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药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9309发布日期:2020-08-21 15:5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药管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药管路。



背景技术:

临床中,医护人员使用西林瓶进行手工配药时,需要经过插针、抽液、插针、注液、摇液、抽混好液、西林瓶拔针后插入药水瓶、注液等八个步骤,整个配药程序复杂。此外,由于药瓶都是密封瓶,所以抽药时阻力较大,使得医护人员费力,从而导致抽药过程较慢,耗费时间。且抽药时药量一般都是通过目测注射器的刻度线来判断,无法保证抽取药量的精准度,进而影响患者的用药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药管路,通过蠕动泵、插瓶针和震动混匀组件配合进行自动配药,以提高配药效率。

一种配药管路,包括配药导管,及分别连接在所述配药导管两端的药瓶和西林瓶,所述配药导管穿过一蠕动泵,且通过插瓶针与所述西林瓶连接,其中,

所述插瓶针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插接部,所述连接部中设有第一气通道,和与所述配药导管连接的第一药通道,所述插接部中设有与第一气通道联通的第二气通道,和与所述第一药通道联通的第二药通道,所述第一气通道的末端设有疏水透气元件,所述第二气通道的末端伸入所述西林瓶中,所述第二药通道中设有伸入所述西林瓶底部的钢针;

所述西林瓶固定在震动混匀组件上,所述震动混匀组件、蠕动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进行配药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蠕动泵定量抽取药瓶中的药液并送入西林瓶中、控制震动混匀组件对西林瓶内的药粉和药液进行混匀、控制蠕动泵将西林瓶中混匀后的药液抽取并送入药瓶中。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配药管路中,通过控制器控制蠕动泵进行定量抽取药液、震动混匀组件对西林瓶中的药液和药粉进行混匀配药,不需医护人员进行抽取和混匀,从而提高配药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西林瓶的瓶颈处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液面传感器,所述液面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西林瓶中药液的极限位置,当所述液面传感器被触发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液面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并控制所述蠕动泵停止抽取药液。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和插接部垂直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气通道、第一药通道同轴线,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

所述第二气通道、第二药通道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药通道位于所述插接部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配药导管通过螺旋接头、配药用针与所述药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药通道的末端与所述钢针之间通过胶水粘结。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上设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截面为工字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的末端为锥形结构,当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西林瓶中时,该锥形结构位于所述西林瓶的内部,且所述卡合部的底部与所述西林瓶的瓶塞表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疏水透气元件为具有疏水透气功能的透气塞或透气膜。

进一步地,所述震动混匀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震动电机,与所述震动电机连接的传动组件,以及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的偏心混匀台,所述西林瓶固定在所述偏心混匀台中;

或所述震动混匀组件为振荡器。

进一步地,所述配药导管的内径范围为2mm-10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配药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插瓶针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配药管路,包括配药导管10,及分别连接在所述配药导管10两端的药瓶11和西林瓶12,所述配药导管10穿过一蠕动泵13,且通过插瓶针14与所述西林瓶12连接,其中,

所述插瓶针14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141和插接部142,所述连接部141中设有第一气通道1411,和与所述配药导管10连接的第一药通道1412,所述插接部142中设有与第一气通道1411联通的第二气通道1421,和与所述第一药通道1412联通的第二药通道1422,所述第一气通道1411的末端设有疏水透气元件15,所述第二气通道1421的末端伸入所述西林瓶12中,所述第二药通道1422中设有伸入所述西林瓶12底部的钢针143;

