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牙齿舌向移动的托槽牵引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8268发布日期:2020-06-16 23:57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牙齿舌向移动的托槽牵引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牙齿正畸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牙齿舌向移动的托槽牵引钩装置。



背景技术:

唇侧牙根暴露是固定正畸过程,尤其是成人固定正畸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之一。目前对于唇侧牙根暴露的解决办法,多以在弓丝上添加根舌向转矩、使用辅弓丝、门形辅弓压入等方法为主。这些方法可对牙根施加一定大小的舌向扭转力或压力,从而达到控根的作用,但其局限性在于技术敏感性较高、所加力的方向很难通过牙根较长的牙齿(如尖牙)阻抗中心的根方,故较难实现牙根的舌向整体移动。

与唇侧粘接托槽相比,在舌侧粘接托槽更易接近牙齿的阻抗中心。此外,长牵引钩作为临床工作中较常使用的附件装置,亦可辅助正畸加力方向更接近阻抗中心根方,达到牙齿整体移动或牙根移动程度大于牙冠移动程度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托槽和长牵引钩之间的拆装及固定极为不便,同时牵引钩插入托槽中的深度需要根据患者牙根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现有的托槽与牵引钩组合结构也对牵引钩插入托槽的深度进行调节也较为困难。因此,针对传统的托槽和牵引钩组合结构中存在的拆装不便、牵引钩插入托槽深度不易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牙齿舌向移动的托槽牵引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牙齿舌向移动的托槽牵引钩装置,实现牵引钩在托槽上的便捷拆装、同时保证牵引钩在托槽上稳固固定、能够调节牵引钩插入托槽中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辅助牙齿舌向移动的托槽牵引钩装置,包括托槽底板和牵引钩,所述托槽底板上设置有插槽组件,所述插槽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供牵引钩的杆部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底部与牵引钩的杆部端头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插槽组件的两侧上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滑槽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另一端通过顶推件与滑槽的另一端连接;两侧的安装块之间转动安装有锁扣,所述牵引钩的一侧上对应锁扣线性设置有若干弧形锁槽。

工作原理:

插槽组件一体成型设置在托槽底板的远齿侧,托槽底板的近齿侧通过专用粘合剂粘接在牙冠的舌面上,上述托槽底板的远齿侧指托槽底板远离牙冠的一侧,上述托槽底板的近齿侧指托槽底板靠近并与牙冠舌面粘接的一侧。插槽组件上沿牙体长轴的方向设置有供牵引钩的杆部插装的插槽,插槽根方的一端封闭,插槽冠方的一端开口,上述根方指插槽远离牙冠的一端,上述冠方指插槽靠近牙冠的一端。牵引钩的杆部即沿着从牙冠至牙根的方向插装进插槽中。在插槽的封闭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当牵引钩的杆部插入至插槽的封闭端时,牵引钩的杆部端头与第一弹性件接触并挤压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压缩后对牵引钩的杆部端头产生反作用弹力。然后锁扣转动至与牵引钩侧面上的弧形锁槽搭接的状态,但是锁扣此时并未将牵引钩的侧面上的弧形锁槽锁紧。然后通过顶推件顶推安装块沿着滑槽朝向远离牵引钩的方向滑动,进而带动锁扣逐渐将牵引钩上的弧形锁槽压紧,此时第二弹性件受到安装块的挤压而压缩,但是在顶推件的顶推作用下,第二弹性件不能回弹。锁扣将牵引钩上的弧形锁槽压紧后,通过固定顶推件即固定了安装块在滑槽中的位置,进而将锁扣的位置固定,即固定了锁扣对弧形锁槽的锁紧状态,实现牵引钩在插槽组件上的安装。需要调节牵引钩在插槽组件的插装深度时,只需要调节顶推件对安装块的顶推行程,进而调节安装块在滑槽中的位置,进而调节锁扣与牵引钩上的其余弧形锁槽的相对位置,使锁扣与其余的弧形锁槽搭接压紧,进而实现对牵引钩在插槽组件上的插入深度的调节。由于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共同回弹作用,能够保证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始终将牵引钩顶紧的状态,避免牵引钩脱落晃动。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插槽组件包括插装件和抱卡,所述插装件设置在托槽底板上的一端,且插装件上设置有供牵引钩的杆部插入的插槽;所述托槽底板上沿牵引钩的杆部插装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抱卡,相邻的抱卡之间构成与插装件上的插槽对应并供牵引钩的杆部穿过的通槽;所述抱卡的侧面上设置有滑槽,抱卡远离插装件的一端安装有顶推件。

