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下胫腓联合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7189发布日期:2020-06-30 19:5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下胫腓联合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组合式下胫腓联合固定板。



背景技术:

踝关节在人的站立、行走、跑跳等姿势下都承受着很大的负荷,下胫腓联合对维持踝关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下胫腓骨骨折的病人需要用钢板和钢钉进行固定,现有的固定方式一般是将与腓骨外侧形状相同的钢板用螺钉固定在腓骨上,然后用一个刚性长钉再将腓骨和胫骨穿过固定,防止下胫腓骨分离,这种固定方式后期必须要取出,否则会将长钉拉断而影响愈合,这样就需要将断钉取出,重新置钉,给病人造成二次痛苦。

中国专利cn202776523u公开了一种下胫腓联合铰链式柔性固定器,是由锁定螺母、锁定螺钉、钛缆和外侧卡块组成;锁定螺母中间是与锁定螺钉通过螺纹匹配的螺纹腔,在螺纹腔内部有钛缆卡槽,锁定螺母外部有防转突起;外侧卡块是由卡块帽和卡块杆组成,卡块帽上有凹槽。将胫骨和腓骨固定的部件改为具有柔性的钛缆,在产生外来运动产生的受力被柔性钛缆吸收,不容易折断,可以使病人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增加病灶的恢复。但是这种方式仍然需要通过长钉将腓骨和胫骨穿过固定,依然存在较大的断钉风险,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通过长钉将腓骨和胫骨穿过固定,存在较大的断钉风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下胫腓联合固定板,包括腓骨接骨板和辅助固定板,腓骨板板身远端设有至少一个加压孔,辅助固定板包括辅助加压板,辅助加压板的板面上具有一固定凸台,并可嵌设在加压孔内,并通过辅助固定片固定在胫骨远端前侧和后侧,可以对下胫腓形成稳定的固定,并且避免了使用刚性长钉的固定,从根本上避免了断钉带来的各种不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下胫腓联合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腓骨接骨板和辅助固定板,

所述腓骨接骨板包括一体成型的腓骨板头部和腓骨板板身,所述腓骨板头部具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腓骨远端的锁定螺钉孔,所述腓骨板板身上具有若干个用于固定钉腓骨的锁定加压螺钉孔,所述腓骨板板身远端设有至少一个加压孔,

所述辅助固定板包括辅助加压板和设置在辅助加压板两侧、用于固定在胫骨远端前侧和后侧的辅助固定片,所述辅助固定片通过固定筋条与辅助加压板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固定片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孔,所述辅助加压板的板面上具有一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嵌设在加压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加压孔为腰型孔,所述固定凸台的形状与加压孔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凸台与加压孔在腓骨接骨板长度方向上有0.1-2mm的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凸台具有长轴和短轴,两所述固定筋条分别位于固定凸台的长轴两侧,并且位于固定凸台的短轴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加压孔内固定凸台的方向为胫骨中线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加压板上设有便于辅助加压板固定在腓骨上的辅助孔,所述辅助孔贯穿辅助加压板和固定凸台,所述辅助孔为腰型孔,辅助孔的长轴方向与腓骨接骨板的长度方向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固定板厚度为1.5-2.5mm,优选2mm。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筋条厚度与辅助固定板厚度一致,所述固定筋条的横截面边缘为圆滑的曲线环。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固定片上至少还设有一个锁定加压孔。

作为优选,所述加压孔远端还设有与加压孔连通的下胫腓长钉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下胫腓联合固定板,包括:腓骨接骨板和辅助固定板,腓骨板板身远端设有至少一个加压孔,辅助固定板包括辅助加压板,辅助加压板的板面上具有一固定凸台,并可嵌设在加压孔内,并通过辅助固定片固定在胫骨远端前侧和后侧,可以对下胫腓形成稳定的固定,并且避免了使用刚性长钉的固定,从根本上避免了断钉带来的各种不利。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下胫腓联合固定板,辅助固定片设有两片,分别固定在胫骨远端的前侧和后侧,结构较为稳定,不会对腓骨接骨板进行牵拉,避免了由于下胫腓骨的运动,对腓骨接骨板带来牵拉应力,不利于下胫腓骨骨折处的恢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下胫腓联合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下胫腓联合固定板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腓骨接骨板,11.腓骨板头部,12.腓骨板板身,13.锁定螺钉孔,14.加压孔,15,锁定加压螺钉孔,2.辅助固定板,21.辅助加压板,22.辅助固定片,23.固定筋条,24.固定孔,25.固定凸台,26.辅助孔,3.下胫腓长钉孔,m.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组合式下胫腓联合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腓骨接骨板1和辅助固定板2,