所述西林瓶12固定在震动混匀组件16上,所述震动混匀组件16、蠕动泵13与控制器17电性连接,当进行配药时,所述控制器17用于控制蠕动泵13定量抽取药瓶11中的药液并送入西林瓶12中、控制震动混匀组件16对西林瓶12内的药粉和药液进行混匀、控制蠕动泵13将西林瓶12中混匀后的药液抽取并送入药瓶11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17为普通的plc控制器,均可实现其控制功能。在使用时,将各个配件连接好,手持或者配药机通过所述控制器17夹持所述插瓶针14插入所述西林瓶12中,所述控制器17控制所述蠕动泵13定量抽取药瓶11中的药液并送入西林瓶12中,该定量是指通过设定所述蠕动泵13的动作时间从而从所述药瓶11中抽取一定量的药液,且药液的体积小于所述西林瓶12的瓶内容量;药液通过依次通过配药导管10、第一药通道1412、第二药通道1422及钢针143进入所述西林瓶12中;所述控制器17控制震动混匀组件16对所述西林瓶12进行震动,使得所述西林瓶12内的药液和药粉进行混匀;所述控制器17控制所述蠕动泵13反向动作,并抽取所述西林瓶12中混匀后的药液,依次通过钢针143、第二药通道1422、第一药通道1421及配药导管10进入所述药瓶11中,完成配药。

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西林瓶12的瓶颈处设有与所述控制器17电性连接的液面传感器18,所述液面传感器18用于检测所述西林瓶12中药液的极限位置,当所述液面传感器18被触发时,所述控制器17用于接收所述液面传感器18反馈的信息并控制所述蠕动泵13停止抽取药液。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液面传感器18的目的是,可防止所述蠕动泵13从所述药瓶11中抽取过量的药液送入所述西林瓶12中,导致药液通过所述第二气通道1421、第一气通道1411和疏水透气元件15排出。

请参阅图2,所述连接部141和插接部142垂直连接,便于与所述药液导管10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气通道1411、第一药通道1412同轴线,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141的两端,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同轴加工。所述第二气通道1421、第二药通道1422平行设置,便于对两者进行加工。且所述第二药通道1422位于所述插接部142的中部,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整个所述插接部142的强度,以便于所述钢针143设于其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通道1421的末端伸入所述西林瓶12中,便于气体进入所述西林瓶12内,但是其末端不能离药粉太近,避免将所述西林瓶12中的药粉吸入所述第二气通道1421内。

具体的,所述配药导管10通过螺旋接头19、配药用针20与所述药瓶11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药通道1422的末端与所述钢针143之间通过胶水粘结,防止所述钢针143从所述第二药通道1422中脱落。

优选地,所述插接部142上设有卡合部144,所述卡合部144的截面为工字型结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手持或者配药机夹持所述卡合部144,以将所述插瓶针14插入或拔出所述西林瓶1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142的末端为锥形结构,便于将所述插瓶针14插入所述西林瓶12中。当所述插接部142插入所述西林瓶12中时,该锥形结构位于所述西林瓶12的内部,且所述卡合部144的底部与所述西林瓶12的瓶塞表面贴合,防止所述插瓶针14在瓶塞的内部挤压作用力下,滑出所述西林瓶12的瓶塞,导致不能将混匀后的药液完全进行抽取。

请参阅图1,所述疏水透气元件15为具有疏水透气功能的透气塞或透气膜,具有透气性是为了确保所述西林瓶12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二气通道1421、第一气通道1411和疏水透气元件15与外界联通,使得所述西林瓶12的瓶内气压和外界气压保持一致,从而便于从所述西林瓶12中抽取药液;具有疏水性是为了防止药液从所述西林瓶12中溢出。

请参阅图1,所述震动混匀组件16包括与所述控制器17连接的震动电机161,与所述震动电机161连接的传动组件162,以及与所述传动组件162连接的偏心混匀台163,所述西林瓶12固定在所述偏心混匀台163中,通过设置的所述偏心混匀台163使得所述西林瓶12内的药液和药粉混合的更均匀。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震动混匀组件16还可以为振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使用所述蠕动泵13,所述配药导管10的内径范围为2mm-10mm。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配药管路中,通过所述控制器17控制所述蠕动泵13进行定量抽取药液、所述震动混匀组件16对所述西林瓶12中的药液和药粉进行混匀配药,不需医护人员进行抽取和混匀,从而提高配药效率。此外,通过所述插瓶针14的设计,使得所述西林瓶12的瓶内气压和外界气压保持一致,从而便于从所述西林瓶12中抽取药液。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