滑动管和下弹簧锁紧管堵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

图13为角度调节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脚部伸缩调节装置安装在理疗椅上的位置关系图;

其中:1推杆电机、2腿部拉伸装置、20防脱螺母、201软垫把接支撑垫片、21连接管、22锁紧管、23锁紧压把、231压把、232锁紧堵、233销钉、234弹簧、24滑动管、241滑槽、242单侧孔、25上弹簧锁紧管堵、26下弹簧锁紧管堵、261侧螺纹孔板、262堵片、263螺杆、264侧短板、27拉伸弹簧、28椅子铰接孔板、29电机铰接孔板、3脚部红外发射源、4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41红外发射源托板、42带孔耳片、43螺纹套、44角度调节旋钮、441橡胶垫、442金属圆垫、443旋钮、444不锈钢螺栓、45挡板、5座椅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脚部伸缩调节装置,包括:推杆电机1、腿部拉伸装置2、脚部红外发射源3和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4,所述推杆电机1水平设置,推杆电机1采用250毫米行程的电机,具有速度和缓、平稳、效率高的特点。推杆电机1伸出端通过连接杆与腿部拉伸装置2的中部铰接,通过推杆电机1的伸出长度不同可使腿部拉伸装置2与推杆电机1间形成0-90度的调节区间,所述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4水平安装在腿部拉伸装置2的底部,腿部拉伸装置2可带动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4实现上下滑动,确定位置后可实现位置的锁紧定位,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4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实现向上不同角度的翻动,所述脚部红外发射源3安装在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4上。

进一步地,如图2、图8和图9所示,所述腿部拉伸装置2包括连接管21、锁紧管22、锁紧压把23和滑动管24,所述锁紧管22为两个,对称固定在连接管21的两端,在每个锁紧管22顶部相对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用来与理疗椅连接的椅子铰接孔板28,在连接管21上固定有用来与电机连接的电机铰接孔板29,在每个锁紧管22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软垫把接支撑垫片201,在使用者不使用脚部照射时,可在两个软垫把接支撑垫片201之间安装一个软垫长板,将腿部放置在上面,可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起到托举的作用。在每个锁紧管22内设有滑动管24,滑动管24的顶部滑动设置在锁紧管22内,滑动管24的底部位于锁紧管22外部。在每个滑动管24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滑槽241,所述滑槽241长度方向与滑动管24的长度方向相同,且滑槽241的长度小于滑动管24的长度;在滑槽241相对的滑动管24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单侧孔242,所述单侧孔242沿滑动管2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滑动管24与可在锁紧管22内上下滑动,并且通过设置在锁紧管22外壁上的锁紧压把23与单侧孔242的配合可实现滑动管24位置的锁定。在每个锁紧管22的顶端和滑动管24的底端分别安装有上弹簧锁紧管堵25和下弹簧锁紧管堵26,在上弹簧锁紧管堵25和下弹簧锁紧管堵26之间安装有拉伸弹簧27,且拉伸弹簧27位于滑动管24内部,所述拉伸弹簧27在滑动管24拉伸时,处于伸长状态,当滑动管24没有外力拉伸时,拉伸弹簧27可带动滑动管24自动缩回到锁紧管22内,使滑动管24处于最短的伸出尺寸。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锁紧压把23包括压把231、锁紧堵232、销钉233和弹簧234,所述压把231一端为弧形下压端,弧形下压端可提供较大的下压空间,另一端为锁定端。压把231的中部或偏向下压端的位置通过连接架实现与锁紧管22的转动连接,且压把231的两端以连接架为轴心可实现上下运动,所述弹簧234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销固定在压把231的弧形下压端和锁紧管22之间,用来实现压把231下压后的自动复位。所述锁紧堵232一端垂直固定在压把231的锁定端上,另一端可插入到锁紧管22内,且锁紧堵232可插入到滑动管24上的单侧孔242内,当锁紧堵232插入到单侧孔242内时,就实现了锁紧管22与滑动管24间的位置锁定;当压把231下压弹簧234时,锁紧堵232与锁紧管22分离,滑动管24可在锁紧管22内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在锁紧管22的外壁上还安装有防止滑动管24从锁紧管22内脱出的防脱装置,所述防脱装置包括防脱螺母20和与防脱螺母20配合的防脱螺钉,所述防脱螺母20固定在锁紧管22的外壁上,防脱螺钉旋入防脱螺母20后,其伸入端与滑动管24上的滑槽241相配合,通过防脱螺钉与滑槽241的配合,既可以防止滑动管24从锁紧管22内脱出,又可以使滑动管24在滑动过程中保持滑动的稳定性,不会在滑动过程中产生晃动。

