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维护定位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2706发布日期:2020-07-07 14:2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PICC维护定位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picc维护定位灯。



背景技术:

picc穿刺是一种经过外周静脉插入到肢体中心静脉的高新导管护理技术,主要适应于缺乏外周静脉通道,其操作简单易行,使用安全,极少引起并发症,留置时间长,护理简便的优点。而在穿刺时是在病人上臂的中段选择穿刺静脉。

而目前对于picc穿刺后的维护操作通常都是护士进行人工维护。根据《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指南要求:picc维护时,皮肤消毒范围直径≥20cm。而临床实际操作时,护士一般根据自我经验或者肉眼判断,往往无法达到指南要求,从而导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crbsi是picc置管后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和病死率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icc维护定位灯,其能够对维护的位置和范围准确控制和确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icc维护定位灯,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安装在第一支撑杆上方,第一支撑杆与外部装置固定,第二支撑杆一端通过铰接组件与横杆一端铰接,横杆另一端通过另一铰接组件与上连接块一端铰接,连接块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装配,第二固定板底面上安装有灯泡,灯泡外侧安装有灯罩,且灯罩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

所述灯泡的外壳为半球形,且其底部中心处与锤摆线一端连接固定,锤摆线另一端与重心锤直径较大端连接固定;灯泡内部安装有光源,光源通电发光,光线经由灯罩作用在重心锤最低点所在平面上形成光斑。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内部为中空的方孔,且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夹板、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下夹板套装在第一支撑杆上且与之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第一支撑杆底部与锁紧螺母通过螺纹旋合装配。

优选地,所述方孔与方杆卡合、可轴向滑动装配,方杆固定在第二支撑杆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相互靠近端外套装有调节螺筒,调节螺筒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分别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通过螺纹旋合装配。

优选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与内螺纹旋合的螺纹旋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锤摆线加上重心锤的总长度为26cm,且重心锤最低点所在水平面与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直径为20㎝的光斑。

优选地,铰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横杆端部的第一铰接槽,所述第一铰接槽与连接块或第二支撑杆一端卡合装配,铰接轴穿过第一铰接槽、连接块或第二支撑杆、横杆,铰接轴一端与锁紧帽装配固定、另一端与限位环装配固定,所述铰接轴位于限位环与横杆外壁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压簧,压簧用于为横杆提供向限位环移动的推力;

所述铰接轴与连接块或第二支撑杆可轴向滑动、不可圆周转动装配且与横杆可圆周转动、可轴向滑动装配。

优选地,所述锁紧帽、横杆与锁紧帽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卡合凸起、卡合凹槽,所述卡合凸起、卡合凹槽相互卡合装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固定有侧板,侧板通过转轴与铰接块一端铰接,铰接块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且侧板上固定有角度尺,角度尺与指针配合以读取角度,螺栓穿过指针后与转轴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以将指针固定在转轴端面上;转轴固定在铰接块上。

优选地,在铰接轴上套装有推力球轴承,推力球轴承的座圈与横杆固定、轴圈与压簧压紧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90度垂摆线能够确保灯罩与灯泡保持垂直角度,并在灯泡下方设置有重心锤,并使重心锤正好接触到患者皮肤,从而利用勾股定理,通过调整灯光照射的范围直径来确定picc维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picc维护范围的精确定位,方便临床护士进行picc维护操作,从而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3,picc维护定位灯,包括第一支撑杆110、第二支撑杆120,所述第一支撑杆110内部为中空的方孔111,且第一支撑杆110上设置有限位筒112,所述限位筒112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夹板132、下夹板132,所述上夹板132固定在第一支撑杆110上,所述下夹板132套装在第一支撑杆110上且与之可轴向滑动装配;

所述第一支撑杆110底部与锁紧螺母140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使用时,上夹板132、下夹板132夹持在台面或其它设备的边缘上(如桌板),然后旋紧锁紧螺母140,使得锁紧螺母140驱动下夹板132向台面夹紧,从而固定第一支撑杆110。所述第一限位筒112用于限制上夹板132、下夹板132之间的最小间距。

所述方孔111与方杆121卡合、可轴向滑动装配,方杆121固定在第二支撑杆120一端上,第二支撑杆120另一端通过铰接组件与横杆210一端铰接,横杆210另一端通过另一铰接组件与上连接块220一端铰接,连接块220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30上,第一固定板230与第二固定板240装配,第二固定板240底面上安装有灯泡410,灯泡410外侧安装有灯罩420,且灯罩420固定在第二固定板240上;