将牵引钩的杆部首先穿过相邻的抱卡之间的通槽,然后继续插装进入插装件上的插槽中。插装件上的插槽靠近抱卡的一端开口,远离抱卡的一端封闭,且插槽的封闭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当牵引钩的杆部插装进插槽内部时会挤压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回弹的作用力会将牵引钩的杆部端头顶紧。抱卡远离通槽的侧面上沿牵引钩的插装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靠近插装件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滑槽远离插装件的一端内部设置有顶推件,顶推件和第二弹性件之间设置有沿着滑槽滑动的安装块,通过顶推件顶推安装块,以调节安装块在滑槽中的位置,顶推件顶推安装块的一端的同时,安装块的另一端挤压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回弹作用力将安装块的另一端,当顶推件的定推力与第二弹性件的回弹力平衡时,安装块在滑槽中的位置固定。通过调节安装块在滑槽中的位置,进而调节两侧的安装块之间的锁扣与牵引钩上的弧形锁槽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锁扣对不同的弧形锁槽的搭接压紧。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顶推件包括顶推螺钉和顶推块,所述抱卡远离插装件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滑槽贯通的螺纹沉孔,所述螺纹沉孔中螺装有顶推螺钉,所述顶推螺钉延伸至滑槽的一端套装有顶推块,所述顶推块的另一端与安装块的一端贴合。

通过转动顶推螺钉,使顶推螺钉沿着螺纹沉孔的轴向移动,顶推螺钉位于滑槽内部的一端为顶推端,当顶推螺钉的顶推端朝向靠近安装块的方向移动时,进而带动顶推块推动安装块朝向远离牵引钩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弹性件压缩,安装块进而带动锁扣将牵引钩上的弧形锁槽压紧,实现对牵引钩的锁定;当顶推螺钉的顶推端朝向远离安装块的方向移动时,进而带动顶推块远离安装块朝向靠近牵引钩的方向移动,此时安装块不受顶推,同时第二弹性件回弹推动安装块朝向靠近牵引钩的方向移动,安装块进而带动锁扣将牵引钩上的弧形锁槽放松,实现对牵引钩的松开。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沉孔的开口处设置有堵头。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第二弹簧和接触块,所述滑槽远离顶推件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部并与接触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接触块的另一端与安装块远离的顶推件一端接触。