进一步地,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所述上弹簧锁紧管堵25和下弹簧锁紧管堵26是用来对拉伸弹簧27进行端部固定的,并且上弹簧锁紧管堵25和下弹簧锁紧管堵26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侧螺纹孔板261、堵片262、螺杆263和侧短板264。所述侧螺纹孔板261与侧短板264相对设置,且固定在堵片262同一侧,所述螺杆263的一端垂直固定在侧螺纹孔板261侧壁上,螺杆263的另一端侧壁与侧短板264的端部间留有间隙,螺杆263是用来与拉伸弹簧27的端部挂钩连接的,在螺杆263与侧短板264之间留有间隙是为了方便拉伸弹簧27端部挂钩的进出。在侧螺纹孔板261上开设有螺纹通孔,上弹簧锁紧管堵25的侧螺纹孔板261是用来与锁紧管22进行固定的,下弹簧锁紧管堵26的侧螺纹孔板261是用来与滑动管24进行固定的。

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4包括红外发射源托板41、带孔耳片42、螺纹套43、角度调节旋钮44和挡板45,所述红外发射源托板41用来放置,在红外发射源托板41上开设有用来与脚部红外发射源3连接的螺纹孔,为了提高红外发射源托板41的支撑力,在红外发射源托板41的下表面固定有加强筋。所述带孔耳片42对称固定在红外发射源托板41的上表面缘处,所述挡板45垂直固定在红外发射源托板41上,且位于两个带孔耳片42之间,挡板45与两个带孔耳片42共同围合成c字形,所述螺纹套43的一端与挡板45垂直,螺纹套43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旋钮44实现螺纹连接。带孔耳片42用来与滑动管24进行铰接,角度调节旋钮44的调节端与滑动管24的侧壁相接触,通过调节角度调节旋钮44旋入螺纹套43的深浅距离可改变红外发射源托板41与滑动管24之间的角度,从而改变使用者脚腕的弯曲角度。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所述角度调节旋钮44包括橡胶垫441、金属圆垫442、旋钮443和不锈钢螺栓444,所述旋钮443与不锈钢螺栓444的螺杆螺纹连接,在旋钮443的表面加工有滚花,以增加使用时的摩擦力,通过所述橡胶垫441和金属圆垫442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在不锈钢螺栓444的头部,橡胶垫441紧贴滑动管24表面,根据调节长度使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4与滑动管24间出现角度变化,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个人舒适度的要求。

如图14所示,一种应用脚部伸缩调节装置的理疗椅,包括座椅框架5和脚部伸缩调节装置,所述脚部伸缩调节装置铰接在座椅框架5的下面,所述脚部伸缩调节装置包括:推杆电机1、腿部拉伸装置2、脚部红外发射源3和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4,腿部拉伸装置2上的椅子铰接孔板28与座椅框架5的前端边缘处铰接,推杆电机1水平固定在座椅框架5的下方,脚部红外发射源3和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4安装在腿部拉伸装置2的底部。

工作过程:

如图14所示,在使用脚部红外发射源3时,使用者先将脚部红外发射源3安装在发射源滑动调节装置4上,再将脚放置在脚部红外发射源3上,启动推杆电机1伸出长度,实现调整腿部拉伸装置2与座椅框架5间的角度,然后下压锁紧压把23使锁紧堵232从锁紧管22内脱离,滑动管24在脚部施加向下的拉力下运动,当使用者调整到适合的长度时,用锁紧压把23将滑动管24与锁紧管22锁定,最后,使用者再根据自身的需求调整角度调节旋钮44,通过角度调节旋钮44与螺纹套43的旋入长度来实现红外发射源托板41与滑动管24间的角度,从而实现使用者脚腕部的角度调节。

在使用者不使用脚部照射时,可在两个软垫把接支撑垫片201之间安装一个软垫长板,将腿部放置在上面,可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起到托举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实用新型所公开,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