所述灯泡410的外壳为半球形,且其底部中心处与锤摆线430一端连接固定,锤摆线另一端与重心锤440直径较大端连接固定。灯泡410内部安装有光源,光源通电发光。

所述第一支撑杆110、第二支撑杆120相互靠近端外套装有调节螺筒150,调节螺筒150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151,内螺纹151与分别与第一支撑杆110、第二支撑杆120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优选地,第一支撑杆110、第二支撑杆120与内螺纹151旋合的螺纹旋向相反,这种设计使得旋转调节螺筒150时,第一支撑杆110、第二支撑杆120可相对轴向靠近或轴向远离。由于方杆121与方孔111配合,在旋转调节螺筒150时,第二支撑杆120不会随之旋转,从而通过一只手就能完成第一支撑杆110、第二支撑杆120总长度的调节,也就是横杆210、锤摆线430高度的调节。

所述锤摆线430加上重心锤440的总长度为26cm,且重心锤440最低点所在水平面与光源发出的光线411形成直径为20㎝的光斑,这一点可以在前期设计时根据重心锤440最低点至锤摆线430最高点、光斑半径计算光线411最大长度,从而对灯罩尺寸、锤摆线430加上重心锤440的总长度进行设计即可。

参见图3,实际使用时,首先通过上夹板、下夹板将第一支撑杆110固定,然后通过调节螺筒150调节横杆210的高度,直到重心锤440最低点与手臂900接触,同时调节光斑边缘与肘窝接触,此时重心锤440最低点与手臂900的接触点901即为维护直径的中心点,再通过维护灯的照射范围对维护范围进行准确控制。这种设计依靠外部进行范围控制,而不是传统的根据医务人员经验控制范围,其精度很高,而且不易出错,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低,从而即使是经验不足的医护人员也能进行对维护范围的准确控制,降低患者心理负担。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图7,本实施例中,铰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横杆210端部的第一铰接槽211,所述第一铰接槽211与连接块220或第二支撑杆120一端卡合装配,铰接轴330穿过第一铰接槽211、连接块220或第二支撑杆120、横杆210,铰接轴330一端与锁紧帽340装配固定、另一端与限位环310装配固定,所述铰接轴330位于限位环310与横杆210外壁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压簧350,压簧350用于为横杆210提供向限位环移动的推力,从而使得锁紧帽340与横杆210外壁压紧。

所述铰接轴330与连接块220或第二支撑杆120可轴向滑动、不可圆周转动装配且与横杆210可圆周转动、可轴向滑动装配。初始状态时,由于锁紧帽与横杆210的卡紧摩擦力,使得连接块220或第二支撑杆120与横杆之间不会相对转动。需要调节连接块220或第二支撑杆120与横杆的夹角时,只需要在限位环一端向铰接轴330施加克服压簧的推力,使得锁紧帽脱离横杆210;此时由于失去锁紧帽对连接块220或第二支撑杆120的限制,连接块220或第二支撑杆120可以相对于横杆210转动,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横杆、连接块位置。

优选地,为了避免压簧影响连接块220或第二支撑杆120的调节,可以在铰接轴330上套装推力球轴承320,推力球轴承320的座圈与横杆210固定、轴圈与压簧350压紧接触。

所述第一固定板230上固定有侧板231,侧板231通过转轴530与铰接块241一端铰接,铰接块241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240上,且侧板231上固定有角度尺250,角度尺250与指针520配合以读取角度,螺栓510穿过指针520后与转轴530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以将指针520固定在转轴530端面上;转轴510固定在铰接块241上,从而使得第二固定块240与第一固定块230之间转动的夹角可以通过指针与角度尺250读出。

使用时,首先将横杆210调节至水平状态、将连接块220调节至与竖直状态,然后调节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直到指针与角度尺250上竖直方向上的克服对应,此时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没有夹角(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为水平状态),而锤摆线430处于竖直状态,然后通过光斑的范围即为picc的维护范围十分方便快捷。

优选地,所述锁紧帽340、横杆210与锁紧帽340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卡合凸起341、卡合凹槽212,所述卡合凸起341、卡合凹槽212相互卡合装配从而实现锁紧帽340与横杆210外壁的相对卡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