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孔的内部,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部并与接触块的一端连接,接触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安装块紧贴。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安装板、接触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插槽组件上的插槽的底部,所述插槽中滑动安装有接触板,所述安装板和接触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接触板的另一端与牵引钩的杆部端头接触。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牵引钩包括相互卡接的钩体和杆部,所述杆部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槽,所述钩体的一端对应杆部上的卡接槽设置有卡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托槽底板的远齿侧上沿着牵引钩的插装方向依次设置抱卡和插装件,牵引钩穿过抱卡构成的通槽并插入插装件上的插槽中,实现牵引钩在插槽组件上的便捷定位安装,同时通过夹紧两侧的抱卡将牵引钩抱紧,实现对牵引钩的便捷固定;相比于传统的舌侧托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牵引钩安装方便快捷的有益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抱卡平行于牵引钩插装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滑槽,并在滑槽的两端分别设置顶推件和第二弹性件,在顶推件和第二弹性件之间设置沿着滑槽滑动的安装块,并在两侧的安装块之间转动安装锁扣,通过顶推件推动安装块沿着滑槽朝向靠近或远离牵引钩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带动锁扣朝向靠近或远离牵引钩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锁扣将牵引钩上的弧形锁槽压紧或放松的功能,实现牵引钩在插槽组件上的稳固固定,有效避免牵引钩脱落,同时通过顶推件和第二弹性件的配合,实现调节安装块在滑槽内的位置,进而调节锁扣与牵引钩上的弧形锁槽之间的相对位置,最终实现便捷调节牵引钩插入插槽组件的插槽中的深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牵引钩拆装便捷、牵引钩安装稳定、牵引钩的插入深度灵活可调的有益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槽的底部设置第一弹性件,当牵引钩的杆部插入插槽中,牵引钩的杆部端头挤压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与锁扣相互配合将牵引钩顶紧,实现对牵引钩的稳固固定,在拆卸牵引钩时,松开锁扣之后,第一弹性件辅助将牵引钩从插槽中推出,使得牵引钩的拆卸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插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顶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牵引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托槽底板;2-牵引钩;3-插槽组件;4-滑槽;5-安装块;6-顶推件;7-锁扣;8-弧形锁槽;21-钩体;22-杆部;31-插装件;32-抱卡;61-顶推螺钉;62-顶推块;011-第一弹簧;012-安装板;013-接触板;021-第二弹簧;022-接触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辅助牙齿舌向移动的托槽牵引钩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托槽底板1和牵引钩2,所述托槽底板1上设置有插槽组件3,所述插槽组件3的一端设置有供牵引钩2的杆部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底部与牵引钩2的杆部端头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01;所述插槽组件3的两侧上对称设置有滑槽4,所述滑槽4中滑动设置有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02与滑槽4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块5的另一端通过顶推件6与滑槽4的另一端连接;两侧的安装块5之间转动安装有锁扣7,所述牵引钩2的一侧上对应锁扣7线性设置有若干弧形锁槽8。

插槽组件3一体化焊接在托槽底板1的远齿侧上,托槽底板1和插槽组件3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得到,插槽组件3上沿牵引钩2的插装方向设置有插槽,且插槽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插槽的封闭端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性件01,牵引钩2的杆部插入插槽后,牵引钩2的杆部端头与第一弹性件01接触。插槽组件3平行于牵引钩2的插装方向的两侧上对称设置有滑槽4,滑槽4远离牵引钩2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弹性件02,滑槽4靠近牵引钩2的一端内部设置有顶推件6,顶推件6与第二弹性件02之间设置有沿滑槽4滑动的安装块5,安装块5的两端分别与顶推件6的顶推端和第二弹性件02的回弹端接触。通过调节顶推件6伸入滑槽4内部的长度,即可实现顶推安装块5沿滑槽4中朝向远离或靠近牵引钩2的方向滑动,当两侧的安装块5同步滑动时,进而带动两侧的安装块5之间的锁扣7朝向远离或靠近牵引钩2的方向移动。

将牵引钩2插入插槽后,调节顶推件6,使顶推件6的顶推端带动安装块5朝向远离牵引钩2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弹性件02压缩,但是在顶推件6的顶推作用下,第二弹性件02不能带动安装块5回弹,仅能将安装块5的另一端顶紧,实现安装块5的固定,进而实现锁扣7的固定。此时锁扣7在安装块5的带动下朝向远离牵引钩2的方向移动,进而将牵引钩2上的弧形锁槽8压紧,锁扣7压紧弧形锁槽8时即使牵引钩2的杆部端头挤压第一弹性件01,但是在锁扣7固定并压紧弧形锁槽8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01不能带动牵引钩2回弹,仅能将牵引钩2的杆部端头顶紧,实现牵引钩2在插槽组件3的插槽中的固定安装。