腓骨接骨板1包括一体成型的腓骨板头部11和腓骨板板身12,腓骨板头部11具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腓骨远端的锁定螺钉孔13,腓骨板板身12上具有若干个用于固定钉腓骨的锁定加压螺钉孔15,腓骨板板身12远端设有至少一个加压孔14,

辅助固定板2包括辅助加压板21和设置在辅助加压板21两侧、用于固定在胫骨远端前侧和后侧的辅助固定片22,辅助固定片22通过固定筋条23与辅助加压板21固定连接,辅助固定片22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孔24,辅助加压板21的板面上具有一固定凸台25,固定凸台25嵌设在加压孔14内。

其中固定筋条23为偏细的刚性的固定筋条23,在固定筋条23设计时,在满足固定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细或者扁平化,可以有效降低解剖部位的隆起,有利于解剖部位的缝合,更加有利于骨折处的恢复。

如图3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压孔14为腰型孔,固定凸台25的形状与加压孔14的形状相匹配,固定凸台25与加压孔14在腓骨接骨板1长度方向上有0.1-2mm间隙m。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固定凸台25与加压孔14在腓骨接骨板1长度方向上的间隙m为1mm。可以保证腓骨接骨板1和辅助固定板2之间有一定的微动,可以有效缓冲固定筋条23所受的力,能延长固定筋条23的使用寿命,不会造成固定筋条23的断裂。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凸台25具有长轴和短轴,两固定筋条23分别位于固定凸台25的长轴两侧,并且位于固定凸台25的短轴两侧。

通过固定筋条23的牵拉,可以弥补固定凸台25与加压孔14之间的微空隙,保证了固定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下胫腓骨折解剖方向与胫骨或腓骨方向一致,辅助加压板21的两条固定筋条23会设置在腓骨接骨板1两侧,固定筋条23在各自一侧均会对解剖部位产生一定的隆起,如果固定筋条23位于辅助加压板21两侧的同一位置,产生的隆起会有所增加,更加不利于后期的缝合工作,然而,如果将两固定筋条23分别位于固定凸台25的长轴两侧,并且位于固定凸台25的短轴两侧,可以有效避免此问题的发生。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压孔14内固定凸台25的方向为胫骨中线方向。结合两固定筋条23的把持,将力有效、持久的施加在腓骨上,有利于固定的稳定性。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辅助加压板21上设有便于辅助加压板21固定在腓骨上的辅助孔26,辅助孔26贯穿辅助加压板21和固定凸台25,辅助孔26为腰型孔,辅助孔26的长轴方向与腓骨接骨板1的长度方向一致。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辅助孔26将辅助加压板21固定,然后再将辅助固定片22固定在胫骨前侧和后侧,更加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并且辅助孔26选用的是腰型孔,在使用螺钉固定后,螺钉与辅助孔26之间也形成一定的微动,不会对腓骨接骨板1和辅助固定板2之间的微动造成影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辅助固定板2厚度为1.5-2.5mm。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辅助固定板2厚度为2mm。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筋条23厚度与辅助固定板2厚度一致,固定筋条23的横截面边缘为圆滑的曲线环。这样使固定筋条23不会产生应力缺陷,进而导致固定筋条23断裂,保证了固定筋条23的固定更加有效持久。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辅助固定片22上至少还设有一个锁定加压孔。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压孔14远端还设有与加压孔14连通的下胫腓长钉孔3。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