需要调节牵引钩2在插槽中的插入深度时,仅需要调节顶推件6插入滑槽4内部的深度,在顶推件6和第二弹性件02的共同顶紧作用下,进而实现调节安装块5在滑槽4中的位置,进而调节锁扣7与牵引钩2上的弧形锁槽8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将顶推件6继续朝向滑槽4的内部伸入,则第二弹性件02继续压缩,安装块5继续朝向远离牵引钩2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锁扣7继续朝向远离牵引钩2的方向移动并将弧形锁槽8进一步压紧,进而带动牵引钩2继续伸入插槽并进一步压缩第一弹性件01,即牵引钩2在插槽中的插入深度增加;将顶推件6朝向靠近牵引钩2的方向调节,此时顶推件6对安装块5的顶推力逐渐减小,第二弹性件02逐渐回弹,当第二弹性件02的弹力大于顶推件6的顶推力时,第二弹性件02即带动安装块5朝向靠近牵引钩2的方向移动,安装块5进而带动锁扣7朝向靠近牵引钩2的方向移动,此时锁扣7对牵引钩2上的弧形锁槽8的压紧力减小,第一弹性件01逐渐回弹,当第一弹性件01的弹力大于锁扣7对弧形锁槽8的压紧力时,第一弹性件01则将牵引钩2逐渐退出插槽,即牵引钩2在插槽中的插入深度减少。

在对称的同名牙的牙冠舌侧均安装本装置后,然后在两侧的牵引钩2之间钩挂橡皮圈或皮链,通过橡皮圈或皮链的弹力拉紧两侧的牵引钩2,并通过牵引钩2与插槽组件3之间的连接结构实现对两侧牙齿的加力,对牙齿进行舌侧整体移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所述插槽组件3包括插装件31和抱卡32,所述插装件31设置在托槽底板1上的一端,且插装件31上设置有供牵引钩2的杆部插入的插槽;所述托槽底板1上沿牵引钩2的杆部插装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抱卡32,相邻的抱卡32之间构成与插装件31上的插槽对应并供牵引钩2的杆部穿过的通槽;所述抱卡32的侧面上设置有滑槽4,抱卡32远离插装件31的一端安装有顶推件6。

插装件31一体化焊接在托槽底板1的远齿侧靠近牙根的一端,且插装件31沿牙根至牙冠的方向设置有供牵引钩2的杆部插装的插槽,插槽靠近牙根的一端封闭,插槽靠近牙冠的一端开口,插槽的封闭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性件01。插槽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等于牵引钩2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在托槽底板1的远齿侧靠近牙冠的一端沿牵引钩2的插装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抱卡32,抱卡32呈l形,l形的抱卡32的竖直段与托槽底板1的远齿侧连接,l形的抱卡32的水平段设置在抱卡32的竖直段远离槽底板1的一端,且相邻的抱卡32的水平段相向设置,相邻的抱卡32的水平段之间留有0.5mm-1mm的缝隙。相邻的l形的抱卡32之间构成了供牵引钩2的杆部穿过的通槽,通槽与插装件31上的插槽对齐设置。同时,l形的抱卡32的竖直段远离通槽的侧面上沿牵引钩2的插装方向设置有滑槽4,滑槽4靠近插装件31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性件02,滑槽4远离插装件31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顶推件6,第二弹性件02和顶推件6之间设置有沿滑槽4滑动的安装块5。

将牵引钩2的杆部沿插装方向依次穿过相邻的抱卡32之间的通槽和插装件31上的通槽,实现牵引钩2在插槽组件3上的初步安装,然后通过顶推件6顶推安装块5朝向远离牵引钩2的方向移动,安装块5进而带动锁扣7压紧牵引钩2上的弧形锁槽8,同时牵引钩2的杆部端头将第一弹性件01压缩,第一弹性件01和锁扣7共同将牵引钩2固定,然后通过牵引钩钳或转矩夹钳将两侧对称设置的抱卡32的水平段捏合,使得两侧的抱卡32将牵引钩2的杆部抱紧,实现对牵引钩2的进一步固定。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4所示,所述顶推件6包括顶推螺钉61和顶推块62,所述抱卡32远离插装件31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滑槽4贯通的螺纹沉孔,所述螺纹沉孔中螺装有顶推螺钉61,所述顶推螺钉61延伸至滑槽4的一端套装有顶推块62,所述顶推块62的另一端与安装块5的一端贴合。

通过转动顶推螺钉61,使顶推螺钉61沿着螺纹沉孔的轴向移动,顶推螺钉61位于滑槽4内部的一端为顶推端,当顶推螺钉61的顶推端朝向靠近安装块5的方向移动时,进而带动顶推块62推动安装块5朝向远离牵引钩2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弹性件02压缩,此时顶推螺钉61对安装块5的顶推力与第二弹性件02对安装块5的回弹力平衡,同时顶推螺钉61和第二弹性件02分别将安装块5的两端顶紧,实现安装块5在滑槽4内部的位置固定。安装块5沿着滑槽4朝向远离牵引钩2的方向滑动时同步带动锁扣7朝向远离牵引钩2的方向移动并将牵引钩2上的弧形锁槽8压紧,此时牵引钩2的杆部端头将第一弹性件01压缩。安装块5固定时,锁扣7同步固定,锁扣7对牵引钩2的压紧力与第一弹性件01对牵引钩2的回弹力平衡,实现牵引钩2在插槽组件3的插槽中的位置固定。

当顶推螺钉61的顶推端朝向远离安装块2的方向移动时,进而带动顶推块62远离安装块5朝向靠近牵引钩2的方向移动,此时顶推块62对安装块5的顶推力逐渐减小,第二弹性件02对安装块5的回弹力逐渐增加,当回弹力大于顶推力时,第二弹性件02即带动安装块5朝向靠近牵引钩2的方向移动,安装块5进而带动锁扣7将牵引钩2上的弧形锁槽8放松,此时锁扣7对牵引钩2的压紧力减小,第一弹性件01对牵引钩2的回弹力增加,当回弹力大于压紧力时,第一弹性件01将牵引钩2的杆部从插槽中推出。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或2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螺纹沉孔的开口处设置有堵头。

通过堵头将螺纹沉孔封闭,有效避免口腔中的唾液直接进入螺纹沉孔,进而腐蚀螺纹沉孔中的顶推螺钉61,有效延长顶推螺钉61的使用时间。在需要调节顶推螺钉61时,将堵头去取下,即可从螺纹沉孔的开口处调节顶推螺钉61。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弹性件02包括第二弹簧021和接触块022,所述滑槽4远离顶推件6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二弹簧021,所述第二弹簧021的一端延伸至滑槽4的内部并与接触块022的一端连接,所述接触块022的另一端与安装块5远离的顶推件6一端接触。

第二弹簧02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孔的内部,第二弹簧021的另一端延伸至滑槽4的内部并与接触块022的一端连接,接触块022在第二弹簧021的弹力作用下与安装块5紧贴。

第二弹簧021和接触块022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得到。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弹性件01包括第一弹簧011、安装板012、接触板013,所述安装板012设置在插槽组件3上的插槽的底部,所述插槽中滑动安装有接触板013,所述安装板012和接触板013之间通过第一弹簧011连接;所述接触板013的另一端与牵引钩2的杆部端头接触。

安装板012焊接或螺接在插槽的底部,安装板012上呈线性设置有至少两组第一弹簧011,第一弹簧011的另一端与接触板013连接。

接触板013滑动设置在插槽的内部,插槽的内壁上沿接触板013的滑动方向设置有导向凹槽,接触板013的边缘对应导向凹槽设置有导向条,通过导向条和导向凹槽的配合,实现对接触板013滑动时的导向,进而保证第一弹簧011严格沿接触板013的滑动方向进行伸缩。

第一弹簧011、安装板012、接触板013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得到。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6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6所示,所述牵引钩2包括相互卡接的钩体21和杆部22,所述杆部22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槽,所述钩体21的一端对应杆部22上的卡接槽设置有卡块。

牵引钩2为钩体21和杆部22相互卡接的分体式结构,通过钩体21底部的卡块与杆部22端头的卡接槽对应卡接,实现钩体21在杆部22上的便捷拆装。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便捷更换不同规格的钩体21或不同长度的杆部22。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6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